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SFRP1基因及其甲基化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43例新确诊ALL患儿化疗前(初发组)和诱导缓解化疗后d 46骨髓达完全缓解(缓解组)时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FRP1基因甲基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FRP1 mRNA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FRP1蛋白表达,并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SFRP1基因甲基化在儿童ALL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初发组SFR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44.19%)明显高于缓解组(11.63%)(χ2=11.328,P <0.05)。初发组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FRP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缓解组(P <0.05)。初发组SFR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危险度(χ2=15.613,P=0.000)及患儿生存(χ2=6.561,P=0.010)有关,SFRP1基因高甲基化患儿危险度明显升高、无事件生存时间缩短,而其他临床资料间无明显差异。结论:SFR...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细胞输注量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20日利用自行开发的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检索出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本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ALL患儿678例,从中共筛选纳入初治年龄15岁输注红细胞的ALL患儿101人为研究对象,统计患儿年龄、初诊外周血WBC、免疫学分型、临床危险度、红细胞输注量及缓解6个观察指标作COX回归分析,回顾性分析红细胞输注量对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1)101名ALL患儿的临床基本资料显示:输注红细胞0.21 U/kg组中1—10岁患儿的初诊外周血WBC、T系及复发率均低于输注红细胞≥0.21 U/kg组中同龄患儿:5/50 vs 19/51、3/50 vs 16/51、5/50 vs 19/51与4/50 vs 18/51(P0.05);而2组患儿性别、初诊外周血Hb、临床危险度、输注红细胞后感染、缓解与死亡率相似(P0.05);2)COX单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免疫学分型、临床危险度和红细胞输注量对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时间均具有影响(P0.05);而初诊外周血WBC及病情缓解均未见明显影响(P0.05);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危险度和红细胞输注量对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P0.05);而年龄、免疫学分型的影响不大(P0.05);4)生存曲线分析:不同临床危险度(低度、中度与高度危险)的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 vs 0.84 vs 0.42(P0.01);不同红细胞输注量(≥0.21U/kg与0.21 U/kg)的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0.58 vs 0.91(P0.05)。结论临床危险度与红细胞输注量均为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ALL患儿治疗期间宜减少红细胞输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造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白血病患儿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化疗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0.5~1.0 mL/(kg·d),共30 d,对照组单用化疗,2组其他支持治疗相同.观察2组化疗后缓解率,化疗前、后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结果 化疗后治疗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T细胞亚群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组T细胞亚群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治疗组抗生素使用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减轻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效果。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86例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FOLFOX-4~+艾迪注射液)及对照组(41例;FOLFOX-4)。观察两组患者短期化疗效果,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外周血免疫指标的改变,化疗前后KPS评分改变和化疗后2年累积生存率。结果两组化疗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CD3~+、CD4~+、CD8~+及NK细胞比率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KP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2年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8.89%vs.29.27%;Log-rankχ~2=4.036,P=0.045)。结论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化疗中,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可减少化疗毒副反应,并一定程度提高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与NF-κB通路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明确诊断为ALL的3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3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DR、NF-κ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DR、NF-κB蛋白表达,并回顾性分析上述基因mRNA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结果:ALL患儿外周血中VDR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50×109/L的患儿NF-κB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50×109/L的患儿(P<0.01);感染患儿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患儿(P<0.05);不同性别、年龄、初诊时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数、免疫学分型、危险度与诱导缓解情况的患儿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miR-146a和STAT1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确诊ALL儿童102例,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分组比较包括性别、患病年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型、疾病危险度、化疗阶段、阳性基因突变。同时选择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反转录PCR法检测miR-146a及STAT1基因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1蛋白相对水平。比较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间的miR-146a与STAT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随访3年,比较miR-146a与STAT1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的ALL患儿总生存期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L患儿血清miR-146a和STAT1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ALL患儿在不同性别、年龄和淋巴细胞分型的分组中差异不明显(P0.05),但在ALL患儿不同疾病危险度、化疗阶段、基因突变阳性与阴性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3年,miR-146a高表达及STAT1蛋白高表达的ALL患者OS均优于miR-146a低表达及STAT1蛋白低表达的ALL患者(P0.05)。