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过程中通气压力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并为持续稳定保证供氧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50例需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通气过程中发生通气压力不稳定次数分为3次组和≥3次组,同时收集所有患儿相关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50例患儿中发生≥3次通气压力不稳定13例(26. 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正压通气使用时间≥72 h、鼻塞脱落、患儿躁动、管路冷凝水过多是影响新生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过程中通气压力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个体差异结合临床医学的治疗与预防宗旨,预警和控制通气压力不稳定发生风险,保证患儿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可控鼓泡式正压呼吸支持装置在婴幼儿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方周  冯娜 《临床医学》2009,29(1):15-17
目的观察可控鼓泡式正压呼吸支持装置对需要呼吸支持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PICU、NICU及CICU中行无创呼吸支持的113例患儿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可控鼓泡式正压呼吸支持装置一鼻塞式气道持续正压通气(NCPAP)呼吸支持,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德国STEPHAN CPAP—A呼吸机NCPAP呼吸支持,动态监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2、8、12h的动脉血气,并对两组患儿插管机械通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机械通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控鼓泡式正压呼吸支持装置对需要初步呼吸支持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能达到同类机器的治疗效果,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适合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富枝  赵磊  卢瑞存  唐蕾 《山西护理杂志》2011,(8):2034-2034,2038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肺容量及功能残气量较小,在呼气末肺泡易萎陷,患儿常出现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发绀,发生呼吸衰竭。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指对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的吸气和呼气相均提供一定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4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运用固尔苏联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比较该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47例患儿好转及治愈,治愈率97.91%,1例超低体重儿并发肺出血、DIC而死亡。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固尔苏联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满意,操作简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96例NRDS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予PS联合BiPAP治疗,B组给予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气分析、脑室内出血、正压呼吸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和病死率.结果 A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动脉血气结果显著优于B组患儿(P〈0.05),A组患儿脑室内出血、正压呼吸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和病死率均明显短/低于B组患儿(P〈0.05).结论 PS联合BiPAP治疗NRDS患儿临床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用PS治疗的患儿,具有安全可靠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肺出血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莉  李秀莲 《临床荟萃》2002,17(2):67-67
目的:观察早期诊断和及时机械通气治疗,降低新生儿肺出血病死率的情况。方法:对23例有肺出血早期表现的患儿,采用间歇性正压通气/呼气终末正压(IPPV/PEEP)通气方式的机械通气。参数初调值为:供氧浓度(FiO2)0.6-0.5,吸气末正压(PIP)25-30cmH2O,PEEP4-6cmH2O,呼吸频率(RR)30-40次/min,吸气呼气比率(I/E)2:1-1:1。上机后4-6小时进行一次血气分析监测,根据血气调节呼吸参数,每次不超过2个参数。结果:23例患儿机械通气平均7小时后,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好转缓解率达43.48%。结论:正压呼吸可以扩张肺泡而减少肺血渗出,提高血氧分压,防止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对肺结构的进一步损害。肺出血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应用呼吸机正压呼吸。  相似文献   

7.
时富枝  赵磊  卢瑞存  唐蕾 《护理研究》2011,25(22):2034+2038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肺容量及功能残气量较小,在呼气末肺泡易萎陷,患儿常出现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发绀,发生呼吸衰竭。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指对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的吸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研究组采用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IPPV)治疗,记录2组患儿的症状体征变化,氧疗时间,有创呼吸支持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2、24h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氧疗时间、有创呼吸支持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回顾和总结3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正确连接输氧回路,保持输氧回路通畅,预防鼻面部压迫性损伤,及时倾倒冷凝水,正确处理湿化器报警,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感染。38例患儿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治疗期间依从性高,无鼻面部损伤发生,治疗效果满意。认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鼻面部压迫性损伤少,患儿舒适,依从性增高,人机对抗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7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腹部鼓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与22.22%(P0.05);观察组患儿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经鼻间隙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明显,利于保证治疗成功率,并缩短氧暴露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颜波 《大医生》2023,(16):47-49
目的 探析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曲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氧合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pH值、氧分压(PaO2)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呼吸机有效指数(VEI)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和氧合功能,促进酸碱平衡,纠正缺氧状况,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徐仲璇 《护理研究》2007,21(21):1887-1890
综述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病人时使用呼气末正压的理论基础,以及近年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机械通气策略中呼气末正压的应用。提出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的方法、最新观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运用呼气末正压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护理监护。  相似文献   

13.
毛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3):2832-2832
持续呼吸道内正压(CPAP)给氧的目的是辅助呼吸,使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都能接受高于大气压的气体,以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陷。临床上多用于有呼吸困难的轻度或早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湿肺、婴幼儿重症肺炎等。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11-4413
目的研究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74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结果、并发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动脉血压分压、酸碱度分别为(86.73±16.45)mm Hg、(7.38±0.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4±14.33)mm Hg、(7.25±0.08)(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39.32±7.11)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39±9.48)mm Hg(P0.05)。观察组的并发生发生率为18.9%略高于对照组的10.8%,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阻止肺部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改善肺氧合功能,提高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研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提高重症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24h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治疗1w后,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4h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w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重症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好,可以帮助患儿恢复肺的通气换气功能,使患儿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胡芳玉  李渊  熊志泉  邱洪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2):3261-3263,3268
目的 比较双水平正压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赣州地区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RDS早产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双水平正压通气)和对照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各30例.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无创正压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有创呼吸机上机率、后期停氧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aCO2、PaO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创正压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后期停氧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呼吸机上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RDS早产儿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有创呼吸机上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并未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后期停氧时间以及无创正压通气时间,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予以生命体征监护、呼吸道管理、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氧合指数(OI)、氧疗时间和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 0.05);观察组治疗24、48 h的O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患儿可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氨溴索方案进行临床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徐仲璇 《护理研究》2007,21(7):1887-1890
综述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病人时使用呼气末正压的理论基础,以及近年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机械通气策略中呼气末正压的应用。提出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的方法、最新观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运用呼气末正压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护理监护。  相似文献   

19.
正NCPAP是新生儿最常采用的无创伤性呼吸治疗方法。适用于有自主呼吸能力,肺泡功能残气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的肺部疾病,如:NRDS、肺水肿、肺出血、早产儿呼吸暂停及呼吸机撤机后的过渡等。在使用NCPAP时呼吸由患儿自主进行,吸气时可获得持续的气流,呼气时给以一定的正压或阻力使呼气未气道压力不降到0,维持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压力均为正压。由于新生儿不能按需制动,易烦躁哭闹,引起鼻塞移位,影响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用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3例,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呼吸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43例患儿中,36例治疗成功,7例转为机械通气。结论对大多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CPAP治疗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少部分极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采用CPAP治疗效果差,需尽早采用呼吸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