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扫描(TE)诊断乙肝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39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TE检测肝脏弹性值(LSM)、child-pugh分级和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脏弹性值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677(P=0.000).TE预测肝硬化child-pughB/C级、child-pughC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906、0.934.LSM与食管静脉曲张分期的Kendall相关系数为0.357,TE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和中度以上及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AUR0C分别0.779、0.717、0.694.结论 TE可较准确预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对食管静脉曲张有中等程度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慕海连  高建飞 《中国医药科学》2012,(14):188-189,191
目的探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对预防性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术中术后出血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68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预防性套扎后,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别观察2年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并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及胃左静脉内径及观察凝血功能,探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影响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的机制。结果 Child-pughA级64例患者2年内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无一例死亡;B级8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2例并死亡10例;C级24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0例并死亡16例,3组间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脾静脉及胃左静脉内径及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影响套扎疗效。结论肝脏储备功能越好,预防性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效果越好,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通过影响门静脉、脾静脉及胃左静脉内径及凝血功能而影响套扎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消化内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并给予内镜下治疗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0例,根据出血控制后72 h~6周内有无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28例)和未出血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曲张静脉程度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水程度、出血程度,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凝血指标(PT、PTA、PLT)和生化指标(Na+、ALT、AST、TBil、Alb),分析各因素对早期再出血的影响。结果再出血组静脉曲张Ⅲ级12例(42.86%)、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10例(35.71%)、大量腹水15例(53.57%)、重度出血10例(35.71%)均明显多于未出血组的7例(11.29%)、8例(12.90%)、6例(9.68%)、7例(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组的凝血指标(PT、PTA、PLT)及部分生化指标(Na+、TBil、Alb)与未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T、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水程度、出血程度、凝血功能及血生化(Na+、TBil、Alb)均对早期再出血有影响,改善这些因素对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发生早期再出血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何学敏 《中国医药》2012,7(6):722-723
目的 探讨肝硬化引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肝硬化引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Ⅰ组44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联合应用生长抑素(250μg/h)和普萘洛尔(30~60 mg/d,3次/d)治疗.Ⅱ组38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未使用生长抑素及普萘洛尔.Ⅲ组20例,未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予生长抑素(250 μg/h)治疗.比较3组患者72 h止血率,3个月内、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再发率及再出血患者Child-Pugh分级.结果 72 h止血率:Ⅰ组、Ⅱ组明显高于Ⅲ组[95.4% (42/44),92.1% (35/38)比65.0% (13/20),均P<0.05],Ⅰ、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上消化道再出血率:Ⅰ组、Ⅱ组明显低于Ⅲ组[6.8%(3/44)、18.4% (7/38)比45.0% (9/20),均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再发率: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为[11.4%(5/44)、36.8%(14/38)和65.0%(13/2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ild-Push分级C级患者1年内再出血率与A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9%(14/21)比13.8% (4/29),P<0.05];C级与B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9%(14/21)比26.9%(14/52),P<0.05].结论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并发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预测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研究肝硬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预测方法与评估。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住我院的肝硬化31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者20例(64.5%),无静脉曲张者11例(35.5%),入院时行胃镜直视和腹部超声检查,并除外已行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剂或皮圈结扎治疗者。记录外周血小板计数、B超下脾脏长径及门静脉宽度、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等各项检查结果,并按Child-Pugh分级法对患者进行评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外周血血小板数值和脾脏长径与食管重度静脉曲张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分别为0.042和0.024),血清总胆红素值、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问、Child-Pugh值及超声下门脉宽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则无显著相关性(P值分别为0.141、0.952、0.095、0.088和0.124);与无静脉曲张患者相比较,血小板计数〈60000个/mm^3判断食管重度静脉曲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为80%,脾脏长径〉150mm判断重度静脉曲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和92.9%。结论 血小板计数和脾脏长径作为非侵入性方法可用于预测肝硬化患者有无重度食管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门静脉灌注丹参注射液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门静脉注入丹参注射液治疗89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分B,C两级(即B、C2组),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B组显效率41.9%,好转率55.8%,总有效率97.7%;C组显效率23.9%,好转率45.7%,总有效率69.6%。结论 经门静脉灌注丹参注射液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预防性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肝硬化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急诊内镜下硬化剂(1%聚桂醇)治疗出血停止后患者45例,分为愿意接受套扎治疗23例(治疗组)和不愿意接受套扎治疗22例(对照组),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分别观察疗效(本组资料仅有B级、C级的患者).结果 治疗组1年内B级患者无1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级患者则有2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死亡1例;2年内B级患者有2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级患者则有4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并死亡2例.对照组1年内B级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例死亡2例,C级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次,死亡4例;2年内B级患者有8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仍是2例,C级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12例次,死亡6例.结论 套扎治疗最大限度地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再出血或延缓了再次出血的时间,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肝癌及其合并症、肝硬化、肝功能分级及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34例肝癌患者,45例肝硬化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结果:肝癌组血清NO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肝癌合并代偿期肝硬化血清NO高于合并慢性肝炎者;肝硬化组血清NO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并且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升高,A级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B级与A级、B级与C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并发肝肾综合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较无并发症肝硬化者NO明显升高。结论:内源性NO在肝癌及肝硬化时合成增加,且与肝癌合并症、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NO测量有助于肝癌及肝硬化病情的临床评估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9.
