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脂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最多的降血脂药物 ,大量的临床试验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血脂作用及对冠心病的预防作用。在我国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远高于冠心病 ,但是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尚少 ,因而有必要在此探讨一下他汀类药物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前景。1 他汀类药物的降血脂作用他汀类药物全称为 3 羟基 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HMG CoAreductaseinhibitors) ,是国内外目前应用最广 ,也最具前途的调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61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或普伐他汀)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经治疗后进行疗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求中国人群中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SerStop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2例ICVD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6例,脑梗死76例)和105名非ICVD患者或健康人为对照,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方法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ICVD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及性别构成没有明显差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吸烟史等危险因素在ICVD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ICVD组和对照组的突变+突变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61和0.391。ICVD组的突变+突变纯合子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2,OR3.3,95%,CI1.1~7.8)。ICVD亚组间的分析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对照组之间突变+突变纯合子基因型频率无明显差别,而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则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脂蛋白脂肪酶基因Ser447Stop多态性与ICVD特别是脑梗死有一定的相关性,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个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后医学时代”更多强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进行有效的预防。 ICVD的二级预防工作对于 ICVD的发病及复发较治疗意义更大。控制 ICVD的高危因素 :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遗传、烟酒、情绪、肥胖、高盐饮食等 ,ICVD发病率及复发率明显下降 ,临床效果显著。免疫因素是否为 ICVD的高危因素 ,国内外文献已见报道 ,但未成定论。免疫性血管病可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并发 ICVD,但不是 ICVD的共同的高危因素。本文对ICVD不同的高危因素引起的 ICVD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了多年的观察 ,发现其相关性不尽…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卒中是我国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血脂紊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等是诱发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而他汀类药物的多个药理机制能通过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等方式干预上述危险因素,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梳理了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国内外缺血性卒中防治指南,以期为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齐欣 《首都医药》2012,(6):38-41
目的针对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的高质量证据、可能机制、安全性以及现状前景进行综述。方法结合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不同临床试验研究情况,具体分析他汀类药物,在预防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机制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广泛认可,对于有缺血性卒中/TIA的患者,应尽早完善血脂检查,基线LDL-C〉2.6mm1/L患者,建议他汀类药物治疗,将LDL-C降至2.6mmo1/L以下,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对确有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或有动脉一动脉栓塞证据的缺血性卒中/TIA极高危患者和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缺血性卒中/TIA的极高危患者(伴有冠心病/糖尿病/不能戒断吸烟/代谢综合征之一者),均推荐强化他汀治疗,应将LDL-C降至2.1mmo1/L以下,或LDL-C降低幅度在40%以上,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结论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得到认可,在心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已取得显著效果,近年在缺血性卒中的防治中也逐渐受到重视。但从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角度考虑有必要进行个性化治疗,在保证有效性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丁苯酞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观察组(他汀类药物+丁苯酞),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同时应用他汀类药物与丁苯酞,能够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预防以及合理用药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18例,将其按照病情程度分成高危组、极高危Ⅱ组、极高危Ⅰ组,对这三组患者入院后与随访3个月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18例患者中在住院期间预防性应用他汀类药物者115例,应用率为52.75%,其中极高危Ⅰ组他汀类药物应用与指南的符合率较高危组与极高危Ⅱ组高(P<0.05);随访3个月后,他汀类药物应用者为49例,应用率为22.48%,较住院期间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他汀类药物发挥了重要作用,降低了复发率,然其二级预防中用药依从性较差,与应用指南符合率较低,临床应予以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合理用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卒中是中国第一位致残和第二位致死原因。血脂异常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007年1月,国内脑血管病和血脂领域的专家组成员在参考了近10年来血脂领域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及相关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和现状,正式出台《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建议》,对规范临床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又有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为此国内有关专家又进行讨论,达成了他汀类药物防治脑血管病专家新的共识,以期给临床医生更明确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3例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入院后给予他汀类药物,对照组不给予,其余治疗完全同治疗组。观察两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结果他汀治疗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除了常规用于降血脂治疗,还可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11.
