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为制定和改善病人安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病人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对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1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总体积极反应率为56.71%;不良事件上报率为39.05%。不同科室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整体水平偏低,医院应营造非惩罚性上报文化,创新安全事件管理模式,改善护理人员配置不足现状,建立沟通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压力与病人安全文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病人安全文化问卷对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8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安全文化总均分为3.86分±0.61分,护士工作压力得分为2.72分±0.51分,护士工作压力与医院病人安全文化明显相关(r=-0.281,P0.01)。[结论]病人安全文化偏正向,护士承受中度压力。护士的工作压力越大,医院的病人安全文化越差。  相似文献   

3.
陈静雅  邢晓丽  祝海滨  陈秀凤 《全科护理》2020,18(22):2893-2895
[目的]分析护士对老年病人医院感染防控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我市3家综合医院的29名护士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结果]影响护士对老年病人医院感染防控执行力的因素为护士因素(学习能力、认知水平、操作水平、沟通能力、工作经验、风险意识、职业精神)、病人因素(病理生理、依从性、认知水平、经济因素、社会支持)和管理因素(组织资源、技术支撑、约束机制、感控文化)。[结论]建议完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感控意识,根据老年病人的特点加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文化态度的影响因素,为提升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和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态度调查问卷和报告障碍问卷对55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总分(54.10±9.52)分,报告障碍总分为(70.35±12.2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每周工作时间、不良事件报告障碍为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需从解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障碍因素的角度提高护理人员报告意向,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态度,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对二级医院医生、护士医护合作态度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二级医院临床一线医生及护士对医护合作的态度,寻找影响医护合作的主要因素。[方法]以北京市区医疗中心二级医院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18个病区的医生74人、护理人员166人为研究对象,利用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二级医院临床医生和护士医护合作态度得分较高,医生和护士医护合作态度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职称的医生和护士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二级医院临床一线医生及护士对医护合作都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各职称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刘继红  魏淑霞 《护理研究》2012,26(19):1749-1751
[目的]调查二级医院临床一线医生及护士对医护合作的态度,寻找影响医护合作的主要因素.[方法]以北京市区医疗中心二级医院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18个病区的医生74人、护理人员166人为研究对象,利用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二级医院临床医生和护士医护合作态度得分较高,医生和护士医护合作态度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职称的医生和护士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级医院临床一线医生及护士对医护合作都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各职称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护理人员主要工作任务及花费时间。[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两所3级综合医院抽取调查科室,采用专门设计的工作量调查表对所选科室的所有护士进行现场追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1周(5个工作日)护理服务内容、花费工时、服务量。[结果]医院护理人员一周各项护理总时间439671min,总服务时间占总有效工作时间的比例为96.9%,护士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5.8h。花费时间在前5位的项目依次为巡视病人观察病情、静脉输液、床头交班、测体温脉搏呼吸及抢救病人。[结论]护理人员接近满负荷运转。医院护理工作仍以常规医疗护理为主,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人文关怀服务工作量较少。  相似文献   

8.
外科护士对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认知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晓霞 《护理研究》2007,21(2):115-117
[目的]了解外科护士对病人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在外科工作的护理人员90名,发放自制的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知识得分为(29.20±7.92)分,对疼痛的态度得分为(17.10±2.05)分,疼痛治疗及护理行为得分为(9.66±1.45)分。[结论]目前外科护士对病人术后疼痛在态度和行为上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住院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93例冠心病病人及9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表、住院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量表对冠心病病人进行调查,采用护理人员对病人参与病人安全态度问卷对9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住院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行为得分为(2.91±0.54)分,其中决策性参与行为得分为(3.28±0.35)分,照护性参与行为得分为(3.04±0.28)分,诉求性参与行为得分为(2.05±0.27)分。病人药品不良反应经历及护士对病人参与病人安全中询问信息、搜集信息、参与监督态度是冠心病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冠心病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有待提高,可通过改善护士对病人参与病人安全态度、加强住院病人对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认知等措施,提高冠心病住院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姚琳  王薇 《护理学报》2014,21(24):33-37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人员对病人安全态度的认知现状,为护理管理者了解护理人员的病人安全文化状况,保证病人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190名临床护理人员,采用中文修订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The China Version of Safety Attitude Questionnaire,C-SAQ)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员的病人安全态度认知水平较好,总分(4.24±1.0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科室护理人员在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维度及总体得分上,不同用工形式护理人员在工作满意度及压力感知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团队合作维度得分低于女性,接受过安全相关培训护理人员工作条件及压力感知维度得分高于未接受过安全相关培训护理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关心员工工作条件,增强护士工作满意度,加强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的团队合作,采取系统化安全教育增强护理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某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认知评价,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对医院在职护理人员95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安全影响因素4个维度得分:护士素质与能力为4.56分±0.55分,组织管理为4.41分±0.59分,护理工作内部环境为4.39分±0.67分,临床工作环境为4.34分±0.64分。