在伴肝硬化的肝细胞癌患者中进行肝储备功能检测,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的标准之一,对预测手术风险、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以及对提高肝癌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吲哚青绿试验(ICG)检查是反映肝功能储备的较好的指标,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ICG 15 min滞留率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05~2020-10本院收治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于套扎术后再出血将其分为再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信息,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Odd ratio, 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白蛋白、平均动脉压、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hild-Pugh分级、Grade分级、腹水及门静脉血压均为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动脉压≥70mmHg(OR=1.802,95%CI:1.011~3.213)、Child-Pugh分级C级(OR=1.866,95%CI:1.070~3.256)及合并门静脉血压(OR=2.052,95%CI:1.260~3.344)为患者术后再出血高危因素。结论: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众多,据此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患者术后再出血加以有效预防,可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重...  相似文献   

11.
张钰 《安徽医药》2018,22(2):286-288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60例重症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肝功能储备指标吲哚菁绿(ICG)15 min储留率、肝脏有效循环血量、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源总活动度(PTA)、ICG 15 min储留率、肝脏有效循环血量、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重症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实施人工肝置换治疗,为肝细胞的自身修复创造了一个有利环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吲哚菁绿(ICG)排泄试验联合CT灌注成像在肝癌术前肝储备功能中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的肝癌患者,所有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组(n=30)、B组(n=30)、C组(n=30),统计对比两组ICG排泄试验及CT灌注成像有关参数的差异;另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ICG排泄试验、CT灌注成像有关参数单独或联合在肝癌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作用。结果:C组的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ICGR15)、肝动脉灌注量(HAP)、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高于B组、A组,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低于B组、A组,且B组的ICGR15、HAP、HAPI高于A组,PVP、TLP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ICGR15、HAP、PVP、TLP、HAPI联合评估肝癌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几者单独评估。结论:ICG排泄试验联合CT灌注成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于术前评估肝癌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采取内镜联合药物诊治的疗效,评价再出血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收入的7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涉及的资料,均开展内镜联合药物治疗,分析患者再出血危险因素。结果 2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2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再出血率、静脉曲张复发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对比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P <0.05,统计学存在数据分析意义;Child-Pugh评分、门静脉内径属于再出血独立且危险的相关因素,血钠浓度和白蛋白浓度是再出血保护因素。结论将内镜联合药物诊治应用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存在确切效果,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硬化及食管静脉曲张与血浆C型利钠肽 (CNP)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3 0例肝硬化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血浆CNP ,并与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肝硬化血浆CNP水平[(5 3 .3 6± 14 .5 4)pg 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96± 5 .5 6)pg ml] ,P <0 .0 5 ,且在肝功能分级中呈现ChildC级者 >ChildB级者 >ChildA级者的规律。肝硬化患者血浆CNP水平与门静脉直径呈正相关 (r=0 .0 6,P <0 .0 1) ,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组CNP为 (78.61± 11.2 6)pg ml ,未并发组为 (4 3 .3 0± 4.69)pg ml,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CNP水平反映了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可能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患者伴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死亡率为22~31%左右。近年来开展的内镜下硬化剂治疗可使70~95%的上述患者达到止血目的和较低的再出血率。生长抑素系一种14氨基酸多肽,具有降低肝硬化者肝静脉楔状压、肝脏血流和奇静脉血流的作用。为比较生长抑素和硬化剂在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作者等对70例肝硬化伴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随机采用生长抑素或硬化治疗,每组35例。方法为生长抑素组,在应用首次250μg静注后,给予250μ/h持续滴注,共48小时。另外在24小时内,每6小时给予250μg,静注。硬化治…  相似文献   

