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癌(HCC)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方法 对54例肝癌患者分别行MSCT和DSA检查,比较病灶、合并症的显示情况和肿瘤的供血来源,MSCT观察腹腔动脉的解剖和走行应用三维容积再现(VRT)、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或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其中,12例进行了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 54例肝癌患者MSCT发现病灶225个,门静脉瘤栓10例,动静脉瘘14例;DSA发现病灶216个,门静脉瘤栓形成8例,动静脉瘘18例;MSCT和DSA二者比较,MSCT对肿瘤的数目的显示率略高于DS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能够显示腹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三维结构,优于后前位DSA,观察与腹主动脉夹角较DSA更方便;MSCT发现肝动脉起源变异5例,与DSA完全符合。结论 MSCT对于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有重要指导意义,选择最佳延迟扫描时间是显示病灶和血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3月间收集可疑冠心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行64层螺旋CT(MS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扫描模式为常规冠状动脉检查模式;所有患者心率控制在45~70次/min之间。检查数据传输至AW4.3工作站,应用冠状动脉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等技术对冠状动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0例中冠状动脉狭窄37例,其中轻度狭窄18例(狭窄率<50%),中度狭窄14例(狭窄率50%~75%之间),重度狭窄乃至闭塞5例(狭窄率>75%),无狭窄3例。狭窄区斑块分别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其中单一成分斑块14例,多种成分斑块同时存在23例。结论: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上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检查手段,可替代传统X线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作为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的筛查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脑血管成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临床及影像资料确诊为烟雾病患者的脑血管CTA资料,分别用减影法及非减影法CTA对原始扫描数据行后处理,运用X~2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颈内动脉(ICA)终末段、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中动脉(MCA)起始段狭窄或者闭塞的检出率,以及颅底异常血管网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代偿性扩张的显示情况等有无差异,同时评价DSCTA重组图像质量.采用t检验比较DSCTA与常规CTA在后处理时间上是否有差异.结果 DSCTA重组图像的质量均能满足颅内血管病变的显示.DSCTA和常规CTA分别显示46例和32例ICA终末段病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5,P<0.01).DSCTA分别显示48例ACA起始段病变、52例MCA起始段病变、38例颅底异常血管网和1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代偿性扩张,常规CTA则分别显示41、47、34和13例,两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CTA和常规CTA后处理平均时间分别为(8.5±2.5)和(14.5±2.0)min,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7,P<0.01).结论 DSCTA是一种快速、易行和可靠的CTA技术,有利于烟雾病患者ICA终末端病变的检出,为该病提供了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VCT)同步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对24例采用钛制动脉瘤夹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行64层螺旋CT同步减影血管造影(CTA),图像三维重建技术采用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VCT同步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可以清楚显示动脉瘤体消失,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夹之间的关系以及动脉瘤夹的数量和位置。本组24例患者中显示动脉瘤夹27例,22例动脉瘤完全夹闭,2例动脉瘤术后仍显示部分瘤体。23例载瘤动脉通畅,1例有血管狭窄,所有患者未见动脉瘤夹滑脱移位征象。结论:VCT同步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可以作为钛制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77,自引:13,他引:7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对诊断冠脉不同程度狭窄的16例患者中15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26例行64层MSCT冠脉造影均成功地显示冠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18例患者的56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其中16例的38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15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32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 64层MSCT是1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其对冠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4~16层MSCT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细胞癌(HCC)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表现特点及其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45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同期分别行MSCT和DSA2种检查。MSCT应用三维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或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观察腹腔动脉的解剖及走行分支,比较CT与DSA对病灶、合并症的显示情况及肿瘤的血供情况等。结果45例患者,MSCT发现病灶167个、门静脉癌栓11例、动脉静瘘12例;DSA发现病灶172个、门静脉癌栓8例,动静脉瘘15例。MSCT与DSA比较,DSA对肿瘤的数目显示率略高于MS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T能够显示腹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三维结构,优于DSA,观察与腹主动脉夹角较DSA更方便;MSCT发现肝动脉起源变异4例,与DSA完全符合。结论MSCT对肝细胞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技术。方法:54例患者进行下肢64层MSCTA血管减影检查,平扫后静脉团注对比剂进行CT血管造影,将增强前后的图像重建成薄层进行减影,从减影中提取动脉进行血管三维显示。