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对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甲状腺癌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行颈部CT、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分析CT、MRI对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15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有8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458个; CT结果显示,转移患者淋巴结大小、短长经比值、数目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P均0. 05); MRI结果显示,转移患者浆膜浸润、囊性变、强化扫描高信号比例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P均0. 05);在诊断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CT分别为90. 24%,83. 08%,88. 21%,MRI分别为92. 07%,86. 15%,90. 39%,CT、MRI联合时分别为97. 56%,95. 38%,96. 94%,CT、MRI联合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CT、MRI单独时(P均0. 05)。结论 CT、MRI可作为诊断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重要方法,且二者联合时具有更佳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MRI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MRI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或高度怀疑甲状腺癌的病例50例,术前行MRI检查并做定性诊断,结合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MRI表现及主要特点。结果43例病例MRI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证实38例,阳性率88%;其中37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8例信号不均匀,病理上显示肿瘤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33例肿瘤边缘模糊,其中26例出现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病理发现肿瘤已侵犯并突破假包膜;26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23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肿瘤形状不规则、信号不均匀是甲状腺癌的MRI特点,而瘤周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是甲状腺癌MRI的特征性表现;MRI检查能发现一些小肿瘤,明确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对临床分期评价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单发脊柱转移瘤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3例单发脊柱转移瘤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MRI的表现特点。结果13例脊椎病变中,6例椎体病灶呈类圆形,5节位于椎体中后部,1节累及椎体前中部;2节脊椎附件破坏,6例椎旁见软组织占位影。结论脊柱单发转移瘤好发于椎体的中后部,MRI示脊椎附件破坏少见,椎体骨质破坏和软组织形成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OWI)对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MRI及DWI对30例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进行识别,并比较ADC值变化。结果:采用DWI对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比常规MRI高,子宫颈癌盆腔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者之间的ADC值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及ADC值能够定量反映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弥散受限程度,对识别早期子宫颈癌淋巴结的转移及评估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脊椎转移瘤的MRI诊断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任何恶性肿瘤 ,不论癌或肉瘤均可转移至骨 ,而脊椎是骨转移瘤的好发部位。随着MRI硬件及软件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对脊椎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总结经验 ,我们对自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2月进行MRI检查的 6 8例脊椎转移瘤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 ,男 36例 ,女 32例。年龄 30~ 82岁 ,平均 6 1岁。取病椎 1~ 3个 ,在X线或CT引导下 ,从背部穿刺活检 ,病检结果原发肿瘤中前列腺癌 2 5例 ,乳腺癌 2 0例 ,甲状腺癌 12例 ,肺癌 6例 ,胃癌、肝癌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检查过程中应用高频彩超诊断所取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兵团第九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彩超进行临床检查,将彩超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60例患者中,经过超声诊断后,高频彩超检查出转移性淋巴结100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120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主要在患者II、III以及IV区域分布。在纵横比<1.5、门部高回声消失、囊性变、周边型血流以及点状高回声等超声指标方面,转移性淋巴结均高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对于数据差异,证明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检查过程中,通过高频彩超诊断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医疗人员对患者淋巴结类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注释在评价腮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3例腮腺肿瘤的MRI表现,其中良性41例,恶性12例。结果 53例腮腺肿瘤均表现为腮腺内或腮腺区域肿块,良性肿瘤形态规则,信号相对均匀,边界清楚;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边界模糊不清。结论 MRI对腮腺肿瘤定位准确,对肿瘤的良恶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MRI在宫颈癌的诊疗中得到普遍应用:MRI分期是临床分期的有益补充;能判断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及治疗后随访肿瘤复发及转移。宫颈癌病灶在MRI多序列上具有典型的信号特点。扫描序列及方法的选择及优化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多种功能成像的应用使MRI在宫颈癌乏氧的检测中有较大优势及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眼球内肿瘤病变的MRI表现,加深对眼球内常见肿瘤的认识。方法收集19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球内肿瘤病例,行MRI扫描,分析总结患者MRI表现。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T1WI呈现等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黑色素瘤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低或明显低信号;转移瘤3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MRI十分适合眼球内肿瘤病变的检查,提供信息丰富,基本能得到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超、MR I、CT对乳腺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1周内分别接受彩超、MR、ICT检查。结果螺旋CT对乳腺癌术前判断有无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45/50)和89%(62/70);彩超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8%(44/50)和86%(60/70),MR I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46/50)和91%(64/70)。三者之间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超、MR I、CT对乳腺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都比较高,对于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较为准确,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使用中需针对患者情况选择使用或者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1.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2%~5%,临床上常遇到转移癌虽明确诊断,但寻找原发灶困难的情况。本文报道近期我科手术1例,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淋巴染色对于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方法:采用亚甲蓝染色法对45例术前乳腺癌患者行腋窝蓝染淋巴结活检,后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结果:检出率为88.9%,SLN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7.5%(39/40);灵敏度为87.5%(7/8)。结论:SLN转移情况基本可以反映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杨红斌  王甜甜  张欣 《陕西中医》2021,(11):1544-1548
