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了解绵阳市涪城区2009—201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构成,为制定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绵阳市涪城区2009—2019年报告的12 692例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及2 902例病例的病原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涪城区2009—201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 692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7.80/10万,年均递增率为16.86%,未发生暴发疫情。各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995.84,P0.01),发病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1 170.58,P0.01)。临床诊断病例9 790例,实验室诊断2 902例(EV 71感染249例、Cox A16感染640例、其它肠道病毒感染2 013例),以其它肠道病毒感染为主(69.37%);轻型病例12 569例(99.03%),重症病例123例(0.97%)。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51.64%)和10—12月(28.06%);城乡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21,P0.01),城区发病率高于乡镇。发病年龄以1~4岁组为主(77.14%),发病率达3 397.25/10万;职业发病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56.33%);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78,P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绵阳市涪城区需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同时加强对4岁以下儿童EV 71疫苗的接种,采取综合干预预防措施和策略,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0-2013年榆林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以及病原学特征,探讨流行趋势,为有效开展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榆林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的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榆林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 072例,年均发病率为52.31/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67,P<0.05),2010年发病率最高(58.39/10万)。榆林市不同区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163.304,P<0.05),定边县发病率最高,为187.43/10万;5~8月为发病高峰期;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414,P<0.05);发病主要集中在0~5岁组儿童(91.49%),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检测显示,以EV 71型为主。结论榆林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的时间、地区、季节、性别、年龄和职业等特征。因此,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重庆市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为79.45/10万,季节分布呈现双峰特点,主高峰为4-6月,次高峰为11月至次年1月。乡镇发病率高于街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7,P<0.05)。男性年均发病率为85.48/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73.2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1,P<0.05)。以3~15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84.77%;职业以学生最多,占发病总数的75.72%。结论小学是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的重点,应对14岁以下儿童在流行高峰到来之前开展强化免疫接种,同时在学校采取消毒隔离等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湖北省宜昌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和病原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宜昌市报告手足口病20 7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4.80/10万,重症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0~6岁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2.19%(19 152/20 774)。男性发病率为121.53/10万,高于女性的86.9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423,P0.01)。宜昌市5个市辖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4.57/10万,高于其余8个农村县市的89.8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08,P0.0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46.99%)和幼托儿童(46.62%)为主;发病高峰为4-7月,次高峰11-12月。实验室确诊占报告总病例的3.32%(689/20 774),样本检测阳性率60.12%(689/1 146)。确诊病例中,EV71型(220例)占31.93%,CoxA16型(271例)占39.33%,其他肠道病毒(198例)占28.74%。结论宜昌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年龄、性别差异,发病逐年上升。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落实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防控措施是防控手足口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湖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分析,为制定手足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湖南省2009~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南省2009~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47 027例,5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166,P<0.001),14个市州均有病例报告,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103,P<0.001),时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性,5岁以下儿童是主要的发病人群。共有18 957例手足口实验室诊断病例。其中EV71有9 753例占51.45%;Cox A 16有3 129例,占16.50%;其他肠道病毒有6 075例,占32.05%。结论湖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具有地区持续性,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湖南省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幼托儿童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渝北区2010-2016年幼托儿童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重庆市渝北区发生幼托儿童手足口病聚集疫情216起,发病总例数为747例,重症1例,死亡1例。季节发病高峰主要是5~6月及10~11月,城区发病199起,占疫情总数的92.13%,年龄以2~5岁为主,男女发病比1.18∶1。病原学监测以EV 71和Cox A16为主,分别占32.81%和29.69%。疫情发生至报告的加权平均时间为3.96 d,疫情维持的加权平均时间为5.40 d,疫情维持时间与报告时间呈正相关(r=0.984,P<0.01)。