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 从组织因子(TF)的途径研究灯盏花素肺部给药抗内毒素(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5组(n=24):正常组、生理盐水组、灯盏花素组、LPS组和灯盏花素+LPS组;观察2、6、12h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肺组织湿/干比、肺组织MPO活力、肺组织蛋白含量、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F含量.结果 与LPS组相比,灯盏花素+LPS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减轻,肺组织湿/干比下降(P〈0.05),肺组织MPO活力下降(P〈0.05),BALF蛋白含量减少(P〈0.05).血浆和BALF中TF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灯盏花素肺部给药对肺组织TF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能够减轻LPS致大鼠的ALI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脂质体肺部给药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栓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生理盐水组、灯盏花素脂质体组、急性肺损伤组和灯盏花素脂质体干预组.检测肺组织W/D比值、MPO含量和BALF中蛋白含量,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法,检测肺组织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急性肺损伤组相比,灯盏花素脂质体干预组大鼠肺组织W/D比值、MPO含量和BALF中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而肺组织TM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灯盏花素脂质体肺部给药能够减轻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程度,促进肺组织TM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抗氧化的途径探讨三七总皂甙(PNS)静脉给药对油酸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用25%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6mL/kg)后随机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n=8),不做任何处理;(2)急性肺损伤组(n=8),股静脉缓慢推注油(0.12mL/Kg);(3)三七总皂甙组(n=24),股静脉缓慢推注油酸(0.12mL/Kg),15分钟后股静脉注入三七总皂甙,又分为低剂量(25mg/kg)、中剂量(50mg/kg)和高剂量(75mg/kg).4h后断头处死大鼠,开胸取肺.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肺湿干比值(W/D),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1)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呈现典型的炎症病理特征,包括有肺泡壁明显增厚,肺泡和肺间质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腔缩小变形,肺泡壁破裂,肺泡塌陷实变等急性炎症损害表现,并伴有明显的充血及大量暗红色的组织梗死区.三七总皂甙组各剂量均能够明显的减轻肺炎症反应和肺的损伤程度.(2)其它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肺损伤组肺组织W/D比值、NO、MDA含量及MPO、NOS的活力均增高(P〈0.05),而SOD活力明显下降(P〈0.05);三七总皂甙组各剂量均能降低急性肺损伤的肺组织W/D比值、MDA含量及MPO、NO、NOS的活力(P〈0.05),提高SOD活力(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三七总皂甙静脉给药能够明显的减轻油酸所致急性肺损伤的炎性反应和损伤程度,降低肺W/D比值、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提高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其药理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肺内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氨溴索对大鼠胃内容物吸入后损伤肺组织中 c -氨基末端蛋白激酶(c -jun N -terminal kina-ses,JNK)信号通路的影响。②方法40只健康 Sprague -Dawley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损伤组、SP600125(JNK特异性阻断剂)组、氨溴索组,每组10只;复制大鼠胃内容物吸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与丙二醛(MDA)活性、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变化。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肺组织中 JNK、磷酸化 JNK(p -JNK)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 BAL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 MDA 活性、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以及MPO 活性增加(均 P <0.05);p -JNK 与 iNOS 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均 P <0.05);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组织学损伤。与损伤组比较,SP600125组和氨溴索组 BAL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 MDA 活性、肺组织 W/D 比值以及 MPO 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p -JNK 与 iNOS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均 P <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肺组织中 JNK 蛋白表达无差异。④结论JNK 参与胃内容物吸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氨溴索可能通过抑制 JNK 信号通路、抑制 iNOS 表达发挥抗炎、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脂质体 (breviscapine liposomes) 肺部给药在内毒素 (LPS) 致急性肺损伤(ALI) 大鼠组织因子 (TF) 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生理盐水组、灯盏花素脂质体组、ALI模型组和灯盏花素脂质体干预组,分别检测各组肺组织损伤指标,应用蛋白质的Western印迹分析TF在肺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 灯盏花素脂质体干预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各项指标减轻,TF 在肺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灯盏花素脂质体肺部给药能够抑制肺组织TF的产生,减轻LPS致大鼠ALI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造模成功以后给予"参附注射液"腹腔注射进行各组大鼠血清MDA、SOD、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肺组织的湿干质量比(W/D)含量变化的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肺匀浆中MDA、MPO、W/D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在给药治疗以后,参附注射液各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及肺匀浆中MDA、MPO、W/D含量显著降低,SOD水平均明显增高。