结论:血清miR-146a和STAT1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ALL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与ALL儿童多种临床特征如疾病危险度、化疗阶段、基因突变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比较北京儿童医院(BeijingChildren’SHospital,BCH)2003方案和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hi—neseChildren’sLeukemiaGroup,CCLG)2008方案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的疗效,探讨更加适合此亚型患儿的化疗方案。收集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的TEL—A朋u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化疗方案治疗的患儿初诊时临床特征、第8天泼尼松反应、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水平、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Survival,EFS)、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FreeSurvival,RFS)等。结果表明,在204例TEL-AML1 融合基因阳性患儿中,134例采用BCH-2003方案治疗,70例采用CCLG-2008方案治疗。两组患儿在初诊时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第8天泼尼松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累及、临床危险度分层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CCLG-2008组的男性较多(P=0.025)。BCH-2003组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第33天)的MRD阴性率高于CCLG-2008组(P=0.013)。按照BCH-2003方案分层标准,重新划分CCLG-2008组的危险度后,BCH-2003组的中危患儿的MRD阴性率仍然高于CCLG-2008组的中危患儿(P=0.014),而标危患儿MRD阴性率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患儿在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EFs及RFS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P=1.000,P=0.327,P=0.251)。结论:对于TEL-AML1 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BCH-2003方案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能迅速地降低患儿的白血病负荷,但是BCH-2003和CCLG-2008两种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 mRNA)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分析SOCS3 mRNA表达水平高低与儿童ALL疾病状态、危险度之间的关系,探讨SOCS3 mRNA在儿童ALL疾病状态和危险度评估、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45例新诊断ALL患儿初诊时、诱导缓解期和13例正常儿童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OCS3 mRNA表达水平;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的方法分析SOCS3 mRNA表达水平与ALL危险度、临床特点的关系。同时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联合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测定ALL患儿骨髓单核细胞中SOCS3 mRNA的位置与表达量。结果:45例患儿初诊时SOCS3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5);诱导缓解期45例患儿的SOCS3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P0.05);初诊时中、高危组患儿SOCS3 mRNA表达水平高于低危组(P0.05);按照中位数法将45例患儿初诊时SOCS3 mRNA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2组患儿临床特点发现,SOCS3 mRNA高表达组具有更高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和预后不良基因。此外,2组在危险度比较时SOCS3 mRNA高表达组危险度更高。结论:SOCS3 mRNA在初诊时下调而在疾病诱导缓解后恢复正常表达,SOCS3可以作为评价疾病状态的指标。SOCS3 mRNA的高表达使ALL危险度上调,SOCS3 mRNA可以作为评价ALL危险度的因子,通过调节SOCS3 mRNA表达水平治疗ALL或许可以成为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复方蟾酥注射液用于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方蟾酥注射液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胃癌患者,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位置、病例分期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12个疗程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实施FOLFOX4化疗方案的同时使用复方蟾酥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成分(C3、C4)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数量和比例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腹泻、感染、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等毒副反应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发生厌食、脱发、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总胆红素升高、疼痛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化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蟾酥注射液用于胃癌术后化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化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和河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榄香烯注射液6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用1周。两组均以3周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6个治疗周期结束后,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行为状态量表评分(KPS)高于治疗前(t=15.133,P0.001),且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亦高于对照组(t=10.861,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38,P=0.037;χ~2=17.543,P0.001)。观察组治疗期间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榄香烯注射液应用主要不良反应是静脉炎、过敏等,均经对症处理痊愈。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3.8个月长于对照组的11.5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561,P=0.059)。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疗效,缓解化疗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中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胞外段、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观察4个疗程.