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姜,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食物本草》称“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姜既可作为菜肴和调料,又有治病之功,在传统医学上是典型的药食同源代表。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来分析中药与食物的关系(包括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此对药食同源理论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分析几种典型的日常食物的性状及其特点,以此探究其在中药治病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这期起,我们将结合祖国几千年传统医学流传下来的经典药膳方,对国家卫生部确定的药食同源名单中的药食两用原料做详细的介绍,包括它们的药效、适用症、禁忌、食疗搭配、服用方法等等。药膳方的选择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经过祖国医学长期验证的经典古方。二、药膳的原料全部由普通的食物和药食同源名单中的原料构成,使家庭服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夏婴 《自我保健》2013,(11):30-31
当下是养生进补的季节,很多人在调养身体的过程中会忽略食物的作用。其实,中医的起源与食物有关,《黄帝内经·太素》中就有“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本文就几种时令食材做一些讲解。  相似文献   

5.
贺鹏 《保健医苑》2002,(4):11-12
<正> 众所周知,中药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处的生产 劳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同疾病做斗争的智慧成果。最初人们并不知道哪些是食物,哪些是药物,经过反复的尝试和经验的积累,发现有许多动、植物既可作为食物来食用,亦可作为药物来治疗病患,此所谓“药食同源”。同时,这也正是中药作为养生保健品的历史渊源。自古以来,我国有着悠久的养生保健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使得国人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说法,药粥是这种说法的具体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你会吃姜吗     
李纯 《健康博览》2014,(3):54-55
姜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相关的谚语有很多。比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比如“过午不食姜”;再比如“早吃姜比参汤,晚吃姜赛砒霜”等等。到底这些谚语是否科学,吃食物真的还要分时间吗?  相似文献   

8.
《家庭医学》2005,(12):29-29
药食同源即药与食物相同.《黄帝内经太素》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滋养身体为“补”.排泄体内废物为“泻”,这些“补”或“泻”的药.都取自于食物。“补”药大多含在谷物、果实、豆类、蔬菜类、动物性食物和矿物质食物之中。“泻”也有“补”性.称为“泄”性强的食物。如:红小豆,黑豆、绿豆、冬瓜、黄瓜、海带、鲤鱼、葱、姜、薏米等.都具有利尿、消肿、发汗、解毒等作用。我们每天食用的蔬菜、谷物、水果等所有的食物.都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地球健康、社会健康.万物健康、万物之灵才健康。健康的根本:上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预防花一元,治疗花一百.保健、吃药都不是健康的根本。药食同源才是健康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董绍军 《保健医苑》2011,(11):34-35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治病的方式则是通过生活中一些药用食物的合理搭配,来进行对症治病。对于普通人来说,掌握一些常用食物的食疗方法,是很有用的,这些信手拈来的食物,有时一点不比药物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药食同源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8年卫健委公布的110种药食同源中药名单为依据,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涉及的应用频率较高的药食同源中药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698篇文献,涉及药食同源中药51味。其中应用频数排在前5的药食同源中药依次为人参、黄芪、姜黄、葛根、山楂。结论 药食同源中药人参、黄芪、姜黄、葛根、山楂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具有较好的药效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与防治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先贤早有“药食同源”之说,食物不仅有治病之效,同时也有防病之功。尤其对老慢支患者来说,应该饮食清淡,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此外,有研究表明,老慢支患者适当食用薏苡仁、白木耳、黑木耳等,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认为药物与食物同属自然界,在起源上是共同的.兼具保养与治疗的作用,并具有统一的性味、统一的宜忌等特点。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许多食物可以解除病痛.又可以果腹.食后身强力壮,这就是中医所谓的药食同源。  相似文献   

13.
周贻谋 《长寿》2009,(9):48-48
古代有“药食同源”之说,古人通过亲口尝食,首先发现了可以食用的食物.继而发现了某些可以治病的药物。古人在发现食物和药物的过程中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所谓“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此种情况的写照。古人在探索食物和药物的过程中.头一条就是要区分有毒与无毒,要保证能够安全食用,进而探索其性能功效。  相似文献   

14.
余文海 《现代养生》2014,(17):29-29
萱草,人们通常习惯叫它“黄花”或“黄花菜”。“药食同源”一词,在现存的古医籍和辞书中尚未见专门的词条及详解。根据史书记载的相关内容推测,“药食同源”的事实在远古时代就已存在。那么,是先有“食”后有“药”,还是“食”与“药”同时发现的呢?据《淮南子·修务训》屺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短短30字的描述,我们就明白在远古神农氏的时代,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四处寻找充饥的食物。在摄入各种食物的同时,偶然发现了能补养身体、消除病痛、中毒和解毒的食物。后来,便称这些有一定特殊作用的食物为“药物”。又据唐代《黄帝内经太素》中“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的记载,很明显可以看出是先有“食物”后有“药物”。笔者将“药食同源”总结出三点:一是产生于远古神农氏时期;二是先有“食”而后有“药”;三是“药”与“食”为同一来源。  相似文献   

15.
“药食同源”说是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药学的瑰宝,是对回归自然的绿色养生理念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粥食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周书》中即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根据祖国医学“药食同源”之说,以药粥食补,既可保健养生,又对治疗疾病有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17.
李佩文 《药物与人》2011,(10):50-50
“药食同源”是古往今来防病治病的格言。尽管有“民以食为天”之说,不会有“民以药为天”,但是饮食不单是要吃饱,更应吃好,吃出健康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相传神农尝百草,所尝之植物是药也是食物。正如《金匮要略》所述:“所食之味,有与疾相宜.有与疾为害.若得宜则宜体.害则成疾。”  相似文献   

18.
哮喘食疗方     
秦美云 《医药与保健》2005,13(12):49-49
中医常讲“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其实各种营养在食物中都能找到,只要饮食合理搭配,用食物来补充营养对治疗疾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介绍几种治疗哮喘病的食疗方:  相似文献   

19.
王丽敏 《大众医学》2010,(12):57-57
在古人看来,饮食是天大的事,《汉书·郦食其传》说:“民以食为天”。而吃什么?怎么吃?怎样吃才利于健康生存?“医源于食”“药食同源”的中医饮食文化,也给出了很经典的解答。  相似文献   

20.
晁爽 《健康世界》2011,(1):92-93
成人都在讲究“药食同源”,“食疗养生”,对于还没有长牙的宝宝,食疗就只能在奶上做文章了。那看似单一的奶,也能变变花样,起到吃奶能治病的效果吗?我们来看看宝宝的奶膳疗法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