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相关性肾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小苗  周巧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1):1674-1675,1680
目的探讨肿瘤与肾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5例肿瘤合并有肾损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男10例,女5例。肿瘤病程最短1周,最长21a。肿瘤之后发现肾损害6例,其中5倒是肿瘤切除术后最短半年、最长21a才发现有肾损害,1例是化疗2个月后发现有肾损害。肿瘤与肾损害同时发现8例。肾损害之后发现肿瘤1例。肾病病程最短的1个月,最长的24a。就诊时肾损害类型有NS4例、CGN4例及CRF7例。所有病例在手术或化疗后肾损害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从肾功能情况来看,12例肾功能异常,3例肾功能正常。从手术情况看转归,手术组10例,有8例存活,2例死亡;非手术组5例,有2例存活,3例死亡。从血透情况看转归,血透组10例,8例持续血透存活,其血透时间最短2周、最长4a;2例停血透后死亡。非血透组5例,2例良性瘤单纯手术者存活,3例恶性瘤中2例单纯化疗及1例放弃治疗者均死亡。结论肿瘤与肾损害有一定的关联性,肿瘤合并肾损害,治疗的关键是尽早切除肿瘤,不能及时切除者亦尽早化疗或放疗。合并CRF时需定期血透。对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中老年肿瘤患者,尤其要注意是否同时有肾损害的情况,或定期观察是否会出现肾损害的可能。对于那些常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肾病患者最好定期检查,警惕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在局部晚期输尿管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5例局部晚期输尿管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结果 25例患者放射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较治疗前缩小;25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1年,5例死亡,2例失访,3例治疗后7个月出现肿瘤局部进展,其余15例定期复查泌尿系B超、CTU、输尿管镜均未发现肿瘤局部进展。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在失去手术机会的局部晚期输尿管癌中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27例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肾上腺皮质腺癌临床诊治进行回顾分析,提高对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本组27例患者中有分泌功能肿瘤15例,无分泌功能12例,均通过B超、CT检查诊断。行手术治疗22例中,17例完整切除肿瘤,5例包膜内剜除;另5例行化疗和(或)放疗。结果:经1~5年随访,17例完整切除肿瘤者中9例生存,5例包膜内剜除肿瘤者中2例生存,5例行化疗和(或)放疗者有1例生存。结论:早期诊断、及时行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治疗肾上腺皮质腺癌最有效的方法。完整切除肿瘤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包膜内剜除或姑息性治疗者。肾上腺皮质腺癌预后与肿瘤分期、手术情况及病理类型密切相关,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尿路梗阻肾病常见的病因;方法经B超、腹部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证实;结果肾功能处于氮质血症期还未进入尿毒症期的患者,经解除梗阻后肾功能明显好转.22例尿毒症经血液透析治疗后病情好转,继续维持血液透析治疗,其中4例泌尿系肿瘤患者因失去手术机会给予化疗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于数月后死亡;结论临床上遇到有肾损害或出现不典型表现应提高梗阻性肾病的诊断率,明确梗阻病因,尽快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肖庆成  沈康 《吉林医学》2014,(6):1232-1232
目的:探讨放疗化疗手段用于肝外胆道系统肿瘤(EBSC)不能行手术治疗时的疗效。方法:选择16例患者,9例行放疗化疗结合治疗,7例行单纯放疗治疗,观察肿瘤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反应。结果:16例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18.75%(3/16),其中,CR 0例,PR3例,SD 11例,PD 2例。生存期为2.5~27.5个月,平均9.0个月。治疗中,急性的消化道反应1~2级和3级各为4例、10例,2例为1~2级血液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师以放疗化疗手段为肝外胆道系统晚期肿瘤实施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患者可以耐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993年7月~200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sclc的临床资料。结果:sclc对放疗和化疗均较敏感,但易复发,生存期短。手术结合放疗和(或)化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限。结论:sclc手术治疗结合放疗和(或)化疗的综合疗法较单用放疗和(或)化疗生存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7.
石家庆 《吉林医学》2012,33(33):731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病灶单发较常见为20例,多发5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灶,病理全部显示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单纯手术7例,手术后行放疗的为6例,行联合化疗与放疗12例,联合化疗与放疗的生存期较长,复查无异常。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应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且联合化疗与放疗是目前最佳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尿毒症患者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资料.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20例,未行血液透析的患者3例.临床分期:T1期7例,T2期13例,T3期3例.病理分级:Ⅰ级9例,Ⅱ级11例,Ⅲ级3例.均为初发肿瘤.经B超、CT、膀胱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均行手术加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结果 至随访截止时间,全组无瘤生存12例,复发15例次,死亡11例,其中非肿瘤致死7例(4例死于心脏病,1例死于血液透析过程中,2例死于脑出血),肿瘤致死4例.肿瘤致死者均为多发、反复发作、高分期和高分级的患者.结论 手术加膀胱灌注化疗是尿毒症患者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胸腺类癌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探讨其病理、诊断检查及治疗的特点。方法:采用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近20年来收治的7例胸腺类癌患者进行诊断,并进行手术、放疗、化疗治疗,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7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胸腺类癌,7例中,未手术及仅行活检术的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3年内死亡;5例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放疗,4例患者至今仍存活,最长达5年,随访未见复发;1例失访。结论:胸腺类癌是一突起见的胸腺肿瘤,确诊依赖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一经确定,应尽早行根治手术,并在术后行放疗。  相似文献   

10.
