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性胸椎管狭窄症,国内胥少汀等〔1〕于1982年就有4例报道,近年来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发现此病并非少见,但因起病隐匿,多数病例早期未能得到确诊。本文报道我院从1982~1997年收治的12例诊断及治疗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43~65...  相似文献   

2.
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与治疗于锡欣,王健,孙建民,张佐伦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一向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病。1979年Maluff报告4例,国内青少汀于1982年报告5例[1]。其后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增多[2~5],但治疗效果不够满意。我院近几年收治3?..  相似文献   

3.
胸椎管狭窄症24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朱兵  胥少汀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10):955-958,1039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治特点,加深对胸椎管狭窄症的认识。方法:总结24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22(92%)例存在狭窄段以下感觉障碍平面及下肢无力,束带感4例,行走困难11例,大小便功能障碍7例,17例背部叩痛,叩痛部位与病变部位均存在对应关系。所有病人均行X线片及MRI扫描,18例CT扫描,1例椎管造影。狭窄分布:5例累及上胸段,4例累及中胸段,22例累及下胸段。4例单椎间关节型,5例跳跃性多椎关节型,15例多椎间关节型,10例伴有椎间盘突出。手术方法均采用后入路,18例采用整块切除方法。结果:功能评定采用Mann标准。术后缓解率为91.7%,获随访的17例中,最长4年,最短3个月,平均25.7个月,恢复优良率为70.6%。结论: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多发生在胸椎下段,多表现为多节段受累,常见跳跃性狭窄;主要病理改变为黄韧带的肥厚、骨化,关节突肥大及椎板增厚,常伴有椎间盘突出;CT及MRI是TSS的主要影像诊断手段;手术治疗主张后入路,椎板及关节突内侧半整块切除。  相似文献   

4.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腰椎管狭窄症 (lumbarspinalstenosis,LSS)系中老年常见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从 195 4年Verbist[1] 首次报道了LSS的典型临床表现以来 ,对其诊断和治疗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 ,但对其手术治疗的选择、减压的范围及融合固定与否仍存有争议。随着我国老年化人口趋势的发展 ,LSS的发病会越来越多 ,为提高退变性LSS的手术疗效 ,现对近年的相关进展文献作一复习。一、LSS的分类及其病理基础LSS通常可依其病因和部位分类。Arnoldi等[2 ] 提出了目前使用最广的分类方法即病因学分类…  相似文献   

5.
胸椎管狭窄症诊断及手术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赵合元  周静 《中华骨科杂志》1995,15(12):825-827
作者报道胸椎管狭窄引起胸髓压迫症32例,表现为肌张力改变,括约肌功能障碍,皮肤感觉异常,不完全截瘫及完全截瘫,其诱发因素包括脊柱退行性变16例,氟骨症11全务后继发2例,OPLL3例。其影像学检查具特征性表现,脊髓造影,CT及手术发现狭窄均发生在椎间关节-间盘水平。32例均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包括切除部分小关节。  相似文献   

6.
胸椎管狭窄症22例的病理及手术治疗的经验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王全平  陆裕朴 《中华骨科杂志》1993,13(1):15-18,T002
  相似文献   

7.
胸椎管狭窄症诊断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报告胸椎管狭窄症19例,探讨其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组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手术方法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手术14例,随访11例,5个月~8年7个月,其中9例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胸髓受压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瘫痪是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CT和MRI对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是手术方法之一。对合并椎间盘突出者,椎板切除后,可以通过扩大一例或两侧硬膜前外侧间隙,潜行切除  相似文献   

8.
王信  王守范  刘仕英 《脊柱外科杂志》2005,3(3):172-172,185
我院1998年4月~2004年10月共收治胸椎管狭窄症患者10例,全部手术治疗。其中多节段者8例,呈跳跃分布者2例,结合我院病例,对该病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
胸椎管狭窄症误诊误治15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海波 《颈腰痛杂志》2003,24(4):232-234
目的 总结胸椎管狭窄症误诊误治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并对治疗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对15例胸椎管狭窄症误诊误治和及时采取恰当手术补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误诊为腰椎问盘突出症6例,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7例,病变节段漏诊2例。纠正诊断后采用传统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5例、整块半关节突椎板切除术10例(其中包括加行侧前方减压术4例),平均随访3年6个月,优8例,良5例,改善1例,差1例。结论多种因素可造成胸椎管狭窄症误诊为腰椎疾患或漏诊胸椎管的病变节段。手术原则是彻底减压和脊髓保护。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 ,42岁 ,主因双下肢困胀六年 ,双下肢瘫痪一月入院。六年前双侧脚后跟疼痛 ,随之出现双脚及双侧小腿烧灼感、有时发凉 ,一年前出现右下肢行动不利 ,伴麻木 ,走路不稳 ,近两月出现双下肢困胀加重 ,一月前出现双下肢瘫痪 ,翻身及大小便困难。曾在当地按骨质增生、脉管炎、低血钾等治疗无效。八年前从高处掉下致腰 2 椎体压缩性骨折。查体、平脐下两指痛温觉减退 ,深感觉消失 ,肛门反射消失 ,上中下腹壁反射存在 ,双侧膝腱反射亢进 ,跟腱反射正常 ,双侧巴氏征 ( ) ,加强 ( ) ,左踝阵挛 ( ) ,双下肢肌力 0级。入院后经检查胸椎 CT,胸 1…  相似文献   

