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死亡案例统计结果的描述性分析,确定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危害居民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为相关部门指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1年死亡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来自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亡登记资料进行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结果 2011年上海市徐汇区户籍人口死亡率为 7.55‰, 标化死亡率为7.76‰;男性人口死亡率为 8.18‰, 标化死亡率为8.42‰;女性人口死亡率为 6.94‰, 标化死亡率为7.11‰。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病、肿瘤、呼吸系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和损伤中毒,占总死亡的 82.39%。2011年上海市徐汇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为84.26岁,男性82.13岁,女性86.41岁。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徐汇区户籍人口的主要死因。制定相关策略,建立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预防和控制是当前慢性病防控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疆疏附县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CVD)的死亡水平及对预期寿命的影响,为制定CVD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基础数据。方法通过多部门获取2017年疏附县户籍居民死亡名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利用死因推断量表对死者家属或知情人进行入户调查,计算CVD死亡率、死因顺位和去CVD死因预期寿命。结果2017年疏附县户籍居民CVD粗死亡率为195.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253.30/10万。 其中,男性CVD死亡率为219.43/10万(标化死亡率290.28/10万),女性为169.70/10万(标化死亡率226.31/10万)。 CVD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在65岁以后迅速升高。 CVD死亡率有2个高峰,分别为4-5月和11-12月。 心血管疾病以其他冠心病(37.93%)、急性心肌梗死(32.76%)死亡为主,脑血管疾病以脑出血(47.97%)和脑血管病后遗症(25.20%)死亡为主。 去CVD死因后,2017年疏附县户籍居民的期望寿命可由71.40岁增加到77.98岁,平均增加6.58岁,其中男性增加5.84岁,女性增加8.06岁。结论CVD是导致疏附县户籍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针对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控制措施对提高人口预期寿命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严重危害甘肃省榆中县居民身体健康的疾病和死因。方法按全国统一的居民病伤死因哨点县调查方案设计要求,采用入户普查方法,对2007年户籍为榆中县的所有居民进行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死亡调查,以全国统一的居民病伤死因统计报告管理系统软件(Death_Reg2002)进行数据录入分析。结果该县居民总死亡率为0.57%,全死因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I/Isup2/sup=18.87, IP/I=0.00)。前5位死因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其他疾病、损伤和中毒,传染病死因排第10位。居民期望寿命75.28岁,女性期望寿命(76.17岁)高于男性期望寿命(74.40岁,IP/I=0.00)。结论居民死亡危险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但意外伤害、中毒和传染病危害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8 — 2018年天津市慢病示范区期望寿命与主要慢性病死亡水平,评估慢病示范区的创建成效。方法采用2008 — 2018年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天津市全人口全死因监测数据,对比示范区、非示范区和全市居民在期望寿命、全死因和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死亡水平的差异。 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天津市公安局。 分析指标包括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期望寿命、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2008 — 2018年,天津市慢病示范区户籍居民的期望寿命每年均高于同期非示范区,示范区居民的期望寿命由2008年的81.48岁上升至2018年的82.38岁(APC=0.19, P<0.05)。 示范区居民的全死因粗死亡率无变化趋势,同期非示范区和全市均呈上升趋势。 经标准人口构成调整后,示范区、非示范区及全市居民的全死因标化死亡率均无变化趋势。 示范区急性心肌梗死、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肝癌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大于非示范区;示范区女性乳腺癌、男性糖尿病死亡水平的上升幅度小于非示范区和全市;示范区大肠癌死亡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非示范区和全市。结论天津市慢病示范区的建设已经初显成效,各示范区不断探索慢病防控新模式,为全市积累有益经验,整体带动全市慢病防治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2005-2009年北京市东城区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北京市东城区居民近5年主要死因构成、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趋势及疾病谱的变化,评价人口健康水平,为制定今后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采用DeathReg 2005统计软件对2005-2009年北京市东城区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东城区居民死亡构成前3位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中以肺癌的死亡率最高,死亡率为43.10/10万,其次是肝癌16.54/10万;减寿率最高的是恶性肿瘤为8.01‰。2005-2009年心脏病、脑血管病死亡率与1995-1999年比较呈下降趋势,而恶性肿瘤死亡率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北京市东城区居民以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为主要死因,其中肺癌的死亡率和减寿率均居首位。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疾病监测点1991~1997年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占杰  曾四清 《疾病监测》1999,14(3):107-110
为了解广东省疾病监测点居民的死亡水平、死亡率变化趋势以及主要死因等死亡模式,我们对全省五个疾病监测点1991~1997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材料和方法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资料来自各监测点的1991~1997年年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7年新疆疏附县户籍居民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特点,为当地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疏附县户籍居民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及期望寿命。 抽样进行死因回顾调查,通过死因构成比、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等指标分析疏附县户籍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17年疏附县共死亡1 623人,总死亡率为5.69‰,标化死亡率(SMR)为6.90‰;期望寿命71.40岁,男性69.36岁、女性74.03岁。 前6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20.09%)、脑血管病(14.20%)、传染病与寄生虫病(14.09%)、伤害(13.74%)、恶性肿瘤(11.66%)和呼吸系统疾病(7.62%),合计占总死因的81.41%。 伤害、恶性肿瘤、围生期疾病导致的PYLL居前3位,分别占全死因PYLL的40.00%、10.15%和9.10%。