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路经枢椎体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术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5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寰枢椎内固定术式,用来治疗难以实施后路内固定的病例。方法 使用纯钛制成的固定螺钉,做颈前路暴露,经枢椎针两枚螺钉分别拧人左、右寰椎侧块,达到区椎的即刻稳定。结果 10例手术患者,平均随访19个月,其中7例螺钉固定位置良好,寰枢椎达到稳定,死亡1例。结论 经枢椎体寰椎愉螺钉固定术是一种比较可犊的寰枢椎内固固定方法,尤其适用于难以施行后路内豁达一术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和刚度。方法: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对15例新鲜尸体标本的正常、齿状突切除、三种不同有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路Brooks法寰枢关节内固定术等状态进行三维角度运动范围和关节刚度进行测试。结果: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明显减少寰枢关节的各向角度运动范围;三种不同方法之间寰枢关节的各向角度运动范围和刚度无明显差异;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术较后路Brooks法内固定术,寰枢关节的旋转和侧屈运动范围减少更明显,寰枢关节的由前向后剪切和旋转刚度更高。结论: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稳定性和刚度达到了临床治疗的要求,术后对外固定强度的依赖较低,三种不同方法的生物力学结果相近,为简化操作和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三维稳定性。方法:16具成人标本(C0–C3),对每一标本分别测定完整状态(第1组)、齿状突Ⅱ型骨折(第2组)、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Magerl技术)(第3组)、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第4组)4种状态下的三维运动范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组与其他3组、2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与后路Magerl螺钉内固定均能显著减少寰枢关节各方向运动范围,两种固定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的三维稳定性与后路Magerl螺钉内固定术相当,为寰枢椎不稳定及脱位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4.
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参照枢椎椎管内壁行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Naged技术)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月,对31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行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36.8岁。螺钉置入方法:紧贴枢椎椎管内壁确定距离中线的距离,以枢椎椎板下缘上2帅为进针高度,两线交叉点即为螺钉进针点。螺钉平行矢状面,指向寰枢关节面后缘高度,通过C型臂机侧位像确认螺钉向上倾斜角度。术后结合正、侧位x线片、螺旋CT三维重建及断层扫描图像,评价螺钉置入准确程度。根据螺钉与寰枢椎关节面的位置关系分为A、B、C三区,A区螺钉通过寰椎下关节面;B区螺钉在关节面的前方或后方(前方为B1,后方为B2);C区为螺钉在关节面的内侧或外侧(内侧为C1,外侧为C2)。结果共置入60枚螺钉。术中无椎动脉、颈脊髓、颈神经根及颅神经损伤。所有患者获得6~18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植骨融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5个月,颈脊髓及神经根症状改善明显者3例,部分改善者5例,无改善者1例,无神经症状加重患者。枕颈部疼痛完全缓解者8例,部分缓解者6例,无缓解者2例。60枚螺钉中,A区58枚(96.7%),B1区2枚(3.3%),无B2及C区螺钉。结论参照枢椎椎管壁行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两种不同钉道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疗效。方法在8例新鲜尸体标本依次轮流测试正常、Ⅱ型齿状突骨折行AO进钉点与改良进钉点两种后路钉道螺钉固定术模型三维运动范围,并在16例寰枢椎不稳定患者,采用枢椎下关节突下缘正中点为进钉点的方法行经关节螺钉固定及自体颗粒样松质骨植骨术。结果两种入钉方法均能明显减少寰枢关节的各向运动角度(P〈0.01),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5~48个月随访,16例患者寰枢关节稳定性均获得恢复与骨融合,无并发症。结论新入钉点解剖标志明确。钉道长,能提供牢固地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Magerl法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寰枢椎不稳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7~62岁,平均38.6岁。均实施后路复位,Magerl法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14例患者共植入经关节螺钉28枚。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9~35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JOA评分13.8~15.8分,平均(14.50±0.66)分。改善率平均(76.12±4.94)%。术后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发生,植骨全部融合。结论:Magerl法固定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良好方法之一,无须加用结构性植骨和辅助内固定,自体颗粒状松质骨植骨即可实现有效的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7.
