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损伤分子-1(KIM-1)在挤压伤大鼠肾脏早期表达的情况。方法32只Wistar大鼠接受挤压单侧后肢,构建挤压伤模型,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解除压迫后2h.4h,6h、12h采集血液和尿液,自动生化分析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肌酐urinecreatinine,UCr)。然后处死大鼠获取右肾行病理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脏组织KIM-1蛋白的表达情况。取左肾组织,用ELISA法检测左肾组织匀浆和尿液中KIM-1蛋白的浓度。另外随机选取8只大鼠用作对照。结果各时点的scr和UCr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除压迫后6h、12h组尿液KIM-1以及肾组织匀浆KIM-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解除压迫后2h、4h组,均P〈0.05。与未挤压组(对照组)比较,挤压伤组大鼠肾脏可见KIM-1阳性表达,且有明显时间依赖性。挤压伤组大鼠的尿液及肾组织匀浆中KIM-1的含量明显增多,且有时间依赖性。结论在挤压伤相关AKI早期,尿液中KIM-1改变的时限明显早于Scr的升高,尿KIM-1可作为AKI的早期诊断指标,其水平随着肾损伤时间的延长进行性升高,能更好地反映AKI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体在昏睡、昏迷期局部长期压迫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血性损伤并不常见,我科先后接诊2例该病患者,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严重挤压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常常伴发其他多部位损伤,由于肌肉受重物挤压,可造成肌肉组织缺血坏死,严重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果诊断及治疗不及时,预后差。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hy,CRRT)是治疗挤压综合征的有效办法,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痫科自2005年7月~2009年10月应用CRRT治疗4例严重挤压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频发地震、泥石流、矿难、爆炸恐怖袭击等灾难事故中,由于房屋建筑垮塌所引起的挤压伤较为多见,挤压综合征作为其最重要的并发症,其伤情危重,死亡率高,如不积极抢救,死亡率高达40%~100%。本文着重对近5年来挤压伤综合症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特点、诊断和处理等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大量快速补液治疗地震肢体挤压伤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地震伤救治过程中,大量、快速静脉补液对预防肢体挤压综合征发生的重要性。方法分析“5.12”汶川大地震骨科住院患者136例,其中11例为建筑物垮塌所致肢体严重挤压伤,接受快速、大量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等液体,通过严格观察尿量、中心静脉压等方法,调控补液速度。同时观察血清肌酸激酶和尿量等指标,评估输液的速度及其预防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结果11例患者入院24h液体入量可以达到12000ml。没有死亡和肾功能衰竭病例发生。结论尽早、快速、大量静脉补液可以预防挤压综合征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6.
严重挤压伤病情变化快、处理难、病死率极高。地震发生时造成的房屋倒塌,所引起的损伤绝大多数为严重挤压伤,对深埋伤员进行及时搜救、现场急救、转送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由于转送伤员循就近医院进行抢救的原则,而这些医院大多是基层医院,因此,提高基层医院对严重挤压伤的诊治水平、掌握救治原则、实施恰当的救治手段,  相似文献   

7.
当人体受到大体积重物挤压后,骨骼肌发生损伤,常有血管内溶血以及肌红蛋白入血,肾小管内蛋白管形成,出现肾功能衰竭,称为挤压综合征。也可称为致重物对伤者四肢、躯干肌肉长时间挤压,或因体位脚定躯体自压致严重缺血性损害,大量肌肉坏死出现的局部或全身症状。造成群体性挤压综合征伤者的主要因素一是战争,二是特大地震。  相似文献   

8.
地震引起挤压伤的特点是伤员数量大、受压时间长、伤情复杂而且重、多发伤和毁损伤多,治疗延误或措施不当极易引发不良后果,挽救生命,减轻伤残是医疗救援的乃至整个救援工作的主题[1].  相似文献   

9.
创伤的检伤分类是群体伤医疗急救的首要环节[1].当有限的医疗救护人员面对大批的伤员,第一步救援措施必然是快速检伤分类,将重伤员尽快从伤亡人群中筛选出来;然后再分别按照伤情的轻重,依先后顺序给予急救措施[2,3].因此,群体伤的检伤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于群体伤的检伤分类的具体方法及其实践意义的报道较少.国外较常用简单分检和快速治疗(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检伤分类程序见图1.  相似文献   

