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APIE导引模式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及意义。[方法]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将2007级护生2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实验组在APIE导引模式下改进教学组织形式、编写实践课系列教材,制定教学大纲、考核方法及标准等,教学过程结束后,通过发放自制评价问卷,调查两组《内科护理学》考核成绩、学生自评、教师听课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考核成绩、学生自评教学质量、教师同行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PIE导引模式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体现《内科护理学》整体护理观,优化整合教学资源,重塑护生人文关怀理念,从根本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护生护理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卜秀梅  董博  郑方遒  钟晓凤 《护理研究》2012,26(10):937-940
[目的]探讨APIE导引模式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及意义。[方法]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将2007级护生2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实验组在APIE导引模式下改进教学组织形式、编写实践课系列教材,制定教学大纲、考核方法及标准等,教学过程结束后,通过发放自制评价问卷,调查两组《内科护理学》考核成绩、学生自评、教师听课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考核成绩、学生自评教学质量、教师同行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PIE导引模式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体现《内科护理学》整体护理观,优化整合教学资源,重塑护生人文关怀理念,从根本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护生护理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3.
苏银花  赵玲  王蓉  赵红  段功香 《护理研究》2012,26(7):660-66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教育对护理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态度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南华大学2008级全日制护理本科2个自然班105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在护理学实践教学中未对人文关怀做系统的教育,按常规教学;试验班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试行人文关怀教育,为期1年,试验结束后应用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和护士态度量表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班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形成人道及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4个维度得分及护士态度量表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进行人文关怀教育,有助于增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建立一种"以关怀为价值观,以关爱为先导"的理念;有助于稳定护生的专业思想,端正其专业态度,为临床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诺丁斯关怀理论在社区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业2011级护生51人为观察组,2010级护生48人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诺丁斯关怀理论在课程目标、师生关系、教学单元设计中融入"关怀"元素;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时,比较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及评教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技能考核成绩与健康教育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生对教师的评价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诺丁斯关怀理论指导下的社区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护生关怀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教育对护理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态度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南华大学2008级全日制护理本科2个自然班105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在护理学实践教学中未对人文关怀做系统的教育,按常规教学;试验班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试行人文关怀教育,为期1年,试验结束后应用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和护士态度量表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班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形成人道及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4个维度得分及护士态度量表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进行人文关怀教育,有助于增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建立一种"以关怀为价值观,以关爱为先导"的理念;有助于稳定护生的专业思想,端正其专业态度,为临床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向评价模式在提高血液内科护理带教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5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双向评价模式进行护理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向评价模式有利于提高血液内科护生实习积极性,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用于护理专业的护生标准化病人(SSP)的培训方法,评价SSP应用于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研究分SSP培训与SSP实践教学两个步骤.先进行与SSP剧本的编写及SSP培训;再对113名护理专业本科生随机分组,实验组56名进行SSP实践教学,对照组57名进行课堂病例分析法实践教学,两组于实验前、后填写<护士职业态度测量量表>.[结果]及SSP剧本编写完成,SSP及护理教师评价此培训素材内容精要、实用,可操作性强.9名SSP接受培训,均获认可;实验后两组护士职业态度测量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所编写的内科护理学SSP培训素材及培训方法合适,运用SSP进行<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对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的护士职业态度有积极影响,可增加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李春艳  唐四元 《全科护理》2011,(34):3117-3118
[目的]探讨博客(Blog)技术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30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名,对照组15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学导论》的课堂教学,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学导论》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应用Blog技术辅助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绩及对《护理学导论》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护理学导论》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护理学导论》学习后护理理论水平、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协作学习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运用Blog进行辅助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梁继娟  黄秀凤  韩俏英 《护理研究》2012,26(20):1901-1902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室实施"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级护理本科生406人作为实验组,采用教师、学生干部、技术员"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进行实验室管理,全方位开放实验室;选择2008级护理本科生403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室管理,定时开放实验室。比较两组护生实验室管理能力和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实验室管理能力和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学基础》实验室采用"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生管理能力和操作考核成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新疆少数民族护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个班60名护生为观察组,另1个班60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护生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生对PBL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护生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对PBL教学效果的评价较高,认为PBL教学模式使他们查阅、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得到提高,使学习内容更容易理解及掌握。[结论]在新疆少数民族护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生对医生教师与护士教师教授《内科护理学》授课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自制的教师授课评价量表分别对8名医生教师和护士教师教授内科护理学的护生进行调查,比较护生对两组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价。