结论幼托儿童手足口病聚集疫情不容忽视,急需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促使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做好流动人口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北省公安县2013年~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公安县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公安县2013年~2017年共报告6 814例手足口病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4.67/10万,发病率最高年份为2016年(277.81/10万),最低年份为2013年(74.26/10万),发病主要高峰在4~7月,占总报告发病数的56.19%;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乡镇为斗湖堤镇1 556例(238.83/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0~5岁组,占病例总数的96.15%,男女性别比为1.37∶1,年龄与性别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P<0.05);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3.99%。实验室共检测手足口病标本308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有108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5.06%,其中68份为柯萨奇A16型,38例为其他肠道病毒,2例为EV71。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职业差异性,应加强重点机构、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2009-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监测结果,为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特征和病原学监测结果。结果 12009-2014年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平均发病率为127.61/10万,平均病死率为5.41/万,6年间手足口病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显著(γ=-0.764,P>0.05)。各年龄组均有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显著下降,发病主要集中在0~5岁组(1724.98/10万);男性发病率明显多于女性(1.52∶1)(χ2=10.646,P<0.01);职业分布特征以散居儿童多见,平均79.72%,其次是托幼儿童平均17.44%、学生平均2.51%。22009年、2010年、2012年、2014年手足口病城区发病率高于县乡,2013年城区发病率低于县乡,2011年城乡发病率相近。3全年均有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多集中在4~6月。42009年、2012年监测优势病毒株为Cox A16,2010年、2011年、2014年为EV 71,2013年为EV 71和其他肠道病毒,并且发现重症病例与肠道EV 71型病毒有统计学关联(P<0.01)。结论石家庄市0~5岁组男性、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发病季节多集中在4~6月,重症病例与EV 71型病毒有关联,应围绕高发季节做好高危人群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亳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亳州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7 088例,年发病率在69.79/10万至109.36/10万之间;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发病主要集中在3-6月份(54.60%);性别比为1.84∶1,1~3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80.49%,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5.72%,病原学检测EV71病毒占70.67%。结论亳州市手足口病疫情3-6月份为发病高峰,病原学以EV71病毒为主,加强监测、宣传教育是减少手足口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圣 《医学动物防制》2011,(10):899-901
目的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制订适合本地区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08-2010年共监测发病1 986例,年均发病率61.3/10万,重症病例32例,无死亡病例;县城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χ2=83.79,P<0.01);0~4岁发病1 901例,占总病例的95.72%(1 901/1 986),1 986例病人中,5月发病493例,发病数量最多。结论积极开展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加强疫情监测和现场调查、消毒处理工作,特别在学校及幼托机构开展专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梅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对2009-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梅州市手足口病个案和2010-2012年手足口病哨点监测病原学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2年梅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8 257例,发病率为225.45/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03.15/10万、238.85/10万、269.97/10万和288.44/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州市8县(市、区)各镇(办事处)均有病例报告,每年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集中在5-7月,占病例总数的48.79%;1~3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报告病例的77.74%;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37%;病原学监测数据显示本市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为主,占60.23%。结论梅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前手足口病严重危害梅州市小年龄组儿童身体健康,应加强重点地区疫情监测和分析,防止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石家庄市2009—2021年重症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和病原学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21年石家庄市累计报告重症手足口病病例606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0.52%,重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高峰4~7月(84.49%)。农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比例均高于市区(χ2=308.53、62.46,P<0.001)。3岁及以下儿童重症比例为91.08%。3.30%的病例在发病当天就诊。86.47%的病例由省市级医疗机构诊断并报告。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 71)报告病例数最多,构成比为82.77%。结论 石家庄市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人群、季节、地区特征明显,病原体以EV 71为主。应继续加强病原学监测、提高EV 71疫苗接种率、重视农村地区3岁及以下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以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北碚区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梅毒防制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梅毒报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共报告梅毒病例2 19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34/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8.583,P<0.05);隐性梅毒发病率从2015年的47.19/10万上升到2019年的61.16/10万,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5.187,P<0.01)。男性发病率为56.30/10万,女性发病率为56.37/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男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9.800,P<0.01)。20~<45岁(育龄期)女性梅毒发病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52,P<0.01)。梅毒发病逐渐呈老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云浮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的2010年云浮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云浮市2010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为7 262例,发病率为299.33/10万.