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CLP组)、颗粒蛋白前体治疗组(CLP+PGR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小鼠脓毒症ALI模型,CLP+PGRN组在CLP处理半小时后使用PGRN腹腔注射。24 h后麻醉并处死小鼠,取小鼠肺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TUNEL法检测肺部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总p65和磷酸化p65表达水平;RT-qPCR检测NF-κB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和Control组相比,CLP组和CLP+PGRN组肺损伤加重,促炎细胞因子升高,肺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加,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CLP组相比,CLP+PGRN组肺组织损伤和凋亡减轻,促炎细胞因子降低,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铁死亡在盲肠结扎与穿孔(CLP)法诱导的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脂钙蛋白-2(Lcn2)在铁死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选取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采用CLP法诱导脓毒症心肌损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3组(10只/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CLP,小鼠接受CLP手术)、脓毒症+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in-1组(CLP+Fer-1,小鼠腹腔注射浓度为5 mg/mL的Fer-1 5 mg/kg,1 h后接受CLP手术)。各组小鼠术后24 h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纤维细微结构和线粒体的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组织铁试剂盒测定心肌组织铁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Lcn2蛋白和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铁死亡抑制蛋白1(FSP1)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LP术后24 h,脓毒症小鼠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期末期内径(LVIDs)升高(P<0.05)。与CLP组相比,CLP+铁死亡抑制剂Fer-1组LVEF%、LVFS%和LVIDd升高(P<0.05);LVIDs降低(P<0.05)。光镜下观察到CLP小鼠心肌纤维排列不整齐,部分变性,有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横纹模糊,红细胞渗出。透射电镜观察到部分线粒体嵴减少,外膜破裂,部分线粒体变小,膜密度增高。CLP+Fer-1组小鼠心肌形态学有改善,线粒体损伤减轻。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血清TNF-α水平、心肌组织铁含量、Lcn2蛋白表达升高(P<0.01),GPX4、FSP1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CLP组相比,CLP+Fer-1组血清TNF-α水平、心肌组织铁含量、和Lcn2蛋白表达降低(P<0.05);GPX4、FSP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来源于GPX4、FSP1不同途径的铁死亡参与CLP引起的脓毒症性心肌损伤的发生,抑制铁死亡可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Lcn2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缝隙连接蛋白Pannexin 1(Panx1)是否参与脓毒症小鼠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3组:假手术(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甘珀酸(Panx1通道抑制剂,CBX)预处理+盲肠结扎穿孔(CLP+CBX)组。除Sham组外,其余两组采用CLP法制备脓毒症脑损伤模型。CLP+CBX组于造模前30 min经双侧侧脑室各注射1μL CBX,对照组双侧侧脑室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后24 h对各组小鼠行神经行为评分,后麻醉、处死小鼠,心脏灌流后取脑组织,HE染色切片观察海马组织病理损伤,ELISA试剂盒法测定海马组织IL-1β与TNF-α含量,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Panx1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Panx1、NLRP3、Caspase-1及IL-1β与TNF-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明显,IL-1β与TNF-α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中程序性坏死的发生,探讨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是否通过抑制程序性坏死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CLP法诱导脓毒症心肌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10只/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脓毒症+Alda-1组(CLP+Alda-1组)。CLP术后24 h, 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用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ALDH2、Caspase-8、RIPK1、RIPK3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CLP组小鼠HE染色显示心肌纤维排列不整齐,有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红细胞渗出;透射电镜观察到心肌线粒体肿胀,嵴减少,外膜破裂;心肌组织TNF-α含量升高(P<0.01),Caspase-8蛋白表达降低(P<0.05),RIPK1和RIPK3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CLP组相比,CLP+Alda-1组小鼠心肌形态有改善,线粒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lacental-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MSCs)移植对脓毒症小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 将24只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脓毒症(CLP)组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CLP+P-MSCs)组。假手术组小鼠仅开腹游离盲肠后还纳,其余2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构建脓毒症模型。Sham组和CLP组均于术后1 h经尾静脉注射0.9%NaCl 0.1 mL,CLP+P-MSCs组于术后1 h输注P-MSCs 2×105个。P-MSCs移植24 h后收集各组小鼠肠道和血液样本。肠道组织经HE染色后进行病理评估,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IL-1β、TNF-α、IL-6、IL-10、TGF-β浓度进行检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小肠组织中相关炎性因子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定。