结果护士组在授课目标、联系实际、重点突出、专科护理知识、整体护理理论、护理新进展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医生组(P均〈0.05),但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得分低于医生组(P〈0.05)。结论护士与医生进行内科护理学授课,既有各自的优势,也存在着各自的不足。但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护士教师承担内科护理学授课比医生教师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融入护理美学知识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校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本科生72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人,观察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融入护理美学知识,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护生期末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思想、美好职业形象方面观察组护生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美学知识融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可提高护生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与"3W+5H"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将同年级两个班级高职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各7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内科护理教学,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3W+5H"教学模式进行内科护理教学。于教学开始前(前测)和结束时(后测)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及内科护理学习效果评价问卷对两组护生进行内科护理学习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CTDI-CV后测得分(256.040分±29.448分)高于对照组CTDI-CV后测得分(241.310分±37.717分)和教学开始前的自身得分(239.270分±37.20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后测自主学习能力(18.710分±2.395分)、学习兴趣(35.630分±5.321分)得分高于对照组后测(17.470分±2.395分、33.610分±5.8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与"3W+5H"混合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护生内科护理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中情境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构建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将2014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98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人,观察组应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护生临床急救能力测评表及自制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及急救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反馈评价较高。[结论]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中的应用有利于护生综合急救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何平  张蒙 《全科护理》2012,(31):2961-2963
[目的]探讨阶段性临床见习教学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233名5年制高职护生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实行阶段性临床见习教学,从护生自评、临床和学校教学反馈3方面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护生对阶段性临床见习有较好评价;临床反馈病人满意度为70%~96%,护生综合素质评级较高;阶段性临床见习后护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阶段性临床见习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护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五年制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级五年制专科护理专业7个班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个班,n=172)和对照组(4个班,n=236),试验组采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进行临床课程教学,对照组由校内专业教师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学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及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通过《教学效果评价表》了解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利用《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评分表》评价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试验组4门临床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优于照组(P0.05)。[结论]校院合作培养模式有助于增强五年制高职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五年制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自珍 《山西护理杂志》2014,(11):3945-3946
[目的]探索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五年制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级五年制专科护理专业7个班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个班,n=172)和对照组(4个班,n=236),试验组采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进行临床课程教学,对照组由校内专业教师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学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及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通过《教学效果评价表》了解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利用《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评分表》评价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试验组4门临床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优于照组(P〈0.05)。[结论]校院合作培养模式有助于增强五年制高职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践体系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3级本科护生81人作为对照组,2014级本科护生93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沿用原有的中医护理基础教学实践体系,实验组采用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践体系。课程学习后对两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中医护理技能、辨证施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中医护理技能、理论知识、团队协作及辨证施护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临床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践体系可以提高本科护生中医护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谭严  吴文君  李为华 《护理研究》2014,(10):3694-3696
[目的]探讨诺丁斯关怀理论在社区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业2011级护生51人为观察组,2010级护生48人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诺丁斯关怀理论在课程目标、师生关系、教学单元设计中融入“关怀”元素;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时,比较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及评教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技能考核成绩与健康教育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生对教师的评价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诺丁斯关怀理论指导下的社区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护生关怀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探讨《护理学基础》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护理专业随机选择4个班级,设立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实施多元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统一进行课程理论知识评价及操作技能评价,并对试验组护生及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评价及操作技能评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评价及操作技能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5名任课教师及94.51%~97.80%的护生认为多元评价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及规范性。96.70%的护生认为多元评价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结论]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实施多元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护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