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期寻找更为有效治疗手段.方法 2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组,根据处死时间点每组分成1 d和3 d两个小组,每组6只.缺氧缺血组结扎左颈总动脉后休息1 h,再置于8%氧浓度的低氧环境中2 h,分别于实验1 d、3 d乙醚麻醉下处死动物,留取脑组织,半数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半数液氮保存,采用HE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在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新生大鼠HIE时HIF-1α基因的表达.结果 缺氧缺血组大鼠相继表现为烦躁不安、全身发绀,呼吸加深加快、站立不稳、嗜睡、激惹或间断发作的痉挛和抽搐;HE染色显示:左侧大脑皮层出现局灶性神经元核固缩、核碎裂、核仁偏位、不清或消失、基质疏松;脑组织HIF-1α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尤其是缺氧缺血3 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显示:缺氧缺血组1 d组和3 d组各时间点、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均可见不同程度的HIF-1α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阳性表达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海马和皮层的锥体细胞亦有HIF-1α阳性细胞分布.结论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时HIF-1基因表达增强,主要表现在大脑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围产期新生儿缺氧引起的脑损伤,也是新生儿死亡和并发神经系统后遗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我科自2002年5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HIE中,运用1,6-二磷酸果糖(FOP)治疗HIE36例,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中差异性表达miRNA,构建HIE中miRNA及其靶基因调控网络。方法 将7 d龄新生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HIE组及假手术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Rice法建立新生大鼠HIE模型,造模24 h取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基因芯片检测HIE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海马组织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采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相关miRNA调控的靶基因及信号通路。结果 筛选出差异性表达的miRNA共22个,其中表达上调9个(mmu-miR-215-5p, mmu-miR-1249-3p, mmu-miR-3072-5p, mmu-miR-324-3p, mmu-miR-690,mmu-miR-874-5p, 11_10767,11_10888,13_12928_star)、表达下调共13个(mmu-miR-141-3p, mmu-miR-182-5p, mmu-miR-183-5p, mmu-miR-190a-3p, mmu-miR-200a-3p, mmu-miR-200b-3p, mmu-miR-200c-3p, mmu-miR-429-3p, mmu... 相似文献
5.
Wnt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是一种与炎症,损伤修复,肿瘤发生、发展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的蛋白,广泛参与了慢性肾脏病、赭曲霉毒素A相关性肾病、肾脏肿瘤等肾脏疾病的发病过程,有望成为诊断肾脏疾病的新型分子生物标志物及肾脏疾病治疗的靶点之一.本文就Wnt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在肾脏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α(interleukin-α,IL-1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β,IL-1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于生后3 d及7 d检测病例组32例HIE患儿与对照组24例正常新生儿血清中IL-1α以及IL-1β水平.结果 生后3 d HIE患儿和正常新生儿血清中IL-1α水平分别为8.76±4.07 pg/ml,3.95±1.09 pg/ml;生后7 d分别为5.00±2.12 pg/ml,3.52±1.74 pg/ml,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 d HIE患儿和正常新生儿血清中IL-1β水平分别为64.00±13.80 pg/ml,33.89±18.32 pg/ml;生后7 d分别为54.30±13.10 pg/ml,36.91±18.02 pg/ml,两者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 d和7 d,HIE患儿血清中IL-1α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 d和7 d,HIE患儿病情愈严重血清中IL-1β水平升高愈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HIE患儿血清中IL-1α和IL-1β水平变化与HIE和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并且在新生儿HIE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与单纯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进行比较,探讨NEP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方法从孕18 d的Sprague-Dawley(SD)大鼠胚胎大脑皮质中分离获得原代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传代后采用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采用已成功构建的慢病毒载体将NEP1-40基因导入第3代神经干细胞内建立NEP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将30只SD大鼠在第9胸椎水平进行脊髓右侧半切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只,伤后第7天在损伤局部分别植入细胞培养液(损伤组)、神经干细胞(NSC组)及NEP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NEP1-40-NSC组)。另取10只仅行第8~10胸椎椎板切除,设置为假手术组。细胞移植前和移植后8周通过Basso-Beattle-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及网格测试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细胞移植后8周,BBB测试及网格测试结果显示:损伤组大鼠BBB评分最低且网格摔倒次数最多,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BBB评分较之增高且网格摔倒次数减少(P〈0.01),而NEP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BBB评分最高且网格摔倒次数最少,和前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EP1-40基因修饰能进一步提高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对于大鼠脊髓损伤后行为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为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纳洛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据报道,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的β-内啡肽水平显著升高,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我们对HIE新生儿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其对β-内啡肽的影响,探讨临床治疗新生儿HIE的有效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足月中、重度HIE患儿42例,均于出生24h内入院。男28例,女14例;出生0.5~22h,平均(10.85±6.10)h;出生体重2400~4000g,平均(3235±454)g;胎龄37~42周,平均(39.2±1.1)周;符合韩玉昆1997年修订的HIE中、重度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0例,男14例,女6例;纳洛酮治疗组22例,男14例,女8例;2组… 相似文献
9.
Wnt信号对神经发生和血管新生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nt信号通路与神经发生和血管新生密切相关,该通路对于大脑可塑性的调节意义重大。对Wnt信号调节作用与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大脑损伤后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10.
