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期30例、缓解期20例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水平和IgE水平。结果,支气管叶屠 急性发期、缓解的sICAM-1水平和IgE水平。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sICAM-1水平和IgE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缓解期患者sICAM-1水平和IgE水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下降。认为血液中sICAM-1与IgE参与了支气管  相似文献   

2.
分别测定发作期及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新型免疫疗法治疗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IgE、IgA、IgM、IgG)含量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发作期过竹哮喘患者血EOS、ECP、IgG均明显高于缓解这竹哮喘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发作期及缓解期生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EOS、ECP和肺功能(FEV、PEFE)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缓解期过敏性哮喘者Idi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细胞流变性一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68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哮喘发作时和缓解后白细胞变形能力(LD)和白细胞粘附功能(LAF)的变化,并与42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期白细胞滤过指数(LFI)和白细胞粘附率(LA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哮喘缓解期,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期和缓解期LFI与LAR呈正相关。结论LD降低和LAF增高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哮喘患儿各期血清ECP,IL-5,sIL-2R和IgE水平及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用37℃凝血1h的血清,以法马西亚CAP系统检测哮喘各期和对照组ECP,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5,sIL-2R和IgE。结果表明ECP,IgE和sIL-2R均为发作期和稳定期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发作期不同程度高于稳定期,IL-5各期阳性率为A51.43%,AP56.0%,S30.77%,N10.0%,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8例过敏性哮喘发作期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gE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过敏性哮喘患者发作期血清IgE、IL-4清单或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升高,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有谪度显著性。且血清IgE与IL-4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说明了T淋巴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的IL-4在哮喘发病中重要作用,IgE合成增另是过敏哮喘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探讨白细胞流变特性变化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②方法检测了68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哮喘发作时和缓解后白细胞变形能力(LD)和白细胞粘附功能(LAF)的变化,并与42例健康人作比较。③结果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期白细胞滤过指数(LFI)和白细胞粘附率(LA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哮喘缓解期,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3.1416~4.065,P均<0.001)。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期和缓解期LFI与LAR呈正相关(r=0.636,0.585,P均<0.001)。④结论LD降低和LAF增高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且与病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ECCE+IOL)术后体液免疫反应的变化以及全身应用地塞米松对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行标准ECCE+IOL术),第1组术后全身应用地塞米松,第2组全身不用地塞米松。分别对其手术前后血清IgG、IgM、IgA、CH50、C3、C4含量的改变、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血沉、抗“O”、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并观察临床指标——睫状充血、房水混浊程度的变化。结果:第2组病人术后血清IgG、IgM升高,补体CH50、C3、C4含量降低,而血清特异性晶体蛋白抗体水平升高。第1组病人IgG、IgM、IgA则无变化,CH50、C4含量升高,临床体征明显较第2组轻。结论:ECCE+IOL可引起体液免疫的明显改变,地塞米松对该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清IL-12、IL-6与IgE水平,方法:选择符合哮喘诊断标准发作期患儿25例,缓解期患儿11例,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清IL-12、IL-6和IgE水平,结果:发作期IL-12水平明显降低,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发作期IgE水平明显升高,与缓解期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IL-6水平在发作期升高,缓解期下降,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肺心病病人白细胞粘附功能与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白细胞粘附功能(LAF)和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与肺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了68例肺心病病人生加重期和缓解期及46例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CD18表达,血清呆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白细胞粘附率(LAR)的变化。结果 肺心病病人白细胞LAF,CD18表达及sICAM-1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且生加重期较缓解期增高明显。肺心病病人白细胞LAF与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炜  王永志 《铁道医学》1999,27(4):233-235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肽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免法同步动态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ET(内皮素)、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NPY(神经肽Y)、NT(神经降压素)的浓度。结果 AMI组即刻第1天、第7天和UA组发作期ET、NPY,CGRP均明显高于AMI恢复期、UA缓解期、SA组和正常对照组:NT则一直处于降低  相似文献   

11.
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有下列临床表现:1.大多数病人(78.2%)的年龄在54岁以上。2.最常见部位在回肠。3、腹痛、消瘦和贫血为主要症状。4.术前病程较长。5.5年生存率为33.33%。结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很少在症状无特异性易延误诊断。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消瘦和贫血要想到小肠恶性肿瘤的可能。低张小肠钡剂造影、X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4 例肺心病患者和30 例健康中老年人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转铁蛋白(TRF) 水平。同时测定其血尿素氮(BUN), 肌酐 (Cr)。结果: 肺心病患者尿RBP、TR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1),其中合并心衰患者较无合并心衰者的尿RBP、TRF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 0.01)。表明患肺心病患者确存在肾功能的损害, 动态观察尿RBP、TRF水平变化是判断其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方法, 能够早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并判断其损害部位及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高龄教师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及其与血压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70 名医学院高教龄教师和82对照组人员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并将血压与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反映交感神经功能(LF)和迷走- 交感的均衡性(LF/HF)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反映迷走神经功能指标(SDANN、H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或P<0.01);SBP、MABP分别与SDANN 呈显著的负相关、与LF/HF呈显著的正相关(P< 0.05 或P< 0.01)。结论 长期紧张、高负荷的工作环境,使医学院高教龄教师交感神经功能明显增高、迷走神经功能明显降低,继而引起血压水平(以SBP为主)及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高于同年龄、同工龄的人群  相似文献   