10.
报告 5例蜂螫伤住院患者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9~ 48岁。主要临床表现除全身皮肤多处水肿样风团伴瘙痒外 ,均有心慌、胸闷、胸痛和心前区不适症状及心电图异常改变。重点讨论蜂螫伤致急性荨麻疹伴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汶川5·12地震收治的挤压综合征伤员的早期救治。方法分析13例从地震废墟救出的挤压综合征伤员[男10例,女3例,年龄31(16~81)岁]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员在废墟中被埋12~96h,平均38h。入住ICU后接受补液、输血及血液制品,使用抗生素、利尿、肾替代、筋膜室切开减压、截肢术等治疗。死亡3例。其中1例在入院5h出现猝死;1例入院时即处于休克昏迷状况,抢救9h死亡;1例81岁女性,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于伤后25d死亡。10例在病情稳定后转省级医院治疗,转院时7例24h尿量在400ml以上,3例24h尿量分别为302ml、315ml、120ml。跟踪随访,转院后1例于伤后58d死亡,1例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地震灾区挤压综合征发生率高,很多患者没有合并骨折而发生筋膜室综合征,容易漏诊。挤压综合征病情发展快。及时截肢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接受院外救治的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救治效果。方法分析577例于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接受过院外救治的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室颤的现场抢救结果,272例年龄为38~59岁(中青年组),其中男211例,女61例;305例年龄为60~91岁(老年组),其中男180例,女125例。结果中青年组的男女比例为1:0.29,老年组为1:0.69。2组居AMI发病部位前三位的分别是下壁、前壁和广泛前壁。占常见并发症前四位的是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心功能不全。中青年组心室颤动(VF)的抢救成功率为63.6%,老年组VF的抢救成功率为27.3%。结论AMI患者以男性多见,发病部位以下壁为主,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为主要并发症.随着年龄增长心梗并发症也逐渐增加。院外抢救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中青年组发生vF的救治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3.
14.
大连急性中毒1782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制定急性中毒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7月-2008年6月在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1782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毒物种类、中毒原因、中毒类型的月分布、中毒的侵入途径、地点、中毒距就诊的时间、救治方法及病死率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1782例急性中毒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823例(46.18%)。首位的中毒种类是药物(32.88%),单项毒种乙醇占第一位(29.12%)。有意接触毒物1179例(66.16%),尤以自杀为主,共652例(36.58%),其中女性496例(76.07%)。其次为过量饮酒,共527例(29.57%),其中男性342例(64.89%)。中毒时间呈无规律性波动,以1-2月、7.8月、11-12月相对较多。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73.57%)。地点以家中为主(30.19%)。中毒距就诊的时间以2.4h居多(723例,40.57%),1h就诊者仅占9.88%。洗胃仍为常用的救治方法,血液净化治疗成为重症中毒患者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急性中毒患者病死率1.35%,前三位死因依次为一氧化碳、农药、药物中毒,分别占33.33%、20.83%、12.50%。结论大连急性中毒的流行学特征与国内其他地方相似,但男性中毒者比例较高,这可能与过量饮酒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菜豆角中毒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并为预防救治此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2006年5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5例急性菜豆角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来诊5~20min内均得到输液及其他有效治疗,1~3h内症状缓解,2d症状消失,3d治愈出院,无1例延误诊治,亦未出现有溶血、休克等病情严重危及生命者。结论急性菜豆角中毒极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目前暂无特效解毒剂。故避免误诊、早诊断、早治疗,是此类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做好食品卫生宣教,嘱烹饪者将菜豆角煮沸约15min后再加工食用是预防中毒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脓毒症患者伴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病房或EICU收治的35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Hcy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Hcy组(Hcy≤15μmoL/L)203例和高Hcy组(Hcy>15μmoL/L)14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AKI发病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163例脓毒症出现AKI,AKI发生率为46.3%(163/352)。与正常Hcy组比较,高Hey组患者年龄更大,具有更高比例的吸烟、饮酒史,更有可能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P<0.01或0.05),脓毒性休克及CRRT的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SOFA评分及28d死亡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Hey组的AKI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Hcy组,尤其是在AKI2期及AKI3期(P<0.01)。校正年龄、SOFA评分、脓毒性休克及糖尿病病史等影响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cy组发生AKI的风险是正常Hcy组的1.214倍(OR=1.214,P<0.001,95%CI:1.127~1.301)。结论血清Hcy水平与脓毒症患者AKI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Hcy水平升高可能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介素在急性肺损伤大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8、10(IL-6、IL-8、IL-10)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油酸(0A)组(n=21)(鼠尾静脉注射油酸0.1ml/kg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OA组分为2,4、6h3个观察点,每个点7只。对照组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l/kg,观察6h。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光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肺组织匀浆IL-6、IL-8和IL-10的含量。结果油酸鼠尾静脉注射可引起肺组织明显的形态学改变。OA组与对照组比较,可见PaO2下降,肺湿/干重比、PMN%、IQA增加(均P〈0.01),血浆、肺组织匀浆中IL-6、IL-8、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均P〈0.01)。血浆、肺组织匀浆IL-6和IL-8水平与急性肺损伤IQ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急性肺损伤时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均明显升高,IL-6在急性肺损伤时起炎症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59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过程中阿托品中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过程中阿托品中毒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方法59例AOPP患者接受常规洗胃,应用胆碱脂酶复能剂,对症支持治疗,并尽早应用阿托品。分析其转归。结果25例(42·37%)出现不同程度的阿托品中毒,阿托品中毒前1h阿托品用量为28·16±21·92mg。全部出现皮肤干燥,心率>130次/分,20例(80%)出现躁动。阿托品中毒与非中毒者的瞳孔大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较大剂量阿托品后,瞳孔的大小与阿托品用量的相关性不大。小躁动的出现说明阿托品用量到位。  相似文献   

19.
常见的急性心梗超急性期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方法58例经院外急救随后转入急诊室治疗的考虑AMI的患者,男37例,女21例,年龄56.7(35~82)岁,接受全导联的心电图追踪捕记,后经心肌酶谱检查或冠脉造影最终确诊为急性心梗。分析其心电图特点。结果58例AMI病例中,急性前壁24例(41.4%),前间壁15例(25.9%),下壁10例(17.2%),前壁合并下壁9(15.5%)。AMI超急性期的心电网中均未见异常Q波出现。ST段斜上型抬高38例(占65.5%),T波高尖、增宽41例(70.7%)。有4例初始心电图大致正常,呈假性正常化现象(6.9%)。这些表现仅持续数小时。结论在A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中,往往没有典型的病理性Q波、损伤型ST段抬高和缺血性T波改变,而表现为T波增高或高尖、ST段抬高(常为斜上型)、或R波的增高或降低,也可能无明显改变(假性正常化)。认识这些变化有助于对提高院外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