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结节病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结节病一例熊明辉张挽时尉颖单世馨结节病为系统性疾病,单独发生于脾脏少见,笔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3岁。体检发现脾脏肿大,无腹痛、无发热,亦无其他不适感。体检:发育良好,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cm,未触及肿物。胸部X...  相似文献   

2.
盆腔异位脾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脾也可称为游走脾、漂浮脾、脾下垂 ,1888年由Bond首次报道 ,是 1种少见的先天性异常[1] 。笔者遇 1例脾脏位于盆腔的患者 ,报告如下。患者女 ,2 3岁。腹部肿块 ,伴不完全肠梗阻 3个月余。CT检查示右下腹软组织密度肿块影 (图 1) ,形状不规则 ,轮廓较清晰 ,膀胱及周围肠管受压 ;脾脏区未见脾脏影 (图 2 ) ;彩色多谱勒检查见盆腔内脾脏回声 ,体积增大 ,血流丰富 ,并可见偏前方的脾门。诊断 :盆腔异位脾 (图 3)。行手术治疗 ,术中探查左季肋下脾窝脾脏缺如 ,于盆腔找到脾脏 ,常规切除脾。术后病理诊断 :游离脾 ,脾脏淤血伴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3.
儿童巨脾症的部分性脾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巨脾症部分性脾栓塞的安全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分阶段栓塞法治疗42例巨大脾脏患儿,年龄1~15岁。首次脾栓塞范围约30%~40%,间隔1~2个月再次栓塞脾脏30%~40%,实现缩小脾脏,消除和改善脾功能亢进以及基础疾病症状。结果 本组病例经分次脾栓塞治疗术后脾亢及相应基础疾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术后反应轻,发热和腹痛持续时间短,仅1例发生脾脓肿。结论 儿童巨脾症,通过分阶段进行部分脾栓塞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7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 1 5天。查体 :患者一般情况好 ,左上腹饱满 ,未触及明显肿块 ,有深压痛。CT平扫 :脾脏明显增大 ,脾内可见一大小约 1 1cm×9cm× 9cm不均匀低密度肿块影 ,局部外突 ,边界不清。肝右叶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圆形低密度影。肝门及后腹膜未见肿大淋巴结 (图 1 )。增强及延迟薄层扫描 :脾内低密度肿块影于增强早期呈边缘轻度强化 ,肿块几乎占据整个脾脏。肝内低密度影无明显强化表现 (图 2 )。延迟 1 5min扫描示肝内低密度影消失 ,呈等密度充填 ;脾脏病变基本也呈等密度改变 ,仅留少许低密度无强化区。CT…  相似文献   

5.
丁雄  金和谦 《人民军医》2000,43(3):162-163
广西南宁地区小儿肝脾大较常见 ,病因较复杂。为此 ,我们对 1 991~ 1 998年收治的小儿肝脾大 3 1 8例的病因进行了分析 ,发现仅地中海贫血所致就高达3 6 2 % ;其他为代谢性疾病、感染、肿瘤等。这为小儿肝脾大的防治提供了依据。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1 95例 ,女 1 2 3例 ;年龄 2个月~ 1 4岁 ,其中 <1岁 4 2例 ,1~ 3岁 97例 ,4~ 6岁 89例 ,7~ 9岁 54例 ,1 0~ 1 4岁 3 6例。病程 6d~ 4 5年。1 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符合肝、脾肿大的诊断标准[1] 。肝、脾同时大 1 74例 ,肝大 93例 ,脾大 51例。肝、脾大至肋缘下 1~ …  相似文献   

