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视网膜囊肿典型表现为在玻璃体内可见一类圆形囊样回声光带,后运动不明显。视网膜囊肿常合并视网膜脱离,表现为一条状光带,光带两端与球壁相连,中央部一囊泡状隆起。  相似文献   

2.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年余,加重伴视物遮挡感2月入院.查体:右眼视力0.05(矫正-7.00DS→0.2),左眼视力0.2(矫正-7.00DS→1.0);右眼前节(一),眼底:-6 D见视乳头边界清,色泽淡红,4:00~7:00位视网膜隆起,色泽灰白,最高处+1 D可看清,12:00~5:00位视网膜呈球状隆起,呈幕布样下垂,色泽灰白壁薄,边界清楚,有囊性感,血管爬行其上,最高处+6 D可见,黄斑区呈囊样水肿改变.左眼(一).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全脱离超声诊断的声像图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全脱离超声诊断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比分析经临床手术、三面镜等其他检查证实的32例(32眼)视网膜全脱离患者与21例(22眼)部分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声像图资料,总结准确诊断视网膜全脱离的声像图特征。结果(1)限轴位声像图的标准显示是诊断视网膜全脱离的基本要求。(2)玻璃体内两端固定的、顶端连于视乳头的“V”形或“Y”形稍强回声带是诊断视网膜全脱离的声像图特征之一。(3)以眼轴位为中心的2个十字交叉的切面声像图的同时显示是诊断视网膜全脱离范围必要的补充手段。(4)视网膜脱离的非税乳头端超过跟球赤道部是反映视网膜全脱离程度的标志。结论不能简单地将玻璃体内两端固定的、顶端连于视乳头的“V”形或“Y”形稍强回声带作为准确诊断视网膜全脱离的声像图特征,而应将其眼轴位声像图的标准显示和结合以眼轴位为中心的2个十字交叉的切面声像图以及视网膜脱离的非视乳头端的附着点共同作为准确诊断视网膜全脱离的附加要求。  相似文献   

5.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超声诊断意义,采用法国光太Cinescan眼科专用A/B两用超声波扫描仪,对12例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在玻璃体暗区前部见到形态不一的半环状或球形回声带,其中5例为多个半环状强回声带;4例为单球形或双球形强回声带;3例为局部扁平状强回声带。表明超声波检查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囊肿较少见 ,临床上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echment,RD) [1 ] ,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 ,而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eoretinopathy ,PVR)者则未见报道。现将我科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囊肿合并PVR者 9例 9眼情况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科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间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5 75例 ,其中 9例诊断为视网膜囊肿合并PVR。单眼 8人 ,双眼 1人 (仅手术治疗单眼 )。男 4例 ,女 5例 ;年龄 2 4~ 46岁 ,平均3 3 7岁 ,大于 40岁 …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玻璃体手术在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治疗中的应用,回顾性分析了12例12只眼视网膜脱离的病例,应用闭合式玻璃体手术,玻璃体腔内应用6mm长灌注射针头,切除玻璃体,剥离视网膜前膜,气液交换,周边部下方裂孔置巩膜外填压,调整环孔带,玻璃体注气C3F815%。一例患者注入硅油。术前、术后常规全射激素用药。结果12例12只眼术中眼内压迅速重建,脉络膜下腔的液体经三个巩膜切口自行引流,脉络膜复位,无  相似文献   

8.
9.
视网膜脱离在眼科临床较常见,手术治疗效果很好。手术前确定视网膜脱离是否合并玻璃体后脱离对决定手术方式、判定手术预后有着重要作用。而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我院对31例患者的视网膜脱离或合并玻璃体后脱离进行超声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玻璃体手术在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治疗中的应用,回顾性分析了12例12只眼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病例,应用闭合式玻璃体手术,玻璃体腔内应用6mm长灌注针头,切除玻璃体,剥离视网膜前膜,气液交换,周边部下方裂孔置巩膜外填压,调整环扎带,玻璃体注气C3Fe15%。一例患者注入硅油。术前、术后常规全身激素用药。结果12例12只眼术中眼内压迅速重建,脉络膜下腔的液体经三个巩膜切口自行引流,脉络膜复位,无需另外的巩膜切口引流脉络膜下腔的液体,术后随访2~16个月,12只眼全部获得视网膜解剖复位,未诱发术后玻璃体视网膜增殖病变(PVR)。提示玻璃体手术在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时是优先考虑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2只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MRI图像特征。结果部分性脱离19只眼,完全性脱离3只;病变信号强度T1WI表现为等略高信号(18/22)为主,3只眼表现为较低信号,T2WI信号均呈高信号,其中1只眼可见分层;合并脉络膜脱离2例,合并晶状体脱位1例,脉络膜黑色素瘤伴继发性视网膜脱离1例,视网膜脱离伴出血1例。结论视网膜脱离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伴有出血时可见分层现象,MRI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研究巩膜外加压术手术治疗上下方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的140例14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裂孔位于上方者74眼、裂孔位于下方者66眼的术后疗效差异。结果:行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的下方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复位率要低于上方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结论:视网膜裂孔位于上方的患者行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的疗效要好于裂孔位于下方者。  相似文献   