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肠道中ZO-1与occludin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对小肠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进行检测,免疫荧光法对巨噬细胞的极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外源性移植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丙酸钠(SP)对大鼠脓毒症模型结肠组织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与NLRP3炎性小体的关系。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CLP)组、模型+SP(CLP+SP)组和假手术+SP(Sham+SP)组。建模24 h后处死各组大鼠,收集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结构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中IL-6、TGF-β和TNF-α含量,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和occludin)和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情况。用同样的方法建立脓毒症模型,记录每组大鼠72 h生存率。结果:SP治疗能提高CLP组大鼠的生存率,减少病理损伤。CLP+SP组结肠组织中IL-6、TGF-β和TNF-α水平较CLP组低(P<0.05)。相比CLP组,CLP+SP组结肠组织中claudin-1和occludin表达有所增加(P<0.05)。CLP+SP组结肠组织中NLRP3、caspase-1、IL-β和IL-18表达与CLP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SP能提高脓毒症大鼠的存活率。此外,SP可能通过提高脓毒症大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来减少结肠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8)对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对40只C57BL/6小鼠使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诱导的小鼠ALI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LP组)和CLP+Casp-8抑制剂组(CLP+Z-IETD-FMK组),每组20只。另取20只正常饲养的小鼠设为假手术组(sham组)。采用称质量法测定小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qRT-PCR检测肺组织中Casp-8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肺组织中Casp-8蛋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小鼠24 h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小鼠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结构严重破坏,肺间质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W/D,细胞凋亡率,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介导的焦亡在脓毒症小鼠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成年雄性C57BL/6小鼠9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ham组,15只)、假手术+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组(Sham+CMK组,15只)、脓毒症+生理盐水组(CLP组,30只)和脓毒症+Ac?YVAD?CMK组(CLP+CMK组,30只),术后第7天各组取6只小鼠分离脑组织,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情况和Caspase?1阳性细胞数,以及海马组织Caspase?1、焦亡标记物Gasdermin?D蛋白(GSDMD)、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18水平;余下小鼠术后第14天行条件恐惧性实验检测认知功能。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损伤,Caspase?1阳性细胞数增多,海马组织中Caspase?1、GSDMD、IL?1β及IL?18含量明显升高(P < 0.05),表现为海马依赖的认知功能损伤。与CLP组相比,CLP+CMK组小鼠CA1区神经元无明显损伤,Caspase?1阳性细胞数减少,Caspase?1、GSDMD、IL?1β及IL?18含量降低,认知功能明显改善(P < 0.05)。结论:脓毒症可引起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Caspase?1介导的焦亡的激活,抑制Caspase?1介导的焦亡具有神经元保护和认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PDX对脓毒症性ARDS抗菌肽cathelicidin(CAMP)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方法:C57BL/6小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治疗组(CLP+PDX组)、抑制剂组(CLP+PDX+SB203580组)、溶剂对照组(CLP+PDX+DMSO组)、PDX组。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损伤情况,进行肺损伤评分,菌落形成单位(CFU)检测细菌清除情况,qPCR检测肺组织CAMP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CAMP蛋白表达以及P38 MAPK、ERK MAPK通路激活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CLP组ERK MAPK通路无显著变化,P38 MAPK通路受到抑制,CAMP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CLP组相比,CLP+PDX组小鼠肺组织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减轻,CFU显著降低,P38 MAPK通路明显活化,且CLP+PDX组中CAMP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PDX通过调控P38 MAPK通路促进脓毒症性ARDS CAM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盲肠结扎穿孔伴严重腹腔感染造成的脓毒症模型,探讨脓毒症肝、肺损伤的机制。方法:2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组和假手术对照组。于术后3h和12h检测肝、肺微血管通透性改变、组织含水量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的改变,并检测肝窦内皮细胞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肝、肺微血管的通透性在CLP后12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LP同时造成肝、肺组织的含水量和MPO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在CLP组12h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为(5.03±0.92)%,对照组为(3.48±1.2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脓毒症可引起严重的肝、肺组织损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脓毒症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并引起肺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脓毒症相关肺损伤小鼠血清中内皮微颗粒(endothelial-derived microparticles, EMPs)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C57BL/6J 小鼠随机分成结扎盲肠头尾端穿孔术(cecal ligation puncture procedure, CLP)组和假手术(Sham)组。术后24h CLP组存活的小鼠和假手术组小鼠心尖取血,离心后测定血清IL-1β、IL-6、TNF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中CD144+EMPs浓度水平。