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归纳分析综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治疗的方法.方法:归纳我科2016年4月-2016年11月共治慢性皮肤溃疡患者18例,其中下肢部位溃疡14例,上肢部位溃疡4例.结果:红外线、康复新、药物、局部清洁换药等综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具有极大地优势,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皮肤溃疡除了去除局部的感染等因素以外,同时又不破坏正常组织修复进程的生理环境,促进溃疡创面的愈合,有效地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愈合质量.红外线能够穿透皮肤,促进血液循环,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利于伤口更快愈合,营养饮食增强抗体.根据溃疡部位、时间长短及感染程度的不同,平均治愈时间为21天左右.  相似文献   

2.
老烂腿学名叫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主要临床表现是小腿中下段的慢性皮肤溃疡.下面为大家详细科普关于老.烂腿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 容易诱发老烂腿的疾病 1.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引起血液返流、静脉高压,静脉血液瘀滞.随着时间延长,皮肤会出现色素沉着、水肿、湿疹等症状,直至坏死,出现溃疡.并且因为营养物质不能输送到溃疡处,患处长时间无法愈合,形成老烂腿.  相似文献   

3.
“老烂脚”是指发生于下肢的慢性皮肤溃疡,溃疡经久不收口,或收口后每因损伤而复发,俗称“老烂腿”“裙边疮”“裤口疮”,中医称“臁疮”。其发生与下肢静脉曲张关系密切,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者、负重体力劳动者、妊娠妇女等,好发于小腿下1/3处。  相似文献   

4.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难治I生疾病,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中,静脉性溃疡的发生率为0.3%-1.0%。“创面床准备”是治疗慢性溃疡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当患者机体条件差,合并糖尿病,存在多器官功能损害及全身感染,加之静脉溃疡时间长时,往往会使病情恶化,导致溃疡难以愈合。我院于2013年6月1日收治1例糖尿病合并顽固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龚辽远 《工企医刊》2005,18(1):36-37
山莨菪碱注射液人工合成品称654-2,笔者采用654- 2注射液治疗慢性皮肤溃疡1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例中,年龄18岁~60岁。其中女10例, 男8例;上肢4例,下肢14例;皮肤外伤所致11例,小面积皮肤烧烫伤7例。病人一般情况正常。来诊时溃疡处组织无红  相似文献   

6.
正什么是脉管炎脉管炎指发于四肢远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在医学术语中,医生所说的脉管炎专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不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和溃疡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脉管炎是泛指下肢动脉缺血引起的,出现疼痛、溃疡、坏疽等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以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本  相似文献   

7.
皮肤溃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完整性损害,未及时愈合而并发感染,临床多系一些疾病的并发症,如慢性糖尿病,下肢浅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处理措施通常应用生理盐水配制庆大霉素溶液清洗包扎,疗效缓慢,甚至久治不愈,极易导致脓毒血症,给患者增添生命危险.2004年3月~2007年5月,我科采用复方生肌散加痢特灵治疗,经临床对比观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常薇  郑苏  顾小凤 《职业与健康》2004,20(11):165-166
外阴营养不良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以外阴奇痒、灼痛、病变区域皮肤色素减退或发白,皮肤粗糙增厚或变薄皲裂及溃疡等皮肤变化为特征,由于其病因不清,患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成为临床的一个顽症.  相似文献   

9.
于武年 《现代保健》2009,(26):71-71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慢性皮肤溃疡患者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慢性皮肤溃疡治愈率为92.56%。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慢性皮肤溃疡临床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慢性皮肤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疮疡类溃后长期不愈,其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溃疡长期不能愈合,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1].导致慢性皮肤溃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糖尿病合并症、褥疮、烫伤、脉管炎、下肢回流障碍及外伤治疗不当,其多发于老年人群,因其年龄大、免疫力差、活动不便及护理起来相对困难,因此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2].康复新液为中成药,具有祛腐生肌、通利血脉、养阴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其对血管的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及创面坏死组织的脱落,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改善创面微循环,加快机体受损组织的修复[3].我院于2007年5月-2012年5月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的慢性皮肤溃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病程较长.肉芽和皮肤生长缓慢,不能自行愈合,还有发生癌性变的可能,尤其是一些营养不良性溃疡和长期不愈合的溃疡,治疗较为棘手。我院自1991年12月至2006年2月,应用珍珠生肌膏治疗皮肤溃疡206例.均得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周围血管科的医生,平日门诊工作中,笔者接诊最多就是老百姓们常说的"蚯蚓腿""老烂腿""下肢水肿"等疾病。专业上称这类疾病为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一组较常见的症候群,属于下肢静脉血液逆流性疾病,是由静脉高压所导致的下肢静脉系统病变,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患者主要表现包括下肢静脉曲张、沉重肿胀、水肿、疼痛、抽搐、小腿起硬结、灼热、色素沉着、皮炎瘙痒,以及长期不愈合的溃疡,等。这群患者常常有多家医院、多个科室、  相似文献   