结论慢性病是威胁疏附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以结核病为代表的传染病在死因构成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伤害是儿童青壮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分布特点,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按国际分类标准ICD-10 进行死因分类, 采用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潜在寿命损失年、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采用SPSS 13.0 和Excel 2007、DeathReg 2005软件对温州市2011年居民死因登记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温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02.53/10万;其中男女性死亡率分别为214.29/10万和189.84/10万,男性高于女性;城乡分别为223.87/10万和197.61/10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升高,主要集中于65 岁以上老年组人口;心脏病前3位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其他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温州市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应根据分布特征开展针对性强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韩瑞琦  张秀梅  韩永 《疾病监测》2012,27(3):235-238
目的 为评价牙克石市人群死亡水平变化情况,以及目前不同民族的人群健康水平和卫生状况,掌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疾病死亡谱、死因构成及顺位,人群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疾病对人群期望寿命的影响等,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牙克石市2000 年和2010年两个年度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死因编码采用ICD-10进行编码、分类。标化死亡率采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标化。 结果 通过对牙克石市2000年和2010年人群死亡情况对比分析得出: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男性期望寿命均低于女性4~5岁,总人群平均寿命提高了5.75岁,男性提高了5.29岁,女性提高了6.31岁。通过对2010年汉族和蒙古族人群平均死亡年龄分析,汉族平均死亡年龄为67.10岁,蒙古族平均死亡年龄为58.98岁,平均死亡年龄相差8.11岁。前6位死因顺位依次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损伤和中毒, 消化系统疾病合计2377例,占总病例的89.33%。 结论 牙克石市10年间人群期望寿命有了显著提高。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损伤和中毒, 消化系统疾病为居民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疏附县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该地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2017 年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期间疏附县户籍居民死亡情况,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率。 抽样进行死因回顾调查,通过死因构成比等指标分析疏附县户籍居民肿瘤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 结果2017年新疆疏附县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66.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82.05/10万。 前5位恶性肿瘤分别是食管癌(死亡率16.41/10万),占24.75%,随后是胃癌、肺癌、白血病、肝癌,分别占17.82%、6.93%、5.94%、4.95%。 30岁以后恶性肿瘤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65 ~ 70岁组达到峰值,死亡数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1.78%,7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2017年新疆疏附县户籍居民恶性肿瘤为全人群死亡第5位死因,食管癌位于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新疆疏附县恶性肿瘤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海市嘉定区华亭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危人群的患病状况。[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华亭社区常住居民中的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测,以肺功能检测结果作为COPD的诊断依据,分析COPD患者的患病率、男女例数、病史等。[结果]共有908例有效纳入本调查,平均年龄(66&#177;2.5)岁,高危人群COPD患病率11.0%(100/908),男性患病率为6.5%(59/908),女性为4.5%(41/908),100例COPD患者中既往被诊断为慢支、肺气肿42例,诊断为COPD 者3例,55例患者未被诊断出慢支、肺气肿或COPD ,无症状者45例,COPD患者的漏诊率达55%(55/100)。[结论]上海市嘉定区华亭社区高危人群COPD发病率高,COPD发病隐匿,漏诊率高,对高危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查可发现早期COPD患者,提高COPD诊断率,有利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2.
Morgan CL  Currie CJ  Peters JR 《Diabetes care》2000,23(8):1103-1107
OBJECTIVE: To determine patterns and causes of mortality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a district health authorit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The study used cross-sectional record linkage, combining an electronic death register with a diabetic patient register constructed from a variety of routine health data sources collected from 1991 to 1997.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Cardiff and the Vale of Glamorgan, Wales, U.K., and included all diabetic deaths between 1993 and 1996. RESULTS: Of 1,694 deaths in patients with known diabetes, only 674 (39.8%) had diabetes recorded as an immediate or antecedent cause of death. Mortality rates were 41.8 per 1,000 for the diabetic population and 10.1 per 1,000 for the nondiabetic population. The standard mean ratio for the diabetic population was 1.24 (95% CI 1.12-1.35), with the risk of mortality relative to the nondiabetic population decreasing with age. Males with diabetes lost an average of 7.0 years from the year of diagnosis, and females with diabetes lost an average of 7.5 year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wa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hich accounted for 49.1% of deaths in the diabetic population. CONCLUSIONS: Diabetes is recorded as a cause of death on a minority of death certificate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Using death certificates in isolation, therefore, is a poor method of estimating diabetic mortality, but results can be improved with the use of record linkage techniques. Patients with diabetes have an excess risk of mortality compared with the nondiabetic population. Life-years lost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s strongly related to age at diagnosis and is a means of expressing mortality without relying on accurate prevalence data.  相似文献   

13.