其中城镇发病2 938例,发病率为401.58/10万,农村发病4 324例,发病率为254.45/10万,城镇发病率高于农村(P<0.01);男性发病率为381.39/10万,女性发病率为208.86/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以低年龄组为主,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6 047例,占83.27%,各年龄段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散居儿童6 050例,占83.31%;3-7月份为发病高峰,共报告3 699例,占病例总数的50.94%,10月份有一个次高峰,报告病例数664例,占病例总数的9.14%.结论 云浮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防控重点是5岁以内的散居儿童;开展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制定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莉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9):1054-1056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近3年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北碚区3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028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56.81/10万;11-12月和5-7月为发病高峰;全区发病数居前三位的是天生街道(192例)、歇马镇(189例)和童家溪镇(120例),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集中在≤14岁(79.57%),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以学生(71.11%)和幼托儿童(16.15%)为主。结论加强人群健康教育和疫情监测,提高重点人群疫苗接种覆盖率,是预防与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宜昌市2010-202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特点,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和疫情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系统中导出宜昌市2010-2021年手足口病发病数据,建立数据库,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应用Arcgis Pro软件和SPSS软件对手足口病发病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1年宜昌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8 454例,平均发病率59.72/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20,P<0.001);病例集中发生于6岁及以下儿童,占比91.15%,4岁以后,随着年龄的上升发病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39 569.25,P<0.001);每年流行时间为5-7月、11-12月,呈现双峰;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和宜都市中心区域呈现聚集。结论 宜昌市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应加强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2个高发期,对幼儿园、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3年重庆市南岸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针对性开展手足口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数据,对2013年重庆市南岸区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重庆市南岸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 029例,报告发病率266.24/10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5-6月和11月为发病高峰.街道发病率(316.57/10万)高于镇(285.19/10万).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男性发病率(313.93/10万)高于女性(216.86/10万).确诊病例40例,其中EV71占27.50%,CoxA 16占7.50%,其他肠道病毒占65.00%.结论 2013年重庆市南岸区手足口病发病呈明显的季节、地区、人群特征,加强监测和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落实重点季节、地区、人群防控措施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兴山县2008-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兴山县2008-2016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兴山县2008-2016年9年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55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50.96/10万;4~7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57.03%,11~12月为次高峰,占发病总数的28.56%。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4岁,占发病总数的67.57%。职业分布主要为幼托儿童,其次是散居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26∶1。病原学检测结果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为主。报告暴发疫情2起,聚集性疫情38起,均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结论兴山县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季节性和地区差异,4岁及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同时应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暴发疫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绵阳市涪城区2012—2021年猩红热病例流行特征,为涪城区猩红热疫情预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绵阳市涪城区2012—2021年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21年绵阳市涪城区共报告猩红热病例32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57/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7,P<0.01)。猩红热病例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38.31,P<0.01)。城区猩红热发病率高于乡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5,P<0.01)。猩红热病例在全年各月均有报告,主要分布在4~7月,发病145例(44.07%),10月至次年1月次之,发病143例(43.47%),有季节性发病高峰(r=0.087,P<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5,P<0.01)。发病年龄主要为3~7岁,为251例(76.29%),发病率为93.41/10万,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6-2015年成安县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2006-2015年成安县水痘疫情资料。结果 2006-2015年成安县共报告水痘病例482例,年均发病率为12.69/10万,发病曲线呈双峰型,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6,P<0.01)。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P<0.01)。发病年龄集中在3~8岁组,占发病总数的62.04%。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41.08%和39.00%。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和11~12月,呈现两个发病高峰。9个乡镇均有疫情报告,发病率居前4位的乡镇分别为道东堡乡、辛义乡、李家町镇和成安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1,P<0.01)。结论规范水痘疫苗接种,落实学校及托幼机构的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众的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以有效降低水痘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