结论:参附注射液提高血清和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显著,能够明显抵御肺细胞的过氧化和氧应激,避免损伤肺细胞,以达到保护肺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藻蓝素(CPC)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PC干预组。其中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CPC干预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给予浓度为20mg/kg、40mg/kg和60mg/kgCPC腹腔注射。术后72h获取血液及肺组织标本,检测PaO2/FiO2、肺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水平,以及肺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aO2/FiO2含量显著降低(P〈0.05)。不同浓度CPC干预后,PaO2/FiO2进一步增高。模型组肺湿干重比以及MDA和MPO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PC处理后,肺湿干重、MDA和MPO水平随之降低;模型组大鼠BALF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增高,CPC能进一步降低其含量。结论CPC可减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和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急性肺栓塞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灯盏花素低剂量组与灯盏花素高剂量组,各10只。其中模型组、灯盏花素低剂量组、灯盏花素高剂量组在制备肺栓塞模型时均采用颈总静脉注射自体血栓的方法,假手术组则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灯盏花素低剂量组、灯盏花素高剂量组腹腔注射灯盏花素进行干预。取大鼠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大鼠肺系数、湿质量干质量比(W/D);检测大鼠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较模型组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均升高,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肺系数、W/D、MDA含量较模型组降低,SOD活性较模型组升高。结论:灯盏花素对急性肺栓塞大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研究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打击所致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失血-内毒素打击模型组(C组),PHC1组(1mg/kg),PHC2组(2 mg/kg),PHC3组(3 mg/kg)。在失血性休克“首次打击”基础上,股静脉注入内毒素(LPS)2mg/kg作为“第二次打击”建立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打击急性肺损伤模型。模型成功后股静脉注射PHC,注射PHC2h后,取肺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及湿干重比(W/D),取动脉血液3ml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1)与S组比较,C组与PHC各治疗组肺组织SOD减少(p< 0. 01),MDA和MPO增加(p< 0. 05或p< 0. 01),血清TNF-a、IL-1、IL-8含量均升高(p< 0. 01);肺组织W/D上升(p< 0. 05),光镜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2)与C组比较,PHC各治疗组肺组织SOD增加(p< 0. 05),MDA和MPO减少(p< 0. 05),血清TNF-a、IL-1、IL-8含量均降低(p< 0. 05),肺组织W/D下降(p< 0. 05),光镜下病理损伤减轻;(3)与PHC2组、PHC3组相比,PHC1组肺组织SOD增加(p< 0. 05),MDA和MPO含量减少(p< 0. 05),血清TNF-a、IL-1、IL-8含量较低(p< 0. 05),肺组织W/D下降(p< 0. 05),PHC1组肺组织损伤较PHC2及PHC3组轻。PHC2组与PHC3组比较,SOD、MDA、MPO、TNF-a、IL-1、IL-8及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PHC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打击所致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1mg/kg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百草枯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百草枯组(20只)和槲皮素组(20只),后两组均再分为8,24,48和72 h四个小组(每组5只)。百草枯组和槲皮素组大鼠腹腔注射百草枯(50 mg/kg),槲皮素组在百草枯注射后3 h再腹腔注射槲皮素(100 mg/kg)。分别测定百草枯中毒后8,24,48,72 h大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观察肺组织结构改变,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百草枯组血浆及BALF中MDA含量均显著升高;血浆中SOD活力呈下降趋势,24 h后明显下降;GSH-Px活力呈增加趋势,在48 h后明显升高;BALF中SOD、GSH-Px活力均下降,但48 h后SOD活力显著升高。槲皮素组与百草枯组比较,血浆和BALF中MDA含量下降,GSH-Px和SOD活力升高。百草枯组肺泡壁充血、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并有局灶性出血;槲皮素组肺泡壁充血、出血均有减轻。槲皮素组肺组织NF-κB p65的表达及W/D值较百草枯组明显下降。结论 槲皮素对百草枯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麦冬注射液对实验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探讨麦冬注射液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大鼠左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给药干预1周,实验末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泡损伤数(IAR),检测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W/D和肺组织IAR值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TNF-α、MDA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模型组大鼠血浆SOD活力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予麦冬注射液干预后,肺组织W/D和IAR值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麦冬注射液组大鼠血浆TNF-α、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麦冬注射液组大鼠血浆SOD活力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麦冬注射液能够降低实验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组织W/D和IAR值以及血浆TNF-α、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对肺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内毒素(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TMPⅠ组(40 mg/kg)和Ⅱ组(80 mg/kg),每组各6只。腹腔注射LPS 1 mg/kg,16 h后再次气管滴注LPS 3 mg/kg,造成内毒素二次打击,建立大鼠ALI模型。