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焦虑、抑郁状况以及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行支架植入术病人133例,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1月后,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电话随访调查。[结果]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自我管理状况处于中等低下水平;冠心病病人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4.8%、18.0%;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与焦虑、抑郁状况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焦虑、抑郁状况以及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行支架植入术病人133例,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1月后,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电话随访调查。[结果]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自我管理状况处于中等低下水平;冠心病病人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4.8%、18.0%;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与焦虑、抑郁状况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398名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 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398名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一周内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398名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得分为(74.42±16.548)分,得分率为55.13%。自我管理行为受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家庭月收入、是否吸烟、平均每天吸烟量、高血压及介入次数因素的影响。结论 398名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呈中等偏下水平,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关注PCI术后患者的生活方式,加强介入患者健康教育的指导,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方案,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有效实践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心理问题筛查问卷、自我管理知识问卷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00例支架植入术后6~12个月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为(80.48±12.08)分,得分率为59.61%,且受自我管理知识、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处于较低水平,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为制订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398名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对398名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经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周内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398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74.42±16.55)分,得分率为55.13%。自我管理行为受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家庭月收入、是否吸烟及平均每天吸烟量、是否有高血压及介入治疗次数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398名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呈中等偏下水平,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术后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制定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方案,以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结局量表,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59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总分为(55.58±10.59)分,生存质量总分为(79.09±11.98)分.以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为自变量,生存质量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常生活管理是症状控制、认知功能、治疗满意度和生存质量总体水平的预测因子(P<0.05),疾病医学管理是症状控制的预测因子(P<0.05),情绪管理是症状控制、躯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的预测因子(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不同维度对生存质量的不同维度的预测作用不尽相同,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142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226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延续性健康管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失控感量表评估患者心境状态,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PL)评估患者健康行为状况及评估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失控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研究组服药、饮食、复诊、心情调节等自我管理能力、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躯体活动、心理健康、社交关系、健康责任感、营养状况、压力管理等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延续性健康管理作为一种持续护理计划,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规范患者出院后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0例在本院做了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30例)在同一治疗程序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知识掌握程度、遵医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冠心病高危因素的认知能力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知识掌握良好率、自我管理有效率、护理服务满意率及遵医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作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护理管理模式的一种制度化、常规化治疗措施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授权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由指定的心血管专科医生进行第一次疾病知识宣教后,分别由研究者、心内科注册护士进行相应分组的健康教育.对全部患者在入组时、3,6个月时分别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冠心病自我效能问卷量表”,并测量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 干预后3,6个月与干预前比较,2组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得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且实验组的患者在干预后6个月这种差异仍持续存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而在对照组的患者干预6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中不良嗜好管理、症状管理、急救管理、一般生活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方面无显著改善.结论 授权教育能够明显提高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管理能力和信心.且在增加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方面更为持久,从而超越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有望成为在新的医学模式下的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运动恐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75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量表包括一般资料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SK-SV Heart),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的运动恐惧得分为(46. 67±19. 96)分。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疼痛程度、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日活动量、术后时间、焦虑程度等。结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运动恐惧程度较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并积极帮助患者应对运动恐惧,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 自制问卷,应用药物依从量表、抑郁量表及家庭功能量表,对81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与抑郁状况(r=-0.292,P<0.01)及主要医疗诊断(r=-0.253,P<0.05)呈负相关,支架置入数量与抑郁状况(r=0.368,P<0.01)及家庭功能(r=-0.259,P<0.05)呈负相关.结论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除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外,还应加强对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以共同提高患者院外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人文关怀护理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PCI)病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94例拟行PCI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按PCI术前、术后护理常规进行。干预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病人PCI术前及术后的焦虑及抑郁状态。[结果]干预组PCI术前及术后的HAMA分值及HAMD分值比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在PCI术前及术后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可减轻PCI病人术前及术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I对48例冠心病(CHD)患者(CHD组,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术后3天、2个月、6个月)和30名正常成人(对照组)进行检测,获得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径向、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针对CHD组经治疗的心肌节段,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心肌应变及应变率变化规律。结果 CHD组共381个经治疗节段,术前及术后3天各方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术前及术后3天相比,术后2个月、6个月各方向应变及应变率逐渐增高(P均<0.05),而术后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TI技术能够客观评价左心室局部心肌应变,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疗效评价提供一种无创、可重复性强、准确的超声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抗焦虑抑郁药物坦度螺酮对伴有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冠心病支架置人术后伴焦虑抑郁患者86例给予坦度螺酮治疗6周,观察抗焦虑抑郁治疗前后HRV及QTd的变化情况。结果坦度螺酮治疗6周后HRV各参数明显升高(P〈0.05),QTd明显缩小(P〈0.01)。结论新型抗焦虑抑郁药物坦度螺酮能显著改善伴焦虑抑郁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且该药的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健康观、健康教育需求,探索规范的健康教育方法,满足患者对保健知识的需求,提高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运用认知、角色、需求理论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2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疾病认知程度、健康观、角色适应、健康教育内容方法需求等方面的调查,其中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或以下学历患者各30例。结果患者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认知较缺乏,只有45例病人知道如何适应生活、工作的应激,56例病人知道康复保健知识;“角色”部分,有39例病人认为自己即使进行了手术,也不是健康人;病人普通对术后康复知识的需求很大,病人最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医护讲解和演示。结论规范健康宣教,让患者掌握促进健康、保持健康的方法,提高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自我管理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P〈0.05),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加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降低,病情稳定,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狄红彦  陈欣  卢成志  徐建强 《新医学》2012,43(10):722-725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对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支架植入前行血栓抽吸后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A组,53例)与常规PCI后静脉应用替罗非班(B组,36例)两组的冠状动脉造影、UCG及心电图结果.结果:两组PCI术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TIMI 3级血流、UCG所示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LVEF、术前及术后1h心电图所示的总ST段回落≥50%比率、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STEMI明显血栓负荷的患者,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后PCI术的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38例,行多普勒组织显像(DTI)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各项舒张功能指标均与正常对照组显著不同;术后3d各指标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及6个月,应用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m/Am比值较术前显著增大,Teiindex显著下降;而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A比值仅在术后6个月明显改变。结论支架植入术后短期内左室舒张功能未出现明显改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左室舒张功能会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肌应变率显像(SRI)技术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局部室壁运动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RI技术对38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心尖四腔、两腔观各节段局部心肌功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术前缺血心肌应变率曲线中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SR峰值均小于正常节段并可出现收缩后收缩(PSS)波。术后经治疗的缺血心肌各峰值逐渐增加,PSS波消失,各指标较未经治疗的缺血心肌明显增加。结论SRI技术可准确识别缺血心肌节段,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可有效改善缺血心肌血供,提高心肌发生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左房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STI技术测定27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左房壁应变率曲线.分析冠心病患者左房功能的变化.结果 (1)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无显著改变,术后1个月mSRs、mSRe均显著升高,mSRa显著降低(P<0.05),术后3个月变化更为显著(P<0.01).(2)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左房射血功能无显著变化,术后1个月左房被动射血量增加,主动射血量减少(P<0.05),术后3个月变化显著(P<0.01).结论 STI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前、术后左房功能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