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困难气道是指可能对麻醉后维护气道通畅及气管插管造成困难的各种临床情况。麻醉病人中困难气道并非少见,如处理不当,轻者麻醉失败、手术延期、气道损伤等,重者可因严重通气障碍而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2.
正困难气道是指经过常规培训的具备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师所遇到的面罩通气困难或气管插管困难或两者兼有的临床情况~([1])。困难气道主要包括困难面罩通气、困难喉镜暴露、困难气管插管和气管插管失败。困难气道是一个潜在的灾难性事件,是导致麻醉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献报  相似文献   

3.
田俐  康智奇 《新疆医学》2010,40(10):77-79
困难气道是指具有五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时遇到了困难(上呼吸道梗阻),或气管插管时遇到了困难,或两者兼有的一种临床情况。困难气道的处理与麻醉安全和质量密切相关。困难气道的发生率为1%-5%,70%的死亡病例是由气道管理不当所引起。  相似文献   

4.
困难插管气道简称困难气道,是指可能对气管插管及麻醉后维护气道畅通造成困难的各种临床情况。这类情况在临床麻醉中并非少见,约占5%,如处理不当,轻者麻醉失败,手术延期,气道损伤等,重者则可能因为严重通气障碍而缺氧,甚至窒息死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王军  王警卫  常江  杜文涛 《医学争鸣》2005,26(11):982-982
0引言困难气道在全身麻醉时会经常遇到,但在术前如没有正确预计,全麻诱导后会给麻醉医师和患者带来许多麻烦或危险.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中心静脉导管包中的穿刺针和引导导丝是一利较好的行逆行引导气管插管工具,用此工具可使麻醉师安全快速的处理困难气道.  相似文献   

6.
困难气道的原因分析和临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口或经鼻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是临床麻醉的基本任务。文献报道麻醉中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为2%~3%。如果麻醉前对患者的气道管砰有允分的预见和计划,大多数的气道并发症和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院2005年1~12月处理困难气管62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引起气道困难的解剖学原因和处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应用新型硬质可视纤维气管镜对困难气道全麻病人进行气管内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需全麻的困难气道病人39例随机分为3组:A组(Levitan硬质可视纤维气管镜组),B组(Shikani硬质可视纤维气管镜组),C组(纤维支气管镜组),每组13例.全麻麻醉诱导完成后观察插管成功率、完成插管时间、血压心率变化、有无损伤、术后有无咽喉痛和声音嘶哑及持续时间.结果 3种插管方法用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插管成功率相似,但A组的第1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C组.完成插管时间:A组最快,C组最慢.结论 对于可以行面罩通气的困难气道全麻病人,Levitan硬质可视纤维气管镜是一种插管成功率高、损伤小、快捷可行的气管插管工具.  相似文献   

8.
刘丹  金菊英 《重庆医学》2016,(19):2731-2732
困难气道是指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的情况[1],约90%以上的困难气道可通过术前评估发现[2]。对已预测的困难气道,有准备有步骤地处理将显著提高患者安全性[3],反之,若在麻醉诱导时才临时发现会增加患者的麻醉风险[4]。现报道颅底凹陷症所致未预料的困难气道1例,以提醒麻醉医师高度重视麻醉前气道评估。  相似文献   

