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 98例NYHA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分为治疗组 5 0例与对照组 4 8例。治疗组加服美托洛尔 ,首剂 6 2 5mg/d ,以后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加大用量 ,总量控制在 5 0mg/d。服药前后每 2个月进行一次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每半月查一次心电图。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胸比值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治疗组在第 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心胸比值缩小 ,两者都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心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数 ,改善心功能 ,同时也能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CI介入手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PCI介入治疗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采用PCI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并发症的发生率、靶血管复流现象及TIMI血流分级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左室短轴缩短率与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增高,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全因死亡、梗死后心绞痛、支架内血栓形成、再灌注性心律失常、顽固性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情况和无血管复流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PCI介入手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可有效缩短左室射血流与左短轴率,改善患者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Ⅰ期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术后Ⅰ期心脏康复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Killip心功能分级、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1),Killip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Ⅰ期心脏康复可促进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降低医疗支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路径,另选取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时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院后3、6个月时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5.
郭苹  刘娟 《妇幼护理》2023,3(21):5191-5192
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伴心律失常治疗辅以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2019 年 8 月至 2023 年 1 月我院治疗的 60 例急性心梗伴 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 的心功能、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 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进,能够改善不良情绪及心功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满 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早期康复对经桡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患者均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锻炼。分别在术后及术后3个月测量2组患者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术后对2组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发现,2组患者的LVEF及6 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处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较术后当天显著增加,并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LVEF值较术后当天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较干预前明显延长,较对照组也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早期康复能够促进其心脏功能恢复并且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心功能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心血管科住院A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心脏运动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及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1个月的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内6个月LVEF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的6 min步行试验(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6MWD的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内6个月6MWD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运动康复不仅能够改善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的心功能,而且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血栓抽吸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运动训练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行血栓抽吸术后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血栓抽吸治疗术后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予以早期康复运动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舒适度情况、血管并发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1周及3个月后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RDs)及6min步行试验(6MWT)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观察组心输出量、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康复训练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总的MACE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动后1周及3个月的EF、FS较对照组高,6MWT较运动前升高。而LVEDd及LVRDs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血栓抽吸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可以增加患者冠状动脉血液流动性,提高心输出量,有效降低血压,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新发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泵入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Killip分级、N末端B型脑钠钛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静脉泵入rh BNP。检测与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 h的呼吸困难评分、EF值、入量、尿量、尿量与入量的差值、Killip分级以及心源性死亡情况以及治疗前后NT-pro BNP、LVEF和LVEDd值等,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EF值、尿量以及尿量与入量的差值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Killip分级以及心源性死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T-pro BNP、LVEF和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NT-pro BNP、LVEF和LVEDd均有明显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T-pro BNP和LVED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LVEF值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静脉泵入rh 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以及临床症状等,并对患者长期的心功能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抑制了患者早期左室的重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文  周丽  钟远慎 《全科护理》2021,19(29):4104-4106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对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6月于医院行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82例冠心病病人,按电脑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病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桡动脉入路PCI术病人实施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可明显改善病人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医取穴干预联合运动康复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取穴干预联合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评分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新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MI患者169例,分为2组,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患者36例作为CRBBB组,单纯AMI患者133例作为非CRBBB组,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Killip分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CRBBB组梗死部位多为前壁或广泛前壁,梗死动脉多为前降支近端;CRBBB组CK和CKMB峰值、心功能Killip平均分级和分级≥Ⅲ级发生率、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院内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CRBBB组,但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非CRBB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伴发新出现的持续性CRBBB,提示临床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可作为AMI患者病情恶化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0 d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AMI行介入手术后无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两周的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优化路径实施10 d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生活自理能力、心功能分级、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LVEF、生活自理能力、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0 d心脏康复程序有利于患者心脏的康复,而且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于乐  ;张明 《中国临床康复》2014,(50):8103-8107
背景:多项基础研究证实人脐血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安全有效,但目前尚未有该方法用于临床治疗的报道。目的:观察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25例,其中12例患者冠脉造影后通过微导管将脐血单个核细胞悬液注入到冠状动脉远端,13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规范应用药物治疗,急性期均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价指标为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比较,移植组治疗后12,24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高,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12,24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移植组各个时间点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增高(P〈0.05)。各随访期间均未发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果表明利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左室重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选择常规血液透析方法,护理结束后分析心衰治疗前后SDS评分、心衰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短颈缩短(FS)、护后满意度、护后负面情绪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结束后对照组患者SDS评分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心律、血压、FS、LVEF以及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护理满意率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声波 《妇幼护理》2023,3(15):3737-3739
目的:探讨在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疗效。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2月期间,从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的病人中选择60例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进行了统一的编号之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他们分别进行了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通过比较,来探索两种护理方法对病人的干预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心脏功能和心理情绪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干预组更低,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力衰竭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其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病友之家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康复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手术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进行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邀请其加入病友之家,参与一系列活动。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2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LVEDD)改善情况、主要不良心脑事件(Major adverse cadiac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的发生情况、再入院率。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2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MACCE的发生率、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病友之家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心脏康复,降低患者MACCE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伴发新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估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3年2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心脏科住院的AMI患者105例,分为两组,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患者32例为观察组,单纯AMI患者7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cTNI)滴度、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Killip分级、严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患者发生快速或缓慢心律失常的比例、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的比例、心源性休克比例、cTNI滴度及早期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单纯AMI患者(P〈0.05),而LVEF、溶栓再通率显著〈单纯AMI患者。结论AMI伴发新出现的持续性CRBBB,提示临床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可作为AMI患者病情恶化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化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情绪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大月月份)和对照组(小月月份)各59例,实验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系统化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分别于入院48 h内、出院前1 d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焦虑情况,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减轻明显,心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P<0.01)。结论:系统化心理干预可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3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6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胺碘酮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P-R与Q-T间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后壁厚度(LVWP),并统计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均明显降低,P-R与Q-T间期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心率、P-R间期和Q-T间期较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LVD、LVEF、LVWP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LVD、LVEF和LVWP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χ2=4.247,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慢心率,恢复正常射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