6.
脾动脉不全结扎在脾损伤原位保脾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脾动脉不全结扎在脾损伤原位保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90年1月-2000年1月收治22例脾外伤病人,其中男性21例,女1例;年龄14-52岁,平均32岁。采用脾动脉不全结扎,将其管径缩小到原来的1/2-1/3,以便止血及原位保脾。结果 22例保脾均获得成功,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个月-1年,观察及随访的主要指标为血液学(IgG、IgM、IgA、C3、C4)、脾脏B超、CT检查及^99mTc扫描,结果证实脾脏的大小、结构及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脾动脉不全结扎是一种处理脾外伤原位保脾的有效方法,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8岁。因“胃溃疡合并出血”于1986—11—10入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化验检查:血色素45g/L、红细胞1.9×10~(12)/L、血沉25毫米。胃镜:胃窦部溃疡、未见外压现象。因患者半年前出现腰痛,行腰椎X线检查:第二腰椎骨质破坏、椎体受压变形,不除外骨转移瘤。超声检查肝、胆、脾、肾及盆腔正常。三周后复查见脾厚6.1cm,内回声明显不匀,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中强回声光团、最大一个5.1cm,后方回声无增强反衰减,提示脾大、脾内多发实性占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十天后患者脾区疼痛明显,再次超声探测:脾内肿块中心有不规则无回声区,提示脾内肿瘤部份液化。经九个月化疗、放疗后查B超:脾厚5.5cm,内可见2.2×1.5cm及2.4×1.3cm两个中强回声光团。患者感觉明显好转。88—7病情恶化。超声见脾脏形态失常,  相似文献   

8.
陈则君  赵可  费锋  汤晓东 《放射学实践》2023,(10):1357-1358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体检发现脾脏占位4个月余就诊。体格检查:腹软,无压痛,未见肿块;肝脾肋下未及肿块。AFP、CEA、CA-125及CA-199均阴性。CT平扫示脾脏内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等、略低密度影,大小约4.4cm×4.6cm,中心见更低密度区及小片状略高密度(图1),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图2),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渐进强化,中心低密度区无强化(图3)。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患者于2006年7月,因肝肿块行剖腹探查术,见腹水、色混浊,腹腔静脉重度曲张,肝脏色红,质偏硬,轻至中度肝硬化,肝左外叶Ⅲ段见一3.0 cm×2.5 cm×2.0 cm肿块,质硬,边界清,行左肝癌切除+脾动脉结扎术.手术2年后长期血小板数值波动于17×109/L~43×109/L,间歇有牙龈出血,皮下瘀斑,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于2010年7月10日复诊化验示血小板减少,甲胎蛋白正常;上腹CT示脾脏肿大,肝癌术后表现,未见肝脏肿块.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0岁,体格检查发现脾占位,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盗汗及乏力、消瘦,触诊: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上腹部CT增强检查示脾内一类圆形肿块,大小约4.5cm×4.2cm,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主要呈略低密度改变(CT值为35.8HU),中心见类圆形更低密度灶(CT值24.3HU),大小约1.6cm×1.3cm,肿块与正常脾实质分界尚清;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实质部分可见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脾,而中心可见不强化的坏死区;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伴脾亢的介入治疗(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意义及方法。方法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 3 1例 ,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和PSE治疗 ,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 ,CT观察肝脏肿瘤及脾脏大小改变。结果 PSE术后 2 4h、1周、4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 (Ρ <0 .0 1)。 2 8例脾栓塞面积在 40 %~70 % ,2例 80 % ,1例 <40 %。术后 1月CT复查肝脏肿瘤缩小 2 2例 ,占 70 .97% (2 2 / 3 1)。脾脏有所缩小 ,内可见均一低密度梗死区。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PSE)后肝、脾血流动力学的远期变化.方法 对1 720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和脾亢患者行PSE,观察其1~5年病死率,分析其死亡原因,对生存期达5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600例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肝、脾血流动力学及血象、脾脏大小、并发症等变化.结果 PSE后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变化,消化道出血次数和量明显减少;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术前明显上升;术后2个月脾脏开始逐渐缩小,3个月后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E可明显改善肝、脾血流动力学,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脾亢症状,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显著且稳定,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患,女,8岁。因持续低热三年,加重1月来我院就诊。病后无咳嗽,盗汗、乏力及腹痛。曾多次到各处就诊,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口服谷维素、消炎痛及地塞米论片后,体温降至37℃左右,但仍反复。查体:T37.3℃,心肺无异常.肝不大.脾肋下可触及,无触痛。胸片未见异常。B超:脾脏内不规则液性暗区及光团影。诊断为:脾囊肿。OT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14.
脾脏肿块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脾脏肿块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要点。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脾脏肿块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 ,分析脾脏肿块的大小、数目、边界、内部回声等多种超声表现。结果 :76例脾脏肿块中有 3例错构瘤 ,10例血管瘤 ,16例淋巴瘤 ,2例淋巴管瘤 ,4例血管肉瘤 ,11例脾转移瘤 ,16例脾囊肿 ,4例脾梗死 ,3例脾血肿 ,5例脾脓肿 ,2例付脾 ,其超声表现各具特征。结论 :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并区别脾脏肿块的囊、实性 ,借助彩色血流显像可进一步鉴别良、恶性病灶。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61岁。主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3天”入院。体格检查:腹平坦,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异常肿物,肝脾未触及,M ur-phy征阳性,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门诊CT检查回报:脾脏体积增大,脾内类圆形混杂密度病变;胆囊炎。入院后初步诊断:腹痛待查;脾脏肿物待查;胆囊炎。患者入院后行超声检查显示:脾脏中部见一类圆形略强回声区,边界不清,范围约52mm &#215;42mm ,CDFI :略强回声区血流呈抱球样改变,脉冲多普勒可测到动、静脉频谱。行超声造影检查:经肘静脉团注超声造影剂 Sono Vue 1.2ml后,脾脏正常组织增强时间为18s ,病灶开始增强时间为16s ,略早于脾脏正常组织,动脉期呈不均匀增强,先为中心高增强,并迅速充填周围病灶组织,达峰时间为42s ,实质期呈低增强,逐渐缓慢廓清,基本廓清时间3min20s。超声造影提示:脾内实质性占位。造影剂呈快进慢出型,考虑:良性病变(图1,2)。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 女,15岁,突发急性腹痛1h,伴向左腰背部放射入院。查体:T38.5C,P95次/分,Bp115/70mmHg。痛苦面容。左中、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左上腹可扪及一包块,比正常脾脏位置偏低,表面光滑,边界较清。超声检查发现腹、盆腔少量积液。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腹痛不能缓解,出现腹膜刺激症状。第一次CT检查示脾位置尚正常。仅胃底大弯侧黏膜向脾门方向纠集(见图1)。3h后口服1%水溶性碘对比剂优维显300ml行CT检查,脾脏向右前上推移胃体部,受压迫的胃黏膜清晰显示,脾呈横位,其长轴与胰腺长轴平行,CT诊断脾扭转(见图2)。剖腹探查:脾扭转并坏死。  相似文献   

