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颈动脉体瘤多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因其部位特殊,临床上较少见,易误诊,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唯一手段。手术涉及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迷走神经等,操作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致残率也较高。本文结合我科3例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术前侧支循环评估、手术特点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临床资料见附表。本组3例术前行颈动脉造影检查确诊,采用Marias氏实验进行压迫训练,促进测支循环的建立,为手术成功莫定了基础。本组1例在压迫实验中曾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及对侧上下肢功能障碍,经压迫近50天上述症状消失。讨论1…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患者,女,48岁,发现左侧颈部包块1年余,无任何不适症状,前来就诊。门诊以甲状腺腺瘤诊断,建议彩超进一步检查。超声所见:甲状腺正常大小,形态规则,其内回声均匀,彩色血流未见异常。于左侧颈部,甲状腺左上方可探及3.8cm×1.4cm大小的不均质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形态尚规则,无明显包膜,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41岁,主因右颈部肿物5年,生长加快伴头颈部活动不便半年,右上肢不能上举1个月入院.查体,右颈部约6 cm×7 cm×11 cm大小肿物,界限不清,活动度差,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血管杂音.颈部CT示右侧血管间隙富血供性巨大肿物6.7 cm×7.4 cm×11.5 cm大小,病变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示右侧颈动脉体瘤9 cm×6 cm×10 cm大小,右椎动脉及甲状颈干均向肿瘤周围供血. 相似文献
4.
5.
6.
颈动脉体瘤(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颈动脉体瘤是发生在颈动脉体上的肿瘤,较少见。本瘤瘤体逐渐增大,常突向咽侧,或压迫颅神经出现声哑、吞咽困难等症状。我科曾收治2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现报告如下。病例1,女,40岁,于1980年2月1日住院,住院号120923。患者于6年前,发现左侧颈部长一肿块,约花生米样大小,劳累时稍觉疼痛,有时头昏,近一年来肿块明显增大,门诊以“颈部肿块性质待定”入院。查体: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体瘤为罕见疾病,以往认为一位医师毕生所见不过数例,治疗唯有手术切除,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甚高。有关此病治疗情况,国内文献介绍甚少。在肿瘤医院,病例相对集中,近年来手术技术改进,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大为下降。我科自1985年至1992年共收治5例,其中1例不愿手术,余4例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均经病理确诊,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例,女3例,年龄22~55岁,平均36岁。自发病到就诊最短1个月,最长5年。皆因颈部肿物而入院,其中1例外院已手术探查经病理确诊。除肿物外均无任何… 相似文献
8.
10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治潘扬1冯昌宗1胥天禄1周怀文1马思星1包刚1许绍雄2唐家祥2(1贵阳医学院附院外科贵阳5500042贵阳医学院附院放射科)颈动脉体瘤临床上较少见,因此易误诊,导致术中处理错误,出现神经损伤,甚至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我院从1977... 相似文献
9.
巨大颈动脉体瘤一例报告中国长城铝业公司中铝医院口腔科张予宝,史建生,宁桂兰,刘冬英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外科崔文光(指导)颈动脉体瘤又称化学感受器瘤或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在临床上较少见,容易误诊。我院收治一例,成功手术摘除7cm×4.5cm×2c... 相似文献
10.
11.
12.
患者男,24岁。两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下颌部肿块,约鸡卵大,无疼痛、无红肿,无发冷发热及不适感觉,肿块增大不明显,无呼吸困难,无声音嘶哑,曾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左下颌淋巴结炎。近来自觉肿物逐渐增大,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神志清晰,一般状态良好,无发热,左下颌局部肿大,无红肿及疼痛,触及无明显搏动。 相似文献
13.
14.
颈动脉体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MRI、DSA检查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病理证实的10例颈动脉体瘤,其中4例行MRI T1WI、T2WI及对比增强MRA,6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10例均行DSA和TBO试验.结果 10例术前CT、MRI、DSA均诊断为颈动脉体瘤,与临床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10例病变均位于颈动脉分叉处.CT平扫主要表现为均匀性低密度球形病灶,CT值25~37 Hu.MRI的特征为T1WI、T2WI均为高信号,中心有流空信号,MRA均清楚显示出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的特点.DSA表现为肿瘤包绕颈动脉,颈动脉分叉角度增大,肿瘤均匀染色,可显示供血动脉.结论 CT、MRI和DSA均有特征性表现,诊断比较容易,若将三种方法优化组合,可优势互补,为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提供科学、准确而全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4月~2003年10月收治的8例CBT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结果.结果:8例CBT术前均经颈部超声及颈动脉造影术证实;8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颈外动脉与CBT同时切除1例,其余7例行外膜下剥离切除术.无手术死亡, 术后随访1个月~24个月,无术后颅神经损伤.结论:颈部超声检查是CBT简便有效诊断方法,颈动脉造影术是CBT的诊断和术前评估最有效和重要的手段,手术是CBT的首选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准确的术前评估,正确的手术方法选择和手术顺序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例双侧复杂性巨大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诊断、治疗的经验、教训。方法术前对1例双侧颈部巨大肿物的患者行双源CT检查,根据临床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最终确定肿瘤为双侧CBT,并手术同期切除双侧瘤体。结果手术过程顺利,但术后患者出现暂时性呼吸、吞咽、发音困难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在手术治疗复杂CBT过程中,防治神经损伤是目前该疾病手术治疗中应进一步强调的主要问题之一。双侧CBT同期一次切除,并发症发生率高,风险大,最好分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体瘤的CT多平面成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CT多平面成像表现。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个颈动脉体瘤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术前行CT平扫和高分辨CT增强扫描并行多平面成像(MPR)处理。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MPR显示颈动脉分叉扩大,其中2例肿瘤向上侵犯颅底并经颈静脉孔侵入颅后窝桥小脑角区。结论:高分辨CT增强扫描加多平面成像是诊断颈动脉体瘤及其周围侵犯关系的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
Recurrent malignant carotid body tumor: report of one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rotid body tumor (CBT) is a rare tumor, which is composed of chromaffin cells, groups of cells associated with the autonomous system, occurring at the carotid bifurcation. This tumor grows slowly, usually with a history of several years and seldom undergoes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The majority of CBT are benign, only few cases of malignant CBTs wer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1-3 Over a period of 10 years (1993-2004), 28 patients with CBT were diagnosed and surgically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chool of Stomatolog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nly one was proven both clinically and histopathologically to be malignant CBT. This paper reports this unusual patient with recurrent malignant carotid body tumor as well as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and review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CBT)诊断、手术治疗以及防治术后并发症的经验。方法整理15例CBT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15例按照Shamblin分型,I型2例,Ⅱ型8例,Ⅱ型5例。术前影像学评估包括B超、CT、MR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64排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CTA。行手术切除14例,手术方式包括伴或不伴颈外动脉切除的完整剥离;瘤体连同颈内-颈总动脉切除血管重建。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所有患者经3个月~9年4个月随访,出现单侧喉返神经麻痹2例,单侧舌下神经麻痹1例,单侧颈交感神经损伤1例,无脑血管意外及死亡,均无局部复发。结论64排CTA可作为CBT术前诊断、评估的首选方法。而正确诊断、周密完善的术前评估及合理的手术方案能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