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肺挫伤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肺挫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1例,其中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等继发性肺损伤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临床基线一致,治疗组患者第10天的血清IL-8、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肺挫伤患者IL-8、TNF-α水平,促进肺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APN、IL-6、TNF-α水平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左卡尼丁,q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qd,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APN、IL-6、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血清IL-6、TNF-α水平较低,APN水平较高(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能与上调血清IL-6、TNF-α水平,提高AP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TNF—α、IL-1β、IL-6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TNF—α、IL-1β、IL-6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AP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对照组40例及轻症胰腺炎(MAP)组39例、重症胰腺炎(SAP)组23例患者入院后第1、3、7、14天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结果:sAP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在人院第1、3、7天均高于MAP组及对照组(P〈0.01),MAP组在治疗后TNF-α、IL-1β、IL-6即下降,第7天下降至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AP组在治疗后第3天TNF-α、IL-1β、IL-6仍高于人院第1天(P〈0.01),第7天TNF-α、IL-1β、IL-6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至入院后第14天,血清中TNF—a、IL一1p、IL一6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AP、判断AP发展趋势及防止多器官衰竭的指标,控制炎性介质对降低SAP的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郎中兵  文亮 《重庆医学》2003,32(12):1679-1681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IL—6、IL-8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浊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34例严重创伤患者,动态观察伤后1周内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IL—6、IL—8的变化,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严重创伤患者伤后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IL-6、IL—8的的水平较正常人有明显升高,内毒素、TNF-α、IL-1β分别于伤后第2、3天达高峰,随后下降,第7天仍明显高于正常人;IL—6、IL—8早期即有升高,伤后5~7d升高明显,且有继续上升趋势;严重创伤患者伤后血清内毒素、TNF-α峰值水平、伤后第5天IL—6升高幅度与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死亡患者血清中内毒素、细胞因子较存活者相应时间显著升高。结论 创伤后能引起明显的内毒素血症和细胞因子反应,动态观察可能与病情发展程度、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IL-6依赖细胞株B9细胞增殖试验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依赖细胞株L29细胞杀伤试验,分别检测20例骨科手术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表明:骨折创伤可致病人体内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同时手术创伤本县亦可使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在术后第1天达高峰,术后第5天恢复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脂肪乳治疗后,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的全胃肠外营养,其中研究组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0.2g/(kg·d)1,共10d;检测入ICU前和治疗后第1、3、7天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观察记录动脉血气结果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①研究组治疗前及后第1天IL-6、IL-8、TNF—α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余时间点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经机械通气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水平较前均有改善,研究组改善尤为明显,且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参与了AECOPD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IL-6、IL-8、TNF-α水平,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改善,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有效性及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接收并治疗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及总有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血清IL-6、MMP9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95例发病〈48 h的颈内动脉系统AC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46)、丹参川芎嗪治疗组(n=49)以及对照组(健康体检者,n=40)。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4天测血清IL-6、MMP9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等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丹参川芎嗪治疗组的IL-6、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逐渐降低。治疗后第3,7天丹参川芎嗪组IL-6、MMP9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丹参川芎嗪治疗组第7天,常规治疗组第14天血清IL-6、MMP9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丹参川芎嗪治疗组出现进展型脑梗死比常规治疗组少;丹参川芎嗪治疗组总有效率(91.8%)高于常规治疗组(63.0%)。结论丹参川芎嗪可降低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血清IL-6、MMP9水平,并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IL-6、IL-8和TNF-α的影响,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32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取常规西药组32例作为对比观察,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中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丹参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71.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丹参注射液治疗组IL-8、IL-6和TNF-α水平与西医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IL-8、IL-6和TNF-α均显著降低,但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西医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丹参注射液治疗组24h尿蛋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尿蛋白量与IL-8、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丹参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对Ⅱ型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疗效,可能与丹参注射液能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12、IL-4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对血清中IL—12、IL-4和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50例)吸入丙酸倍氯米松2周前后,缓解期儿童(4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血清中IL-12、IL-4和TNF-α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12值明显下降,与缓解期、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4值和TNF—α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后IL-12水平明显升高,IL-4和TNF-α水平下降。