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舒适护理的概念是Kolcaba提出的,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1].肛肠外科疾病是一种容易伴随心理问题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肛肠外科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使很多肛肠疾病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我们对150例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我科对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我科对80例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我科对80例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我科对80例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的康复。而老年人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考虑的问题较多,年龄较大体质虚弱,对手术顾虑更大。如不能最大限度加以消除,会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恢复.因此准确了解老年患者的术前心理,调动其潜在的积极性,使其精神处于最佳状态,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7.
郑小雅  余元明  方英 《护理学报》2010,17(14):70-71
回顾性调查分析5例年轻宫颈癌患者并发癔症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认为癔症是性格特征、生理、心理、社会家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本组患者中4例性格属敏感、任性、偏激或内向,伴有慢性躯体疼痛和/或躯体功能减退而引起心理障碍;1例患者家庭社会支持不良引起心理障碍。认为医护人员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应关心患者所面临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暗示及行为干预、提高认知能力、动员社会支持力量。  相似文献   

8.
焦虑对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0):2501-2501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于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碑生理的变化,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我们科对80例患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对治疗中出现的心理给予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对于大多数手术病人来说,大都认为自己面临的手术非同小可而顾虑重重,因此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在外科手术病人中,老年病人占有一定的比例,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稳定他们的情绪,对于手术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为老年常见疾病,其抢救成活率虽越来越高,但往往遗留不少后遗症,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由于工作、经济受影响,患者在家庭、社会中地位发生改变,使得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直接影响患者功能的恢复。我们应用现代康复技术对3...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根据老年患者的各种心理特点,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重新燃起老年人对生活的热爱,最大限度地激发老年人的独立性,训练老年人独立生活的信心和能力,早日重返家庭及社会。方法 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交往,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在不同的住院时期以不同行为来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让老年人共同参与护理活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满足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结果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并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地接受治疗,从而使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 为了促进、维护老年人健康,预防、治疗疾病,不仅需要护士提供帮助,还需老年人的积极参与。对疾病的认识除在施以治疗手段时注意心身相关的双重治疗外,同时作为护理工作本身应与医疗同步,即在对心身疾病患者进行躯体护理的同时,应针对老年人的不同心理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延缓心理功能衰退,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消除或减轻不良情绪导致的心理障碍,增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患者痊愈后重返社会活动将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许多研究已经对其外在因素如:社会因素、家庭与婚姻等与心理障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相对其自身的因素如:性别个性、文化水平等与心理障碍的关系报道较少。作者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身因素分析与重返社会后心理障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一种新型的角膜屈光手术,如何提高手术的准确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1]。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尿毒症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因病程长,病情重,在透析治疗中,由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个人素质等影响,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障碍。我们针对这些病人的情况,积极进行心理分析及有效的心理治疗,对提高透析疗效,延长生命,回归家庭,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消除患者的病痛和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治疗的信心,恢复患者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我科运用护理程序对肿瘤热疗患者实施健康心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孙月华 《天津护理》2001,9(2):78-79
对一例直肠癌患者因手术治疗身体心象改变后存在的护理问题,运用奥瑞姆的自理学说三种护理方法(完全性补偿护理、部分性补偿护理及支持教育)为患者全面治疗及护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护士给予其心理支持和专业技术指导,强化患者的自我责任感,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被动转为主动自我护理。增强患者自信心,使其重新走入社会,走入家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节育手术对象由于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生活、家庭环境、传统习俗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心理或精神障碍,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的转归。她们在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远比其他手术对象复杂,因此心理诊疗是医护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求诊者进行帮助消除或缓解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使避孕技术适应人们的需要,从而了解个人、家庭、集体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因素对计划生育行为、节育态度的影响,并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更好的为广大育龄人群服务。  相似文献   

18.
现代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军  周新萍 《现代康复》1999,3(2):203-203
脑卒中为老年常见疾病,其抢救成活率虽越来越高.但往往遗留不少后遗症.造成患生活不能自理。由于工作、经济受影响,患在家庭、社会中地位发生改变.使得患产生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直接影响患功能的恢复。我们应用现代康复技术对35例患实施综合治疗后,发现其心理障碍均有较好改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升,需外科手术治疗的高龄恶性肿瘤患者日渐增多。患者由于肿瘤及本身生理退行性变常合并多器官疾病,使手术耐受力低、并发症多,加大了手术风险性。传统开腹手术因创伤大、对内环境影响大、术后疼痛明显,往往使患者无法接受而放弃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再塑形的护理策略。方法对67例行保乳再塑形患者运用癌症治疗系统对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保乳再塑形术后总生存率98.5%,外观优良率88%,患者自信心增强,情绪状况偏低,总体生活质量、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与医生关系良好。结论手术期望值偏高和对后续治疗的疑虑是导致情绪状况指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不同阶段针对性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和及时的康复治疗,有助于保乳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实行整体观个性化护理,密切观察,在乳腺癌保乳再塑形整个治疗过程中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