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两种压迫方式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局部渗血的效果,为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止血操作提供依据。方法将385例置入PICC导管的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90例和对照组195例。两组均置入PICC导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为穿刺点放置明胶海绵贴敷透明敷料,对照组为置管术后折叠无菌纱布成长方体压迫穿刺点后贴上透明敷料。观察两组局部止血效果。结果 24 h内实验组局部渗血85例,渗血率为45%。对照组局部渗血112例,渗血率为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胶海绵止血优于纱布用于PICC置管后压迫方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明胶海绵联合网状弹力绷带在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的止血效果。[方法]将364例进行PICC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2例,观察组穿刺后病人穿刺点覆盖明胶海绵,对照组病人穿刺点覆盖无菌小纱布块,两组病人均在无菌敷贴外套以网状弹力绷带加压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穿刺后至穿刺1周后局部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点渗血程度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后穿刺点采用明胶海绵覆盖并辅以网状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固定可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明胶海绵联合网状弹力绷带在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的止血效果。[方法]将364例进行 PICC 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2例,观察组穿刺后病人穿刺点覆盖明胶海绵,对照组病人穿刺点覆盖无菌小纱布块,两组病人均在无菌敷贴外套以网状弹力绷带加压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穿刺后至穿刺1周后局部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点渗血程度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ICC 置管后穿刺点采用明胶海绵覆盖并辅以网状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固定可预防 PICC 置管后穿刺点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材料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神经内科行PICC穿刺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相同规格(3.5 cm×2 cm)的纱布、明胶海绵和藻酸盐敷料3种材料压迫穿刺点,比较3组患者穿刺后24 h内穿刺点局部渗血情况及置管后72 h导管维护费用。结果 1置管24 h内穿刺点局部渗血情况:使用明胶海绵和藻酸盐敷料的压迫止血效果优于纱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明胶海绵与藻酸盐敷料的压迫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导管维护费用:使用明胶海绵压迫穿刺点,置管后72 h内的导管局部维护费用最低。结论对PICC置入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材料的选择中,采用明胶海绵较藻酸盐敷料和纱布更为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藻酸钙敷料对肿瘤患者PICC穿刺点止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肿瘤患者208例,按置入PICC顺序号奇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 PICC置入成功后,对照组使用无菌纱布放置于穿刺点上方,外覆盖3M透明敷料,并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24h。观察组使用藻酸钙敷料放置于穿刺点上方,外覆盖3M透明敷料,无需弹力绷带加压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入PICC 48 h末穿刺点出血程度、72 h末渗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入PICC 48 h 末穿刺点出血程度低于对照组(Z=8.796,P=0.000);观察组置入 PICC 72 h末渗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4.540, P=0.000)。结论肿瘤患者PICC穿刺点处使用藻酸钙敷料止血,无需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止血效果好,有效促进穿刺点愈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纽扣式压脉带联合弹力绷带在血小板低下患者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止血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血小板低下患者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提供更好的依据和方案。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研究设计,随机选取本科室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血小板低下并置入PICC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将2018年11月—2020年1月血小板低下并置入PICC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采用弹力绷带环绕加压止血;观察组在贴膜外穿刺点处先用纽扣式压脉带压迫,然后再联合弹力绷带环绕固定止血。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术后渗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纽扣式压脉带联合弹力绷带加压止血的方法可明显降低血小板低下患者PICC术后穿刺点渗血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临床血小板低下患者PICC术后穿刺点的止血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止血方式在PICC置管后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有效地PICC置管后止血及减少上肢肿胀的方式。方法:对70例PICC置管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于置管后用宽8 cm的弹力绷带包扎24 h,观察组置管后压迫穿刺点30 min,24 h后更换敷贴时于穿刺点覆盖明胶海绵。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置管后压迫穿刺点30 min,24 h后更换敷贴时于穿刺点覆盖明胶海绵.既能达到止血目的,又可减轻穿刺侧上肢的肿胀。  相似文献   

8.