双J管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妇科肿瘤治疗中避免输尿管损伤、解除输尿管梗阻的有效手段。在16例妇科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双J管。结果14例行肿瘤根治术或满意的细胞减灭术,手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无1例输尿管损伤。另2例置.管后梗阻解除行放疗。提示双J管的应用可降低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发生率。有效缓解输尿管梗阻及预防新的输尿管梗阻发生。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梗阻性重度肾积水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梗阻性重度肾积水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上尿路梗阻合并重度肾积水患者31例,其中引起上尿路梗阻原因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例,输尿管结石21例,肾结石8例。术前均行腹部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采取开放手术解除上尿路梗阻,术中均设置双J管内引流。术后6-12月复查静脉尿路造影。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患肾泌尿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梗阻性重度肾积水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尽可能保存患肾,术中设置双J管内引流,患侧肾的肾功能可有一定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继发于肿瘤的上尿路积液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6例继发于肿瘤的上尿路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包括: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双J管)58例,经皮肾穿刺造瘘35例,开放性肾造瘘7例,半尿路切除5例,回肠膀胱术7例,输尿管皮肤造口2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结果 63例(54.3%)2周内血清尿素氮、肌酐下降至正常范围;85例(73.2%)1个月内降至正常,同位素肾图提示梗阻解除、梗阻侧肾功能明显好转;3例(2.6%)患者肾功能无改善,需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可减少继发于肿瘤的上尿路积液对患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克无踪中毒11例救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周桃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12(2):144-145,147
目的:探讨克无踪中毒的救治.方法:对我院2003~2004年间收治的11例克无踪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例行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者均好转出院.肝功能损害4例均好转.肾功能损害6例中,5例经治疗好转,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呼吸衰竭死亡1例.1例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者,13 d后出现肺纤维化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克无踪是毒性极强的新型除草剂,目前对克无踪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应尽早彻底清除毒物,阻断毒物继续吸收,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应尽早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4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其中以脑部病变的严重程度关系最密切。指出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预防,一旦发生则预后不佳。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尽早行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5.
韩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819-1820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手术操作致输尿管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4例泌尿外科手术后导致输尿管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34例患者中,15例开放手术修补损伤,7例组织黏膜脱垂修复,5例复位后体内置双J管引流,7例患者行碎石后置双J管引流术。结果27例患者术后输尿管的完整性恢复到正常状态,7例患者不同程度存在肾积水现象,经过检验,7例患者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为有效降低其发生率,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尽早处理,进而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程向阳  胡春霞 《中原医刊》2006,33(11):41-42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及其特点,探讨预防抢救措施。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6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治愈好转84例,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4例,死亡28例。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者均预后良好。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除与发病年龄、原有基础疾病有关外,还与脑部病变的严重程度、治疗药物的使用等关系密切。其发生可以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积极治疗,如有条件,尽早行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克无踪中毒的救治.方法对我院2003~2004年间收治的11例克无踪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例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者均好转出院.肝功能损害4例均好转.肾功能损害6例中,5例经治疗好转,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呼吸衰竭死亡1例.1例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者,13 d后出现肺纤维化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克无踪是毒性极强的新型除草剂,目前对克无踪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应尽早彻底清除毒物,阻断毒物继续吸收,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应尽早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肺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我院收治的72例进行综合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患者行手术+化疗23例,手术+放疗21例,手术+放疗+化疗28例。结果所有病例无1例治疗相关性死亡,总有效率97.2%,全组平均中位生存期14.7个月,其中7例生存期达2年以上。结论肺癌脑转移虽属Ⅳ期,但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化疗为主结合放疗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首次确诊后的患者,局限期患者化疗3-4个周期后加用放射治疗,再巩固化疗3-4个周期;广泛期患者同样按上述方法化疗加放疗综合治疗。结果:未完成综合治疗者23例,均在1年内死亡;完成化疗、放疗综合治疗者33例,1年生存26例,1年生存率78.8%;2年生存10例,30.3%;3年生存6例,18.2%;5年生存2例,6.1%。结论:以化疗为主加放疗综合治疗SCLC可获较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保肾治疗肾功能不全者输尿管下段肿瘤在临床上是否有可行性.方法 对13例肾功能不全合并输尿管下段肿瘤患者进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及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或输尿管腹壁造口术.结果 13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其中1 1例进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及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2例因输尿管肿瘤位置较高,不能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而进行了输尿管腹壁造口术.13例患者术后肾功能较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避免了因肾切除造成肾功能进一步损伤而引起的长期透析的风险.随访一年发现13例患者其中4例在膀胱内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肾功能不全或一般状态较差同时合并输尿管下段肿瘤患者可根据病情采取保留肾脏的输尿管肿物切除术,这样可以保护肾功能,避免因长期透析造成的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