结果:54例减影均能显示下肢动脉血管及主要分支。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可以成为下肢动脉疾病术前评价和筛选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能量同步减影(CT low-energy synchronou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CTLESDSA)脑血管成像方法及价值。方法:对拟诊脑血管疾病患者共89例,按能量随机分为A组(高能量)31例,B组(低能量)58例,全部行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获得未减影数据,测量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密度。将动、静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减影动脉期及减影混合动静脉期数据,静脉期数据减去动脉期数据获得减影静脉期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重组动脉、混合动静脉及静脉图像。根据血管图像质量从好、一般到差分为Ⅰ、Ⅱ、Ⅲ级。结果:①A、B组动脉期或静脉期血管密度比较,B组动、静脉密度均较A组明显高(P0.05);组内比较,动脉期动脉较静脉密度明显高(P0.05),静脉期动、静脉密度均高且相似(P0.05);②A、B组间比较,B组血管图像质量较A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影图像与未减影图像相比去除了动脉、静脉相互的及颅骨的干扰,对脑血管解剖结构及病变显示清楚、直观。结论:64层螺旋CT同步减影脑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以低能量组脑血管密度更高,图像质量更好、更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简称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死。栓子包括内源性栓子和外源性栓子,如血栓栓子、脂肪栓子、羊水栓子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技术对头颈部动脉成像的优势。方法:对25例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减影成像检查,用特殊头部固定装置固定头颅,先行平扫,然后以相同的扫描参数行增强扫描,将增强前后图像送至工作站进行减影,利用inspace从减影的图像中提取动脉,进行血管重组,其中15例同时行常规CTA检查,8例行DSA检查,比较减影CTA与常规CTA的成像速度、图像质量,并与DSA成像比较。结果:25例均能显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及主要分支,其中17例颈椎及颅底骨质完全减去,血管显示良好,8例因检查时头部轻微动或做吞咽动作而造成部分颈椎骨及颅底骨未完全减去,但动脉仍能显示,减影CTA平均成像时间4.3min,常规CTA平均成像时间24.3min,2种成像技术比较,颈部动脉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别,减影CTA对颅内动脉主干及更多分支的显示优于常规CTA,减影CTA与8例DSA比较图像完全相同。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减影技术省时省力、便捷灵活、图像质量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的CTA和DSA在肾动脉狭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A和DSA在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拟诊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病例资料153例,行64层螺旋CTA检查,其中57例患者同时行DSA检查。将CTA与DSA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出二者之间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本组行CTA检查的153例患者中有71例肾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57例行DSA检查的患者肾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CTA和DS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肾动脉系统的异常,在某些方面上可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对97例肝癌患者行肝脏增强后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扫描,重组方法为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并与术中探查结果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做对照观察。结果:97例中癌肿未侵犯邻近组织、血管者69例,肿瘤压迫邻近血管者19例,肝动脉变异38例(39%),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16例,门静脉癌栓11例,合并肝硬化者7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例,除30例患者行TACE治疗外,其余67例均行手术治疗,与术中探查结果相一致者63例,正确率95.5%。在30例同期行DSA检查的肝癌患者中,3级以下肝动脉分支与DSA无显著差异,对4级以上分支的显示不如DSA,在供血动脉、肿瘤血管及血管变异的显示上与DSA完全一致。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可以很好的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累及范围,特别能精确判断肿瘤与肝脏血管的关系,充分了解肝脏血管变异情况,对指导外科及介入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6,自引:22,他引:56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100例患者64SCTCA的完整资料,并以近期实施的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成像(CCA)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对64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主支及主要分支情况进行分级评估。结果 所有病例可用于评估的920支冠状动脉中,共显示病变370支,其中348支得到CCA证实;22支64SCTCA诊断狭窄而CCA显示正常,另外有10例CCA确诊存在的病变而在64SCTCA上未能显示,得出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7.2%,特异性为96.0%,阳性预测值为94.0%,阴性预测值为98.1%。经配对χ^2检验,P=0.052,证明两种检查方法在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显示病变程度上,64SCTCA评估与CCA完全一致者311支,准确性86.8%。在64SCTCA结果中,共有59支病变在程度上的评价与CCA结果不符合。结论 64SCTCA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对于病变程度的评估也比较准确,适合用于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CCA前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智能跟踪扫描减影技术在脑动脉、混合脑动静脉和脑静脉血管成像中的最佳启动扫描阈值和价值。方法:在我院行减影脑血管成像患者共105例,按启动扫描阈值大小分为三组,A组(90HU),共36例;B组(80HU),共34例;C组(70HU),共35例。对整个头部平扫、增强动脉早期和静脉早期扫描获得未减影数据,将动、静脉早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减影动脉期、减影混合动静脉期数据,静脉早期数据减去动脉早期数据获得减影静脉期数据。采用VR、MIP重建减影血管图像。根据血管图像质量分为四级并分别记分。结果:(1)三组患者血管密度减影动脉期动脉较静脉显著高,减影混合动静脉期动脉和静脉均较高,减影静脉期静脉较动脉显著高。减影动脉期、减影混合动静脉期和减影静脉期血管密度组间比较相似,但减影动脉期C组动脉密度最低,减影混合动静脉期C组动脉密度最高、静脉密度最低,减影静脉期C组静脉密度最高。(2)减影图像与未减影图像相比去除了动脉、静脉相互的及颅骨的干扰,对脑动、静脉解剖结构显示清楚。