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主要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失效患者的疗效.方法:磺脲类继发失效患者21例.停用原口服药后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疗程2周.检测治疗前后的糖代谢参数,并以此计算B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状况等.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为(4.4±2.1)d,胰岛素剂量平均为(48.9±19.5)U/d,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B细胞分泌功能显著改善(P<0.05或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亦有改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磺脲类继发性失效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那格列奈治疗门诊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糖尿病患者22例,于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三餐前口服那格列奈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HomaA降低及Homaβ升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糖尿病的疗效好,安全,方法简单易行,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B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R皮下注射,两组均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FBG、2 h PG和Hb A1c均明显下降,FCP和2h CP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发生低血糖1例(3.3%),B组发生7例(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治疗方便且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于磺脲类继发失效后联合应用胰岛素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足量应用磺脲类的基础上 ,加睡前中效胰岛素 (NPH)皮下注射。结果 :碘脲类加睡前中效胰岛素联合治疗 2型糖尿病可满意控制空腹血糖 ,并使全天血糖谱下降。结论 :磺脲类继发失效联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磺脲类继发失效联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于磺脲类继发失效后联合应用胰岛素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足量应用磺脲类的基础上,加睡前中效胰岛素(NPH)皮下注射。结果:碘脲类加睡前中效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满意控制空腹血糖,并使全天血糖谱下降。结论:磺脲类继发失效联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宋燕庆 《新疆医学》2007,37(5):109-110
磺脲类继发失效是指2型糖尿病患者在有效地使用磺脲类药物1个月或更长时间,但后来剂量充足,疗程1个月以上仍无效或效果很差。尽管磺脲类药物是公认的控制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磺脲类药物每年以5%~10%速度递增,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糖尿病指南制定了保健层次:即最低保健标准治疗建议联合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渴乐宁胶囊含地黄、黄芪、黄精、天花粉、太子参等中药,主治2型糖尿病,具有改善细胞膜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IR),降低血糖、血脂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征等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磺脲类达最大治疗剂量时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加用渴乐宁胶囊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拜糖苹或二甲双胍)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方法:46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甘精胰岛素加拜糖苹或二甲双胍,B组使用中效胰岛素加拜糖苹或二甲双胍。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te)。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FBG、2hBG、Hb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于空腹血糖的控制A组明显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9.
袁乔英 《海南医学》2005,16(2):57-57
本文对47例磺脲类药物(SU)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进行诺和灵30R与二甲双胍或拜糖平联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徐淑杰  徐宁  吴岩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1013-1014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胰岛素治疗对老年患者血糖的控制及其对胰岛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方法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 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 ,A组三餐前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治疗 ;B组早晚餐前二次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 ;C组胰岛素强化治疗 ;对照组为口服药物 ,观察其血浆糖化血红蛋白 A1 ( Hb Alc)、空腹 C-肽 ( C- P)、空腹血浆葡萄糖 ( FBG)、二两馒头餐后 2 h C- P水平、2 h血浆葡萄糖 ( 2 h BG)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 FBG、2 h BG水平均分别低于治疗前水平 ;B、C组空腹 C- P水平均明显低于 A组 ,有显著性差异 ;B、C组间空腹 C- 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2 h C- P水平 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 ,应及早补充基础胰岛素 ,而预混胰岛素治疗基本可以替代胰岛素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诺和锐组(CSII组)和每日常规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II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MSII组患者每天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共治疗4周;CSII组给予CSII治疗,输注的胰岛素为诺和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凌晨2:00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CSII组患者三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8&#177;1.2)mmol/L、(0.58&#177;0.14)u&#183;kg^-1&#183;d^-1、(3.2&#177;1.9)d和(10.4&#177;2.6)d,MSII组分另4为(9.0&#177;1.4)mmol/L、(0.74&#177;0.17)u&#183;kg^-1&#183;d^-1、(7.7&#177;2.9)d和(12.9&#177;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CSII组无低血糖发生,MSII组有4例发生低血糖。结论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MSII。  相似文献   

12.
何颖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2):1861-186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继发磺脲类药物失效(SF)患者血清C肽及胰岛素水平变化。方法对比分析50例2型糖尿病继发SF患者与46例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有效(NSF)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hC肽、胰岛素水平。结果SF组空腹及餐后2hC肽、胰岛素水平与NSF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继发SF患者血清C肽及胰岛素水平降低,说明此类患者存在严重的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Ⅱ)与一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强化控制血糖的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CSⅡ与MSⅡ。比较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迭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CSⅡ与MSⅡ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水平无显著差异。CSⅡ较MSⅡ控制血糖更快,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更低。结论:CSⅡ是较MSⅡ更为快速、安全的有效控制血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磺脲类(SU)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探讨瘦素水平与其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0例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T2DM患者(SFS组)、30例血糖控制良好的T2DM患者(WCP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3组受检者的瘦素水平,同时检测生化指标、胰岛素水平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WCP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10.2±3.6)ng/ml]与NC组[(6.6±2.3)ng/ml]比较,SFS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14.8±3.9)ng/ml]与WC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CP组及SFS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6.5±7.2)μU/L和(17.5±7.5)μU/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为(4.1±2.9)和(4.3±2.9)]与NC组[分别为(13.9±6.8)μU/L和(2.7±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FS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空腹胰岛素、HOMA-IR、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相互作用,可能在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应用于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用胰岛素治疗组(DM+INS组)40例、联合治疗组(DM+INS+RSG组)40例,在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罗格列酮4mg/d,共3个月。观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体重指数的改变。结果DM+INS+RSG组与DM+INS组治疗前FPG、PPG、HbAlC、TC、TG、HDL-C、LDL-C和胰岛素用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M+INS+RSG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FPG、PPG、HbAlC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P〈0.01)。结论对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加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得以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李彩 《实用全科医学》2011,9(1):149-15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对24例使用由北京科联升华应用技术研究所提供的由韩国MESMED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DM)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糖尿病教育并对患者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分析。结果24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输注障碍报警3例;胶贴过敏局部皮肤发痒2例;出汗多针头移位1例;低血糖2例;高血糖3例。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治疗5~12d后,血糖控制理想的患者23例,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1例。结论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操作程序,预见胰岛素泵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给予适当的防范措施是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门冬胰岛素与传统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差异.方法 截取我院2012-09~2013-03间收治的共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门冬胰岛素)及对照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两组均采取4次/d的胰岛素降糖强化方案治疗.其中,治疗组在三餐前10 min内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在晚上10时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对照组在三餐前30 min内皮下注射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在晚上10时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包括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使用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胰岛素的使用量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相比,门冬胰岛素能更安全地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8.
刘琪雄 《河北医学》2007,13(12):1281-1283
目的:了解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方法:观察2004年10月至2007年8月间85例首次发病的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结果:85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结论: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解决24h血糖波动,避免急性并发症,减少和延缓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叶菊  刘红丽 《河北医学》2011,(11):1460-146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4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49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期间49例患者有3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无1例发生夜间低血糖。结论:对口服降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的选择分析。方法:以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原有口服降糖药基础上,每天加用一次诺和锐(?)30注射(晚餐前注射),开始注射的剂量为12U,根据测定的血糖值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达标。结果:采用双相门冬胰岛素在早餐后与晚餐后2h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治疗前后血糖与HbAlc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天注射一次双相门冬胰岛素能有效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