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行后路矫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亚儿 《护理与康复》2009,8(7):614-615
正常情况下,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当脊柱某些节段偏离了身体正常正面轴线称为脊柱侧凸。对处于生长期患儿,正位X线片脊柱侧凸角度(Cobb角)〉40°、非手术治疗无效、疼痛、胸椎前凸及伴有明显外观畸形应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手术矫形发展到三维畸形矫正一冠状、矢状、轴状。后路矫形也是三维畸形矫正。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本院脊柱外科为14例脊柱侧凸患儿实施后路矫形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用脊柱系统(Universal spine System简称USS)内固定器械矫形治疗特发性性脊柱侧凸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护理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成功。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治疗脊柱侧凸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生长发育状态、弯曲的类型、脊柱的旋转、外观畸形程度等因素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外科治疗指征,支具治疗现在已很少使用,随着脊柱三维理论的完善和内固定技术的进步,CD、TSRH、中华长城等第三代内固定系统是目前关注的热点.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脊柱侧凸其固定作用非常有效,在矢状面、冠状面的畸形及椎体旋转畸形的矫正能力更强,通过旋转棍棒,使胸椎的侧凸转为后凸,使腰椎的侧凸转为前凸,三维矫正脊侧凸畸形,改善外观.  相似文献   

4.
总结10例僵硬型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正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术前重视头颅-骨盆带牵引的护理、牵引并发症的观察、肺通气功能改善;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预防及纠正、脊髓神经功能观察、个性化镇痛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出现低血容量3例、脑脊液漏1例、低蛋白血症4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5.
杨莉  覃美青  谭鹤长 《全科护理》2013,11(15):1404-1405
脊柱结核是骨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特异性感染,是肺或其他部位结核的继发性病变,可因坏死、脓肿和骨质破坏而导致脊柱畸形甚至截瘫,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腰骶段结核因前方的解剖结构复杂,不便于行繁琐的手术操作。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方式治疗腰骶段结核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季淑清 《天津护理》2009,17(4):202-203
通过对15例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呼吸功能训练以及教会患者有效咳嗽的技巧等,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保持正确的体位、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皮肤的护理以及功能锻炼指导,有效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用脊柱系统(UniversalSpineSystem简称USS)内固定器械矫形治疗特发性性脊柱侧凸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护理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成功。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治疗脊柱侧凸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20例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病人的围手术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呼吸功能的训练,术后体位摆放,生命体征监测,切口护理,生活指导等,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10.
肖丹  刘斌  曾时兴  王义生 《新医学》2006,37(10):661-662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矫形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对1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手术矫形,并观察术后脊柱侧凸角矫正情况、有否出现并发症、植骨融合情况及身高增加程度。结果全组病例脊柱侧凸角由术前平均56°改善为术后7°,矫正成功率100%。无发生脊髓损伤、血气胸、断钉、松棒、感染等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半年,均达到骨性融合,平均身高增加(1~5)cm。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效果良好、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28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并kanada,TSRH,Z—plate内固定系统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0月。平均植骨愈合时间4.5月。神经功能根据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4例,D级6例,E级10例;术后均有1~2级提高。结论 胸腰段骨折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安全可靠,能对脊髓充分减压,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生理曲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21例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B组18例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的颈椎病评定标准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但B组疗效略优于A组。结论:后路椎管成形术尤其适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椎管狭窄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方式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合并脊髓受损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合并脊髓受损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组40例(前入路组)和B组38例(后入路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基本情况、手术前后的后凸Cobb角、伤椎高度及Frankel分级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植骨融合时间较B组显著更短(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2组患者的伤椎高度及后凸Cobb角及术后12个月的Frankel分级情况均显著改善(P0.05),但同时点2组患者的伤椎高度、后凸Cobb角、Frankel分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合并脊髓受损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前、后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相当,但前入路术的植骨融合时间更短,后凸Cobb角丢失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观察组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Cobb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略低于观察组的15.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利于Cobb角与脊柱功能恢复,而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K-plate固定治疗9例胸腰椎结核。结果经随访1.5~3年,9例患者均治愈,无复发,植骨部位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4~6个月,后凸畸形矫正角度平均15°。结论该术式对胸腰椎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比较好地进行椎管减压和脊柱矫形,完成脊柱稳定性重建,有利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椎板减压,治疗组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3、6个月,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的植骨融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植骨融合优良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及对疼痛缓解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脊柱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采取前路手术内固定,试验组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评价两组疼痛程度、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BPI评分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8.
颈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红  蔡洁  罗姗  孙淑华  王芳  董丹 《护理学报》2005,12(5):46-47
笔报道14例齿状突骨折患行颈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护理。术前应用了心理支持、行为训练及颅骨牵引护理。术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及主要指标监测,做好颈部制动及早期活动护理,患均获康复。认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是齿状突骨折患恢复颈椎稳定,重新正常生活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窒息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136例资料完整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3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X线检查示术后3个月植骨区部分骨性融合;4~5月完全骨性融合;术后椎间高度未发生丢失现象,生理曲度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脊髓、血管损伤,无钢板螺钉松动移位、植骨块脱出和颈椎假关节形成。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的最有效方法,窒息是手术后发生的危急并发症,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有效处理,否则可出现严重后果,做好预防及护理是减少其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单向实心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胸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和观察组(35例,经皮单向实心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单向实心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创伤小,有助于提高胸腰椎功能改善效果及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