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儿茶酚胺、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影响。方法 入选 32例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螺内酯组与对照组 ,各 16例 ,用螺内酯治疗前与治疗 1个月 ,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同时采用均相竞争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结果 螺内酯治疗 1个月的螺内酯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明显低于治疗前 ,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螺内酯可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的儿茶酚胺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肾上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肾上腺CT检查,以CT显示有肾上腺增生的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共有114例,同时随机选取141例CT显示肾上腺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在685例高血压患者中,伴肾上腺增生的有114例,占受检人群的16.64%。99例伴左侧肾上腺增生(86.84%),1例伴右侧肾上腺增生(0.88%),14例伴双侧肾上腺增生(12.28%);(2)观察组17点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8.22±4.39)μg/dl∶(7.06±3.01)μg/dl,P〈0.05];(3)观察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74±0.36)mmol/L∶(3.88±0.37)mmol/L,P〈0.05];(4)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的血钾均与服糖2h血糖呈负相关(r=-0.235,-0.293,P均〈0.05);观察组血糖与血钾无相关性。结论:高血压伴肾上腺增生患者中肾上腺增生大部分为左侧肾上腺增生,其增生的肾上腺可能有自主分泌功能,影响血压的调节及血钾水平,高血压患者血钾与血糖呈负相关,高血压伴肾上腺增生患者血钾与血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是维持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内分泌腺。肾上腺皮质分泌理盐激素(醛固酮及其前体:去氧皮质酮、皮质酮和18羟皮质酮),理糖激素(皮质醇)和少量性激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有参予水电平衡的作用。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中,对水电平衡影响最大的是醛固酮。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性,晨间达高峰,入睡时最低;此外与体位有关,卧位分泌减少,直立  相似文献   

4.
目的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测定是目前从高血压患者中检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最常用和有效的筛选方法。ARR 值在不同人种中有很大差别,测定条件对其结果影响较大。本研究在严格控制药物、体位等条件下,建立中国人筛选原醛 ARR 值。方法根据肾上腺增强 CT 检查结果,将11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65例)和肾上腺腺瘤/增生组(45例)。停用对肾素和醛固酮分泌有影响的降压药物至少2周,利尿剂包括螺内酯停用4周。对于不宜停服降压药物的患者,改服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缓释片(varapamil-SR)和(或)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terazosin)。低血钾患者补钾至正常水平。采血日晨起保持立位2 h 后,于上午9~10点立位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浆肾素活性、血浆醛固酮浓度,计算 ARR。结果 ARR 值以醛固酮 pg/ml/肾素活性 ng·ml~(-1)·h~(-1)为单位。立位 ARR 值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100.00±48.65,肾上腺腺瘤/增生组为699.33±213.33。由 ROC 曲线所得切割值为240,立位 ARR 较卧位 ARR 更有筛查价值。在肾上腺腺瘤/增生组93.3%(42/45)患者的 ARR 值高于240,原发性高血压组90.7%(59/65)患者ARR 值低于该值。取 ARR 值240为切割点,我们从近178例高血压患者中检出15例原醛患者(手术病理证实),所有15例患者 ARR 均大于240,显示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采用本研究试验条件,中国人立位 ARR 值为240。ARR 测定是一项简便、有效的原醛筛查方法,测定时须注意体位、药物、血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髓质混合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肾上腺皮髓质混合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16例术前均有高血压,2例表现为高血压和血浆皮质醇、尿香草扁桃酸增高,3例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和血浆醛固酮、尿香草扁桃酸增高。对CT扫描显示有影像学改变的一侧肾上腺在后腹腔镜下行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皮髓质混合性病变。术后随访3—48个月,14例治愈,5例于术后1a内复发,其中3例再次行对侧肾上腺部分切除后治愈。19例中,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髓质同时增生18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并髓质增生1例。结论肾上腺皮髓质混合性病变临床表现多样,对于既有皮质醇增多症表现,又有儿茶酚胺症表现的患者,应考虑肾上腺皮髓质混合性病变的可能。患侧肾上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肾上腺CT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99例,均进行肾上腺CT扫描。将CT扫描显示肾上腺异常者作为研究组92例,未见异常为对照组107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年龄大[(67.20±10.34)岁vs(61.59±12.51)岁,P=0.03],醛固酮肾素活性水平符合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或库欣综合征诊断的比例高(48.91%vs 22.43%,P<0.05)。研究组CT显示,左侧肾上腺增生最常见,其中27.45%的患者激素水平符合PA诊断标准。结论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CT检查肾上腺异常的检出率高,这种改变可能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某些体液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儿茶酚胺、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影响。