16.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后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1998年2月~2000年4月,采用善得定(Sandostatin)联合洛赛克治疗31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经胃镜或钡餐造影证实均有不同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性胃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40岁±15岁,child肝功能分级A级6例,B级17例,C级8例,门脉宽度14 mm±3 mm.善得定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42岁±12岁,child肝功能分级A级3例,B级10例,C级5例,门脉宽度14 mm±2mm;垂体后叶素(VP)组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42岁±13岁,child肝功能分级A级3例,B级11例,C级5例,门脉宽度14 mm±2 mm.三组病例一般状况、食管静脉曲张度及肝功能child分级、门脉高压强度无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透明质酸 (HA)、Ⅳ型胶原 (Ⅳ·C)含量变化 ,并探讨其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分组检测 6 0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ET 1、TNF α、Ⅳ·C和HA水平。结果 肝硬化组ET 1、TNF α、HA和Ⅳ·C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5~ 0 0 1) ,肝硬化ChildC级均高于ChildB级和ChildA级 ,Child分级与ET 1、TNF α、HA和Ⅳ·C含量呈正相关 (r=0 6 4 ,r =0 5 7,r =0 6 9;P <0 0 5 ) ;食管静脉曲张患者ET 1、TNF α、HA和Ⅳ·C含量均高于无食管静脉曲张者 ,并随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而上升。结论 肝硬化患者ET 1、TNF α、HA和Ⅳ·C含量检测对了解肝硬化程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25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应用Child-Pugh评分进行分层护理应用的经验与体会。方法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组3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5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应用Child-Pugh评分进行分层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降低因误食食物而致再出血率比较有差异。结论应用Child-Pugh评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正确评估病情,降低因误食食物而致再出血率,为观察抢救患者、合理安排人力与物力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健康宣教知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Germlin1及NT-proBNP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的表达以及两者在不同程度肝硬化中的表达与变化,分析两者在肝硬化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Germlin1、免疫荧光定量法检测NT-proBNP在正常肝脏组织、慢性乙型肝炎以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的表达,以及两者在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中的表达.结果:Gremlin1及NT-proBNP在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6.7%、26.7%,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9.0%、40.8%,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7.8%、59.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Germlin1在肝硬化Child-PughA、B、C级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8.5%、70.0%、84.0%,三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在肝硬化Child-PughA、B、C级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8.5%、50.0%、76.9%,三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remlin1及NT-proBNP之间也呈正相关.结论:Gremlin1及NT-proBNP在肝硬化中的表达显著增高,且Gremlin1是重要的促肝纤维化因子.Gremlin1及NT-proBNP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62-164
目的明确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结合Child-pugh分级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3年肝硬化患者PA、Child-pugh分级、腹水发生时间及1年生存率等;比较健康对照组与Child-Pugh各组的血清PA值;分析血清PA结合Child-Pugh分级对外科手术的肝病患者术后腹水发生的关系;判断血清PA结合Child-Pugh分级对肝病患者1年生存率的评价。结果肝硬化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级的PA明显低于B级(P0.01);B级的PA明显低于A级(P0.01);Child A级肝硬化患者接受外科手术者术后发生大量腹水者PA水平为(120.5±33.6)mg/L,明显低于未发生大量腹水者(197.0±42.1)mg/L(P0.01)。结论血清PA结合Child-Pugh分级对预测肝病患者术后的腹水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