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琦 《西部医学》2008,20(6):1321-1321
目的观察SMZ治疗Ⅱ~Ⅳ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入院时带有Ⅱ~Ⅳ期压疮的病人9例,采用SMZ局部外涂。结果对治疗Ⅱ~Ⅳ期压疮效果满意。结论SMZ可用于治疗Ⅱ~Ⅳ期压疮。  相似文献   

2.
药物治疗是儿科治病防病的主要手段c本文仅将儿科门诊容易出现不合理应用的药物浅析如下:1口服用药1.1SMZ糖浆和巨功再欣冲剂:SMZ糖浆是小儿消化、呼吸、泌尿道感染常用而有效的药物;臣功再欣主要成份布洛芬,亦是一种常用的退热冲剂,在儿科门诊该两药合用极为普遍。在血液中布洛芬与SMZ竞争蛋白结合部位,能从血浆蛋白结合位点置换出SMZ,使SMZ的血浓度增高,药效虽然增强了,但毒副作用也相应增加,故该两药尽量避免联合应用c1.2含麻黄素药物与复方甘草合剂:平喘合剂与小儿咳喘灵含麻黄素,能兴奋a、p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相似文献   

3.
磺胺增强合剂(甲氧苄氨嘧啶 TMP+磺胺甲基异恶唑 SMZ)与氯霉素两组药物对经细菌学检查确诊为伤寒的220个病人的临床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反应及开始治疗后平均退热期都是相同的。消除毒血症的速度和可靠性方面,TMP+SMZ 要好过氯霉素。氯霉素组的120个病人,其中有10例发生“中毒性危象”,而 TMP+SMZ 组没有发生。用这些特效药物治疗的两组中未发现较大的付作用。  相似文献   

4.
1979年10月至1980年8月,我们选择SMZ—TMP治疗小儿急性菌痢,并用卡那霉素加痢特灵作为对照,以观察SMZ—TMP的疗效. 临床资料我们将临床确诊为急性菌痢的100名住院患儿随机抽样分组.SMZ—TMP组和卡那霉素加痢特灵组(下称对照组)各50例.  相似文献   

5.
SMZ合剂     
<正> SMZ合剂是甲氧苄胺嘧啶(TMP)和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的合剂,近8~9年我国广泛用于临床。目前儿科已普遍用于治疗泌尿道,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今复习文献,综述如下。一、SMZ合剂的作用方式 SMZ的化学结构和对氨苯甲酸类似,它能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TMP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止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由于TMP和SMZ对细菌叶酸合成的序贯干扰,或谓细菌由于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受到抑制而致死亡。二、SMZ合剂的抗微生物范围 SMZ合剂对许多革兰氏阳性、阴性菌,以及某些非细菌性生物体都有作用。肠杆菌科特别敏感。一般敏感的有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志贺氏菌,伤寒杆菌,霍乱  相似文献   

6.
急性菌痢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若及时采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可迅速的消灭细菌,改善症状、恢复痊愈。近几年来,应用磺胺甲基异恶唑(SMZ)加抗菌增效剂(TMP)治疗急性菌痢取得很好的效果,被推荐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为了解抗菌增效剂与其  相似文献   

7.
磺胺类药物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应用范围较广,在临床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常用的有:作用于全身的磺胺嘧啶(SD)及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等;作用于肠道的磺胺脒(SG)及肽磺噻唑(PST)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柳氮磺吡啶;外用的磺胺醋酰钠(SC)、磺胺嘧啶银(SD-Ag)及磺胺米隆等。该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比较弱,但作为广谱抗菌药,有其应用价值。由于它可产生明显的肾毒性(老年患者尤甚)及骨髓抑制、皮疹等,故目前作用于全身的复方制剂只有复方新诺明(SMZ+TMP)、增效联磺(SD+SMZ+MP)还广泛用于临床。二者的半衰期是SD17小时,SMZ为11小时,故二者都只须1日服用2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对金黄地鼠繁殖力的影响程度及防治措施。方法将金黄地鼠分成空白对照组和肺炎治疗组二组,观察不同剂量的SMZ(复方新诺明)对金黄地鼠繁育力恢复的作用。结果实验结果证明金黄地鼠发生肺炎时,会严重影响其繁育能力,用SMZ治疗效果明显,但给药量不足则对地鼠繁育水平提高幅度不显著,最佳给药量为60~75mg/只、次。结论适量添加SMZ(复方新诺明)喂饲动物能有效地提高金黄地鼠的繁育水平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磺胺类药属化学合成抗菌药,均有氨苯磺酰胺的基本结构,该类药物的应用已有50余年的历史,至今一些品种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磺胺甲噁唑(SMZ)属中效广谱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抗菌作用。SMZ和甲氧苄啶(TMP)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两者的  相似文献   