取各组肺组织测定肺湿重/干重比值(W/D),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学的改变,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CLP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6、TNF浓度均高于Sham组(P<0.01);CLP组小鼠肺组织W/D高于Sham组(P<0.01)。病理学检查显示CLP术后24h小鼠出现急性肺损伤,肺泡内皮细胞损伤明显。CLP组小鼠血清中CD144+EMPs浓度高于Sham组(P<0.01)。结论 CLP术后24h小鼠发生了急性肺损伤,是较好的肺损伤的模型。内皮微颗粒浓度的升高和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密切相关,内皮微颗粒可能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腱糖蛋白C(TNC)在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模型(CLP)小鼠及脓毒症小鼠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中表达的意义。方法3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即对照组(Sham组)和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构建脓毒症CLP模型),每组15只;取小鼠肺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从心脏大血管中取血并检测血清TNC水平,取小鼠肝、心、肺、肾组织样本并检测重要脏器组织TNCmRNA相对表达量。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设空白对照组(Con组)、脂多糖组(LPS组,加入浓度100ng/ml的LPS进行处理,分别在0、2、4、8、12、24h收集细胞及上清液);检测并比较各时点细胞上清液TNC水平及细胞中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Sham组小鼠术后一般情况尚可,可正常活动,无死亡;CLP组小鼠术后精神萎靡,心率、呼吸增快,可见口唇发绀,共死亡5只。CLP组小鼠肺组织损伤较Sham组严重,肺组织TNC特异性表达增多。与Sham组比较,CLP组小鼠血清TNC水平及心、肺、肾组织TNC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肝组织TNC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LPS处理RAW264.7细胞后,各时点细胞上清液TNC水平及细胞中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呈一定的时间依赖,8h达峰值。结论在脓毒症炎症发展过程中,TNC呈现一定的组织及时间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iR-145-5p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8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尾静脉注射agomir-NC组(sham+ago-NC)、假手术+尾静脉注射agomir-miR-145-5p组(sham+ago-miR)、脓毒症+尾静脉注射agomir-NC组(CLP+ago-NC)和脓毒症+尾静脉注射agomir-miR-145-5p组(CLP+ago-miR),每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绘制小鼠生存曲线,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微观结构,超声仪检测心脏收缩功能(LVEF、LVF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68、Ly6G、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和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表达情况,碘化丙啶染色评估心肌细胞焦亡,qRT-PCR检测miR-145-5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  相似文献   

14.
张益维  王珏  朱浩  黄长顺  杨秋红 《浙江医学》2021,43(21):2311-2315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脓毒症小鼠肝组织铁调素的表达调控及保护机制研究。方法将44只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肠穿孔手术(CLP)组、CLP+铁调素抑制剂组和CLP+川芎嗪组,每组各11只。后3组小鼠开腹、结扎并穿刺盲肠制作CLP模型。术后12h取1只CLP组小鼠检测血液载菌量和腹腔液载菌量评估造模情况;观察4组小鼠术后4d生存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情况,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铁调素和磷酸化JAK/STAT(p-JAK/STAT)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小鼠术后12h在血液和腹腔液中均未检测到细菌。CLP组小鼠模型建立评价结果显示,术后12h血液和腹腔液载菌量分别为(15.0±1.3)×103/ml和(8.6±1.0)×103CFU/ml。假手术组小鼠术后4d内无死亡,CLP+铁调素抑制剂组和CLP+川芎嗪组小鼠CLP术后4d生存率分别为75.0%(6/8)和87.5%(7/8),高于CLP组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LP+铁调素抑制剂组与CLP+川芎嗪组小鼠术后48h血清ALT、AST、TNF-琢、IL-1、IL-6和铁调素水平均显著低于CLP组,且CLP+川芎嗪组小鼠血清TNF-α、IL-1、IL-6水平显著低于CLP+铁调素抑制剂组,铁调素水平显著低于CLP+铁调素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LP+铁调素抑制剂组和CLP+川芎嗪组术后48h肝组织铁调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LP组,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LP+铁调素抑制剂组p-STAT和p-JAK蛋白表达水平与CLP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LP+川芎嗪组p-STAT和p-JA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LP+铁调素抑制剂组和CLP组,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川芎嗪能够通过抑制JAK/STAT磷酸化而减少铁调素在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从而减轻肝脏损及全身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复制脓毒症模型造成急性肝损伤,探讨自由基代谢在脓毒症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叉分6h、12h、24h和48h四个时间点。动态观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结果:从血清含量变化和肝脏细胞形态学检测确认CLP脓毒症模型造成了肝损伤。CLP组血清和肝组织MDA于6h时间点增高,48h达到峰值,血清和肝组织GSH—Px活性亦于6h时间点降低,48h达到最低值。结论:脓毒症所致的肝细胞损伤与自由基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aspase-1经典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在绿原酸治疗急性肾损伤小鼠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盲肠结扎穿刺组(CLP组)、CLP+地塞米松组(CLP+DXM组)、CLP+绿原酸组(CLP+CGA组)。Sham组小鼠仅开腹未造模,CLP组CLP+DXM组和CLP+CGA组小鼠均盲肠结扎穿刺(CLP)造模。Sham组、CLP组、CLP+DXM组和CLP+CGA组在造模后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 mg/kg、生理盐水10 mg/kg,注地塞米松1μg/kg和绿原酸15 mg/kg 6 h。