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哮喘儿童血清中IL—12水平下降,IL-4和TNF—α水平升高,糖皮质激素可使IL—12水平升高,IL-4和TNF-α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感染SIRS患者治疗中加用中药丹参和生脉注射液对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40例腹腔感染致SIRS患者按病种及APACHE-Ⅱ评分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及实验组(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加用中药丹参和生脉注射液).动态观察体温、白细胞计数及血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结果:实验组第2天、4天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体温、白细胞计数下降亦较对照组快.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丹参和生脉注射液能降低SIRS阶段血IL-6、TNFα,阻止全身炎症反应升级扩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炎性因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相关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可改善早期DN患者机体炎性状态,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6例SAP患者随机分成丹参治疗组及非丹参治疗组,每组18例;选择年龄匹配的14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在患者入院24h内以及治疗7d后采静脉血并检测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SAP患者3种炎症因子较健康志愿者均显著升高(P<0.05),丹参治疗组与非丹参治疗组入院时3种细胞因子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两组SAP患者3种细胞因子均降低(P<0.05),但丹参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丹参可降低SAP患者的炎症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 8(IL - 8)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 4 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第 1,3,7,14d的血浆TNFα和IL - 8水平。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TNFα和IL - 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 (P <0 .0 1) ,第 3、7天升高明显 ,第 14天有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Hung -Hess分级Ⅲ~Ⅴ级患者血浆TNFα和IL - 8水平较Ⅰ~Ⅱ级者高(P <0 .0 1)。结论 TNFα和IL - 8作为免疫因素参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提示TNFα和IL- 8拮抗剂将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预防其所致脑血管痉挛 (CVS)的一条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重度烧伤患者脓毒症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探讨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在重度烧伤患者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重度烧伤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TNF-α、IL-6、IL-8有显著下降。结论:参麦联合丹参注射液可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保护多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36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0 mg/次,1次/d;研究组在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基础上再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每两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含量、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两周时,与入院时相比,研究组血浆Hcy、ET和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血浆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浆Hcy、ET、NSE及SOD水平降低更明显,血浆SOD活性增加更显著。治疗两周,与入院时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全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两周与入院时相比,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下调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细胞因子TNF,IL-6和IL-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56例腹部手术患者,腹腔感染组28例,对照组28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静脉血术前、术后TNF,IL-6和IL-8的水平变化。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术前静脉血TNF,IL—6和IL—8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感染组患者静脉血TNF,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IL—6升高最为明显,较对照组高20倍。对照组患者术后第l天静脉血TNF,IL—6和IL—8水平较术前有升高,术后第5,7天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组患者手术后TNF,IL—6和IL—8水平仍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感染组TNF,IL—6和IL一8水平第1天均有升高(P<0.01),术后3d与术前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d感染组血TNF,IL—6和IL—8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感染组血TNF,IL—6和IL—8水平患者病情好转而逐渐降低。经相关分析征明两组中TNF与IL-6,TNF与IL-8及IL-6与IL-8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腹腔感染患者静脉血TNF,IL-6和IL-8的水平明显增高,检测腹部术后患者TNF,IL-6和IL-8的水平变化,可作为观察和预测术后恢复及感染患者病情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丹参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丹参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40 ml/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疗程为15 d。采用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应用心脏超声仪测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统计学方法:两组间变量用t检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丹参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心功能于治疗前后有所改善,丹参组更加明显(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乌司他丁治疗严重多发伤血清IL -6、IL -8、IL-10、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和对照组40例(未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发病就诊后第0.5、1、2、3、5、7d静脉取血,测定两组血清IL-6、IL-8、IL-10、TNF-α的变化,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多发伤患者IL-6、IL-8、IL -10 、TNF-α的含量在伤后即升高,第1~3天达峰值后开始下降.IL-6、IL-8、TNF-α的含量在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在早期时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能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乌司他丁早期即能降低促炎因子IL-6、IL-8、TNF-α的产生和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抑制多发伤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IL-6、IL-8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动态浊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34例严重创伤患者,动态观察伤后1周内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IL-6、IL-8的变化,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严重创伤患者伤后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IL-6、IL-8的的水平较正常人有明显升高,内毒素、TNF-α、IL-1β分别于伤后第2、3天达高峰,随后下降,第7天仍明显高于正常人;IL-6、IL-8早期即有升高,伤后5~7d升高明显,且有继续上升趋势;严重创伤患者伤后血清内毒素、TNF-α峰值水平、伤后第5天IL-6升高幅度与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死亡患者血清中内毒素、细胞因子较存活者相应时间显著升高.结论创伤后能引起明显的内毒素血症和细胞因子反应,动态观察可能与病情发展程度、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