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成减重步行训练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通过电话访问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减重步行训练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或稍有好转共22例(1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例(79.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相对常规康复治疗手段,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的病情,早期及时应用减重步行训练的康复治疗方法,利于患者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偏瘫患者往往因步行功能丧失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恢复步行功能是患者最迫切的要求,也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1-2].该研究就早期部分减重步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脑梗死患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脑梗死可导致偏瘫、步行障碍、言语失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负担.减重步行训练对帮助偏瘫患者恢复步行有积极意义[2].床上体操是可直接在床上进行操作的康复运动[3].本研究旨在探究减重步行训练联合床上体操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  相似文献   

4.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步态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重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08年6月到2011年3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步态恢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训练基础上接受减重平板训练仪训练;12周后对两组患者步行功能、10米步行时间、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步行功能、10米步行速度,下肢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步行功能、10米步行时间,下肢运动能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性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减重平板训练仪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能力,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进行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50例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减重步行训练作为观察组。结果康复训练前观察两组患者FAC、FMA、ADL评分以及辅助步行、独立步行人数所占比例均无差异,P>0.05;而康复训练后观察组辅助步行、独立步行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FAC、FMA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进行减重步行训练效果显著,极大的促进了患者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被随机分为减重平板步行组和一般康复组,各24例.一般康复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减重平板步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此间分三阶段强化患者负重、膝踝控制、屈髋和踝背伸能力.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给予Motricity index中下肢肌力积分(MI-L)、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MBI)来分别评定患者的下肢肌力,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同时12周后还测定患者的功能性步行分级(FAC)、通过10米最大步行速度测定出患者的步速、步长和步频参数,Tinetti步态评测表评测步态.结果 治疗后MI-L、BBS、FMA、MBI减重平板步行组较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间比较P <0.01.减重平板步行组FAC步行功能分级4级及以上者22例(92%),一般康复组共12例,(50%),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10米最大步行速度、步长、步频以及步态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功动能的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柳忠  梁天佳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1):2680-2685
背景 步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如何尽早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尤为重要,而临床鲜见通过镜像疗法(MT)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相关报道。目的 观察MT联合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减重组(n=40)和联合组(n=40)。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减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BWSTT,联合组患者在减重组基础上增加MT;每周训练6 d,共持续4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中的下肢部分(FMA-LE)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HFAC)、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6 min步行测试(6MWT)结果。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重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均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结果优于减重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和6MWT结果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MT联合BWSTT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方法(BWSI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步行训练(CGT).30 d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进评估.结果 治疗组患者步行能力显著提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减重步态治疗训练有利于较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减重步行训练对卒中后偏瘫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强化组(58例)和对照组(64例)。强化组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减重步行(偏瘫肢体Brunstrom分级2级以上时)训练,每周5次;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三个月(减重步行训练6周),用简式的Fugl—Meyer评价法(FMA)来评价肢体活动,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CA)评价行走能力,采用独立功能量表(FIM)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经治疗对照组及强化组FAC、FMA、FIM评分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强化组独立步行达到70.7%,对照组独立步行达到51.6%,两组显著差异。结论:采取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减重步行训练能够更大程度改善偏瘫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步行训练矫正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社区康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GYKF-Ⅰ型步行训练矫正仪进行辅助步行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佩戴踝足矫形支具、绷带进行辅助步行训练。训练30 min/次,2次/d,每周5d,疗程6周。比较两组训练前后10 m自然步行时间、步行速度、步长、步宽及上下楼梯时间等。结果 6周末,试验组各项步行功能参数均较训练前改善(均P<0.05);对照组步行速度、步长、步宽、上下楼梯时间均较训练前改善(均P<0.05);两组10 m自然步行时间、步行速度、步长、上下楼梯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步行训练矫正仪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步行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叶 《中外医疗》2016,(5):96-97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肌肉神经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近2年间(2013年4月—2015年4月)符合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实施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在静态肌电值、动态肌电值、BI及FMA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神经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偏瘫,有效的改善了偏瘫患者的上肢肌肉功能,效果显著,现已成为临床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在脑梗塞应用中的安全性及实用性,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对39例急性脑梗塞病人,予LMWH治疗,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LMWH组对不同程度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低右组(P<001),LMWH组头颅CT扫描脑梗塞体积缩小的范围比对照组明显(P<005),LMWH不减少血小板数量及纤维蛋白量,不引起出血,可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微循环总积分值。总有效率8718%。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分析在康复治疗脑梗死偏瘫病患中早期起立床站立训练对其日常活动与平衡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接受脑梗死偏瘫治疗的病患66例,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33例,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治疗组中的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起立床站立训练。使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两组病患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日常活动能力、肢体平衡能力与运动能力。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两组病患的BB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都优于治疗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中,两组病患没有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脑梗死偏瘫病患的常规康复治疗中,加入起立床站立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日常活动能力、肢体平衡能力与运动能力,在康复治疗中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程序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2 2例脑卒中患者 :康复组 12例 ,对照组 10例。 2组均接受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按“中风后程序化康复训练表”进行康复训练 ,分别于康复前、康复后 1月和 3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测评结果显示 :康复组有效率 83 3% (10 / 12 ) ,对照组 30 % (3/10 ) ,2组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 :康复组有效率 91 7% (11/ 12 ) ,对照组 4 0 % (4 / 10 ) ,2组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康复训练能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入选的8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保护剂、脱水剂、改善脑供血及对症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连用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3.527)。治疗期间两组无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病例出现,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早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康复治疗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医疗体操、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功能性电刺激、电动起立床等训练),高压氧治疗组除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外,还结合高压氧治疗,采用中型高压氧舱,面罩吸纯氧60分钟,中间通风换气休息5分钟,加压20分钟,减压25分钟,治疗全程90分钟,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给予Fugl-Meyer运动功能和改良Bathel指数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高压氧治疗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促进早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尿缴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给低分子肝素0.4ml腹壁脐周皮下注射,每12h一次,尿激酶2万u加入0.9%生理盐水40 ml中静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7-10d,对照组给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有效率9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疗法疗效理想,应用方便,副反应轻而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