13.
氩激光光凝在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氩激光光凝在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46例(146眼)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患者先采用氩激光光凝的方法"筑堤",限制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然后在硅油填充3-4个月后行硅油取出术,术中用笛针吸出视网膜下液,复位视网膜后,以氩激光光凝脱离区视网膜。使用的氩激光参数为:激光能量120-150mW,曝光时间0.1s,光斑直径300-500μm,一般光凝3-4排。结果:所有病例中,氩激光光凝治疗后只有12眼视网膜脱离区扩大越过光凝堤坝需行硅油置换术。其余134眼均于硅油填充3-4月后行硅油取出术,并复位脱离区视网膜。硅油取出术后24眼复发视网膜脱离,大多数患者视力提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硅油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如眼底增殖性病变不严重时,可先行氩激光光凝治疗,稳定视网膜脱离范围,以便早期取出眼内硅油,节省治疗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大泡状视网膜脱离(RD)的临床、眼底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进一步明确病因,减少误诊,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5例(7只眼)泡状视网膜脱离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特征,分析其改变。结果:①FFA:5例(7只眼)均发现后极部多处色素上皮脱离(PEDS)病灶所致的荧光渗漏点,晚期该渗漏部分融合,并向神经上皮下渗漏。②ICGA早期可见脉络膜动脉充盈不良,其邻近的脉络膜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成强荧光,中晚期可见多发性色素上皮脱离及渗漏点。③OCT:视网膜神经上皮呈穹窿状隆起,下方为低反射暗区,其中可见色素上皮脱离腔。结论:大泡状视网膜脱离存在脉络膜循环障碍,脉络膜血管的高渗透性可能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而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是继发性改变,该病可能是一种重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可参考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的患者32例32只眼.先经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手术,然后做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彻底切除玻璃体并进行黄斑前膜剥除处理,然后行气液交换、眼内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弱视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评价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弱视眼视网膜脱离患者18例(18眼),分析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观察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者视网膜脱离PVR分级均为C3级以上,且均为多个裂孔,术中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并行巩膜外环扎术。术后患眼视力提高不明显,取油后5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结论:弱视眼视网膜脱离一般发现较晚,PVR严重,需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联合巩膜外环扎术,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何英琼  ;陈子林 《医学综述》2014,(23):4346-4348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特殊类型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其具有发病急、治疗困难、预后不佳等特点,手术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新生血管与成纤维细胞增生的作用。研究发现,激素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但使用激素具有并发症多、可延误手术治疗时机等问题,使其应用未能普及。该文就糖皮质激素在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应用时机、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眼施行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分别检测 4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期患眼及对侧健眼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睫状后短动脉 (PCA)、眼动脉 (OA)血流及阻力指数 (RI) ,对侧健眼为对照组。结果 术前患眼与对照眼的CRA、OA、PCA血流的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 7天患眼CRA及PCA的Vmax、Vmin下降明显 ,RI升高 ,P<0 .0 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环扎加压组与加压组比较 ,PCA、CRA的Vmax、Vmin下降更明显 (P <0 .0 5 )。术后患眼与对照眼OA血流的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局部外加压术和环扎术均可以引起CRA、PCA血流速度的改变 ,以环扎术后CRA血流速度改变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视网膜剥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因眼部不适行超声检查的原发性视网膜剥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完全剥离者32例34只眼,部分剥离者28例32只眼;同时纳入因限部不适行超声检查的正常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共62只眼.观察两组眼部超声特征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用彩色多普勒显像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网脱部位的血管分支,在血流明显处取样测量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最高血流速度(ESV)、平均血流速度(A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60例66只眼经二维超声检查诊断为视网膜剥离54例58只眼,诊断符合率为87.9%(58/66).经彩色超声诊断视网膜剥离者56例62只眼,诊断符合率为93.9%(62/66).观察组CRA、PSV、ESV、AV血流速度均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完全剥离组血流速度较部分剥离组减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硅著性(P>0.05).视网膜剥离组与对照组比较RI、PI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维超声和彩色超声结合检查对视网膜剥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为眼科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蕴  杨君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1):1126-1127
目的探讨妊高征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母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重症妊高征合并视网膜脱离13例孕产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重度妊高征合并视网膜脱离与妊高征水肿程度、高血压、蛋白尿密切相关。孕产妇死亡相对较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发病率较高。结论必须重视孕期保健,做好妊高征的预测和预防。定期检查眼底,早期发现,使病情控制在轻症阶段,适时终止妊娠,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