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及CD4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虫丸高剂量组、大黄虫丸低剂量组及血脂康组,每组8只。采用经典喂养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予蒸馏水按容积10mL/kg灌胃;大黄虫丸高、低剂量组予大黄虫丸溶液按生药1.4、0.7g/kg,容积10mL/kg灌胃;血脂康组混悬液按0.3mg/kg,容积10mL/kg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8周断头处死,采用酶比色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40表达;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TC、LDL-C含量增高,HDL-C含量降低(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高剂量组TG、TC、LDL-C降低,HDL-C升高(P0.05);大黄虫丸低剂量组TG、LDL-C降低(P0.05)。与血脂康组比较,大黄虫丸高、低剂量组CD40表达弱阳性(±)或阳性(+);大黄虫丸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亦明显改善。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血脂和下调CD4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及肿瘤致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对进一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努力找到干预其机制的方法及对AS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肿瘤致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剥离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庶虫)虫丸组大鼠血清TG、TC、LDL、MDA含量明显降低,HDL-C升高, TNF-α 含量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壁内膜显著增厚向管腔突起,可见粥样斑块形成,给大黄(庶虫)虫丸的大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论: 大黄(庶虫)虫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血脂和下调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代文献,对经典名方“大黄[庶虫]虫丸”的方药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以药测证,提出了应用大黄[庶虫]虫丸的病机关键:“虚”与“瘀”,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凋亡、血管壁胶原合成等方面探讨大黄[庶虫]虫丸(熟大黄,土鳖虫,水蛭,黄芩等)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脂食饵的方法复制家兔早期AS模型,检测指标包括血管壁超微结构观察,血管壁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用免疫组化和TUNEL法分别测定血管壁VSMC的增殖和凋亡。结果:大黄[庶虫]虫丸使AS家兔血管壁中膜层厚度变小,VSMC排列趋于正常,减轻线粒体肿胀和粗面内质网扩张,减少细胞器的增多,使VSMC表型转化减轻,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明显减少。大黄[庶虫]虫丸也能降低血管壁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CNA染色阳性细胞数,升高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可抑制血管壁胶原的合成,抑制VSMC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进而逆转血管重塑,这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黄[庶虫]虫超微粉剂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大黄[庶虫]虫传统丸剂与超微粉剂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用猪血清诱导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传统丸剂组(大黄[庶虫]虫丸,2.7g/kg/d)、超微粉剂组(大黄[庶虫]虫丸,2.0g/kg/d),观察大黄[庶虫]虫丸不同剂型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指标、血清纤维化指标、病理组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各纤维化指标显著升高(P〈0.01),肝脏出现典型纤维化表现。与模型组比较,传统丸剂组与超微粉剂组血清各纤维化指标降低(P〈0.01),肝纤维化程度减轻,肝组织结构明显改善;与传统丸剂组比较,超微粉剂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低(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黄[庶虫]虫传统丸剂与超微粉剂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在改善肝功能方面。超微粉剂型优于传统丸剂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各功效组分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损伤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家兔AS模型.将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组每日给予丹参0.5 g·kg-1,拆方1号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5,1.0 g·kg-1,拆方2号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75,1.5 g·kg-1,拆方3号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8,1.6 g·kg-1,连续给药60 d后处死.从大体形态、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方面观察药物作用,同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AS斑块面积、血管内膜厚度(IT)和内-中膜厚度(IMT).结果:大黄(庶虫)虫丸各功效组分均能减少家兔主动脉内膜脂质沉积,使AS斑块面积减小(P<0.05);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增生,减轻内膜增厚;降低IT,IMT,IT/IMT比值(P<0.05),干预收缩性血管重塑;减轻线粒体肿胀,减少泡沫样细胞形成.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各功效组分均有一定的抗AS作用,其中以拆方1号作用最为明显,这可能与其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破瘀生新等功效有关.  相似文献   

7.
一、大黄[庶][虫]虫丸证浅释 大黄[庶][虫]虫丸证始见《金匮·血痹虚劳》篇:“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庶][虫]虫丸主之”。五劳七伤言其病为诸虚百损—虚劳,是形成干血的原因。干血病本为虚,  相似文献   

8.
大黄Zhe虫丸对实验性脑缺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世平  封银曼 《河南中医》1997,17(5):282-283
  相似文献   