人胚胎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在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基础上,研究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前景。
方法:实验于2002-09/2004-03在深圳宝安血站干细胞研究实验室内完成。实验中采用L-DMEM分离培养骨髓中间质干细胞。7窝SD 1d龄新生大鼠共81只同窝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组,不干预。②模型组:结扎左颈动脉,吸氧3h制成缺氧缺血性模型。③生理盐水组:造模后24h定位注射生理盐水8μL。④间质干细胞组:处理同生理盐水组,注射间质干细胞(1.0~2.0)&;#215;10^6/μL。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移植后第42天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第10周麻醉状态下处死实验鼠,制作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间质干细胞在脑内存活和分化情况。
结果:①第1周内成活率:第7天,81只实验鼠存活42只,间质干细胞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存活率分别为75.0%和82.4%,差异不显著;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35.3%)和模型组(50.0%)(P〈0.01)。②水迷宫试验显示间质干细胞组大鼠的空间识别和记忆能力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P〈0.01);培训后第5天,间质干细胞组识别平台的平均时间为7.5s,与正常组7.0s不存在差异。③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间接免疫实验结果显示:间质干细胞移植组中,进针注射部位存在大量移植细胞,并向周围迁移,皮质层、海马等部位检测到移植细胞;所植入的细胞约6%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约8%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结论:移植人间质干细胞组能有效修复缺氧缺血导致的神经受损,改善其功能,明显提高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1周内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头颅CT扫描加薄层扫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行常规头颅CT扫描,对兴趣区加薄层扫描,观察常规头颅扫描结合局部薄层扫描条件下颅内脑组织密度变化情况。结果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平扫时,脑叶低密度区显示不明显。18例小脑幕缘高密度影显示模糊。2例单纯脑沟可疑高密度影,加薄扫后病灶清晰显示。结论常规头颅CT扫描结合对脑叶低密度区及高密度区显示模糊的层面进行薄层扫描,能清楚显示常规头颅扫描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灶,特别是对脑回、脑沟显示更清晰,能够观察微细的脑组织密度变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采用常规治疗的4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苯巴比妥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41例患儿为观察组。监测观察组苯巴比妥血药浓度,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2%)明显高于对照组(63.4%)。观察组患儿随着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增加,临床疗效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为25~40μg/mL时,总有效率最高为94.7%。结论采用苯巴比妥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为25~40μg/mL时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8)、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相关性。方法 HIE患儿50例为HIE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2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 d、3 d、7 d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8、Caspase-3水平。结果 HIE组轻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出生1 d、3 d、7 d后,HIE组中度、重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P0.05),重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P0.05)。出生3 d时,HIE组中度、重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出生1d、7d(P0.05)。HIE患者的IL-8和Caspase-3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IL-8、Caspase-3均参与了新生儿HIE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IL-8、Caspase-3水平与HIE病情轻重与病程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与MR表现。方法对21例HIE患者的临床、头颅MR、MR氢波谱(^1H—MRS)、弥散张量成像(DT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锥体外系症状、锥体束损害、智能障碍及精神症状等。MR病灶均位于脑白质和(或)基底节区。10例^1H—MRS中病灶区胆碱类化合物(Cho)峰均升高,7例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6例乳酸(Lac)峰增高或呈双峰。8例DTI中均示病灶区脑白质纤维束形态变细消融。结论HIE患者行MR及功能MR检查可以准确评估脑组织受损程度和范围,有利于病情分析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及临床诊断依据 ,重点综述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65例HIE患儿(HIE组),采用日立7602生化仪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水平,并以68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心肌酶谱及cTnI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HIE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水平,分别为(98.9±9.6)U/L、(385.4±15.5)U/L、(89.3±9.6)U/L、(300.8±19.8)U/L、(399.1±17.9)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IE组cTnI水平为(1.4±0.4)ng/mL,高于对照组(P<0.05)。CK-MB检测新生儿HIE的灵敏度为88.6%,cTnI检测新生儿HIE的特异性为86.3%。结论 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检测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12-1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0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记录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比较2组护理前及护理6、12、18个月后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Gesell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显著高于对照组(75.6%),并发症发生率(35.6%)显著低于对照组(15.6%)(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护理6、12、18个月后MDI、PDI、Gesell评分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升高的幅度较大(P0.01)。结论对HIE新生儿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可改善生存质量及预后,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00例HIE新生儿血清IL-6、IL-18及CRP水平,并与10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HIE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IL-6、IL-18及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随临床分级程度加重逐渐升高;血清CRP水平与血清IL-6、IL-18水平均呈正相关(r=0.663、0.725,均P0.01),IL-6与IL-18水平呈正相关(r=0.783,P0.01)。结论 IL-6、IL-18及CRP在HIE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且与HIE病变严重程度和临床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对病情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螺旋CT表现与特点,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有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258例HIE病例进行螺旋CT检查,将其CT表现特征进行归纳,并作CT分度。结果258例HIE中,结合文献按受累脑叶范围分轻、中、重度,其中轻度139例,中度62例,重度57例。结论HIE的CT表现颇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及新生儿正常影像学表现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分度。 相似文献
20.
叶正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4):58-60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otetrahxosyl ganglioside,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及对血清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HIE患几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GM1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MMP-9水平、CT值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及CT值升高,MMP-9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MMP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44%,对照组为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P〈0.05)。结论GM1治疗HIE疗效满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并且能减少MMP-9的释放,保护神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