后路经寰枢椎侧块关节螺钉固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临床上在创伤性或病理性寰枢椎不稳患者常采用寰枢椎内固定术及融合术。此类手术的方法众多 ,但以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术的融合率最高 ,超过 95 % [1~ 3 ] 。该术式由Magerl于 1979年首先介绍 ,生物力学研究表明此固定技术较钢丝、椎板夹等常规固定方法在抗扭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4,5] 。国内目前已有成功应用该术式的临床报道[6~ 8] 。本文从解剖学、手术技术、生物力学以及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等方面对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术作一综述。1 相关的解剖学研究后路固定时 ,螺钉轨迹依次经过枢椎关节突后部、椎弓根峡部、枢椎侧块上关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板钩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取6例新鲜尸体颈椎标本,每具标本分别依次进行完整(正常组)、寰枢椎不稳(失稳组)、寰枢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钉棒固定(Harms组)、寰椎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板钩固定(钉钩组)状态的生物力学测试,每组6个标本,将各标本装载在脊柱三维运动机上,分别施予1.5 N·m力矩,记录标本在前屈后伸、左右侧曲、左右旋转3个方向上的活动度(ROM),比较各组ROM。结果相对于正常组标本,失稳组标本在上述3个方向上的ROM显著增大;相较于正常和失稳组标本,Harms组和钉钩组的标本在上述3个方向上ROM显著减小;钉钩组与Harms组间在上述3个方向的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板钩内固定在生物力学稳定性上与Harms固定相似,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寰枢关节前、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的效果,并测定其双侧、单侧侧块螺钉固定的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5具新鲜冷冻人体颈椎标本C1~C5,用牙托粉和螺钉固定C1和C2-C5,保留C1-C2之间的活动.切断寰椎横韧带和齿状突,造成寰枢关节不稳定,每个标本依次行前路单侧、前路双侧、Margel单侧、Margel双侧侧块螺钉固定: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应用位移控制法测定6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前屈和侧屈的位移定值为1mm.旋转角度为3°。测定完好标本、损伤后及各种内固定下在前屈、双侧侧屈和旋转状态下的刚度.比较其稳定性。结果:所有内固定组的刚度均明显高于损伤组及完好组的刚度,前路双侧侧块螺钉和后路双侧侧块螺钉固定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前路双侧侧块螺钉固定在前屈、左侧屈、右侧屈、旋转时的稳定性高于前、后路单侧侧块螺钉:前路单侧侧块螺钉与后路单侧侧块螺钉固定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结论:前、后路双侧侧块螺钉固定效果好,可单独应用于临床;而单侧侧块螺钉稳定性不足,术后需加用外固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枢椎侧块关节前倾对寰枢椎稳定性的影响及不同重建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指导临床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具男性新鲜尸体枕颈部标本(枕骨髁基底C0~C3),年龄18~50岁,每具标本依次制作成完整状态模型(A组)、切断标本齿状突基底部造成齿状突Ⅱ型骨折制作寰枢椎不稳模型(B组)、枢椎侧块25°前倾楔形截骨模型(C组)、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模型(D组)及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侧块关节间植骨模型(E组),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分别给予1.5N·m的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力矩,测量不同模型的三维运动范围(ROM)。结果:A组在屈/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运动的ROM分别为10.80°±0.74°/10.90°±0.54°、9.18°±0.97°/9.06°±0.47°、23.07°±0.27°/23.15°±0.63°;B组分别为15.88°±0.56°/16.20°±0.48°、17.12°±0.35°/17.27°±0.51°、34.15°±0.38°/34.27°±0.44°;C组分别为18.93°±0.61°/20.16°±0.54°、26.18°±1.34°/25.26°±0.71°、40.86°±0.60°/41.16°±0.38°;D组分别为0.64°±0.19°/0.57°±0.11°、2.01°±0.45°/1.86°±0.34°、1.36°±0.18°/1.76°±0.13°;E组分别为0.63°±0.15°/0.51°±0.17°、1.28°±0.86°/1.42°±0.22°、0.50°±0.28°/0.59°±0.26°。在屈/伸、左/右侧弯运动中,C组的ROM最大,与其他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的ROM均较A组明显增大(P0.05),D组和E组的ROM均较A组、B组、C组明显减小(P0.05),D组和E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左/右旋转运动中,C组的ROM最大,E组的ROM最小,D组和E组的ROM均较A组、B组、C组明显减小(P0.05),D组和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枢椎侧块关节前倾角度增大会明显增加寰枢椎的ROM,导致其在屈/伸、侧弯及抗旋转的稳定性明显下降,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在屈/伸、左/右侧弯运动的稳定性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侧块关节间植骨相似,但在限制寰枢椎旋转运动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临床行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1具成人寰枢椎标本进行解剖学测量,计算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螺钉走向的最小外偏角α、最大外偏角β和最大后倾角γ;21具寰枢椎标本摄正、侧位X线片,在X线片上测量此术式中螺钉走行的α、β和γ,将标本上所测的数据与在X线片上测的数据作统计学分析,并在标本上模拟这一术式。