9.
王汉祥 《山西中医》2006,22(6):19-19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黄素化朱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的疗效。方法:采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LUFS69例。结果:显效52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9%。结论:大黄[庶虫]虫丸治疗LUFS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艾华  田晓环 《中医药学刊》2012,(3):462-463,I0001
目的:选用荷瘤小鼠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肿瘤细胞的抑瘤和诱导凋亡作用,旨在探讨大黄[庶虫]虫丸抗肿瘤效应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和创制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小鼠克洛氏(S180)肉瘤动物模型,以大黄虫丸方82g/kg剂量连续灌胃10天,同时设模型对照组、正常组和西药(环磷酰胺)对照组,取治疗组、对照组及模型组实体瘤分别涂片观察肿瘤细胞中Survinvi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及西药(环磷酰胺)对照组比较,大黄[庶虫]虫丸治疗组肿瘤组织中Survinvin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能够调低肿瘤细胞中Survinvin的表达,诱导肿瘤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大黄、庶虫虫丸是《伤寒杂病论》中著名治病用方之一,张仲景对此既论病因的复杂性又论病机的夹杂性,既论病证的特殊性又论治法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大黄虫丸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7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1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肝胆动态显像定量分析肝细胞功能,其中19例患者给予大黄虫丸治疗后6月复查了肝胆显像,比较治疗前后肝细胞摄取和排泄功能变化,并监测其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肝炎肝硬化组摄取高峰时间、平均残存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摄取指数、摄取速度指数、排泄速度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大黄虫丸治疗后肝炎肝硬化患者转氨酶、胆红素、球蛋白等肝功能生化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患者肝细胞的摄取高峰时间显著缩短,摄取指数均显著提高,(P<0.01);摄取速度明显提高(P<0.05);肝细胞平均残留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大黄虫丸不仅可改善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还可提高患者肝细胞摄取和排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鳖甲煎丸大黄虫丸联合华蟾素预防实验性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大黄虫丸及华蟾素对肝癌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病理组和治疗组,除正常组常规喂养外,余2组均以0.05%2-乙酰氨基芴饲料喂服诱发肝癌,同期治疗组予鳖甲煎丸和大黄虫丸口服及华蟾素腹腔注射,实验35 d后观察大鼠生存及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和PCNA阳性表达等指标变化。结果病理组和治疗组ALT、AST、ALP水平均升高,A/G值降低,肝组织学检查可见癌结节形成,PCNA指数明显增高。治疗组肝功能损害程度和肝癌结节形成数目、PCNA指数、大鼠死亡数均明显低于病理组。结论鳖甲煎丸、大黄虫丸及华蟾素联合应用可抑制2-乙酰氨基芴诱发大鼠肝癌的发生,减轻肝功能的损害,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癌前变细胞DNA复制及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大黄虫丸拆方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虫丸拆方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性内皮损伤合并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家兔AS模型。将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丹参阳性药对照组,大黄虫丸拆方1,2,3号各设低、高2个剂量组。灌胃给药60 d后处死,测定各组动物的血脂、血清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内皮素(ET)、血管壁羟脯氨酸及蛋白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虫丸拆方各组对AS模型家兔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均可降低血清MDA和ET水平(P<0.05),升高SOD活性和NO含量(P<0.05),并减少血管壁羟脯氨酸及蛋白含量(P<0.05)。结论:大黄虫丸拆方各功效组分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功能、减少血管壁胶原及蛋白的合成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CM)形成等非降脂的作用机制,以防治AS的发生与发展,其中以拆方1号作用最显著,这可能与其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破瘀生新等功效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凋亡、血管壁胶原合成等方面探讨大黄虫丸(熟大黄,土鳖虫,水蛭,黄芩等)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脂食饵的方法复制家兔早期AS模型,检测指标包括血管壁超微结构观察,血管壁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用免疫组化和TUNEL法分别测定血管壁VSMC的增殖和凋亡。结果:大黄虫丸使AS家兔血管壁中膜层厚度变小,VSMC排列趋于正常,减轻线粒体肿胀和粗面内质网扩张,减少细胞器的增多,使VSMC表型转化减轻,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明显减少。大黄虫丸也能降低血管壁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CNA染色阳性细胞数,升高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结论:大黄虫丸可抑制血管壁胶原的合成,抑制VSMC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进而逆转血管重塑,这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大黄(庶虫)虫丸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四氯化碳、乙醇综合法造成大白鼠慢性肝损伤,分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的影响。结果给药组 LDH_5和 SGPT 降低,血清蛋白回升,γ-球蛋白下降,肝胶原明显减少,病理改变减轻,提示大黄(庶虫)虫丸对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用四氯化碳造成急性肝损伤,分组观察,结果表明大黄(庶虫)虫丸对急性肝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应用宏条形码方法进行复方中成药基原鉴定分析的可行性。[方法]磁珠法提取中药大黄蛰虫丸DNA,以16S、trnL及Mini-barcode为靶标进行荧光定量PCR。产物经克隆测序拼接后,经BLASTn比对,用MEGAN软件进行分类单元解析,对虻虫来源序列应用MEGA软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从23条单克隆测序结果中解析到蛴螬、虻虫、甘草及桃仁或苦杏仁等中药成分,对虻虫6条序列分析,显示其源于3组遗传差异较显著的个体。[结论]宏条形码技术可用于中成药成分的鉴定,可作为中成药质量评价的潜在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中药联合辛伐他汀、非诺贝特降脂、消除斑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0例口服中药活血化痰方,联合西药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对照组口服相同西药,联合复方丹参片。结果:治疗组斑块消除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轻。结论:中药活血化痰可协同辛伐他汀、非诺贝特降脂、逆转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9.
杨耀芳  沈晓英  钱巍 《中成药》2011,33(8):1311-1316
目的 观察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对高脂乳剂加链脲佐菌素所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50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大黄廑虫丸组、大黄廑虫丸+黄芪组.连续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脂及免疫指标水平.观察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外观状态、体质量变化,解剖分离各脏器称质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H50)水平下降、补体C3、C4水平升高.心、肝、肺增重,胸腺质量减轻,体质量下降.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提高补体CH50水平,降低补体C3水平;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体质量下降,纠正增加的肺脏质量,但不能纠正脾脏及胸腺免疫器官质最的减轻.结论 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心络与血脂康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斑块形成的脑梗死患者75例,予通心络胶囊3粒,日3次口服;血脂康2粒,日2次口服。疗程16周。治疗结束后检测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的变化,并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均有消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与血脂康联合应用,能有效调控血脂,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及减小斑块的作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