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鞠通《医医病书》,倡导用药用量中病之的,强调药必对证不容偏执,反对恣用苦寒防生弊端,述天道喻药道择药治病,论脏腑体用言药之通守。用药泼辣、构思入微,一发即中。  相似文献   

2.
病症用药类彝医药古籍是彝医临床组方用药的依据,对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入选《中华医藏》少数民族医药卷的6种病症用药类彝医药古籍所载“病症、药物、方剂、外治法”系统整理。其中,记载病症共有487种,以“风邪染疾”类病症最具有代表性;记载药物2 232味,具有生品鲜用、炮制方法丰富、习用寄生类药物的特点。记载方剂1 516首,具有用法多样、单方较多、醇酒入方、方无定方、量无定量、内外兼用的特点;记载外治法382种,基于彝医对疾病发展和生活规律的认识,分为治根本法、治邪气法、归位法和其它外治法。揭示出《中华医藏》少数民族医药卷所收录的病症用药类彝医药古籍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
古代彝医动物药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医动物药萌芽于母系氏族社会,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鼎盛于明、清时期。彝医动物药的萌生和发展,与彝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惯、以及彝汉文化交流有关。  相似文献   

4.
彝医药适宜技术在彝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依据彝医药发展史料和彝医药病症用药类古籍,对彝医药适宜技术历史发展、变化进程、临床应用、基本特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彝医药适宜技术由彝医诊疗技术发展而来,其形成发展分为4个时期:原始时期、奴隶制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和近现代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彝医特色,其种类丰富,应用广泛。随着彝医学者们对适宜技术认识的不断发展与积累,适宜技术概念逐渐明确,筛选方式趋于统一,推广模式逐渐趋于规范。  相似文献   

5.
对我省彝族医药文化保护与彝药研发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彝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彝族医药文化与研发彝药是发展我省医药卫生事业不可缺少的内容。要保护好我省彝族医药文化,一是制定专门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保护和发展条例,从政策上保护;二是在遵循争鸣、开放和求真原则的基础上,从史学、古籍学、基础理论、临床诊疗、多学科等方面跨地区、系统研究,予以学术性保护。研发彝药,既要有鼓励性的政策予以支撑,又要以临床实践和确定彝药种属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注重研究与开发独具特色的药物,不能单以研发化学药品的方法来研发彝药。  相似文献   

6.
彝医作为彝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认识、研究人体及疾病的过程中,受到彝族文化及彝族哲学思想的影响,而彝族文化亦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彝医在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汲取了以中华文化经典文献《周易》为源头的易学思想的精髓。导源于《周易》的阴阳学说、八卦理论、河图洛书及《周易》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特点对彝医理论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明代彝医书》收载了彝族治疗各类疾病的方剂226首,其中记载了大量治疗外科疾病的方药。笔者从疾病种类、治疗特点、用药特点等方面对该书治疗外科疾病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清气和浊气是彝医理论的基石,由此产生了创世造物观、天人相应观、二气消长变化与生理病理的影响、八卦五行与脏腑的配属关系、二气六路学说等基础理论。故清浊二气及其气路学说是彝医基础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10.
<正>《医门法律》为清初著名医家喻昌所著。喻昌,字嘉言,江西南昌府新建(今南昌市新建县)人。因新建古称西昌,故其晚年自号西昌老人。喻氏成年习儒,攻举子业,然仕途不顺,遂削发为僧。出家期  相似文献   

11.
对韩憨的生平及其著作《韩氏医通》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简要介绍,初步探讨了《韩氏医通》的辨证思路和论治特点,并选录若干原文加以分析。该书析理深入浅出,平正通达;其论证,抓住要领,一言中的;其处方用药,于平淡中出神奇,并善用异类有情之品以培本。其写作特点有三:一是每病填写医案一宗,以备考核,并借以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二是详于论方而略于论证候。三是讲究地道药材,注重药材的炮制配伍。  相似文献   

12.
明代秦昌遇《医验大成》学术特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明代名医秦昌遇的医案著作《医验大成》的体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选择书中病案对秦氏的学术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该书内容丰富,论述精辟,遣方用药得当,医理有阐发,论证有独见,治病有特色,不失为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医案文献。  相似文献   

13.
《医钞类编》为清.翁藻编著的一部综合性医学类书。全书共二十四卷。原初刻板毁于大火,现流传版本为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刻本。在校勘和研究中发现《医钞类编》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可以了解翁藻及该时期中医学术的概况,对研究翁藻和鸦片战争之前中医学术状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喻昌医学三书》进行研究,从深研经典、重点突出、注释独特和善于类比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整理喻昌著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其特点为年代久远、底数不清,分布流散、流失严重,分类简单、系统性差,保存简陋、传承保守,文字古奥、寓意精深,载体丰富、装帧多样,辗转抄录、版本众多。  相似文献   

16.
明代女医谈允贤及其医案《女医杂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明代女医家谈允贤秉承家学,从十来岁时即“昼夜不辍”地攻读各种医学典籍。谈氏行医之后,“相知女流眷属,不屑以男治者,络绎而来,往往获奇效。”生平治人不可以数计。谈氏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女医家,留下了《女医杂言》一书传于世。其书是较早成书的医案专著之一,共收载了31例病案,其中涉及习惯性流产、经病、产后诸疾、腹中结块请证。并记载了谈氏对灸法十分娴熟的运用。是书虽载病例不多,但从临床治疗角度看,都是十分成功的案例,有许多的治疗经验值得后世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南宋医家窦材的《扁鹊心书》,总结、探讨窦材用灸的学术思想及特点。窦材用灸必先明辨经络,辨别阴阳;灸必用补,重视扶阳;临大病时,注重脾肾;每用灸法,屡起沉珂。灸法应用直接灸,取穴少,灸量大,时间长,多有奇效。窦氏灸法应用范围广泛,书中所列病证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诸科,多数于病证之后列有验案,对临床应用灸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医鼎阶》是清末民初福建省长汀客家医家黄元英的著作。黄元英,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仍以医为业,曾任江西省立医学堂教员、汀郡中学堂学监。他善用经方,注重脉诊,精于临床各科,所著《医鼎阶》,现藏上杭客家族谱博物馆,以章回体小说的形式记录了许多病案,并阐述了深奥的医学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福建客家医药的发展水平,对现今深入挖掘与传播传统中医药亦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代医家顾松园《顾氏医镜》中虚劳论治特点。[方法]通过对《顾氏医镜》一书的认真研读,整理、分析书中虚劳相关内容,阐述、归纳顾松园对于虚劳论治的学术特色,并总结出顾氏治疗虚劳一证的独特经验。[结果]顾氏在指出当世之医治虚七误的基础上,提出虚劳是脏腑内伤以阴虚为主要病机,列出五脏虚劳之本症、立治疗虚劳三要法,主张药食同补忌辛热及火灸,用药以甘寒清热为主、注重血肉有情之品的运用,以保阴使精血充沛来治疗虚劳。[结论]顾氏承前人之说,阐发五脏受损为虚劳病之病因,指出阴虚为虚劳病之病机,提出保阴使精血充沛为虚劳病之治法,其学术经验对现代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我国明朝医学家殷仲春所编《医藏书目》的主要内容、特点、成就,论证了其目录学价值,指出了《医藏书目》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