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58例癔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具体指由于精神受到刺激或不良暗示而引起的情感大发作,使个体的大脑机能出现失调而造成的一种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精神、神经和躯体的多种症状。癔病患者是急诊科常见的病例,是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所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疾病,有精神、神经或躯体症状,但无器质性损害体征。我院2006年6月-2007年3月共诊治癔病患者58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实施心理暗示治疗,  相似文献   

2.
女性常见的精神疾病有癔病、月经期精神病、产后精神病及更年期精神病。了解这些疾病的特点,正确对待和处理可能诱发这些疾病的因素,适时、适度地调整心理状态,改善不良情绪,有助于避免或减少发病的可能。癔病癔病是一种轻型精神病,多见于16~30岁女性。常由不良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症状表现大体分转换型和分离型两种。转换型即心理矛盾引起的情绪障碍,患者通过躯体器官的功能改变表现出来。这种转换往往带有相当程度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性。而分离型主要是指意识的分离,最多见的是患者于一气之下发病,初期呈痉挛样发作,而后昏倒,全身挺直…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12例拔牙诱发癔病临床诊断、观察及治疗进行了分析,提高医生及家长的关注,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9年1月拔牙诱发癔病的患者12例.进行诊断及治疗.结果 拔牙时过度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可引起个别心理素质缺陷的患者诱发癔病的发生、经精神治疗、暗示治疗及药物治疗可获得痊愈.结论 个别患者拔牙时可诱发癔病发作,但是癔病经过合适的治疗能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4.
暗示疗法和心理护理在儿童癔症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 ,是指患者在精神因素刺激或影响下出现多种多样的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障碍等症状 ,但是缺乏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及相应的器质性疾病基础。癔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关[1]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 ,很多心理问题也逐渐出现 ,家长的过分溺爱和简单的教育方式 ,使很多孩子发生了心理偏差 ,自我为中心不可逆的心态。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2月儿科门诊共治疗癔病患儿 8例 ,通过暗示治疗和心理疏导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例患儿中 ,男 2例 ;女 6例 ,年龄 5~ 12岁 ;7例是以闷气数天为…  相似文献   

5.
癔病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患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或意识改变,而缺乏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其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以往成人患病报道较多,儿童癔病的报道相对少。近年来,儿童发病率逐年升高,且群体癔病时有发生,儿童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以一市级心理医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总结儿童癔病的临床表现类型及治疗体会,分析总结儿童癔病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刘颖丽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3):100-100
资料与方法 背景:癔病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或意识改变,而缺乏相应的器质性基础。其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以往成人报道较多,儿童癔病的报道相对少,通过分析总结癔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现儿童癔病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癔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 (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和自我暗示 )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自 1997年以来我院收治了 36例儿童癔病 ,现对癔病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17例 ,占 4 7.2 2 %,女19例 ,占 5 2 .77%;年龄 6岁 1例 ,余均为学龄儿童 7~ 14岁 ;农村 31例 ,占 86 .11%,城市 5例 ,占 13.88%。1.2 病因  36例患儿患病前均受过精神刺激 ,如受批评、打架、厌上体育课、要求得不到满足等。有过得病后受到重视的体验。1.3 临床表现  36癔病中双下肢瘫痪 …  相似文献   

8.
63例癔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癔病是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所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疾病 ,有精神、神经或躯体症状 ,但无器质损害体征。我院急救中心 2 0 0 0年共收治癔病患者 6 3例 ,通过实施心理治疗及护理 ,全部康复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3例患者 ,男性 2 2例 ,女性 4 1例 ,其中维吾尔族39例 ,回族 11例 ,汉族 7例 ,其它民族 6例 ,年龄 18~ 2 4岁。6 3例患者起病前均有诱因 ,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临床表现 :似嗜睡状 17例 ,手足搐溺 13例 ,过度换气 5例 ,屏气 3例 ,截瘫 2例 ,烦躁 7例 ,胸闷气短 8例 ,下肢疼痛 2例 ,失语伴疼痛消失 1例 ,其它 5例。2 心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面损伤性癔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颅面损伤性癔病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分析其引发因素。结果颅面损伤患者当临床症状与体征不相符或矛盾时,排除某些器质性病变后。应考虑到颅面损伤性癔病。治疗以心理暗示药物和针灸为主。结论颅面损伤患者有可能引发各种颅面损伤性癔病,口腔科临床较少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学龄期儿童癔病的发病及临床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黎玲 《中原医刊》2002,29(4):29-30
目的 :探讨学龄期儿童癔病的发病诱因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总结 2 3例 7312 岁~ 14岁的癔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 3例发病均有明显的诱因。临床症状各异 ,无明显的阳性体征 ,各项辅助检查正常。只要明确诊断。经过心理及暗示治疗 ,效果明显 ,预后良好。结论 :学龄期儿童癔病的发病与社会及家庭环境关系密切。家长与老师应加强对学龄期儿童的精神及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癔症是一种由于精神因素(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造成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也称歇斯底里.多数发病突然,表现为短暂的精神失常或感觉运动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可在暗示影响下改变或消失.癔症多发病于16~30岁之间,多见于女性,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癔症归根结底是一种心因性疾病,把该症的起因归结为心理因素也是必然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心理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人体,心理干预在突发癔症的患者中的是如何实施的.我院急诊自2008-2010年共收治了56例癔症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癔症(hysteria),又称癔病或歇斯底里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和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感个体所引起的心理或精神障碍[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中药针灸方法治疗癔病性眼病在临床中的疗效。方法选本院临床收治的10例癔病性眼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结合中药针灸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癔病性眼病通过心理干预结合中医中药针灸治疗后视力显著提高,视力恢复正常。结论心理干预对于癔病是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同时结合中药疏肝理气、解郁通络、针灸暗示治疗癔病性眼病在临床中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考试诱发癔病发作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因考试诱发癔病发作患者的心理素质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女学生癔病病例进行病因及药物治疗分析。结果因考试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可引起个别心理素质缺陷同学产生癔病发生,经精神治疗、暗示治疗及药物治疗可获得痊愈。结论青年女性学生因考试等因素可诱癔病发作。  相似文献   