藻酸盐敷料在PICC置管后止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将藻酸盐敷料用于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98例PICC置管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用方形纱布压迫穿刺点,观察组用藻酸盐敷料压迫穿刺点,两组均用相同的PICC透明贴膜保护.观察两组3 d内穿刺点敷料渗血浸湿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藻酸盐敷料应用于PICC穿刺后止血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的穿刺点渗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弹力绷带加压止血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穿刺点止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研究设计,将我院肿瘤科需行PICC置管的129例肿瘤病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试验组66例。两组病人置管后对照组常规采用弹力绷带缠绕加压止血;试验组在贴膜外穿刺点处以自制纱布块加压,将精确测量后的弹力绷带经修剪后(简称改良弹力绷带)环绕固定止血。观察两组病人PICC置管后24h内穿刺点渗血量、持续渗血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PICC置管后24h内的渗血量和PICC置管后持续渗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证实,改良弹力绷带加压止血方法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后24h内穿刺点渗血量、明显缩短持续出血时间,可应用于临床PICC置管后穿刺部位的止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一种最有效、经济的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方法,旨在促进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05例PICC术后患者分别采用相同规格的纱布、明胶海绵、藻酸盐敷料三种压迫穿刺点的止血方法,比较三组患者穿刺后24h局部渗血情况及一周内的换药费用。结果:①明胶海绵和藻酸盐敷料的压迫止血效果与纱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明胶海绵与藻酸盐敷料的压迫止血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明胶海绵压迫穿刺点的费用最低。结论:明胶 海绵较藻酸盐敷料和纱布压迫PICC置入术后穿刺点的止血方法更为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的有效止血方式.[方法]选择我科80例留置PICC接受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置管后均用宽8 cm的弹力绷带包扎24 h,24 h后常规更换敷贴时研究组于穿刺点覆盖吸收性明胶海绵加无菌小纱布,对照组于穿刺点覆盖无菌小纱布,观察两组病人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研究组穿刺点渗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后常规更换敷贴时于穿刺点覆盖吸收性明胶海绵加无菌小纱布止血效果比仅用无菌小纱布止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两种加压方法应用于PICC穿刺点止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有效止血、避免上肢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加压止血方法。方法对120例PICC置管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以宽8 cm的自粘性弹力绷带缠绕2圈;实验组以8cm网状管型弹力绷带套住穿刺肢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穿刺侧上肢肿胀及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穿刺点渗血情况差异无显著意义,实验组在避免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及患者舒适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置管后采用网状管型弹力绷带加压穿刺点,既能达到止血目的,又可避免穿刺侧上肢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ower PICC导管对减少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本科116例符合置管条件的危重患者按入科顺序编号进行排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管后覆盖三折小纱布,用3M透明贴膜粘贴,3M弹力绷带加压固定;观察组置入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穿刺后只需用思乐扣固定,再使用透明敷料粘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24、48、72 h后局部渗血、渗液、上臂肿胀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在置管后24、48、72 h三个时间点,观察组的渗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渗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24 h时,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但在48、72 h时,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穿刺48 h时,观察组上臂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在24、72 h时,两组上臂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倒锥形双腔PICC导管置管患者无须任何止血压迫的敷料,不仅可以预防穿刺点渗血、渗液,减少上臂肿胀及局部感染的发生,而且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综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穿刺点止血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护理进展。总结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发生以及止血材料选择、止血方法的改进、穿刺方法的改进等,主要包括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止血材料的选择、弹力绷带、气囊压迫加压等敷料外压迫止血法以及对穿刺点出血的预防及管理等。认为PICC置管穿刺方法的改进、术后掌握按压的时间和时机,针对性采取适当的止血及压迫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术后穿刺点的出血。  相似文献   

15.
3M自我粘缠绷带在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142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50例。PICC置管成功后,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医用绷带加压固定止血,观察组采用自我粘缠绷带加压固定止血。结果观察组9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对照组13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8例出现肢体肿胀,对照组12例出现肢体肿胀,观察组肢体肿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效果好,且肢体肿胀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在减少血液科血小板低下病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渗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90例血小板低下并置入PICC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血小板低下并置入PICC病人110例设为集束化组。对照组实施PICC常规护理措施,集束化组采取包括人员培训、置管前评估、采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肘上穿刺、置管后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每日评估观察穿刺点、置管后规范维护、做好健康教育、经管医生全程参与等一系列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渗血的持续时间和渗血程度。[结果]集束化组发生渗血的持续时间和渗血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干预措施可以减少血液科血小板低下病人PICC穿刺点渗血的持续时间和渗血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经改良型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后穿刺点止血及预防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经改良型塞丁格技术行PICC穿刺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穿刺后即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覆盖在穿刺点上,再使用透明敷贴覆盖;对照组穿刺后使用传统的无菌纱布敷料覆盖在穿刺点处,其上使用透明敷贴覆盖。两组患者皆使用弹力绷带统一包扎固定24 h。每日观察记录穿刺点渗血及有无红、肿、热、痛,硬结生成,连续7 d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穿刺点的出血程度、静脉炎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能明显减轻经改良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老年患者穿刺点渗血及穿刺后静脉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藻酸盐敷料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出血的患者进行干预,探讨PICC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7月行PICC穿刺的10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3例,两组均采用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4Fr),穿刺后对照组用无菌纱布对折2次覆盖在PICC穿刺点的针眼处,观察组用藻酸盐敷料对折2次置于穿刺点针眼处,同样用10 cm×11.5 cm规格透明敷贴粘贴固定,比较两组PICC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不同时间点穿刺点渗血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后采用藻酸盐敷料的止血效果优于单纯采用无菌纱布止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PICC置管后有效止血、避免上肢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止血方法.方法 将40例肝癌PICC置管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PICC常规方法:穿刺点处有渗液可在穿刺点上方覆盖一小方纱,如无渗液,直接使用透明贴膜无张力粘贴;实验组以三折纱布加正面局部加压、局部用药、患肢制动、48 h换药.观察两组患者24 h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 两组24 h穿刺点渗血情况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置管后穿刺点上方采用三折纱布加局部用药、正面局部、压加患肢制动、48 h换药,能有效达到止血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有效止血方法,避免拆除侧肢体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将60例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成功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观察组由置管护士采用弹力粘贴绷带加压固定穿刺点止血2 h,而对照组则用传统方法将1袋500 ml液体置于穿刺点处30 min。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点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并发症中皮下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粘贴绷带可有效防止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并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