各组均在注射药物结束后8 h,比较各组小鼠7 d生存率,肾组织大体形态、HE染色,肾组织细胞凋亡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肾损伤分子1(KIM-1);及肾组织NLRP3炎性小体和caspase-1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绿原酸干预后提高了小鼠7 d生存率,肾组织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肾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程度明显减轻(P<0.05),降低了肾功能指标BUN、Scr、KIM-1水平;NLR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并进行评价,为研究脓毒症致病机制和开发抗炎药物提供模型动物。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小鼠脓毒症,通过动物生存、术后小鼠载菌量、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组织病理变化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小鼠的死亡率与盲肠结扎部位密切相关,盲肠结扎50%小鼠12 d存活率在40%左右,结扎75%小鼠4 d全部死亡(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50%结扎CLP小鼠血液和腹腔中载菌量增加,白细胞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CLP小鼠肝转氨酶ALT、AST和血清尿素氮BUN水平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炎症因子IL1α、IL6、IL10、MIP1α、MIP1β、TNFα水平升高。手术后48 h小鼠的肝脏和肺脏出现明显组织病理损伤。结论 小鼠CLP模型具有典型的脓毒症病理特征,为后期研究抗炎药物的筛选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郑晓丽  陈芳  张小乔  刘伯毅 《西部医学》2017,29(10):1361-1363+1368
【摘要】目的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探讨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n=20)及脓毒症组(CLP组,n=20),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24小时后,检测各组的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心肌组织TNF-α的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 CLP组出现明显的心肌损伤,CLP组血清BNP、cTnI高于SH组(P<0.01),心肌组织TNF α、心肌细胞凋亡率高于SH组(P<0.01)。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在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小鼠,以及使用脂多糖建立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细胞模型。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88只随机分为CLP组、CLP+EGCG低剂量(4 mg/kg)组、CLP+EGCG高剂量(8 mg/kg)组和假手术组。正常肝细胞(L02细胞)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脂多糖(LPS)(400 ng/mL)组、LPS(400 ng/m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100 ng/mL)组、LPS(400 ng/mL)+EGCG(100 μg/mL)组和对照组(PBS)组。术后24 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肝功能,镜下分析肝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Western blot检测HMGB1、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焦亡相关蛋白[消皮素D(GSDMD)、caspase 1、caspase 11、IL-1β、IL-18]的水平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中HMGB1、GSDMD的表达及定位情况。L02细胞干预24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以及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MGB1、TLR4、NF-κB p65、NLRP3及焦亡相关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 动物实验(样本量n=6)表明:CLP组小鼠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低于假手术组(P均<0.01)。与CLP组相比,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HMGB1、TNF-α、IL-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且CLP+EGCG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HE染色结果提示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且以高剂量组为甚;Western blot提示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肝组织中HMGB1、TLR4、NF-κB p65、 NLRP3、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且以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免疫组化提示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中HMGB1和GSDMD的表达明显减少(P均<0.05),且CLP+EGCG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细胞实验(样本量n=8)表明:与LPS+HMGB1组相比,LPS组、LPS+EGCG组以及对照组的细胞上清液中HMGB1、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均<0.05),且LPS+EGCG组较LPS组明显降低(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LPS+HMGB1组中HMGB1、TLR4、NF-κB p65、 NLRP3以及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余三组明显升高(P均<0.05),且LPS+EGCG组较LPS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EGCG对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弱HMGB1/TLR 4/NF-κB P65/NLRP3途径降低肝细胞焦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对脓毒症小鼠模型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枸杞多糖在脓毒症肝损伤中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Ⅰ组假手术(sham)组,Ⅱ组脓毒症急性肝损伤(CLP)组,Ⅲ组枸杞多糖组[400 mg/(kg·d)](LBP+CLP)组,Ⅳ组枸杞多糖预处理后假手术(LBP+sham)组。干预2周后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观察24h后解剖小鼠肝脏组织及收集小鼠血液,分别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变化;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及肝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cl-2、TLR-4、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给予LBP干预2周后,Ⅲ组小鼠血清中肝酶水平及炎性因子显著上升,肝脏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均明显改善。另外,Ⅲ组与Ⅱ组比较肝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明显上调,而Cleaved caspase-3、TLR-4、NF-κB等蛋白水平显著降低。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枸杞多糖在脓毒症小鼠中能减轻炎性反应及肝脏受损,缓解细胞凋亡,其保护作用可能与TLR-4/NF-κB炎症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