20岁~29岁组与≥50岁组、30岁~39岁组与≥50岁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内部环境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与儿科;妇科与外科、儿科、急诊科、其他科室;混合科与外科、儿科、急诊科的临床工作环境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的认知程度较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认知与年龄和科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员及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护理人员分层设置、分层培训、分层分组排班、分层考核等管理,使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量表和明尼苏达满意问卷(MSQ)短式量表对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士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也有所提高,显著表现在对护士"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科研成果较分层管理实施前明显增加。[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明确了各层级岗位职责,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分层级人才培养及考核有利于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实现护士病人双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沈阳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为改进病人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对沈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62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总均分为(3.94±0.42)分,科室内团队合作、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对错误的反馈与沟通、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对病人安全的管理支持、交接班与转科维度的积极同意率在75%以上,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人员配置的积极同意率低于50%。[结论]沈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以上,优势领域有6个,但对"人员配置""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领域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拓展护理文化多样化的展示平台,能够从多角度、多视野全方位展示护士积极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娴熟的工作能力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增强护理人员的凝聚力,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使护理文化建设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法]通过拓展护理文化展示平台,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比干预前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结果]在当代医疗环境中,多渠道、多平台展示护理文化是必要的。[结论]通过多个平台、多个视听、耳濡目染地展示护理工作中的技术革新、服务品质、护士的兴趣爱好以及护士的七彩风姿,能够提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能够为医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东省神经内科护士实施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3家医院247名神经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护士对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得分为(68. 72±10. 9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吞咽障碍相关培训与学历是护士对病人安全进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进食评估方面。管理者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病人安全进食的认知,进而提高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工作环境对ICU护士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市某医院91名ICU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ICU工作环境与ICU护士沟通能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通过改善ICU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ICU护士沟通能力,进而提升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和安全行为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与安全行为量表对62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均分为(3.94±0.42)分;护士对患者安全的行为表现总均分为(4.44±0.49)分;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与其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呈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可独立预测安全行为总变异的28.5%。[结论]护理管理者可加强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促进其对病人的安全行为表现,从而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SWOT分析法在医院监护室护理安全文化构建中的应用,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安全文化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方法 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监护室22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护理人员病人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对其进行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针对调查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干预;干预后采用相同问卷再次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文化的认知。结果与进行SWOT分析干预前相比,医院监护室不同年龄、学历、职称、护龄和不同监护室护理人员在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单位安全的氛围和对管理的感受这4个维度上较实施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WOT分析法用于构建医院监护室护理安全文化,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安全文化的认知、态度及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HEL模式应用于急诊静脉用药过程中对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行为准确性、专业性的作用。[方法]2015年年末在急诊科开始实行静脉用药的专项安全管理措施,选取急诊科34名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应用SHEL模式管理前后进行自我对照研究。比较应用前后护理人员护理失误发生情况、护理行为规范及病人对护理质量满意状况。[结果]两组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临床环境、当事人及他人的失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病人治疗前临床症状的评估、静脉药物的剂量及配制、病人出现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护患间有效沟通及病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满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2,P=0.046)。[结论]SHEL模式应用于急诊静脉用药中护理安全性管理,有利于规范护士安全用药行为,降低护理失误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认知现状及实施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红 《护理研究》2008,22(8):2087-2088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重要性的认知现状及实施需求,为促进临床护患沟通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北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4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88.09%的护士认为护患沟通很有必要,但有28.99%的护理人员不愿意与病人沟通,而且实际工作中忽视沟通的情况比较常见。调查中曾经接受过护患沟通培训的护士占87.42%,并提出实施护惠沟通过程中应给予一定的时间、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及心理咨询培训、改善沟通环境等需求。[结论]医院护理管理者应该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使护理人员与病人有效沟通,满足护士的心理需求,提高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