9.
困难气道是指经过正规训练的麻醉师在行面罩通气和/或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但在实施麻醉时,困难气道的发生率可达1%-4%。困难气道不仅给麻醉工作带来被动,也给病人带来生命的威胁。我院于2004年6月-2009年12月,对困难气管插管者,采取浅麻醉下充分给氧,保留自主呼吸,在监护下施行环甲膜穿刺表麻。利用硬膜外穿刺针及导管逆行引导气管导管插管,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七氟烷应用于困难气道全麻诱导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困难气道手术患者32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6例。实验组患者采取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氯胺酮肌注诱导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吸入诱导管成功率、屏气和呼吸抑制、麻醉诱导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采取的七氟烷诱导吸入麻醉方法可以以减缓患者的焦虑症状,并且麻醉起效时间快,患者的血流动力变化平稳,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少。结论:将七氟烷用于困难气道全麻诱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对气管的损伤性较小,患者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气管插管术作为麻醉气道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临床重要技能。传统的气管插管术操作一般选用普通直视喉镜,但很多时候由于患者舌体和咽部解剖结构阻挡了声门的暴露,使其暴露时视野较小、暴露不完全或者暴露不出来,导致插管困难甚至插管失败。特别是对于困难气道的处理,普通直视喉镜气管插管更为困难,麻醉医生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在这期间患者可能会发生口腔组织和牙齿的损伤、缺氧以及心血管反应过大导致心律失常等。更容易引起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有研究报道:麻醉死亡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麻醉诱导期间气管插管困难导致通气失败造成低氧血症,许多麻醉相关死亡病例与严重的气道困难处理不当有关。所以麻醉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安全快速有效的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2.
气管插管困难应急预案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困难气管插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ASAⅠ~Ⅱ级,术前评估为非困难气道,而在麻醉后发现困难插管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48例和应急预案组48例。二组诱导后,经口气管插管,记录插管的次数、成功的例数、失败的例数、所用的时间、术后气管插管并发症等。结果应急预案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插管次数、所用时间和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困难气管插管的应急预案组优于对照组操作,适合基层医院气管插管困难的全麻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麻醉中困难气道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方法:总结分析226例施行全麻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6例中按是否“打鼾”、肥胖、张口度、甲颏距离、寰枕关节活动度等进行气管术前评估,对已确认或怀疑有插管困难者,经充分准备行清醒气管或喉罩等,能明显提高困难气道的处理成功率。结论:重视麻醉前评估,正确处理气管插管困难,能大大减少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视频喉镜的应用使临床气道管理方法发生了明显变化,并被视为气管插管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目前视频喉镜在手术室内外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已获得普及,并已被作为困难气道处理的主要工具以及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困难或失败后的救援工具。与直接喉镜比较,困难气道患者使用视频喉镜可改善喉显露视野,并可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再者,视频喉镜亦可通过促进气管插管学习、教学及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从而潜在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虽然视频喉镜能够提供良好的喉显露,但是气管导管的插入和推送偶尔可发生失败,并可出现与视频喉镜应用相关的气道损伤。  相似文献   

15.
困难气道在临床中时有发生,其发生率约为2%~3%。目前有多种方法处理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引导经鼻或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是处理困难气道的较好方法。我科2006年9月~2009年3月对38例困难气道患者采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纤维支气管镜(fibreoptic bronchoscope,FOB)在临床麻醉引导气管插管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解决困难气道有效而重要的工具。在评估困难气道、困难插管的临床研究中,发生率高达3.2%[1]。2008年1月~2012年3月,我院对81例预计困难气管插管患者,采用FOB引  相似文献   

17.
陈雅丽  王儒蓉 《西部医学》2018,30(5):776-780
【摘要】 小儿气道管理是每个麻醉医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同时也是一项挑战。小儿气道并不是缩小了的成人气道,其独特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使其管理更加复杂和困难。现主要的管理方法有面罩通气、气管插管和喉罩。不同的病人特点和不同的操作要求可选择不同的气道管理方法,其各有利弊。对小儿困难气道常采用吸入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辅助设备有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虽然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已改善了小儿气道管理的窘境,但仍需不断地探索来满足更多的气道管理需求,降低并发症,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光棒(lightwand)是一根可塑的、由干电池提供光源的导引细杆,其前端灯泡光滑呈椭圆形,可利用颈部软组织透光原理来引导气管插管的工具.光棒气管插管技术在国外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在困难气道管理规则中将光棒气管插管列入困难插管技术之一[1] ,是美国和加拿大麻醉医师处理困难气道时的首选替代工具[2].本文将对光棒临床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困难气管插管是麻醉医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在临床麻醉中,困难气道的发生率可能达到1%-4%,在麻醉死亡病例中30%因严重的困难气道处理失败造成,而困难插管又是主要原因。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插管,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为20例术前评估气道困难的患者采用纤支镜引导插管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例ASAⅠ-Ⅱ级,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法。机械通气病人的气道包括呼吸机本身的通气管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置管。但需特别护理的是插管或置管及气管支气管部分。恰当的护理是提高通气病人抢救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现将对机械通气病人的人工气道的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