10.
磺胺类药属化学合成抗菌药,均有氨苯磺酰胺的基本结构.该类药物的应用已有50余年的历史,至今一些品种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磺胺甲(口恶)唑(SMZ)属中效广谱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抗菌作用.SMZ和甲氧苄啶(TMP)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两者的协同抗菌作用较单药增强,对其呈现耐药菌株减少[1].文献报道[2~7]用非水滴定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磁共振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中SMZ的含量.中国药典2000版用双波长法测定[8],该法对仪器要求比较高.本法利用SMZ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显色的原理[9,10],反应方程见图1,以流动注射法测定了复方新诺明片中SMZ的含量,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曹培明  严晓峰  沈明 《重庆医学》2018,(2):186-188,192
目的 评价复方新诺明(SMZ.Co)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抗结核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3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MDR-TB患者85例,分A、B、C3组.C组行常规二线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增加0.96 g SMZ.Co,B组增加0.48 g SMZ.Co,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咳嗽、咳痰情况、痰菌转阴率、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等).结果 持续治疗6个月后,与C组相比,A、B组患者咳嗽、咳痰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菌阴转率、病灶、空洞的变化与治疗转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结核治疗方案中联合使用SMZ.Co可有效减轻MDR-TB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应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实验的一种改良装置,研究磺胺甲基异(口恶)唑(SMZ)在不同 pH 下的油/水分配系数与肠吸收规律,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经测定,SMZ 的1小时吸收率:pH4.0时为39.35%,pH6.0时为28.13%,pH8.0时为5.60%。小肠吸收率与油/水分配系数之间具有良好的半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用家兔进行维生素C与复方新诺明合并应用前后磺胺甲基异恶唑(SMZ)血药浓度的测定和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合并用药前后SMZ的血药浓度和药动参数没有明显改变,认为常量维生素C与复方新诺明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4.
增效联磺片是北医药学系药厂准备生产的一个新的磺胺药制剂,由抗菌增效剂(TMP)与磺胺嘧啶(SD)、磺胺甲基异恶唑(SMZ)三者联合组成。 增效联磺片中SMZ剂量仅为复方新诺明片SMZ剂量一半,另一半SMZ由SD取代。这一新制剂经我们研究证明,体内外抗菌作用与复方新诺明一致,能节约新诺明原料一半,降低成本约1/3。这项实验研究工作是北医工农兵学员参加科研实践的具体成果,是北医教  相似文献   

15.
三甲氧苄氨嘧啶(TMP)加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的临床应用已六年余,经各国广泛试用,此合剂对多种感染具有疗效高、服用方便、毒性反应小等优点。我国现已生产和应用此合剂,也称复方新诺明,即 TMP0.08加 SMZ0.4片剂及针剂。为了认识和防止此合剂的不良反应,本文仅就其临床应用的毒副反应综述如下,供临床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简称 TMP—SMZ)是我国目前试用的新磺胺药之一。每片由磺胺甲基异恶唑(SMZ)0.4克加抗菌增效剂(TMP)0.08克(5:1)制成。二者抗菌谱基本相似,联合应用时可增效数倍至数十倍,使磺胺药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重庆地区1980~1983年8种常见致病菌对26种抗菌药物敏感度测定结果,并与本地区60和70年代结果作了比较。对同期174例细菌性感染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严重感染的治疗,以耐酶半合成青霉素为首选,青霉素G仍可用于敏感菌株所致感染;肠杆菌科细菌所致严重感染以第三代头孢菌素或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为主;氯霉素和复方SMZ仍可作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细菌性痢疾急性期患者可用复方SMZ治疗,慢性期可选用丁胺卡那霉素或氨苄青霉素;绿脓杆菌所致严重感染以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氧哌羟苯唑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8.
氯霉素作为治疗伤寒病的首选药物已有廿多年的历史。但由于付作用大,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有抗药菌株的出现及不能根除带菌者等的缺点,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自从1968年以来,不少人认为复方新诺明(TMP+SMZ)治疗伤寒优于氯霉素,其优点为复发率低和付作用少。我院从1977年至1979年曾用此药治疗诊断可靠的伤寒45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内科近半年应用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简称 TMP—SMZ),治疗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感染共10例,疗效良好,报导如下:资料来源10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败血症5例,肺脓疡2例,肝脓疡2例,心内膜炎1例。经血、痰及穿刺液培养均为金葡菌生长,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宁波市A群脑膜炎奈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test法和KB法,对宁波市2004—2005年分离9株A群脑膜炎奈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9株A群脑膜炎奈瑟菌对6种治疗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美洛培南,氯霉素均敏感,6种预防用药阿奇霉素,米诺环素,萘啶酸、环丙沙星,复方SMZ和利福平中,阿奇霉素敏感,88、9%米诺环素敏感,66.7%利福平敏感,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复方SMZ均耐药。结论宁波市2004—2005年分离的流脑菌株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复方SMZ已产生耐药性,在当前防治流脑时应慎重使用。提示应加强脑膜炎奈瑟菌监测,合理选择抗生素,为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