于气管滴注LPS后3 h处死大鼠,4%多聚甲醛固定后制作病理切片,同时测肺湿/干重比,测量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blot测肺组织中RhoA、ROCK2蛋白表达量,RT-PCR测肺组织中ROCK2 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病理切片显示大鼠肺间质水肿,肺泡腔内可见出血及大量炎性细胞渗出,肺湿/干重比、MPO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RhoA及ROCK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ROCK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TMPⅠ组和Ⅱ组的肺湿/干重比、MPO活性、MDA含量、RhoA及ROCK2指标均较LPS组显著减轻(P〈0.05~P〈0.01),而TMPⅠ组和Ⅱ组上述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P对LPC诱导的大鼠ALI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柏梁  黄晓玲  戴建伟 《当代医师》2013,(12):1597-1600
目的探讨灯盏花对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ARDS模型,将3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I组)、ARDS组(II组)、小剂量灯盏花组(III组,25mg/kg)和大剂量灯盏花组(IV组,50mg/kg),检测各组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含量,DNA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肺细胞凋亡,光镜下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II组比较,III、IV组SOD活性及bcl-2含量明显增高,MDA含量、凋亡指数均明显降低,肺水肿程度显著减轻;III、IV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对ARDS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氧自由基释放、上调bcl-2基因表达,从而减轻肺细胞凋亡有关。大剂量比小剂量保护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和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应用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LPS吸人性ALI模型(LPS3mg/kg气管内注射)。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LPS损伤组;甲基泼尼松龙组(LPS+甲基泼尼松龙);丹参组(LPS+丹参);联合用药组(LPS+甲基泼尼松龙+丹参)。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蛋白含量、肺脏的大体、光镜下病理改变,以及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并测定肺组织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变化。结果经气道吸入LPS可致大鼠发生ALI。与LPS损伤组相比,单用甲基泼尼松龙或丹参组BALF中蛋白含量、肺组织W/D比值和MDA、NO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SOD、GSH—Px活性则明显升高(P〈0.05),以联合用药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联合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和丹参通过抗氧化作用、调整氧化/抗氧化平衡,对ALI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机械通气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常规潮气量组(C组),大潮气量组(MV组),大潮气量+依达拉奉组(E组)。C组行常规潮气量(VT=8 mL/kg)机械通气4 h,其余两组均行大潮气量(VT=40 mL/kg)机械通气4 h。E组于机械通气前30 min经股静脉注射0.2%的依达拉奉15 mg/kg,C组和MV组于机械通气前30 min经股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机械通气4 h后留取肺标本,分别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和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情况。结果 MV组肺组织MPO、MDA含量、W/D及肺组织NF-κB表达均高于C组(P〈0.05),肺组织SOD含量低于C组(P〈0.05)。E组肺组织MPO、MDA含量、W/D及肺组织NF-κB表达均低于MV组,仍高于C组(P〈0.05);E组肺组织SOD含量高于MV组,仍低于C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减轻机械通气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活性氧族(ROS),降低了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进而减轻炎症级联放大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鲲鹏  朱磊  马捷 《中国现代医生》2014,(13):10-12,15,F0003
目的用外源性硫化氢后处理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其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Sham)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及I/R+硫氢化钠(NailS)干预组。在每组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检测大鼠肺湿/于重(W/D)比值,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测定,提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BALF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肺通透性指数。结果I/R组肺组织W/D值、MDA水平与Sham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I/R+硫氢化钠(NariS)干预组明显低于I/R组(P〈0.05);I/R组肺组织SOD活性与Sham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I/R+硫氢化钠(NariS)干预组明显高于I/R组(P〈0.05)。肺组织病理结果表明,I/R+硫氢化钠(NaHS)干预组与I/R组比较损伤减轻,肺泡腔内炎性细胞减少。结论硫化氢后处理通过减轻肺水肿、降低氧自由基水平有关,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组织过氧化反应及肺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mg/kg),16h后再气管内滴注LPS(3mg/kg)建立ARDS模型。7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ARDS组(A组)、亚低温组(M组)。分别于ARDS时及ARDS后2、4、6h处死动物,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肺通透指数。结果与C组大鼠比较,A组大鼠在上述时间点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MPO活性及肺通透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A组比较,M组大鼠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MPO活性及肺通透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亚低温可减轻内毒素性ARDS大鼠肺组织过氧化反应,降低肺通透性,有利于ARDs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