方法 :入选 2 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入螺内酯组与对照组 ,各 10例 ,用螺内酯治疗前与治疗 1个月后 ,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同时采用均相竞争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 Ⅱ与醛固酮。结果 :治疗 1个月后螺内酯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明显低于治疗前 ,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螺内酯可明显抑制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儿茶酚胺水平 ,降低肾素活性及醛固酮 ,这些改变有可能为螺内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某些体液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儿茶酚胺、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影响.方法:入选3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入螺内酯组与对照组,各15例,用螺内酯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同时采用均相竞争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结果:治疗1个月后螺内酯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明显低于治疗前,也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螺内酯可明显抑制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儿茶酚胺水平,降低肾素活性及醛固酮.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年龄、术前术后血压变化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的对应情况、术前术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年龄38.8岁。CT检查阳性率达92.8%;术后血钾、24 h尿钾、血醛固酮均恢复正常,10例术前血皮质醇增高者8例降至正常,2例未完全恢复正常。术后1、3、6、12月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结论薄层CT扫描是诊断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病的主要方法,实验室检查可作为辅助。腹腔镜患侧肾上腺全部切除术是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低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特发性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idiopathic aldosteronism,IA)及单侧肾上腺皮质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secreting tumour,AT)因具有类似的临床特点(高血压、低肾素及正常的皮质醇),从  相似文献   

11.
石新艳 《山东医药》2003,43(26):65-65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对机体损伤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2 0 0 2年 6月 ,我院实施 1例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患者女 ,5 5岁 ,患高血压病 3年 ,血压最高时达 2 0 0 / 130 mm Hg,一般降压药物无效。 CT示右肾上腺区有一 3cm× 2 cm× 3cm大小实性肿物 ,CT值 18Hu,肿物有弱强化。实验室检查 :血皮质醇、儿茶酚胺、醛固酮浓度均正常。入院诊断为右肾上腺肿瘤。手术方法 :取 80度左侧卧位腰部垫高 ,头脚放低。腹腔镜通道位于右麦氏点 10 mm ,直接开腹进 Trocar建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我院15例高血压并低血钾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诊治结果,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激素水平、CT定位诊断及术后病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3例(醛固酮瘤11例、双侧肾上腺增生2例),腺瘤型皮质醇增多症2例。结论:顽固性高血压并发低血钾应高度怀疑肾上腺疾病,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及内分泌功能测定,定位诊断依靠CT,腺瘤型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分型诊断检查方法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近7年来57例临床确诊的原醛症患者[醛固酮瘤22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26例,原发性肾上腺增生9例],检测患者的血电解质、血浆肾素活性及血、尿醛固酮,将结果与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再通过肾上腺CT、体位激发试验及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对原醛症患者分型并随访.结果 (1)醛固酮瘤患者血压及血、尿醛固酮较特醛症患者高,血钾及血浆肾素活性则低,而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临床及生化改变介于两者之间.肾上腺CT检查在原醛症分型诊断中的符合率为醛固酮瘤86.4%,特醛症73.1%,原发性肾上腺增生22.2%;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以两侧醛固酮之比作为判定标准时符合率为86.4%、80.8%和77.8%,以醛固酮与皮质醇之比为判定标准则符合率分别为95.5%、92.3%及100.0%.(2)醛固酮瘤及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术后随访血醛固酮均下降,血压恢复正常者分别为22.7%及44.9%,血钾恢复正常者为83.3%及100.0%,而特醛症患者随访中各项测值无明显变化,另有33.3%诊断时血钾正常的患者随访中出现低血钾.结论 原醛症的分型诊断需依靠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分析,单纯依赖影像学检查或体位激发试验并不可靠,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补充,用两侧醛固酮与皮质醇的比值分析较单纯比较两侧醛固酮之比更为可靠;醛固酮瘤及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术后临床及生化测值均得以明显改善,而特醛症患者随访中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检出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入住本院内科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42例,均接受PA及其他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并分为PA组43例和原发性高血压(EH)组199例。2组检查项目包括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立位和卧位试验;卡托普利试验;静脉高钠试验;血钾测定,肾上腺及(或)垂体CT扫描,主要指标为血、尿皮质醇、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及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全部手术患者均在术前行垂体CT扫描。