目的:探讨养正散结汤联合放化疗对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养正散结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血清HIF-1α、VEGF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NK细胞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与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HIF-1α、VEGF水平、NK、CD8+、CD4+水平、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HIF-1α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 治疗后,两组的血清VEGF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对照组NK、CD4+、CD8+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CD8+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NK、CD4+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NK、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比对照组高(P<0.05); 两组治疗期间白细胞减少、心脏毒性、神经毒性、血小板减少、脱发等Ⅲ和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7.12个月和5.64个月,两组PFS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OS分别为8.79个月和6.24个月,两组OS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散结汤联合放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血清HIF-1α、VEGF水平,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术中探查对指导 cN0 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TPMC)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选 取福建省立金山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922 例 cN0 期 TPM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央区淋巴结是否 存在转移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外科医生术中探查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并分析最大转移淋 巴结大小、转移淋巴结数目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本研究 922 例 TPMC 患者中,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发现 302 例 (32.8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术中探查诊断中央区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为 23.84 %、特异度为 77.26 %、阳性预测 值为 33.80 %、阴性预测值为 67.56 %。最大转移淋巴结直径≥ 5 mm 患者的术中探查假阴性率显著低于最大转移淋巴 结直径< 5 mm 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不同转移淋巴结数目患者的术中探查假阴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术中探查诊断 cN0 期 TPMC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低, 因此,术中探查指导 cN0 期 TPMC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淋巴结清扫的策略,提供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法我院(包括临海院区和路桥院区)肿瘤科1985—2001年CNOPTC患者共131例,111例初诊时即行甲状腺根治术为A组,20例初治行单纯腺叶切除为B组,回顾性分析5 a以后因局部复发和/或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而再治的患者的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2组患者的Ⅵ区淋巴结转移率均较高,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却相对较低,2组患者比较在Ⅵ区淋巴结转移率、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和总的Ⅵ区淋巴结转移率、总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以及远处转移率之间均无明显差异,而在Ⅵ区淋巴结阳性和阴性的患者之间,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却存在显著性差异(2=4.05,P<0.05)。结论对于CNOPTC患者行腺叶切除+峡部切除+Ⅵ区淋巴结清扫术,而不需行Ⅱ~Ⅴ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密切随访;对于CNIPTC患者行腺叶切除+峡部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正常人在电针不同穴位后执行吞咽任务时脑部激活区的差异,研究影响吞咽功能穴位特异性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 招募1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利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抽签选取电针人迎穴和廉泉穴(治疗穴)或条口穴和地机穴(对照穴),电针穴位后取出电针,进行吞咽任务(包括吞咽准备及吞咽动作)扫描;3天后再选取另一组穴位电针后进行相同模式的扫描.分析治疗穴数据集和对照穴数据集,获得两组穴位电针后执行吞咽任务的差异脑功能激活区. 结果 治疗穴电针后执行吞咽准备时,脑激活区主要分布在两侧的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额中回、颞中回、小脑、脑干、左侧的顶下小叶、缘上回;治疗穴电针后执行吞咽动作时,脑激活区分布在两侧的中央前回、右侧的颞上回和小脑.与对照穴比较,电针后治疗穴执行吞咽准备时的差异脑激活区为顶上小叶;执行吞咽动作时差异脑激活区集中在右侧梭状回、左侧枕中回、右侧舌回、后扣带回、楔叶.结论 电针人迎穴与廉泉穴可募集大脑对侧更多的脑区参与完成吞咽动作,提高全脑的协同性和代偿功能,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MRI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病例行MRI平扫,冠状位下SE序列T2加权成像(T2WI),FFE序列T1加权成像(T1WI),及GD-DTPA增强后冠状位下FFE序列T1WI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31例垂体微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30例MRI平扫T1WI图像上为低或稍低信号,1例为高或稍高信号,T2WI均为高或稍高信号。动态增强后早期31例均为低或稍低信号,延迟后有明显强化。结论:垂体微腺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对诊断垂体微腺瘤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肿块样病变患者 104 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 多模态 MRI 资料及病理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模态 MRI 对乳腺良恶性肿块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和 金标准的一致性,并比较乳腺良恶性肿块样病变多模态 MRI 特征。结果:多模态 MRI 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的一致性 好,κ 为 0.860;多模态 MRI 对乳腺肿块样病变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3.26 %、 98.33 %、86.36 %、90.76 %、97.43 %;多模态MRI对乳腺恶性肿块样病变中不规则形和毛刺征、不均匀强化和环形强化、 流出型时间 – 信号强度曲线(TIC)、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检出率均高于良性肿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多模态 MRI 在乳腺肿块样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的MRI表现特点与区别,提高两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子宫腺肌症和27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MRI资料,分析两者MRI信号、形态、边界及与子宫结合带的关系。结果: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MRI信号、形态、边界及与子宫结合带的关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MRI表现存在差异,MRI在两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