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IBS女性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以持续性或间歇性腹痛和(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S的全球患病率为5%~15%[1],因IBS发病率高,症状顽固,对患者生活工作影响较大,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目前对IBS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目前尚无单一的发病机制能够解释其所具有的所有症状。目前认为可能是多因  相似文献   

3.
自我管理模式在社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饮食调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1]。IBS在全球有较高的发病率,西方人群患病率约为10%-20%[2],我国患病率约为5%[1],且好发于20-50岁的中青  相似文献   

4.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以不定部位的腹痛、腹胀,或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该病症状处于持续或间歇发作状态,且经相关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研究表明[1-2],1997年北京地区IBS流行率在7%左右,而在西方国家,成年人中IBS发病率约为8%~23%。该病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大  相似文献   

5.
辛开苦降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又称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1].在普通人群中进行问卷调查,有IBS 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4%~22%,并且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海燕  李延青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2):1145-114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的一组肠功能障碍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或异常的生化指标。根据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西方国家有15%~20%的人患有IBS,我国潘国宗等近年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IBS症状者占北京地区人群的1%;广州魏秀清等用类似的方法调查表明有IBS症状者占该地区人群的5.6%。由于IBS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还不完全清楚,其治疗也限于对症处理。若…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刘建湘  谢鹏雁 《临床荟萃》2003,18(14):837-839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 ,IBS)是由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及性状异常的一组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 ,临床缺乏形态学及生化学异常的依据 ,目前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本征十分常见 ,西方国家成人患病率为 8%~ 2 3% ,平均约 15 % [1] 。在我国 ,北京地区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用罗马标准Ⅱ判断有IBS症状者约占人群的 1% [2 ] 。由于本征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 ,而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 ,所以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学及排除法。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肠动力异常 ,内脏感觉异常 ,精神生理因素及小肠、结肠内激惹因子等因…  相似文献   

8.
当前,肠道感染或炎症在胃肠功能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备受重视,也是最有争议的论题之一。肠道感染能否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其在胃肠功能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等都尚无定论,但可肯定的是肠道感染或炎症是胃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子之一。本文以肠易激综合征(IBS)为代表,着重论述肠道炎症引起功能性胃肠动力异常的机制。IBS是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其功能异常包括运动、感觉及分泌异常等,动力异常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涉及包括结肠、小肠及其他消化道动力异常,甚至消化道外动力异常。IBS的动力异常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腹泻为主,也可表现…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社会支持的调查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IBS)是由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胃肠功能性疾病。本病发病率高,人群发病率在20%~30%,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常见[1]。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有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参与IBS的形成,许多lBS患者存在心理方面的异常,I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BS)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明显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功能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IBS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3型,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多见。自2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漯河地区城乡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病率、就诊率.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漯河市城区和农村抽取年龄在18~80岁的居民共2940人进行面谈式问卷调查.结果 漯河城乡IBS患病率为5.88%,直接标化后得总体患病率为5.89%.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00:1.24.IBS病例总体就诊率为17.3%.结论 河南省漯河市城乡IBS患病率较高,但低于国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病情况,分析罗马Ⅱ和罗马Ⅲ诊断标准对该人群IBS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在汶川地震后2年半和3年,分别用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制定IBS中学生问卷调查表对地震灾区和非地震灾区5所中学的中学生进行2次调查,分析比较IBS患病率的变化。结果用罗马Ⅱ标准调查发现地震灾区中学生IBS患病率为23.6%;非地震灾区患病率为21.6%,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67);用罗马Ⅲ标准调查发现地震灾区中学生IBS患病率为6.2%,非地震灾区患病率为4.6%,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39)。符合两种诊断标准的地震灾区IBS学生有10.3%,非地震灾区IBS学生有9.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支持两种诊断标准的症状方面,地震灾区IBS学生每天排便〉3次或每周排便〈3次等症状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按罗马Ⅲ标准,各亚型构成比IBS-C为30.4%,IBS-D为28.4%,IBS-M为8.8%,IBS-U为32.4%;按罗马Ⅱ标准,各亚型构成比为IBS-C为28.5%,IBS-D为47.7%,腹泻和便秘交替型为18.6%,罗马Ⅲ标准中的IBS-M和IBS-U合为一组与罗马Ⅱ标准中的腹泻和便秘交替型的构成比进行比较,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罗马Ⅱ和罗马Ⅲ两种标准调查地震灾区中学生IBS患病率和分型存在着差异,但两种标准对地震灾区IBS患病率的影响是对等的,患病率和分型的不同是由两种标准的本身的差异造成,可能更接近罗马Ⅲ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者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症状持续或间歇发作,经相关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的综合征。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西方人群发病率约15%~20%,我国约5%~10%[1]。IBS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免疫异常、肠道微生态失衡、感染、脑-肠轴  相似文献   

14.
正1 IBS-D发病机制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而引发的疾病,具体表现为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异常,没有明显形态学或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根据不同症状,临床上将IBS分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便秘型肠易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近年来已被公认为是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是一组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缺少形态学或生化学异常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崔舒晟  胡颖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03-330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惠.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及生物化学异常改变等可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未分型。据报道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IBS的患病率均非常高,我国人群患病率估计在20%,也有报道在西方国家IBS患者占胃肠门诊病人的25%~50%,在我国约占40%。本文就近年IBS的病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1]。在我国,IBS患者在消化专科门诊中就诊的比例达20%~50%[2],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可分为便秘型、腹泻型、便秘腹泻交替型,其中腹泻型是临床较常见病症。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8.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指一组包括有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异常、排便感觉异常、腹痛及腹胀等临床表现的功能性疾病,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其属中医“泄泻”、“腹痛”、“便秘”等范畴。国内调查研究显示,IBS患者占消化科门诊量的30%~50%,北京地区符合罗马Ⅱ标准和man-ning标准的检出率分别是0.82%与7.01%,男女之比约为1∶1.5〔1〕,多见于18~30岁的青少年〔2~3〕。IBS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或便秘)交替型以及腹痛型,其中腹泻型最多见。〔4〕中医学对腹泻型IBS的诊治有独道的见解,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综述如下。辨证分…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又称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  相似文献   

20.
<正>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其发病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改变、肠上皮通透性变化、肠道免疫紊乱、脑肠肽分泌异常、肠道菌群失调以及应激和精神心理状态、遗传易感性、食物不耐受等诸多因素有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