2004年10月~2006年7月,此术式应用于临床治疗5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30~55岁;病程3~24个月。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2例。术后摄X线片及CT。结果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反正弦原理,由各个测量指标计算出的α、β及γ,与在X线片上所测量出的α、β及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将数据合并后α为14.0±1.6°,β为30.0±2.3°,γ为29.0±2.9°。模拟术式中实际应用角度:α为11.2±1.6°,β为28.8±2.3°,γ为29.3±2.9°。所有寰枢椎标本经固定后肉眼观察螺钉全部位于寰枢椎中,未出现螺钉穿出寰枢椎椎体外和寰椎侧块上、椎管内及损伤椎动脉。X线片示所有螺钉均位于理想位置。临床应用5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4个月,X线片及CT均示效果良好;术后3个月脊髓功能恢复,采用改良Frankel分级,C级1例,D2级1例,D3级3例。结论只要正确掌握螺钉的进钉方向,采用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则是安全可行的;但只能使寰椎在复位的位置获得暂时稳定,尚需一期或二期加行后路寰枢植骨融合,以达到永久的牢固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辅助下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4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及传统治疗组,每组22例。两组性别、年龄、损伤类型、病程及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微创组在显微内窥镜辅助下,行后路复位、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传统治疗组按常规手术方法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JOA评分改善率、植骨融合等指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微创组和传统治疗组分别有7枚和8枚螺钉穿入横突孔内壁,均无椎动脉损伤表现。两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7个月,平均26个月。两组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3~12个月,平均5.3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两组共6例于术后6个月~1年取出临时内固定物,头颈部旋转功能未受明显影响。两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JOA评分及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显微内窥镜辅助下经椎弓根内固定既具有传统方法术后即刻恢复稳定、融合率高、并发症较少的特点,又具有微创手术出血少、软组织损伤小等优点,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脊柱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distraction reduction fixation system,DRFS)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12个市售新鲜猪T11~S2脊柱标本,行前屈20^o、后伸10^o、左右侧屈30^o、左右旋转20^o完整标本刚度测试后,行L3椎体楔形截骨,后方小关节切除,制备椎体骨折脱位标本,并进行DRFS内固定,剧法测试脱位后及内固定后各项运动刚度。1998年4月-2002年10月,对31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DRFS内固定治疗。男19例,女12例;年龄17~46岁,平均32.1岁。损伤节段:T112例,T1211例,L114例,L24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型,单纯压缩骨折2例,爆裂骨折16例,骨折脱位13例。结果骨折脱位标本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及右旋的刚度较完整标本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FS内固定后标本各项运动的刚度均高于骨折脱位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后标本后伸刚度高于完整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运动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0个月,平均10.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11个月,平均8个月。伤椎前、后缘高度分别由46.2%±7.5%和76.4%±2.4%恢复至89.8%±4.6%和94.1%±1.5%,伤椎中点高度由术前60.8%±6.4%恢复至90.7%±2.9%,Cobb角由术前(26.3±5.9)。降至(5.2±1.8)^o,以上各项指标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椎体均复位。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前5例A级,恢复至B级2例,3例无变化;6例B级恢复至C级4例,D级2例;13例C级恢复至D级6例,E级7例;7例D级均恢复至E级。结论自行研制的DRFS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符合脊柱生理活动要求。DRFS具有良好的撑开、复位功能,内固定牢固,操作简便,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4.