15.
需要与昏迷鉴别的几种病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 ,即持续性意识完全丧失 ,是脑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之一。昏迷是觉醒状态与意识内容及躯体运动均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意识障碍 ,患者处于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状态 ,而且不能被唤醒去认识自己或周围环境。昏迷诊断中需与某些特殊的精神、意识状态貌似昏迷病征相鉴别。1 精神运动性抑制患者表现行为动作和言语活动普遍减少。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状态 ,由于精神因素或暗示作用所致的突然局部性运动抑制见于癔病。临床上包括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等均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的特别表现形式。1.1癔病性抑制状态 (精神抑制状态 )…  相似文献   

16.
癔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 ,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和自我暗示 ,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1 ]。为分析住院维吾尔族癔症患者的个性特点与癔症的关系 ,为做好此类患者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对住院癔症患者的艾森克个性问卷 ( EPQ)各项指示及其它临床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收集 1992年 11月~ 1999年 6月在本科住院的癔症患者 EPQ各项指标 ,及其从住院患者登记本采集的各民族癔症患者人数共 42例 ,汉族 10例 ( 2 4% ) ,维吾尔族 2 6例 ( 6 2 % ) ,哈萨克族 3例 ,回族 3例。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癔病也叫歇斯底里,其诊断及治疗并不困难,是由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精神障碍.现将我站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癔病患者中,记录完整者92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癔病是一类由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和自我暗示等精神因素作用于个体而引起的精神障碍。近年来,有关儿童癔病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对我科2001~2004年收治的15例儿童癔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儿童癔病性失语症 ,也称精神失语症或机能失语症 ,是癔病的一种表现 ,我科于 2 0 0 0年— 2 0 0 2年共收治 5例儿童癔病性失语 ,现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5例门诊病人 ,均为男性 ,独生子女 4例 ,年龄 8岁~ 9岁 ,病程半小时~ 2小时 ,询问病史 ,心理脆弱 3例 ,性情不稳 2例 ,无外伤史及其他疾病史。病因 :有精神创伤史 ,其中受恐吓 2例 ,与同学吵架 2例 ,受老师批评一例 ,均作间接喉镜检查 ,3例声带处于轻外展位 ,2例声带闭合正常 ,检查时能发声。诊断 :①有精神创伤史 ;②喉部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③经精神及暗示治疗 ,短时间内恢…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粗针弹拨法对癔病治疗的确切疗效。方法在我院传统针刺的基础上,采用对针具、配方进针方向和深度、施行手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的粗针弹拨疗法,对228例癔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与临床类型、疗效与病程、病种分类与治疗次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28例患者经粗针弹拨法治疗,有209例痊愈,占92.10%,好转16例,占7.02%,无效3例,占1.32%,总有效率98.68%。疗效与临床类型、疗效与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癔病性瘫痪、失语、癔球均在6次以内治愈。结论粗针弹拨法治疗癔病性瘫痪,可直接刺激与疾病有关的神经,使其产生一种极强放射的针感,得气快,会给患者心理上一种强烈地暗示和刺激,使神经兴奋抑制过程发生诱导,改善植物神经紊乱的状态,以达到醒脑开窍、通经活络的作用。其见效快疗程短,疗效可靠,操作方便,是治疗癔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