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女性更年期高血压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降压治疗)和干预组(药物降压治疗+心理护理干预)各30例,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比较治疗后两组降压疗效及抗抑郁疗效.结果 干预组降压效果和抗抑郁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通过实施多形式、多途径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提高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5.
妇科更年期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霞  徐燕  马婵珊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854-2855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其重要性依次由低级到高级排列,即生存的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而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患者,经受疾病的折磨,加之卵巢功能衰退,引起下丘脑一垂体轴的改变,常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紊乱,可出现失眠、易怒、精神萎靡等症状。又住人陌生的医院环境,其需求较正常人更为复杂。掌握其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之处于良好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对患者康复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胡淑玲  杨旭 《实用新医学》2007,8(12):1138-1139
女性一般从47岁至52岁(即绝经前后2—3年内),在生理心理上会有一些特别的变化,这个阶段是生理和心理上较明显地呈现衰老过程的一个起点,是人的一生中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医学上把这一阶段称为更年期,也是一个“多事之秋”。  相似文献   

7.
<正>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停经前后或其他原因引起卵巢减退,内分泌功能失调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心身疾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社会和心理因素的认识,对此征施以心理护理及治疗越来越重要。1993年到1995年我院妇科门诊接诊妇女更年期综合征1122例,我们进行心理咨询,施以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更年期综合征1122例中最大55岁,最小43岁,平均48.6岁。其中卵巢囊肿5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  相似文献   

8.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心理变化,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0年间986例具有临床症状体内分泌功能失调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身疾惠。结果986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通过心理疏导,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的心理状态千差万别,复杂多变,掌握患的心理需要,给予正确引导,增强和提高自信心和信任感是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在更年期综合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门诊接受就诊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合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60例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中有20例痊愈,32例好转,总有效率达86.7%,而对照组患者有9例痊愈,24例患者,总有效率仅为5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易怒、心悸胸闷、焦躁、情绪不稳定等临床症状,降低其对正常生活的影响,有利于患者更好的生活与工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研究及心理伦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正常人群焦虑抑郁情绪的差别,为心理伦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和正常对照组患者100例,采用心理问卷和心理量表测试,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一次性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2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试及评定,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并提出伦理对策。结果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的高于正常人群(P〈0.05),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分别为89%和18%(P〈0.05),心理伦理治疗势在必行。结论乳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心理伦理方面的干预,以减轻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大学生的伦理教育,有很多方法和手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推动伦理教育的课题值得关注和探索。个体内在的和谐是保证相互和谐的伦理前提和保证。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提出运用“1234心理方案”,使大学生达到“担责任,喜进取,心平和,有希望”的心理健康建设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伦理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伦理学的视角,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伦理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评判和把握,本着“人本”、“和谐”理念,从合理的工作目标、原则、内容、途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伦理对策,以期正确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伦理问题,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安乐死与临终关怀现状的伦理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峰全 《医学与社会》2009,22(10):38-39
由于我国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使得安乐死和临终关怀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作为死亡控制的核心内容,二者皆有非凡之处。通过对我国安乐死与临终关怀现状的伦理审视,有针对性地提出:积极开展安乐死在我国的多学科研究,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我国的临终关怀建设,促进二者和谐统一是推动我国老龄化社会和谐发展的得力之举。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老龄化进程中医疗保健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社会老龄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引发的伦理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分析了我国老龄医疗保健的特殊性和伦理学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30周年之际,回顾了在活动筹办之初所阐述的文化背景在医学伦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现代科学技术视域下对我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思考,并结合自身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介绍了心理咨询与干预中的若干道德冲突,并提出了应该把握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儿科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心理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0例儿科患者,依照患儿年龄平均分为两组,a组:0~3岁,100人;b组:4~7岁,100人;然后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将a、b组各分为试验组(al、b1),每组50例,依照患儿不同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相应的对照组(a2、b2),则只进行一般的术前准备,对患儿在手术前后的配合程度、恐惧感、手术前后血压和脉搏变化结果进行记录分析,总结儿科患者不同时期心理护理经验和心理特点。结果:经过心理护理的试验组患儿和未进行心理的对照组患儿对比发现,接受心理护理组患儿的精神状况和手术配合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手术前后患儿恐惧感比未经心理护理的患儿低(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在手术前后的血压以及脉搏差异明显,试验组患儿血压稳定率及脉搏稳定性都好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不同时期儿科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与合理的心理护理工作对于患儿的疾病治疗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提高患儿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恢复率。  相似文献   

18.
关华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34+127
目的:对在护理过程中如何实施心理护理进行探讨。方法:从加强护患间的相互信任与沟通;心理护理的基本方式;心理护理的时间安排等方面入手探讨。结果:心理护理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增强护患沟通,增强与患者(家属)间的亲和力,避免护患间潜在的冲突,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彭红  邓玉兰  雷丽敏 《中外医疗》2013,32(11):151-15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全麻术后女性患者留置尿管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4月该院收治的需全身麻醉行腹部手术的女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干预组在行全身麻醉前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及常规留置导尿管护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留置导尿管护理。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清醒后的SAS评分、焦虑发生率对比。结果两组麻醉清醒后12h内尿管留置期间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清醒后焦虑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和麻醉清醒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需留置导尿的女性患者,在麻醉前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况,提高留置导尿管期间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产科产妇术前心理护理对产妇生产的影响.方法:将60 例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在产前5个月即开始给予心理护理加常规护理,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然后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28 例手术顺利,仅有2例略显紧张,经护士加以开导后,手术也非常顺利;对照组有6例产妇因为精神过度紧张在术中出现血压过高,4 例术中出血过多,经过对症处理后,手术完成.对照组有12 例(40%)产妇因过度焦虑,在术后出现疼痛、呕吐、四肢无力等现象;而观察组仅有3例(10%)产妇心理护理治疗无效而产生焦虑情绪,术后出现疼痛呕吐等现象,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怀孕至生产期间,妇产科术前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帮助产妇疏导心理压力及生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有利于生产手术的顺利进行,且可以大幅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