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4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47例予以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血清胃泌素(GAS)、内皮素(E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症状积分、血清GAS和E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症状积分、E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4%)与对照组(17.0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清中GAS和ET水平,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黄胜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4,24(4)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乌梅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根除Hp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乌梅丸联合四联根除Hp疗法治疗,比较两组Hp转阴情况、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胃镜及病理情况、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结果:治疗组(96.00%)Hp转阴率较对照组(82.00%)更高(P<0.05);治疗组(92.00%)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76.00%)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胃镜及病理情况评分降低(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PGⅠ、PGⅡ水平提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乌梅丸应用于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能够促进Hp转阴情况、临床症状改善,促进临床疗效提高,改善胃镜及病理情况,提高PGⅠ及PGⅡ水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叶酸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阴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HP阴性的80例CAG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叶酸治疗组(叶酸组)和安慰剂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胃镜下观察指标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叶酸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胃镜下观察指标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各项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叶酸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叶酸治疗可以改善HP阴性CAG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黏膜炎性反应和萎缩状况,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及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钠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Hp根... 相似文献
6.
吴崇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11)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Hp感染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是选取60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低剂量组、标准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且每组20例。所有患者服用克拉霉素片和阿莫西林胶囊作为基础治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其中低剂量组20 mg(1次/d),标准剂量组20 mg(2次/d),高剂量组40 mg(2次/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积分,包括Hp彻底根除率、胃肠激素水平、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各组症状总积分均下降。高剂量组促胃液素、促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低于标准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高剂量组10.00%、标准剂量15.00%和低剂量组20.00%(P >0.05)。结论:不同剂量的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对Hp阳性浅表性胃炎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其中高剂量艾司奥美拉唑能够显著提高Hp根除率,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叶酸联合Hp根除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CAG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Ⅰ组为对照组给予标准四联用药治疗;Ⅱ组为试验组给予四联用药+叶酸+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1年后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Ⅰ组与Ⅱ组在Hp根除率无明显差异,但在辅助用药后病理学改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叶酸联合Hp根除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邹玉倩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4):32-33
目的:评价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旋杆菌胃炎的效果,为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治疗的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老年患者(n=80),结合治疗方法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0例老年患者接受常规疗法,研究组40例老年患者接受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血清指标水平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老年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治疗后血清指标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老年患者组间用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对比常规疗法,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老年患者具有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由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80例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新序贯疗法:前5d口服埃索美拉唑片2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每日2次,后5d改为埃索美拉唑片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呋喃唑酮片100mg,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片2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每日2次,口服7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停药3个月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Hp清除率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87.50%,较对照组70.00%显著提高;Hp清除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显著性;且症状积分、病理积分、胃黏膜萎缩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序贯疗法对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根除效果明显好于三联疗法,Hp根除后临床症状及胃黏膜萎缩程度可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