后路脊柱固定联合双侧经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治疗腰骶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固定联合双侧经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5年2月,采用后路脊柱固定、双侧经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治疗16例椎体结核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21~56岁。结核部位:L3 4例,L4 6例,L5 4例,S1 2例。其中累及3个椎体1例,跳跃病变1例。病程6个月~6年,平均13个月。16例血沉平均40mm/h;14例WBC正常,2例稍高。X线片检查示5例椎间隙破坏变窄,7例出现病椎压缩,1例相邻2个椎体破坏严重,残余骨质嵌插重叠;16例均可见双侧腰大肌脓肿。16例CT扫描可见椎体骨质破坏、脓肿形成及数量不等的死骨。11例MRI显示椎体破坏、脓肿形成并流注到腰大肌内。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抗痨治疗。结果1例术后1个月切口裂开,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获随访2~5年,平均29个月。术后即出现双大腿麻木3例,足背伸无力1例,大小便失禁1例,未作特殊处理,2周后均恢复正常;1例出现腹股沟斜疝,未作处理:6例出现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等:2例出现听力障碍,调整用药后恢复;1例再次出现低热、腰痛,卧床3个月并调整延长应用抗痨药物后痊愈。余患者均无复发。血沉均恢复正常,随访末期X线片示腰椎、腰骶椎获骨性融合13例,后凸畸形1例,椎体间形成骨桥2例。结论一次手术完成后路脊柱固定、双侧经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治疗腰骶椎结核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行性,可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评价椎间撑开与传统非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1年4月-2004年8月,应用传统环锯颈前路开窗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3例(A组).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31~69岁.病程7个月~15年,1个节段22例,2个节段24例,3个节段7例.应用颈前路自动拉钩及Caspar椎体问撑开器系统,采用单节段单纯椎间盘切除,经椎间隙入路或多节段分别行椎间盘切除、椎管潜式扩大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8例(B组).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33~74岁;病程5个月~18年.1个节段23例,2个节段34例,3个节段11例.X线片及MRI示不同程度椎间盘退变、突出,颈髓受压.统计比较手术时间、失血量、颈椎病变节段单位手术前后高度差、椎体融合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改善率.结果 有92例获随访3~5年,平均3.5年;A组42例,B组50例.A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椎体融合时间、颈椎病变节段单位手术前后高度差以及脊髓功能改善率分别为(76.80±28.41)min、(564.00±181.96)mL、(12.10±3.58)周、(1.30±0.67)mm和0.49%4±0.14%,B组分别为(57.90±15.01)min、(317.50±136.92)mL、(9.75±1.36)周、(3.00±0.56)mm和0.71%±0.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组脊髓损伤、钢板螺钉松动移位、植骨块松动各1例,髂骨区功能障碍4例;B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以椎间撑开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整体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术式,并进一步完善了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使其更为科学、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 Z- plate及 Kaneda两种内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1994年 4月~2 0 0 2年 4月 ,对 6 3例 ,胸腰椎骨折分别采用 Kaneda及 Z- plate手术 ,并从内植物的生物力学结构 ,手术安装 ,内固定效果 ,并发症 ,手术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以 Z- plate的生物力学结构更合理 ,内固定牢固可靠 ,能充分撑开并维持伤椎中柱高度。内植物安装简便省时 ,手术时间较 K组缩短 1.1小时 ,并发症少。结论 Z- plate为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离断肝周韧带,非直视下钝性分离肝裸区,应用数控气压式肝血流阻断后,逆行肝切除的可能性。方法 以新鲜人尸体为研究对象,逆行肝切除。结果 (1)用硅胶深静脉穿刺针套(鞘)向肝裸区注入生理盐水,未出现损伤肝脏及膈肌。(2)注入生理盐水后,不游离肝周韧带,非直视下钝性分离肝裸区较容易。(3)套比新型肝去压止血带,充气加压后,做半肝切除。从切除肝断面探查受压肝组织各部分受压均匀。结论 向肝裸区注入生理盐水。非直视下钝性分离肝裸区较容易、安全、临床可操作性强,本研究为临床上开展不离断肝周韧带。数控气压式肝血流阻断后,逆行肝切除(经前径路)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19.
This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check the absorption and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odium amazolene (Coomassie Blue)from different lot numbers and to ascertain whether or not itcould be combined with indocyanine green (Cardio Green) in vitrowithout altering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ither dye.These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a linear relationship existsbetween optical density and dye concentration for each batchof dye studied, that sodium amazolene is stable in vitro, andthat sodium amazolene can be combined with indocyanine greenwithout altering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ither dy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