17.
游走脾是指由于固定脾的悬韧带发育不全和脾门血管蒂过长,以致脾脏活动度过大,离开正常解剖部位,具有脾扭转和脾梗死高风险。因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和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临床诊断非常困难。成人好发于20-40岁的育龄妇女,儿童多见于10岁以下患者。临床表现可为无症状的腹部肿块,也可为急腹症,但最常见的是腹部肿块伴不明原因的腹部症状。CT、MRI和超声是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脾脏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抗结核治愈的脾脏结核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9例中,6例表现为脾脏内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斑点状低密度影,边界清或不清,增强扫描病灶内部无强化,7例伴有其他脏器结核,5例伴有腹膜后及肝、脾门区淋巴结肿大或钙化,增强扫描淋巴结呈环状强化或轻度均匀强化,2例肝脾内见多发钙化灶。结论脾脏结核多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脾脏内单发或多发无强化病灶及钙化是脾脏结核的主要CT征象,但不具有特异性。而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因此发现脾外结核的证据对脾脏结核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螺旋CT为发现脾脏结核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16层螺旋CT测量肝炎后肝硬化脾脏体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测量脾脏体积,探讨肝炎后肝硬化脾脏体积、脾/肝比与Child分级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90例经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B超及CT证实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38例,B级33例,C级19例及112例正常对照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采用仪器自带体积测量软件测量肝、脾体积,并计算出脾脏与肝脏体积比值(脾/肝比)。结果正常人脾脏体积为(211.01±112.66)cm3,脾/肝比为0.17±0.09,脾脏体积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无明显相关关系。ChildA、B级脾脏体积分别为(1016.22±580.95)cm3、(1015.72±681.46)cm3,脾/肝比为1.01±0.62及1.04±0.64,均明显高于ChildC级(644.14±416.81)cm3及0.80±0.37。结论正常人脾脏体积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无明显相关关系。肝硬化患者脾脏体积及脾/肝比较正常人显著增高,ChildA、B级出现脾/肝比倒置(>1),ChildC级脾脏体积及脾/肝比反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脾脏疾病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脾脏疾病CT诊断的认识。方法:复习20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脾脏病变的CT表现。结果:脾梗塞2例,脾囊肿4例,脾血管瘤2例,恶性淋巴瘤8例,转移瘤4例。结论:CT对脾脏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发现脾脏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