比较2组相关指标。结果与EH组比较,PA组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在立位[796.44(517.48,899.13)ng/L vs 489.36(431.47,586.32)ng/L]、卧位[(688.20±81.96)ng/L vs(417.63±106.25)ng/L]和服用卡托普利前、后均显著升高[(655.15±109.33)ng/L vs(411.24±114.21)ng/L,(599.64±101.34)ng/L vs(317.65±94.52)ng/L,P<0.05,P<0.01],立位、卧位状态及服用卡托普利前ARR均显著升高(P<0.05),立位状态及服用卡托普利前肾素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在本院同期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PA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瘦素与交感神经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瘦素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6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58例对照组人群检测血清瘦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瘦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血清瘦素水平与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瘦素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参与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血浆儿茶酚胺肾素醛固酮与血压的昼夜节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昼夜血压呈非杓型、杓型、超杓型分布的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浆儿茶酚胺、肾素与醛固酮水平的昼夜波动特征及其与血压时间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入选新近诊断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 10 4例 ,据其昼夜血压分布特征分为三组 :非杓型组 ;杓型组 ;超杓型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醛固酮水平 (每 4h 1次 ,连续测 6次 ) ,并应用余弦拟合法分析其时间生物学特征。结果 各组患者的上述 4种检测指标均表现为昼夜节律。非杓型组与超杓型组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昼夜平均水平及超杓型组的波动振幅均高于杓型组 ,非杓型组患者儿茶酚胺的振幅低于杓型组。超杓型组醛固酮的振幅明显高于杓型组 ,三组间肾素时间生物学特征无显著区别。结论 不同昼夜血压分布特征的高血压病患者 ,其血浆儿茶酚胺的时间生物学特征明显不同 ,但其确切机制及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1基本情况患者,男,16岁,因"发现血压升高6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我院)高血压科住院治疗。患者6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中度升高,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赖诺普利",血压可达标。4年前曾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查血变肾上腺素、血去甲变肾上腺素、血尿醛固酮、血浆肾素激发及肾上腺CT等均正常,肾脏大小与双肾肾小球滤过率[由~(99)Tc~m-二乙三胺五乙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皮质醇分泌节律的关系。方法入选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区住院患者172例,其中正常血压组40例,高血压组132例(分为杓型血压组57例和非杓型血压组75例),比较各组24h动态血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皮质醇8:00、16:00、0:00 3个时点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肾素、AngⅡ、醛固酮、皮质醇8:00、16:00、0:00时点水平、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杓型血压组的肾素、AngⅡ、醛固酮、皮质醇8:00、16:00、0:00时点水平、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较正常血压组和杓型血压组明显增高(均P0.05)。非杓型血压组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率较正常血压组和杓型血压组明显增高(36.0%比19.2%、17.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杓型血压与AngⅡ、醛固酮、16:00和0:00时点皮质醇水平密切相关[OR(95%CI)分别为1.047(1.019~1.077),1.011(1.001~1.021),1.005(1.001~1.011),1.010(1.001~1.019),均P0.05]。结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血压水平更高。非杓型高血压的形成可能与RAAS的激活和皮质醇分泌节律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9.
该文评价多种临床试验方法对肾上腺腺瘤(APA)和增生(BA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124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入选标准为:1)高血压:血压>140/90mm Hg,应用常规降压药物仍控制不佳;2)低血钾:血钾<3.5mmol/L,同时伴有尿路失钾;3)高血、尿醛固酮;清晨8:00卧位血醛固酮>565.1pmol/L,24h尿醛固酮高于12.7μg;4)低血浆肾素活性:清晨8时卧位血浆肾素活性<0.1ng/mL.h,且不易被激发,站立2h及肌肉注射呋塞米0.7mg/kg后激发值<0.73ng/mL.h;5)影象学检查有或无肾上腺占位性病变。进行体位激发试验(PST):患者于清晨8时卧位抽血…  相似文献   

20.
17α-羟化酶缺陷症的九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17α-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9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 9例患者均存在高血压、低血钾,8例年龄大于12岁者均缺乏青春期性腺发育;激素测定示血、尿皮质醇水平低于正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反馈性增高;性激素明显低于正常,而促性腺激素增高.多数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受到抑制,醛固酮水平正常.多数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使血压、血钾正常.8例患者行肾上腺CT检查提示有双侧肾上腺增生.结论 对于青春期或逾青春期女性第二性征不发育的患者,特别是当合并有高血压、低血钾时应注意该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