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生脉注射液对乳腺癌表柔比星多程化疗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AC方案(表柔比星+多西他赛)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异常率、心肌酶谱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缓解率为33.33%,观察组为53.33%,两组临床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为30.00%,观察组为16.67%,两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K、CKMB、cTnT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cTnT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CK、CKMB、cTn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在乳腺癌表柔比星多程化疗中应用生脉注射液,能够显著减轻心脏毒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对1996-2005年我院收治的53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疗效和预后进行分析,了解其缓解率、复发率、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并采用同期病例对照法,探讨不同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ALL总缓解率为67.9%;总复发率为37.7%,中位复发时间为缓解后6个月;18个月总生存率(OS)为35.1%,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18个月无事件生存率(EFS)为14.2%,中位无事件生存时间为1个月。不同性别患者EFS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年龄是缓解率的独立相关因素。初诊时白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与OS和EFS显著相关,初诊时白细胞总数越高,死亡和复发风险越高;血红蛋白水平越高,死亡和复发风险越低。诱导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为OS的独立相关因素,诱导后ANC越高,死亡风险越低。化疗后感染为复发独立相关因素,化疗后出血可影响OS,而诱导化疗中空腹血糖偏高者相对OS低。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复发率高,成人相对于儿童预后不良,应依据疾病危险分组进行个体化治疗,防治感染和出血,以减少复发,延长无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接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协作组2016方案(SCCLG-ALL-2016方案)治疗过程中严重不良事件(severe adverse events, SAE)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发生SAE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 年 12 月至 2021 年1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确诊并接受 SCCLG-ALL-2016 方案治疗的82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将化疗过程中发生SAE的患儿(n=21)分为死亡组(n=6)与存活组(n=15),分析化疗过程中发生SAE后导致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各治疗阶段中,以诱导缓解治疗阶段(30.9%)记录到的SAE数最多。血液学相关SAE(60.3%)是主要的SAE。在发生的非血液学相关不良事件中,感染相关SAE占比最大(76.1%),其中又以呼吸系统感染事件的发生次数最多。在死亡组的6名患儿中,5名患儿因感染或合并明确感染因素死亡,占死亡原因的83.3%。结论 SCCLG-ALL-2016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过程中发生的SAE主要发生在诱导缓解治疗阶段,以血液学相关SAE为主;在非血液学相关不良事件中,感染相关SAE占比最高,同时也是化疗期间死亡的重要原因。染色体检查结果阳性可能与死亡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新毕业护士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某医院外科任职的32名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的新毕业护士作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某医院外科任职的32名接受常规培训的新毕业护士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新护士"知-信-行"(KAP)问卷得分、护理风险和投诉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后新护士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态度和行动得分均明显高于风险管理前(均P0.05),风险和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风险管理前(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风险管理前(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新毕业护士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十一味参芪片对气血两虚型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气血两虚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疗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鲨肝醇治疗,观察组给予鲨肝醇+十一味参芪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白细胞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33%(33/45),明显高于对照组42.22%(19/45),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对照组减少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一味参芪片能减缓气血两虚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年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临床与预后特征.方法 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采用ALL-2005方案治疗10岁以上的ALL患儿共67例,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进行临床分组,并按分组治疗.对患儿进行临床特点、疗效及生存分析.结果 在67例大年龄ALL患儿中男40例(59.7%),女27例(40.3%),平均年龄12.3岁,中位年龄12.2(10.0~17.8)岁,进入中危和高危组的患儿分别为48例和19例.在诱导缓解治疗中,泼尼松窗口试验反应好和治疗第19天骨髓达M1的比例分别为83.6%和86.6%.有59例(88.1%)患儿在诱导第30~ 35天达骨髓形态学缓解,达缓解时间为(31.8±2.9)d,有微量残留病(MRD)标志的58例患儿中,42例(72.4%)在1个疗程后MRD <0.01%,在治疗过程中有7例患儿出现MRD阳性,2例患儿接受骨髓移植治疗.共15例患儿复发,持续完全缓解至复发时间为(14.9±9.9)个月.大年龄ALL患儿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4.4±6.3)%和(74.1±6.1)%.单因素分析发现初诊时的高血清铁蛋白水平、伴有bcr-abl融合基因、窗口治疗反应差、第19天骨髓形态学非M1状态、第1个疗程结束时的骨髓形态学不缓解和MRD阳性与患儿预后不良呈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发现第1个疗程结束时骨髓MRD阳性与患儿预后不良呈显著相关性(RR =2.20,95%CI1.26 ~3.84,P<0.01).结论 ALL-2005方案对大年龄ALL患儿疗效良好,初诊时的血清铁蛋白水平、融合基因检测、早期治疗反应以及治疗过程中的MRD监测可以作为判断患儿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2RY8-CRLF2重排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2016年1-12月确诊并按照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ALL 2008(CCGL-ALL 2008)方案规范治疗的108例B细胞型ALL(B-ALL)患儿,根据有无P2RY8-CRLF2重排分为P2RY8-CRLF2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胃肠道手术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术后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咽喉疼痛、恶心呕吐、肺部感染以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实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切口愈合率,预防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