左艳敏  杨剑 《中国药房》2015,(8):1048-1050
目的:为高血脂患者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2-2013年我院血脂检查异常并符合他汀类药物用药条件的患者110例,调查其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或未使用该类药物的原因。6个月后统计患者的血脂达标情况。结果:110例患者中,按照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46例(41.82%)在体检中30例(65.22%)达标;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剂量不足23例(20.91%),在体检中8例(34.78%)达标;使用其他调脂药24例(21.82%),在体检中8例(33.33%)达标;17例(15.45%)患者未使用调脂药,在体检中1例(5.88%)达标。共有64例患者未按照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因自身知识缺乏而担心药品不良反应、经济负担重和医师处方原因(处方中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有相互代谢作用)。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明显改善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以提高高血脂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单双号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评估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发病危险度,为不同心血管风险类型实施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2-12月该院急诊门诊收治的1 640例20~79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血压、血脂、血糖、吸烟等)暴露情况,并应用Framingham危险评估模型评估未来10年ICVD的发病危险性。结果 1 640例患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暴露率分别为32.4%(531/1 640)、33.9%(556/1 640)、33.1%(543/1 640)、10.2%(167/1 640),10年ICVD绝对危险值大于或等于10%者312例;男性ICVD相关危险因素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不同年龄患者10年ICVD发病危险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男,女性10年ICVD发病中、高危险度均逐渐升高;10年ICVD发病绝对危险值大于或等于10%者各项ICVD危险因素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小于10%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入院后给予他汀类药物,对照组不给予,其余治疗完全同治疗组.观察两组血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 他汀治疗组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除了常规用于降血脂治疗,还可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金晓红  托娅 《首都医药》2008,15(12):33-34
目的 探析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 对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类进行探讨.结果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可降低其发生率的20%~34%.结论 近年来多个临床研究显示,他汀类调脂药物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正>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有很大概率发展成为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生率约为30%。缺血性脑卒中即脑组织供血不足产生的脑卒中现象,长时间的缺血缺氧会导致患者脑组织坏死,极易产生行为障碍的后遗症,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影响,且死亡率较高~([1])。所以在临床上预防动脉狭窄很有必要。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作为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剂能够改善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病情~([2]),但不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疗效不同。本研究旨在探究他汀类药物给药剂量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陈颜强  张雪萍  王永军  白洪忠  张庆  李雯 《河北医药》2013,35(10):1476-1478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短期神经功能改善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374例急性ICVD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按是否颅内动脉狭窄分2组(颅内动脉狭窄组和非狭窄组),前者再分单支动脉狭窄和多支狭窄组,比较各组短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对可能影响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狭窄的ICVD患者234例(62.6%),患者短期神经功能评分差(P=0.015,t=-2.730);发现糖尿病、冠心病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26,P=0.014)、(OR=2.609,P=0.008);冠心病、高三酰甘油(CHO)是颅内动脉多支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4.433,P=0.001),(OR=3.062,P=0.015)。结论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ICVD患者,短期神经功能改善差,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预防ICVD。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脂合并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脂合并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A组)42例、阿托伐他汀组(B组)40例、瑞舒伐他汀组(C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三组分别给予口服用药,疗程均为2周,对各组入院第2天及治疗2周后的血糖、血脂、肝功能、血清肌酸激酶(CK)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TC、LDL-C、HDL-C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应从急性期就开始使用降脂药物,常规剂量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合并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只要合理地应用,长期使用他汀类药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章汝楠 《海峡药学》2013,25(4):162-163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4例,常规实施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剂等,对照组加阿托伐他汀1日20mg;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口服、1日1次,时间一年。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91.68%VS95.54%无差异(P>0.05);治疗前hs-CRP水平无差异,治疗以后均显著性下降,观察组(6.13±1.23)μg·L-1较对照组(9.87±2.05)μg·L-1下降明显(P<0.05),一年后观察组复发(1.02±0.11)低于对照组的(2.21±0.24)次。观察组12.16%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的8.1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更加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显著增加,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43例)和观察组(瑞舒伐他汀,44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面积(S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和IMT以及Smax较之治疗前均出现显著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均能获得良好的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但瑞舒伐他汀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