11.
胸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与总结胸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23例通过症状、体征及MRI诊断的胸椎管狭窄病人经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术后进行疗效随访与评估。结果:23例共随访到19例,其中1例3个节段,进行了3次手术。随访时间1~9年,其中优28.6%(6例),良33.3%(7例),中19.0%(4例),差19.0%(4例),优良率为61.9%。结论:在术中SEP或MEP肌电监护下进行后路胸椎管减压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获随访22例经过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发症状:发病节段以下麻木15例,下肢无力4例,胸背痛3例。所有患者均行X片检查,14例行脊髓造影,16例CT扫描,其中14例为CTM检查,12例MRI检查。病变节段:单节段12例,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节段7例,跳跃式节段3例。单节段者病变位置:T1-41例;T5-83例;T9-L18例。手术方式:后路椎管后壁切除术13例,侧前方入路行减压术2例,前后路联合减压手术3例,后路环椎管减压术4例。随访时间最长64个月,最短8个月,平均36个月。结果18位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有效率为81.8%。根据JOA评分标准,术后2周改善率为81.3%,最后一次随访时改善率为87.5%。结论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多发生在胸椎下段,多节段受累常见;CT和MRI是胸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影像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唯一选择,根据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征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经手术治疗的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胸椎管狭窄症病例的临床资料,随访12~34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结果 1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术中4例发生硬脊膜破裂,经修复后愈合良好.疗效评价:优5例,良5例,改善2例,差3例,优良率66.67%,总有效率80%.结论 手术减压仍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难度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应重视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9):1817-1818
<正>Klippel-Feil综合征是一组以颈椎形成及分节障碍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又称短颈畸形,由Klippel和Feil于1912年首次报告。Klippel-Feil综合征常合并有多种畸形,与先天发育有关,临床中较少见。胸椎管狭窄合并Klippel-Feil综合征的病例尚未见报道,本科室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报告患者,女,47岁,农民。主因"四肢麻木、无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不同病理时期采用针对性的不同手术。方法随访39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手术后的患者,对其年龄、退变程度及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经过1 ̄3年的随访,优良率达到89%。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根据其病理变化,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在临床上常见,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深入了解DLSS相关解剖分型,对于诊断和有效治疗很有必要.对症状不严重、无神经功能损害患者,通常采用非手术治疗;对症状严重且神经功能损害持续或加重患者,则采用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有椎板减压、减压融合内固定和动态固定等,各有优缺点.该文就DLSS解剖分型、诊断、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胥少汀 《中华骨科杂志》2002,22(12):760-762
胸椎管狭窄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作者于1982年在国内首先报告了此症[1],又于1988年报告了整块半关节突椎板切除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2]。至今仍有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后加重致全瘫的病例,不同的诊断名称(例如黄韧带骨化症)和不同的手术名称也经常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底,我们共手术治疗62例胸椎管狭窄症,前10年的30例主要依靠X线、脊髓造影、CT和临床体征进行诊断,后10年的32例增加了MR检查代替脊髓造影。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认为对本症的病理改变、诊断和手术治疗,有再认识和再讨论的必要。一、病理改变(一)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及其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患者25例,手术采用后路开门式椎板切除减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平均2年6个月随访,本组患者术后无1例症状加重,平均手术时问1.9 h,平均输血量200 ml,根据Epstein标准评定:优13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88%.[结论]后路开门式椎板切除减压可有效地避免脊髓损伤,是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胸椎管狭窄的特点、手术疗效及影响胸椎管狭窄预后的因素。 方法 对 1992年 9月~2 0 0 1年 1月因退行性变、黄韧带骨化、非特异性弥漫性骨肥厚及创伤后等导致胸椎管狭窄 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经 6个月~ 9年随访 ,平均 4 5 .6个月。对比手术前后疼痛、日常活动及截瘫指数 ,并用 Wilcoxon秩和检验和偏相关分析年龄、狭窄受累节段数及病程对胸椎管狭窄预后的影响。 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 ,手术后患者疼痛分度、活动分极和截瘫指数较手术前明显改善 (P<0 .0 1) ;在年龄、狭窄受累节段数及病程等 3个因素中 ,只有病程长短与术后截瘫指数评分明显相关 (P<0 .0 5 )。 结论 胸椎管狭窄早期手术直接解除脊髓压迫可获良好疗效 ;病程影响胸椎管狭窄的预后 ,而年龄和受累节段数对预后的影响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20.
胸椎管狭窄症(TSS),临床上比较少见,有学者报道可能与胸椎活动度小,慢性劳损有关[1].最早是Sumito报道因软骨发育不全引起的椎管狭窄,随后Bailey报道退变增生产生的椎管狭窄,Parker报道了黄韧带肥厚引起的椎管狭窄.但真正讨论此症的还是Verbiest,他开始用“椎管狭窄症”来定义此类疾病.Nakanish等1971年首先报道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引起胸椎管狭窄.Marzluff等1979年报道了胸椎关节突增生压迫胸脊髓.在国内,八十年代后才有相关的报道[2],此类疾病少见,但可导致腰痛和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美国有研究表明椎管狭窄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可达到0.5%[3],故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的治疗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病的病因、分类、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