马碧萍  朱晓云  孙强 《疾病监测》2018,33(10):860-865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流动人员死因构成,为特定人群的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 — 2016年上海市金山区流动人员死亡个案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疾病编码,利用Excel 2010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金山区流动人员以中青年组(15 ~ 59岁)为主要死亡人群,占59.80%;以交通事故为首位死因,其次为脑血管病、艾滋病,分别占15.24%、10.12%、8.36%。 艾滋病病例死亡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为青年组男性第2位死因,且男性死亡构成比高于女性(P<0.05)。 脑血管病为≥60 岁人群首位死因。结论2008 — 2016年上海市金山区流动人员死亡以中青年人群为主,以交通事故为主的伤害、脑血管病、艾滋病等是流动人员的主要死因,应根据主要死亡疾病及不同人群死因顺位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以提高流动人员的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14.
嘉定区职业人群沙门氏菌携带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峥 《疾病监测》1996,11(10):371-373
1994~1995年,从64028名预防性健康检查对象中,共检出180名沙门氏菌携带者,携带率为2.81。每年3月份起,携带者人数逐渐增多,6、7月份达高峰,后渐渐下降,至1~12月份完全消失。携带者以从事食品的生产、经营者为多,携带的沙门氏菌以B群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3年宁德市蕉城区居民死因构成和分布特征,为制订疾病控制规划、预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ICD-10进行根本死因编码和分类,Excel 2003、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使用2013年蕉城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计算死亡率、构成比和减寿年数分析当地人群死亡水平和死因模式。结果 2013年宁德市蕉城区居民死亡率为633.21/10万,标化率为387.05/10万,婴儿死亡率为8.4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12;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前10位死因占96.4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87.64%;城乡居民前9位死因相同,但顺位不同;年龄别死亡率曲线呈形,不同年龄组主要死因不同;减寿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心脏病、围生期病和脑血管病,减寿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宁德市蕉城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海市嘉定区外来学生与本地学生焦虑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嘉定区6年级-8年级外来学生527名,本地学生1484名,应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进行测评筛查,分析焦虑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外来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42.5%)显著高于本地学生(37.1%)( P<0.05);外来学生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总分及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本地学生( P<0.05或0.01)。外来与本地学生的焦虑情绪与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外来学生的焦虑情绪还与在嘉定读书时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校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普遍较高,外来学生较本地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更高;导致学生发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引起教育部门和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寿钧 《疾病监测》2009,24(2):149-151
目的分析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主要死因。方法系统收集2002-2006年全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全死因分析和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分析。结果2002-2006年杭州市下城区居民死亡率前7位的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伤害、内分泌代谢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占全死因构成的89.86%;引起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为恶性肿瘤、伤害、心脏病,PYLL合计为33 696.5人年。结论杭州市下城区人群的死亡以慢性病和伤害为主,加强慢性病防制,减少死亡和伤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情况,为制定儿童青少年伤害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4—2020年广西21个国家级监测点的0~19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统一编码分类,计算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并运用χ2检验对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20年广西0~19岁儿童青少年年均伤害死亡率为17.70/10万,占死亡总数的34.93%,是该年龄段第1位死因。伤害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男性死亡率22.44/10万,女性死亡率12.04/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39,P<0.001)。溺水、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和窒息为儿童青少年的前5位伤害死因,占伤害死亡总数的81.90%。首位伤害死因:0~岁组的为窒息,1~14岁组为溺水,15~19岁组为道路交通事故。结论 2014—2020年广西0~19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  相似文献   

19.
张玉龙  张一英 《疾病监测》2011,26(6):491-495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伤害发生状况,为伤害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上海市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伤害监测点医院,对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 日到医院门诊就诊并被诊断为伤害的首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 共报告伤害病例17 391例,男女性别比为2.27 ∶ 1;伤害病例以15~39岁年龄组最多(50.55%);本区户籍占44.67%,外地户籍占55.33%;7月发生的伤害人数最多(12.12%),发生时间多在08:11-16:37;以非故意伤害和轻度伤害为主;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是物体/器具的机械性作用(66.28%)、跌倒/坠落(22.07%)、非机动车交通事故(6.47%)、机动车交通事故(1.86%)、烫伤(1.59%)。 结论 物体/器具的机械性作用、跌倒/坠落、交通事故为优先防治的伤害种类,应重视外来人口的伤害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