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我效能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消化科住院的80例IBD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取增强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方法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药物治疗,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中文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进行调查.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差异和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后实验组患者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增强了IBD患者处理解决问题、完成目标和应付事情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IBD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效能、疾病活动度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炎症性肠病病人生存质量量表(IBDQ)、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M-SES)、疾病活动指数评价表对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73例炎症性肠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炎症性肠病病人CDM-SES总分为(7.08±2.02)分,IBDQ总分为(142.23±39.50)分,疾病活动指数为(4.41±3.02)分。炎症性肠病病人疾病活动指数与IBDQ总分、症状管理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P0.05),IBDQ总分与CDM-SES总分呈正相关(P0.05)。自我效能在疾病活动指数和生存质量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结论]护理工作者可以通过系统化的干预措施提高炎症性肠病疾病活动期病人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病人的信心,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阐述自我管理的概念及内涵,综述国内外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我国医务人员指导炎症性肠病病人选择合适的自我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丽萍  潘淑慧  颜伟萍  王飞 《护理研究》2013,27(20):2108-2109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病人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8例炎症性肠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干预组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和强化心理干预相结合的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均在入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采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定生存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水平。[结果]入院时干预组和对照组IBDQ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IBD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改善病人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张秀琴  郜琳娜 《全科护理》2020,18(12):1479-1481
[目的]提高炎症性肠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方法]将90例炎症性肠病病人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通过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和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价。对照组运用常规口头及书面健康教育、发放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资料、解答疑问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运用格林模式,将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归为倾向、促成、强化因素,针对性地落实健康教育。[结果]3个月后格林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得分分别为(53.47±7.47)分、(29.43±4.27)分、(57.02±5.01)分、(24.18±5.14)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41.69±6.81)分、(25.61±4.82)分、(53.22±4.61)分、(22.24±6.2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格林模式对炎症性肠病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定义和意义,从心理因素、治疗因素、社会因素3方面阐述了影响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因素,提出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等干预措施,并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饮食日记干预对炎症性肠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炎症性肠病病人4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记录饮食日记,根据病人日常饮食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和饮食咨询。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别应用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病人生活质量量表(IBDQ)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后自身比较,病人IBDQ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日记干预可改变病人的不良饮食习惯,延缓疾病的进展,有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及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等,且病程迁延,需要长期治疗,生存质量受损[1-2]。该病病因未明,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下,长期的疾病对患者的生理、情感、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1日~2020年10月31日住院的170例IBD患者纳入研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自我效能[采用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表(IBD-SES)]和生活质量[采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IBDQ)]。结果: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实验组IBD-SES、IBD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IBD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病人在恢复期实施自我效能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有效指导病人进行社区康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脑卒中病人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我管理模式护理。所有病人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半年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评量表(WHOQOL-100)进行自我管理情况及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对照组病人干预前后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MBI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前WHOQOL-10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半年后WHOQOL-100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独立性、社会关系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较对照组干预后显著提高(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病人在社区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价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慢性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发病年龄以15~30岁为多,病程迁延,难以治愈,并发症多,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容易受损[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对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相关知识水平和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3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采用自制炎症性肠病相关知识问卷、生存质量评定量表(IBDQ)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自制炎症性肠病相关知识问卷编制完成后邀请3位消化科专家和2位护理专家对其进行内容效度评价,CVI值为0.96。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eh’sα系数为0.82,间隔10d后的重测信度为0.78。结果与基线比较,干预后第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知识得分、生存质量得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77,-9.678;P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后第3个月时知识得分[(11.13±3.33)比(7.43±3.24)]、生存质量得分[(144.83±31.50)比(118.13±28.4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59,3.446;P均〈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炎症性肠病复发率(30.0%比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96,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相关知识水平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炎症性肠病(IBD)伴情绪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2000年成都会议诊断标准且伴情绪障碍的45例IB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2)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n=23)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10周为1疗程。于入组时、10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10周末研究组SAS和SDS评分比人组时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7.11±8.82,38.25±9.33);(48.13±9.33),(41.28±7.13)](P〈0.01,P〈0.01);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38.25±9.33),(45.31±6.30);(41.28±7.1),(46.43±8.06)](P〈0.01,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各分量表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表值比较除SF一项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直肠癌病人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心理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实行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病人8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问卷(QLQ-30)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SAS、SD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更低(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QLQ-C30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总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状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COPD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由呼吸内科专家、专科护士实施自我管理项目指导。随访对比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得分。[结果]随访6个月后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包括体能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和医疗保健的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病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可改善COPD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病人的情绪调节效能感,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6.
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9例初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护理及糖尿病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自我管理模式培训。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和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对患者状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CD-RISC与DSQ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CD-RISC及DSQ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诊糖尿病患者开展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癫痫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管理和护理癫痫患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148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4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SCL-90得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QOLIE-31得分及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干预是一种简便、具有现实意义的康复干预策略和方法,对癫痫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陈静 《全科护理》2016,(21):2170-2172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效能感对慢性肾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关怀度问卷(APGAR)、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66例肾功能衰竭病人进行评估。根据APGAR评分将病人分为家庭关怀度差组和家庭关怀度好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根据GSES评分将病人分为高自我效能组和低自我效能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家庭关怀度好组病人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家庭关怀度差组(t=4.18、12.26、8.78、10.46,P0.01),而低自我效能组病人的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明显低于高自我效能组(t=4.79、11.96、7.78、10.86,P0.01)。[结论]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效能感对慢性肾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6例早、中期AD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不施加任何干预;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包括对病人及家属进行AD疾病知识及护理知识的宣教、家居安全护理指导、心理护理及情感支持、康复训练指导及遵医行为指导等.两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测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SF-36综合评分为570.1分±141.9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 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早、中期AD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