胃血色素指数的测定对幽门螺杆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Hb测定对Hp的诊断价值。方法180例慢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时,测定胃IHb与Hp检测,对Hp阳性患者80例,行根除治疗后1个月,进行了IHb测定和Hp检测。结果180例患者中,Hp阳性者为102例,阴性者78例,两组间IHb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当把IHb判定Hp阳性分界值设定为60时,对Hp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为89.22%,特异性为93.59%,诊断准确性91.11%。根除Hp治疗1个月后,根除成功71例中,根除前、后1个月IHb值分别为(65.2±4.7)、(56.7±4.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根除不成功9例中,根除前、后1个月IHb分别为(64.5±4.6)、(63.6±4.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进行胃镜检查时,可以迅速而简便测定胃IHb值对Hp感染和除菌诊断是有价值的,值得推广应用;但IHb对诊断Hp感染设定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对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和复合性溃疡(CU)的老年患者胃窦、胃窦胃体交界处和胃体黏膜以及慢性胃炎(CG)患者胃窦黏膜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统计各自胃黏膜的萎缩、肠化生、慢性炎症、活动性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DU患者胃窦、胃窦胃体交界处和胃体黏膜的萎缩发生率分别为54.0%、8.0%和16.0%,肠化生发生率分别为19.0%、6.0%和4.0%。其胃窦黏膜肠化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相应的GU、CU或CG者。3种消化性溃疡和CG患者均存在胃窦部慢性炎症,且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胃体部炎症的发生率较高,其胃炎活动性以胃窦部为主,且均较CG者高。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均可有胃窦部灶性萎缩和肠化生发生,但DU胃窦黏膜肠化发生率最低,这可能是老年DU患者罹患胃癌危险性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穴位注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洪雁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12,(6):52-54
目的观察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采用药物穴位注射的同时结合护理治疗。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过穴位注射结合精心护理,临床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除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外,精心的护理也十分重要,本组患者通过穴位注射结合护理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门诊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8、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的效果确切,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环氧化酶-2(COX-2)、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20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和对照组(n=60,常规四联疗法).比较两组的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96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胃镜病理检查评分、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镜病理检查评分、主要症状积分和次要症状积分均降低,GQOL-74各项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治疗CAG可显著改善患者胃部病理状态和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Hp根除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生长激素调素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慢性胃炎患者18例,取胃窦黏膜组织,以快速尿素酶及改良Giemsa染色两种方法判断Hp感染。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标本中生长激素调素mRNA的表达。结果18例患者中,Hp阳性者10例,阴性者8例;10例Hp阳性患者中7例呈现生长激素调素的高表达,8例Hp阴性患者中仅3例呈现生长激素调素的低表达(P=0.004)。结论生长激素调素在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中呈高表达,提示生长激素调素可能是介导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Hsp60)抗体与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及活检组织病理染色检测Hp感染,采用间接固相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sp60抗体表达情况,并对胃镜活检标本行病理检查了解胃黏膜炎症情况.结果 ①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sp60抗体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7.2%,慢性萎缩性胃炎为59.2%.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sp60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P《0.01).②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sp60抗体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Hp密度及14C-UBT测定尿素酶活性均明显高于Hsp60抗体阴性者.③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sp60抗体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慢性炎症严重程度和活动性均明显高于Hsp60抗体阴性者.结论 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sp60抗体可能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回顾性对照研究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能否逆转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改变。方法选择因慢性胃炎行胃镜检查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病理证实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HP阳性(美兰染色)的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分为HP根除组(76例);HP未根除组(65例),每年做胃镜1次,连续2年以上者。结果在根除HP后1年时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程度较HP未根除病人明显改善,部分病人逆转到正常,在2年时肠化生和萎缩未再进一步改善。结论对于合并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慢性胃炎病人,根除HP治疗对病人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疗法治疗疣状胃炎(VG)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经胃镜诊断且Hp阳性的212例VG患者按胃镜检查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每组106例。A组在胃镜下对所有成熟型疣状病变行高频电凝治疗,术后予Hp根除治疗;B组仅予Hp根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4周时Hp根除率和疣状病变治愈率、6个月时疣状病变的治愈率和长期随访过程中的癌变率。结果A、B组分别有1例和2例因药物过敏反应退出试验。6个月时A、B两组各有5例和4例失访。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4%(97/105)和93.3%(97/104),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疗程结束后4周时成熟型疣状隆起的治愈率分别为95.4%(248/260)和6.9%(17/245)(P<0.001),6个月后成熟型疣状隆起的治愈率分别为87.1%(216/248)和19.6%(46/235)(P<0.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A、B两组分别随访(41.2±15.5)个月和(41.7±15.2)个月,A组癌变率为0,B组癌变率为6%(6/1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根除疗法对成熟型疣状隆起的逆转疗效差,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Hp根除疗法治疗成熟型疣状隆起近期和远期疗效显著。能否减少癌变的发生,还有待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