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护理本科新生情绪弹性的影响,为提高护理本科新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 将随机选取的护理专业2个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名.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实验组护理本科新生实施辅导,对照组不接受团体心理辅导.以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为工具评价效果.结果 情绪弹性总分在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上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对照组干预前、中、后测情绪弹性总得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干预前、中、后测情绪弹性总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情绪弹性及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护理本科新生情绪弹性的提高,且作用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程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1例需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情境治疗、对家属教育等短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医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情绪状态方面的情况.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在屈服、回避、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紧张-焦虑、忧郁-沮丧、愤怒-敌意、有力-好动、困惑-迷茫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差异(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在屈服、回避、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紧张-焦虑、有力-好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短程心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消除疑虑、提高信心,帮助患者增强心理应对能力,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恢复、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呼吸科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可有效调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健康信念,提高自我护理管理水平,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训练对青年淋巴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将首次接受化疗的65例青年淋巴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干预组(n=33),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8次心理弹性训练,于干预前、干预后通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及坚韧、力量、乐观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心理弹性总分及3个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弹性训练能有效减轻青年淋巴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焦点解决技术的团体心理辅导对低年资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以数字排序及自愿原则将89名护士分对照组55人和观察组3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个人谈心谈话,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焦点解决技术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采用应付方式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护士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得分高于对照组,不成熟型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总分及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4个维度均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离职倾向量表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焦点解决技术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帮助低年资护士更好地应对职业压力,降低离职倾向,促进护士个体成长。  相似文献   

6.
马玲  王嵘  于晋 《全科护理》2014,(20):1911-191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实习护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20名实习的护理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护生特点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分别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量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情况。[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护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团体心理辅导后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方面改善明显。[结论]根据护生特点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提升护生的人际关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栾婷  栾运慧  王颜芳  闫丽萍 《全科护理》2021,19(15):2106-2108
目的:探讨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对尿毒症病人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尿毒症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心理弹性评分、面对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回避、屈服等应对方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尿毒症病人心理弹性,使病人能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从而促进病人康复及预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将120名≤18a的青少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实验组以自尊、自信、人际关系、压力应对,以及健康使用电脑和网络为主题进行干预,40min.1次.w-1,共干预4次。对照组在相同时间内进行与本干预无关的课程。干预前后采用自编问卷、自尊量表、网络成瘾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实验组干预后自编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t=2.781,P<0.01);干预后两组间自编问卷评分有显著性差异(t=2.635,P<0.05)。自尊量表评分干预后与干预前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网络成瘾量表评分两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干预后自编问卷单项因子回答正确率较干预前普遍提高,对照组多项因子回答正确率普遍降低。结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高危人群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对网络成瘾问题的认识和对网络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自助教育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74名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140例和对照组1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的护理管理基础上采用心理自助教育。并对两组压力源调查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心理自助教育后,实验组护士在压力源调查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护士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自助教育能显著降低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护士的心理和工作压力;通过让护士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心理困境,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最终提高医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99-3901
探讨心理弹性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选择80例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常规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和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弹性护理干预(建立信任,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弹性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应激能力、家庭社会支持)。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进行评测。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坚韧、自强、乐观维度评分和心理弹性总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坚韧、自强、乐观维度评分和心理弹性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体健康维度、功能维度和症状维度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总体健康维度、功能维度和症状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弹性干预能够提高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状况,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对大学1年级本科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14名大学1年级护生以班为单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实施"六个一干预"模式。结果除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外,心理健康干预后实验组大学1年级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对照组SCL-90总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实验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因子和SCL-90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生社交回避SAD总分均下降(P0.05)。结论 "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和"六个一干预"模式对提升大学1年级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应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并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合式心理治疗对慢性湿疹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神经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湿疹病人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干预组进行整合式心理治疗,对照组仅予电话随访,2周1次,督促病人规律用药和定期随诊。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 90)量表评分和血清神经肽测评结果。[结果]整合式心理治疗前,湿疹病人在 SCL 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疹病人 SCL 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与血清 P 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整合式心理治疗后,干预组SCL 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附加因子等方面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VIP 检测结果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整合式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病人的不良心理因素,从而促进病人心理健康,减轻疾病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5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干预组80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一般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指导、身心放松训练、集体心理治疗、家庭及社会支持治疗等。比较2组不同时间SAS、SDS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入院后1d、3d、7d、14d,4次评定,显示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晚期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BPOMS总分、PFS各项评分及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干预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焦虑情绪、心理韧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84例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住院的患者按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共情护理,观察1周.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情绪变化,心理弹性量表评定心理韧性状况,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定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共情护理1周末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共情护理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心理弹性量表评分较共情护理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3.8%)(P<0.01).结论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及家属进行共情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缓解家属心理压力,提高家属对患者的支持度,提高患者的心理韧性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获得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叙事医学护理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叙事医学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危机水平、疾病应对方式以及生活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结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合理情绪疗法结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希望水平、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乐观、自强、坚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态度、亲密关系、行动态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9%(P<0.05)。结论合理情绪疗法结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全面护理模式对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常规护理+全面护理模式)和对照组(51例,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SCL-90各心理状况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P<0.05)。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WHO-QOL中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及总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男生压力源、压力强度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9名护理专业本科男生进行测评,并与153名女生进行比较。结果男生的压力源集中在考试压力、同学竞争、感情问题、专业是否适合自己、个人习惯、经济状况、就业前景7个方面,与女生无差异(P〉0.05)。但男生压力强度得分高于女生(P〈0.01),且在SCL-90量表的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和偏执4个因子上得分高于女生(P〈0.01或P〈0.05)。结论护理本科男生的压力源与女生无明显差异,但压力强度高于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生。应采取积极心理干预和疏导措施,缓解其心理压力.减轻压力造成的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定向差异性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症患者社交状态、认知状态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204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定向差异性护理。采用社交焦虑量表(SPIN)、不育不孕认知状态调查表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社交焦虑状态、认知状态及心理弹性。比较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社交焦虑状态评分(害怕、回避、生理反应、总分)、认知状态评分(生殖解剖知识、不孕不育概念、诊断根据、造成不孕不育的因素、受孕条件与治疗方法)及心理弹性评分(坚韧、力量、乐观、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社交焦虑状态评分明显降低(P<0.05),认知状态及心理弹性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 结论定向差异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不孕不育症患者的社交状态、认知状态及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