14.
射精坐浴或阴道置药治疗生殖系后期性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射精坐浴或阴道夜间置药对由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所致男女生殖系后期性病(STDs)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者男180 例分120 例给全身用药加射精坐浴(治疗组)和60例仅全身用药(对照组);女70 例分50 例给全身用药加夜间阴道置药(治疗组)和20 例仅全身用药(对照组)。结果 前半疗程治愈率:对照与治疗组分别为男70% 与88% ( P< 0.01),女80% 与95.5% 。( P< 0.05);一疗程总有效率:对照与治疗组分别为男88% 与96.2% ( P<0.05),女85% 与100% (P< 0.01)。结论 此法可达高效杀菌的可靠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了术后硬膜外腔应用3 种不同剂量的吗啡和0.625 g/L布比卡因混合液, 持续输注对镇痛效果和副反应的影响。以视觉模拟标定法 (VAS) 评分观察镇痛效果并记录24 h 副反应。结果3 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24 hVAS评分各点均< 3 分。恶心、呕吐发生率随吗啡剂量增大而增加。3 组与1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 硬膜外持续输注小剂量吗啡(≤0.067 m g/h) 术后镇痛, 安全、可靠, 镇痛水平衡定。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剂量相关。3组肛门排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可能与局麻药的联合应用及吗啡剂量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检测28例围手术期恶性肿瘤患者输血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水平。结果显示输血后10天内IgG、IgA、IgM普遍降低,差异显著(分别为P<0.025,P<0.05,P<0.025)。而此后,3种Ig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输血对围手术期恶性肿瘤患者体液免疫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32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肺心病),其中5例合并多发脑梗塞(脑梗塞)做了血液流变学检查,并与24例相应年龄组正常人做对照。结果肺心病组和脑梗塞组的全血比粘度(低切),红细胞压积(Ht)和全血还原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塞组也明显高于肺心病组(P<0.05),提示慢性肺心病合并脑梗塞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结扎预处置(CAIP)和股动脉阻断预处置(FIP)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探讨NOS在预处置心脏自身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期间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采用化学比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活性。结果I/R组缺血60 min及再灌注30 min 2个时段(dp/dtmax均低于sham组(P<0.01);CAIP+I/R及FIP+I/R组均高于I/R组(P<0.01)。I/R组心肌cNOS低于sham、CAIP、CAIP+I/R及FIP+I/R组(P<0.01)。I/R组iNOS高于sham、CAIP、CAIP+I/R组(P<0.01),与FIP+I/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结扎预处置及股动脉阻断预处置方法均可拮抗心肌缺血及再灌注造成的心功能障碍;心肌缺血预处置拮抗缺血再灌注致心功能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促进cNOS表达和抑制iNOS的激活有关;股动脉阻断预处置可能通过促进cNOS表达而起到延迟保护心脏作用。  相似文献   

19.
麦超  简华刚 《重庆医学》2017,(36):5112-5114
目的 评估入院时超敏肌钙蛋白I(hs-TnI)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2.0评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死亡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47例ACS患者入院时的hs-TnI水平和GRACE2.0评分,随访观察hs-TnI和GRACE2.0评分高低对ACS患者近期(30 d)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影响,并应用Kapi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s-TnI和GRACE2.0评分对ACS患者近期心血管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死亡组hs-TnI平均值[(7.5±5.6)μg/L]明显高于存活组[(1.2±2.9)μg/L],P<0.01,ACS患者近期心血管病死率与hs-TnI呈明显正相关(P<0.01).Kapi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s-TnI对ACS患者近期心血管病死率影响,hs-TnI>0.014μg/L者近期预后明显较差(Log rank 62.81,P<0.01);GRACE2.0评分积分与ACS患者30 d心血管病死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随着CRACE危险评分的增加,极高危ACS患者近期生存率明显降低(Log rank 116.56,P<0.01).而hs-TnI的生存曲线下面积(AUC)为0.079(95%CI:0.75~0.83,P<0.01),GRACE2.0评分AUC为0.81(95%CI:0.79~0.84,P<0.01).二者比较,GRACE2.0风险评分预测价值较hs-TnI稍高.hs-TnI与GRACE风险评分联合可以提高预测ACS患者近期心血管病死率的价值[AUC=0.84(0.81~0.91)].结论 hs-TnI联合GRACE2.0评分在ACS患者近期心血管死亡风险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维奥欣对冠心病人血浆内皮素 (ET)、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水平的影响。方法 :5 7例冠心病人随机分为维奥欣组和消心痛组。消心痛组仅口服消心痛 ,维奥欣组在口服消心痛同时加服维奥欣片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测 ET、ox LDL的变化 ,同时取 2 5例健康人做对比。结果 :治疗前维奥欣组和消心痛组中冠心病人 ET、ox LD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组。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 ,维奥欣组二项指标均较消心痛组明显下降 (P<0 .0 5 )。结论 :维奥欣片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 ET、ox LDL代谢 ,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