①减影动脉期三组脑动脉图像质量均无0分,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均占100%,C组较A、B组图像质量稍好;②减影混合动静脉期三组混合脑动静脉图像质量均无0分,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均占100%,B、C组较A组图像质量好,B、C组图像质量相似;③减影静脉期A组脑静脉图像质量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占69.5%,B组脑静脉图像质量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占88.3%,C组脑静脉图像质量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占100%,C组图像质量明显好于A、B组。结论:64层螺旋CT智能跟踪扫描减影技术能分别显示脑动静脉、混合脑动静脉和脑静脉,以动脉期启动扫描阈值70HU图像质量最好,全部血管均有诊断价值,特别是对脑静脉的显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复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27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共47个支架)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观察支架及其支架血管和非支架血管的通畅性。结果:支架通畅43例,支架内狭窄3个、闭塞1个,支架前后血管狭窄25支(包括两近端狭窄4例),非支架血管狭窄26支。结论:64层螺旋CT比16层螺旋CT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优越,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效果随访观察和了解原有冠心病进展情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癌介入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肝脏三期扫描肝动脉三维重建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5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治疗前行64层螺旋CT肝脏三期扫描,分析肝脏肿瘤肝内、外供血动脉三维重建的表现,并与血管造影进行对比.结果 所有肝动脉期VRT图像成像均能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起源、走行.其中肝动脉血管变异24例,肿瘤由肝右动脉及肝左动脉双重供血9例,肝外供血动脉37条.肿瘤肝内、外供血动脉显示与血管造影一致.结论 64层螺旋CT肝脏血管三维重建对指导制订介入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16层螺旋CT多期肝血管成像技术、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肝实质期螺旋CT多期肝血管造影,分析MIP、VRT、SSD3种血管重建方法对肝癌并发的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显示,并与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0例肝癌DSA共检出肿瘤供血动脉115支,MSCTA检出110支,符合率约95.6%,两者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71)。其中MIP、VRT显示较佳,SSD显示较差(45/115,39%)。DSA显示70例均存在瘤内肿瘤血管,其中MSCTA检出65例,两者表现相似,其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69)。MSCTA、DSA分别检出门-肝静脉癌栓36支、27支,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4),DSA对较小分支癌栓显示不佳;DSA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29例,MSCTA检出27例(符合率93.1%),两者表现一致。MSCTA检出肝动脉解剖变异22例(31.4%),共中9例变异肝动脉参与肝癌供血,与DSA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16层螺旋CT多期肝血管造影可全面、准确评价原发性肝癌并发的肿瘤血管性病变,与DSA检查有很高的符合率,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提供重要信息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64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40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64层CT容积扫描,15例1周内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将下肢血管分成8段,每段血管的狭窄程度被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5个级别.将DSA与CTA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共对198个动脉段进行研究,对其狭窄程度显示一致的有191个,被CTA高估6个,低估1个.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53,P=0.017<0.05,两者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结论 64层螺旋CTA是下肢动脉狭窄硬化性疾病的可靠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自发性颅内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58例急性颅内出血患者术前采用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方法进行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58例患者中,DSA及手术证实颅内动脉瘤32例(35个),脑动静脉畸形9例,烟雾病6例,静脉畸形伴海绵状血管瘤1例,静脉窦血栓1例,未发现异常9例。对35个动脉瘤,CTA正确诊断34个,漏诊1个。1例阴性病例误诊为动脉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伴静脉畸形误诊为动静脉畸形。CTA对9例脑动静脉畸形、1例静脉窦血栓及6例烟雾病均诊断正确。CTA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敏感性为96.3%(52/54),特异性为90.0%(9/10),阳性预测值为98.1%(52/53),阴性预测值为81.8%(9/11),准确性为95.3%(61/64)。结论 CTA对急性自发性颅内出血病因诊断的准确性与DSA相近,可作为首选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结合心电编辑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因临床拟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64层MSCTA检查的患者67例,其中37例扫描中出现期前收缩(房性17例,室性20例),16例心电信号出现错误触发点,14例部分R波上触发点缺失而导致R-R间期不等.对患者的心电信号进行编辑,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后处理工作站重组编辑后的图像.12例患者在MSCTA后4~30 d行冠状动脉导管造影(CAG)检查.结果 1例房性期前收缩患者未能实施心电编辑.66例763段冠状动脉中质量为优、良、中和差者分别为473(62.0%)、213(27.9%)、51(6.7%)和26段(3.4%);可用于诊断的血管为737段(96.6%).12例患者冠状动脉MSCTA检查结果 与CAG检查进行对照,MS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1≥50%的敏感性为84.6%(22/26);诊断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为83.3%(10/12);诊断血管狭窄的特异性为96.3%(105/109),阴性预测值为97.2%(105/108).结论 回顾性心电门控配合心电编辑冠状动脉MSCTA能明显改善患者期前收缩和心电信号中触发点错误的图像质量,扩大了冠状动脉MSCTA检查的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