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淑然 《广东医学》2000,21(8):686-68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细菌培养方法对108例手术病例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2.0%(13/108),基层医院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有:皮肤消毒不彻底,某些手术人员不按时间和程序洗手,手术室空气消毒达不到规定标准等。引起切口感染的主要菌株是表皮葡萄球菌。结论 加强手术过程中每一环节管理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498例手术切口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关系。分别对498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2h,术后3h内及3h后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观察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给药时间的关系,发现术前2h给药手术切口感染率最低,仅占0.4%。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1260例,对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年龄、手术切口污染情况、合并糖尿病、术中切口保护不当、手术性质,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等,依据手术切口感染原因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通过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总结和分析,并且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和避免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因此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控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对2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出现22例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7.5%,而观察组出现6例手术切口感染,对应的发生率为7.5%,相比之下,显然观察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5.4±4.3)d,而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则为(9.6±2.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而言,手术室护理干预有效控制并减少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促使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应当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手术切口感染一直是腹部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发生的16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防治此类感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原因分析 :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环境、空气洁净度、无菌操作水平、无菌物品的灭菌、特殊感染处理以及手术本身创伤和手术暴露时间有很大关系 ,且与患者身体状况、感染情况、营养情况有关 ,管理措施有以下几点。1 人员管理强化手术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意识 ,提高对院内感染重要性的认识 ,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刻苦钻研业务 ,提高操作水平 ,缩短手术时间 ,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严格无菌 ,合理使用抗生素 ,限制非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 ,定期组织和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学习。2 物品管理手术所需器械、敷料专人管理 ,根据手术做好术前各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为临床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13年1~12月患者切口感染情况,总结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分布,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从我院相关统计报告可知,2013年全院共收治手术患者1200余例,总计发生切口感染211例,其中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125例,发生率约为10%,在整个切口感染中占59.24%。在125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较多;手术类型中脂肪瘤手术、粉瘤手术、胆囊手术、肠道手术等切口感染率较高。结论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较多,其中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类型、性别、住院时间等,临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切口感染时必须加强对这些因素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杨峰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7,21(5):572-572,574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制定出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部手术患者3612例中发生的切口感染58例临床资料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腹部手术患者3612例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58例,感染率1.61%,Ⅰ类手术感染3例,感染率1.15%。Ⅱ类手术感染34例,感染率1.32%,Ⅲ类手术,感染22例,感染率2.85%。急诊手术感染31例,发生率2.58%。择期手术感染27例,发生率1.12%。结论:腹部术后切口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全身健康状况、手术环境、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急诊手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面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骨科手术治疗的1 560例患者,对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并且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2011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43%,2012年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97%,总的感染率为1.22%。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在58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6%,18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6%,14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45%,94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45%,912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07%。手术时间与切口感染率间呈正相关。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月份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性预防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我院骨科 2 0 0 0年 1月~ 3月对住院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 ,发现 2 0 0 0年 4月~ 6月我科手术切口感染率有增高 ,为此从护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经过后 3个月的跟踪随访 ,证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1.1.1 以回顾性调查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感染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普外科手术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普外科手术的1021例,其中发生感染6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普外科伤口感染诊断标准。对60例患者在手术感染治疗过程中体温变化、疾病治疗过程记录、医嘱单、辅助检查数据记录等进行统一调查并详细的登记,分析患者是否有切口感染的情况发生,分析切口类型、性别、年龄、手术性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相关指标中的感染人数。结果:除年龄因素外,其他相关因素均对切口感染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手术类型对感染率的影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类型、性别、年龄、手术性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切口感染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治疗过程当中要详细的分析相关因素引起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外科手术中绝大多数患者切口无感染发生,但是也有少数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因此,临床实际工作中就手术切口感染问题,应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刘晖  彭海阳 《河北医学》2012,18(8):1065-106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普外手术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0 月收治的782 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782 例普外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例,感染率为6.01%.其中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切口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室的环境等是造成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控,净化手术室环境,强化无菌操作的观念,提高手术熟练程度和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机会,缩短住院时间,合理地预防使用抗生素等措施是有效控制切口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艾华 《吉林医学》2009,30(10):875-876
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住院内感染和手术并发症,与手术室工作有密切关系。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造成皮肤、皮下组织及其他解剖组织连续性破坏,为切口感染提供了一定条件,应注意术中皮肤切口的防护处理,防止粗暴操作,加强无药技术操作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刘松华  帅强  张俊新 《当代医学》2011,17(29):67-68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程度。方法对121例泌尿外科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进行观测,同时对患者手术前的尿液、切口以及手术缝合前的皮下组织进行了分离培养,由于手术期间使用了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因此,可以检测分离菌对之的同源程度和敏感程度。结果121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有18例发生了手术切口感染,在P〈0.05下,与没有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分离菌相比,受感染部位的分离菌比围手术期使用的二代头孢菌素抗药率要高一些。同样在P〈0.05下,没有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率要比切口感染的患者泌尿系感染率要低一些。而且在分离的菌种当中,葡萄球菌居多。另外研究显示,来自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菌株大多是同一种菌株或者是同型但是不同亚型的菌株。结论如果术前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那么手术切口感染极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杨秀洪 《医学文选》2000,19(6):942-942
手术切口感染是院内感染的常见部位之一,了解手术切口感染的状况及原因分析,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是降低院内感染的有效手段。作者对本院发生的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报道如下。1 调查方法1.1 资料来源 收集本院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手术后切口感染的61例病例登记卡及病历,制定相应的表格,由本院院感科医师及专职人员登记,最后进行统计分析。1.2 资料分类 切口根据医院感染学规定,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和污染切口();季节按传统的农历节气划分。2 调查结果2.1 一般情况 从1997年至1999年全院在手术室作手术5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手术室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79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56%(38/579),切口局部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27株,其中前三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51.8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株(22.22%)、铜绿假单胞菌3株(11.11%);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前合并有糖尿病、接台手术、手术时间≥3 h、参观人数≥3人是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P <0.05或P <0.01)。结论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外科手术对人体组织是一种创伤,切除病变、修复组织和缝合切口必然要破坏局部皮肤、组织的完整,从而破坏局部保护屏障.手术和其他因素对机体是一严重的打击,细菌可乘虚而入,造成切口感染.Cruse[1]统计Foothills医院8年的切口感染率,按国际研究会的分类法,将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切口加污染、污染及脏切口.在40 662例切口中,总感染率为5.1%,其中清洁切口为1.8%.交叉感染最主要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总数的55%,而其他菌种比较少见.凡是来自交叉感染者,细菌比较单一;内源性感染者,多数是混合感染[2].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择其重要者,对其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内容以及相应的临床干预措施,为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院医师进行手术过程监测和干预,监测医师的剖宫产手术情况,在2013年12月以及2014年6月分别进行感染监测和感染干预。结果:在半年内,共为300例患者实施了剖宫产手术,2013年12月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达到了9.09%,2014年1月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达到了1.00%,两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且在手术当中,医生手术规范与否、分离技术水平如何等因素是决定切口感染率大小的主要因素,对医师手术行为进行有效干预之后,切口感染率大大降低,后期主要通过让患者头孢呋辛等药物进行抗菌治疗。结论:影响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的因素是比较多的,只有避免这些因素出现,给予医生有效的手术干预,才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监测和干预是十分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切口感染同其他医院内感染一样,不仅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而且给患者和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由此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就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调查报告已有较多,笔者旨在为了解我院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强化科室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