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兰艳丽  刘哲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2):1658-165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利多卡因治疗。结果:胺碘酮治疗组,7~10d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3周后复查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得到控制,病情稳定。结论:静脉给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9例,静脉注射胺碘酮后观察室性心动过速的控制情况,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变化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能终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1%;用药前后患者血压、P-R间期、QRS波时限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心率和QTc间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将14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首剂3~5 mg/kg胺碘酮10 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0~1.5 mg/min维持,室速被有效终止;以200 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动过速,效果理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吕键 《中外医疗》2010,29(9):93-9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左室射血分数0.495±0.093。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发作时予胺碘酮静脉负荷量后并静脉与口服维持,7例联合口服β受体阻滞剂,严密监测血压、心律和心功能,从小剂量加量至最大可耐受剂量。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可迅速控制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且无心力衰竭加重和血压下降,未见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能有效的控制对常规药物无效的VT和(或)VF,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75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胺碘酮和利多卡因。观察2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窦性心律时间、用药不良反应及近期病死率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悦  宋涛  初巍巍  霍阳 《医学综述》2013,19(9):1684-168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纤颤(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因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速和室颤于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48例(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利多卡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8%,复发率为2.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48,6.875,8.465,P<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能够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具有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胡鸿妍 《中外医疗》2014,(15):115-1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治疗中使用胺碘酮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则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大剂量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应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和对照组26例(应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5%,死亡率为7.7%,对照组总有效率65.4%,死亡率为23.1%。经统计学分析,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胺碘酮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持续性室速)的疗效.方法 选择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7例,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后观察持续性室速控制情况;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胺碘酮对终止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速的有效率77.8%;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收缩压、舒张压有下降趋势,而心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副作用发生率为14.3%.结论 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速患者静脉使用胺碘酮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镁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来我科行急诊抢救的69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对照组则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室颤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9%、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镁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AMI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机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利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了2014年3月—2015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用胺碘酮来治疗,对照组用利多卡因来治疗,记录并比较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2.3%),观察组的死亡率(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11.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经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利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利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胺碘酮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早博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早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疗程均为2d.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源性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早博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党松  王晞  胡娟  王鑫 《疑难病杂志》2012,11(5):323-326
目的运用Meta分析比较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找自建库以来至2011年12月公开发表的比较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1381例患者。(1)胺碘酮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RR=1.27,95%CI 1.12~1.44,P=0.0002);(2)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9,95%CI 0.42~1.48,P:0.46);(3)胺碘酮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利多卡因组(RR=0.48,95%CI 0.27~0.85,P=0.01)。结论与利多卡因相比,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更有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胺碘酮与利多卡因药物的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来说,主要进行利多卡因药物临床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主要接受胺碘酮药物临床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梗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  乔平  王圣  廖旺  林劲  郝一彬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133-1133,1161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梗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58人,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在常规治疗AMI的基础上应用可达龙治疗)和利多卡因组28例(在常规治疗AMI的基础上应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胺碘酮组25例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治疗有效率83.3%(25/30例),总有效率为93.3%(28/30例),病死率6.7%(2/30例)。利多卡因组15例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治疗有效率53.6%(15/28例),总有效率为85.7%(24/28),病死率14.3%(4/28例)。两组相比,胺碘酮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利多卡因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两种药物治疗的病死率比较,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利多卡因组较胺碘酮组为高(P〈0.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相对于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时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老年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58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79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组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分别为97.92%、90.32%,均高于利多卡因组的93.88%、83.33%;胺碘酮组的总有效率为94.94%,高于利多卡因组的89.87%;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6%,低于利多卡冈组的2.53%,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可作为老年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药物,适于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40例AMI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利多卡因(利多卡因组)治疗(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对30例AMI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胺碘酮组)治疗(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回顾比较两种药物对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结果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室颤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AMI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室颤发生率及病死率,推荐作为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胺碘酮针与利多卡因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选取13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观察对象分成二组,其中65例给予利多卡因针,73例给予胺碘酮针。观察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短期预后。结果二种药物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及1个月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4个月内胺碘酮针组病死率有一定降低。结论心肌梗死急性期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选用胺碘酮针可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