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病人30例,其中早期手术15例,脑疝后手术15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术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脑疝后手术组的重度致残和植物状态的总比例为46.67%,病死率26.67%;明显高于早期手术组的26.67%及13.33%。结论:早期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不同时期行去大骨瓣减压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1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期(瞳孔等圆未大期)手术6例,中期(一侧瞳孔散大期)8例,晚期(双侧瞳孔散大期)2例。结果 16例中存活15例,晚期手术2例中死亡1例。早期手术组3个月后NIHSS评分及梗死对侧肢体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中期及晚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去大骨瓣减压手术可明显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加颞肌贴覆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效果。方法 18例病情进行性加重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大骨瓣减压加颞肌贴覆手术,随访患者出院6个月时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结果 18例均手术成功,无死亡,术后5-7天复查头颅CT显示,梗死灶完全消失4例,明显缩小11例,梗死灶出血1例,梗死灶无变化,但脑室系统、脑池受压明显缓解2例。按GOS评分,恢复良好8例,中残7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大骨瓣减压加颞肌贴覆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8月~2007年8月收治的30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20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标准组),10例行"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改良组),以Barthel指数(BAI)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随访.术后1、6个月,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AI、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2.593~7.162,P<0.05).结论 "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可以对皮质静脉减压,对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是一种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5.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两种不同方法的疗效以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部分行标准大骨瓣减压颞肌黏覆术,另一部分行标准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术后分析其疗效,并分析GCS评分和梗死面积同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 35例中是否行颞肌黏覆术对其疗效无明显差别,GCS评分低,梗死面积大的患者疗效差。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优于颞肌黏覆术,判断大面积脑梗死术后疗效基本因素为患者术前GCS评分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5年12月本院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2例,根据是否同意手术分为三组,9例12 h手术为A组,24例12 h手术为B组,9例保守治疗为C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昏迷评分(GCS)评估神经功能,弥散加权磁共振(DWI)或CT用于界定脑梗死范围,在NICU统一治疗并行颅内压(ICP)监测,ICP持续超过30 mm Hg给予降颅压无效行梗死侧颞极切除。采用巴氏指数(BI)和预后评分(GOS)评估所有患者病后3个月神经功能。结果:脑梗死后12 h内颅脑CT诊断的准确率为44.4%,DWI的准确率为100%。入院后GCS均呈现下降趋势,A、B组术前G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早期及短期治疗效果均优于保守组,A组早期及短期评价指标亦大多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本身风险相对较低,容易实施并可确切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尤其12 h内实施更能改善预后,术后连续ICP监测可及早发现恶性高颅压并及时实施颞极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及对ET、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GCS评分、梗死面积、血浆脑钠肽(BNP)和内皮素(ET)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良好/中残率为6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13%(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9%(P0.05);观察组的重残/植物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ET、BN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ET、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小梗死面积,减少死亡率,降低ET、BNP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恶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2例因恶性脑梗死行减压手术的患者,回顾分析患者年龄、入院时及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瞳孔变化、中线移位程度、起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与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关系,根据GO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OS 4~5分)与不良组(GOS 1-3分)进行比较。结果 GOS预后良好组18例(42.9%);预后不良组24例(57.1%),其中死亡7例。两组患者年龄、术前是否出现两侧瞳孔不等大、术前GC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恶性脑梗死发生后,患者一旦出现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应及时手术,尤其是相对年轻的患者;当患者出现深度昏迷(GCS<8分)、瞳孔不等大时再进行手术,患者预后较差。手术的关键是制作足够大的骨瓣进行充分减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标准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间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47)与对照组(n=47)。两组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术中对照组行颞肌黏覆术,实验组行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术前、术后7 d神经功能(NIHSS)、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及术前、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GQOLI-74)评分。结果两组GOS、NIHSS评分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实验组GOS评分较对照组高,但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02%(8/47)较对照组36.17%(17/47)低;两组GQOLI-74评分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实验组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高。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提高GOS评分,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漆魁蒙  刘志伟 《吉林医学》2010,31(19):3050-3051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月~2009年4月36例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放弃手术的33例保守治疗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手术组患者死亡8例,死亡率22.2%,生存28例,随访6个月~5年,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类,Ⅰ级4例,Ⅱ级7例,Ⅲ级9例,Ⅳ级5例,Ⅴ级3例,手术组存活率及存活者ADL恢复情况均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可有效挽救大面积脑梗死危重患者生命,并提高后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选择性钩回、海马旁回切除术在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2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选择性钩回、海马旁回切除术治疗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预后良好(GOS4分或5分)18例(56.2%),预后不良(GOS3分)6例(18.8%),死亡8例(2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选择性钩回、海马旁回切除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并脑疝有效方法,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2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GC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04%,对照组为5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0,P〈0.05)。