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系统评价初乳口腔免疫疗法(C-OIT)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查找从建库到2022年2月期间收录的关于C-OIT对早产儿BPD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274名早产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早产儿BPD的发生率[OR=0.81,95%CI(0.57,1.13),P=0.20]、住院时间[MD=-2.24,95%CI(-8.53,4.06),P=0.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OR=0.56,95%CI(0.35,0.90),P=0.02]、Ⅲ级以上脑室内出血发生率[OR=0.37,95%CI(0.17,0.78),P=0.0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IT不能降低BPD的发生率,不能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但可降低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涂抹配合按摩的护理干预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21年1月1日~10月31日收治的50例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出生后48 h内开始给予初乳口腔涂抹配合按摩的护理干预,在口腔干预训练行口腔内部按摩时应用初乳。比较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晚发型败血症(LOS)发生例数、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NEC、LOS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生后早期给予早产儿初乳口腔涂抹配合按摩的护理干预可降低NEC、LOS的发生率,缩短早产儿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昝倩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5):81-82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结合2%碳酸氢钠口腔管理方案在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科63例行机械通气(MV)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2%碳酸氢钠口腔管理,观察组增加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比两组早产儿72 h感染情况、MV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经口喂养早产儿护理中实施重力喂养与口腔按摩联合干预对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重力喂养与口腔按摩联合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能力、喂养进程、喂养表现、体质量增长情况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 经重力喂养与口腔按摩联合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PIOFR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喂养进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与完全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喂养成效与摄入奶量比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完全经口喂养时的体质量及体质量增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力喂养与口腔按摩联合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其喂养能力,缩短喂养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胎龄29-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二组均给予管饲喂养、早产儿常规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观察二组早产儿从管饲饮食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日均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口腔感染、喂养不耐受情况(腹胀、呕吐、胃食管返流)。结果 ⑴干预组从管喂饮食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日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喂养不耐受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⑵干预组口腔感染发生率6.45%,对照组发生率6.06%,二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口腔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常规早产儿护理基础上,对早产儿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能缩短管饲饮食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从而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同时满足爱婴医院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系统评价口腔免疫疗法(OIT)对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全面查找自建库至2020年10月发表的关于OIT...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初乳口腔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初乳口腔滴注,对照组给予早产儿配方奶口腔滴注,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出生10d时胃潴留次数、潴留量、肠道菌群定植情况及肠内营养进程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潴留次数及潴留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24.129,P<0.001;t=35.816,P<0.001);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t=16.585,P<0.001; t=13.272,P<0.001);达完全不潴留时胎龄和全肠内营养时的胎龄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t=4.039,P<0.001; t=3.490,P<0.001)。结论 初乳口腔滴注可减少胃潴留的发生,改善肠道微生态,推进喂养进程,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口腔按摩在早产儿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起的作用,探讨住院早产儿营养管理策略的新型干预措施。[方法]将49例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并行口腔按摩,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每日摄入奶量比、过渡时间(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及日均体重增长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每日摄入奶量比为(86.81±4.17)%,对照组为(79.16±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5,P0.001)。观察组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为16.64d±2.03d,对照组为19.63d±2.3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1,P0.001);观察组日均体重增长34.25g±3.82g,对照组30.73g±3.23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5,P0.001)。[结论]在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过渡期采取口腔按摩措施能使其日均摄入奶量比增加,过渡时间缩短,更早地达到完全经口喂养,并能促进体重增长,对早产儿喂养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道舒适护理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66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早产儿执行常规治疗护理,对干预组早产儿实施胃肠道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喂养耐受、喂养情况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干预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36.4%)较对照组(81.8%)低(P<0.05),每日摄入更多奶量(P<0.01),更早达到足量喂养(P<0.05),更快恢复出生体重(P<0.05),每日体重增长较对照组亦大(P<0.01)。[结论]胃肠道舒适护理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更快地发育与成熟,改善胃肠动力,提高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13.
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的早产儿给予实施护理干预:根据胃内残留奶量,调整喂养方案;调整喂奶时间、奶汁浓度;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等。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增加较快,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结论护理干预能克服间断喂养引起的胃过度扩张这一缺点;诱发早产儿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消化道动力,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正新生儿喂养不耐受通常表现为胃潴留或呕吐、腹胀、胃管内抽出胆汁、便秘等。国际上对"喂养不耐受"尚无统一的定义。2003年美国儿科学会制定了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定义的临床指南,包括任意一项以下因素:严重的腹部膨胀或变色;肠穿孔征象;明显血便;胃潴留量≥间隔喂养2次~3次总量的25%到50%;胆汁反流或呕吐;严重的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早产儿由于胃肠动力的发育与胃肠的消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给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微量泵泵奶,能促进早产儿吸吮反射的建立、胃肠道功能的成熟和营养吸收,缩短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提高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g,头围小于33cm且体长小于47cm的活产新生儿[1]。随着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逐年提高,人们对于早期营养对早产儿生长、疾病转归和远期预后的影响的关注也在逐年提高。在早产儿喂养方面,如何达到早产儿最佳的营养状态和理想的生长、如何掌握早产儿个体化的喂养策略等等,对我们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而早产儿的胃肠消化功能、粘膜屏障功能、胃肠动力均不成熟[2],易出现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国内外报道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约25%[3],而喂养不耐受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生长发育,肠道喂养的进展缓慢通常导致肠外营养的延长,肠内营养的缺乏可能消弱胃肠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而这将使早产儿易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胆汁淤积症等,并使住院时间延长,影响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4]。因此,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护理长期探索的问题之一[5],对其护理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本文旨在总结目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及临床护理,使早产儿能够得到更科学合理的喂养,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成熟,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最终解决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体重低于2500g,胎龄超过28周而未满37周的活产婴儿。喂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和住院时间的长短。在临床中,早产儿由于吸吮、胃肠功能及觅食反射不健全,生活能力低下,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加之疾病影响,极易造成营养不良,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对晚期早产儿实施喂养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晚期早产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喂养基础上实施喂养管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对晚期早产儿进行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和喂养准备度的准确评估.首次喂养后,每日抚触两次.结果 实验组的腹胀消失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和喂养不耐受、呕吐、腹胀、胃潴留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早产儿实施喂养管理可以减少喂养不耐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经口胃管喂养的早产儿,根据是否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为单纯口胃管组和非营养性吸吮组,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记录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口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减少,口胃管留置时间缩短,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产儿口胃管喂养期间辅以非营养性吸吮是一种适宜的辅助喂养方法,有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的生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