13.
下肢溃疡俗名裙边疮、老烂脚。是外科一种慢性疾病,中医称之为臁疮。初起为小腿部皮肤自觉瘙痒、灼热、刺痛;后期局部破溃、焮红、漫肿、糜烂、溢液。溃疡日久难愈,或虽收口,却每因轻微损伤、感染而呈复发。笔者运用自拟方“消炎散”治之,经临床反复验证,多获奇效。 制法 取鲜牛胆一具(保  相似文献   

14.
王小平 《自我保健》2009,(11):57-57
下肢静脉曲张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又称“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或“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浅表静脉迂曲扩张.似蚯蚓状,站立后明显,平卧或抬高下肢后静脉曲张减轻或消失:同时可伴有患肢酸胀、肿胀、疼痛、麻木不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上海市≥60岁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溃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3家医院建档并治疗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年龄≥60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下肢溃疡情况检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糖尿病病程、其他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并对下肢溃疡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共对620例≥60岁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男性患者366例,占59.0%,女性254例,占41.0%,以70~79岁为主,占72.1%,糖尿病病程以1~9年为主,占61.3%,有其他慢性病者占85.0%,用药依从性较好者占81.5%。149例发生下肢溃疡,发生率为24.0%。溃疡部位排在前3位分别为足踝部59例(占39.6%)、小腿胫前45例(占30.2%)、足趾部32例(占21.5%)。下肢溃疡原因主要有局部感染不愈合57例(38.3%),挠抓45例(3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年龄70~79、80~89岁(OR=5.058、2.004)、病程10~16年(OR=3.425)、有其他慢性疾病(OR=2.992)≥60岁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溃疡的风险更高。结论上海市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溃疡发生率较高,高龄、病程长、有其他慢性疾病者是上海市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措施干预。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工作中,由患者长期卧床,被动体位造成褥疮及长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未能有效控制,血流速度缓慢、不畅,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形成末梢循环障碍造成糖尿病足以及皮肤溃疡、烧伤、烫伤造成末梢循环不良引起皮肤完整缺损,溃疡可达皮下.肌层,重度者可出现骨外露,创面经久不愈。此类患者为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但与内科系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包括循环.内分泌.神经科等。在临床上是一个费时、费力,又不见成效的一组疾病。拔毒生肌散的研制,是在1998年11月生肌散的基础上与中医科刘人科主任合作研制出拔毒生肌散。在近10年的临床应用中,能促进溃疡创面再生修复、加快溃疡创面的愈合,从而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方法比效简便,取得了非常可观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黄英姿 《工企医刊》2013,26(2):146-147
目的就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皮肤溃疡65例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65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坏死组织、溃烂面脓液通过无菌法进行采集,然后再制成样本,用细菌涂片进行检查,同时采用中药汤剂内服法+中药外治法联合治疗。结果65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在经过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之后。痊愈55例(84.62%),进步10例(15.38%),无效0例(0%),有效率为100%;治疗天数为7d一56d,平均18.5d。结论中药汤剂内服法+中药外治法联合治疗的中医综合疗法,二者相得益彰,实践证明,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皮肤溃疡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足踝皮肤严重挫伤、糖尿病并发症、下肢静脉炎等,都极易引起皮肤破溃感染,经久不愈。中医认为凡一切破溃的疮面,均可称为溃疡。溃疡创面的治疗比较棘手,单纯消炎换药治疗效果缓慢,疗效差,有的甚至经久不愈。正确采用中医药外治具有独特疗效。根据"腐不去则新肉不生""煨脓长肉"之说,外治采用去腐生肌的原则,按照溃疡初期、后期的不同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上海市≥60岁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溃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3家医院建档并治疗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年龄≥60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下肢溃疡情况检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糖尿病病程、其他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并对下肢溃疡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对620例≥60岁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男性患者366例,占59.0%,女性254例,占41.0%,以70~79岁为主,占72.1%,糖尿病病程以1~9年为主,占61.3%,有其他慢性病者占85.0%,用药依从性较好者占81.5%。149例发生下肢溃疡,发生率为24.0%。溃疡部位排在前3位分别为足踝部59例(占39.6%)、小腿胫前45例(占30.2 %)、足趾部32例(占21.5%)。下肢溃疡原因主要有局部感染不愈合57例(38.3%),挠抓45例(3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年龄70~79、80~89岁(OR=5.058、2.004)、病程10~16年(OR=3.425)、有其他慢性疾病(OR=2.992)≥60岁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溃疡的风险更高。结论 上海市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溃疡发生率较高,高龄、病程长、有其他慢性疾病者是上海市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措施干预。  相似文献   

20.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疾病 ,是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扩张、蜿蜒迂曲状态 ,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后天性下肢静脉曲张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的人。在我国 ,张培华等调查本病在1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 6 % ,45岁以上为16 4 % ,推算现有病人约8000万至1亿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 ,如病程继续进展 ,尤其是当交通静脉瓣膜破坏后 ,可出现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 ,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 ,甚至形成湿疹和溃疡。轻者影响日常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