两组手术时间(t=11.720,P=0),术中出血量(t=17.904,P=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GCS评分结果为(10.57±1.47)分,对照组为(8.59±3.2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59,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0,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常规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常规组(n=44,常规大骨瓣减压术)与标准组(n=56,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统计两组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双侧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程度,记录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变化,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标准组术中急性脑膨出、切口疝、迟发型血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均<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对侧血肿厚度明显降低,中线移位明显减少(P<0.05);标准组对侧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3、7 d两组颅内压均明显降低、GCS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标准组术后不同时间颅内压及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标准组GOS评分中轻度残疾例数高于常规组,死亡例数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减轻血肿及中线移位程度,预防术中急性脑膨出,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进行积极预防和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60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是否继发硬膜下积液分为硬膜下积液组(120例)和无硬膜下积液组(488例),分析硬膜下积液组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 608例患者中出现硬膜下积液120例,硬膜下积液发生在手术后4~22(10.3±4.2)d,积液量为12.2~120.8(25.4±10.3)mL,硬膜下积液位于一侧97例,双侧23例,95例保守治疗,25例手术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积液组与无积液组患者性别、年龄、血肿量、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中线移位、大骨瓣、双侧开颅、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肿量、入院GCS评分、中线移位、大骨瓣是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高。年龄大、血肿量大、入院GCS评分低、中线移位、大骨瓣是去骨瓣减压术后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减压窗明显膨出患者的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减压窗明显膨出患者52例,其中采用术后常规颅骨修补(≥6个月)治疗患者26例为对照组,采用早期颅骨修补(〈6个月)治疗患者2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GOS评分、KP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结果颅脑创伤后15个月时观察组GOS评分、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颅脑创伤后15个月的GOS评分、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去骨瓣减压术后2周,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去骨瓣减压术后2周时观察组GOS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康复人数、针灸人数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高压氧治疗超过20 d人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可以明显改善去骨瓣减压术后减压窗明显膨出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颅腔的生理完整性,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严格掌握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袁鹏  方波  黄涛  刘科 《重庆医学》2012,41(24):2493-2495
目的探讨软通道技术在严重颅脑创伤中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形成患者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因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行去骨瓣减压术的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软通道组33例在去骨瓣减压术前快速应用软通道技术引流血肿。对照组40例快速滴入甘露醇250mL后直接行去骨瓣减压术。两组患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方式及术后治疗方法相同。结果软通道引流能降低ICP,减少常规钻颅引流的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散大瞳孔变化及术后GCS评分,软通道组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引流技术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术前能有效降低颅内压,为后期开颅手术赢得时间,并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吴云龙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53-54,57
目的对比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56例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标准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各2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应用X2检验、t检验及方差分析对比分析两组的预后、并发症、CCS评分、术后不同时间点颅内压监测情况、术后随访ADL分级等。结果标准组术后死亡率低,预后良好,术后GC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且术后颅内压降低较对照组明显,标准组术后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12个月,标准组存活患者ADL分级Ⅰ级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好、并发症少、降低颅内压明显、患者存活率高,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明霞 《中外医疗》2016,(13):157-159
目的:研究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护理要点,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参考。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7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用的护理措施的差异性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服务,观察组36例,在去骨瓣减压围手术期实行预见性综合护理模式服务;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疗效GCS评分改善情况及相关重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治疗后格拉斯哥GCS提升为(9.6±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87,P=0.0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2.2465,P=0.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围手术期实施预见性综合护理模式,通过细心、周到的护理,提升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减少围手术期危险,确保患者在医疗就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期行颅骨修补后去骨瓣减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预后,探讨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的最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去骨瓣减压术后至颅骨修补的时间将其分为早期组(≤3个月)31例和晚期组(>3个月)5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和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对患者的预后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早期组患者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16.13%,5/31)高于晚期组(1.92%,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组患者术后GOS患者和KPS评分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OS评分:4.16±0.86 vs 3.63±0.72,P<0.05;KPS评分:80.32±16.22 vs 70.19±16.27,P<0.05).结论 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较晚期修补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但可能会增加脑积水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