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与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宫颈癌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法检测104例宫颈鳞癌及84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的基因型。[结果]p53基因第12位密码子的3种基因型Arg/Arg、Arg/Pro、Pro/Pro在宫颈鳞癌组比例分别为38.5%、44.2%和17.3%;对照组中分别为52.4%、40.5%和7.1%。Pro/Pro基因型在宫颈鳞癌组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8)。[结论]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Pro/Pro基因型是湖北地区汉族女性发生宫颈鳞癌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p53 codon72)突变与人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PCR-RFLP)方法检测118例人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p53 codon72的突变及其差异,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53 codon72的Arg/Arg和Pro/Pro或Arg基因型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频率分别为11.0%和38.1%、4.2%和7.60A。p53 codon72Arg/Pro基因型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5.75,P〈0.01),p53 codon72突变与p53蛋白表达有关(χ^2=15.21,P〈0.01);且p53 codon72的Pro等位基因与食管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抑癌基因p53第72位密码子突变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p73基因G4C14-to-A4T14双核苷酸多态性(p73 G4A DNP)和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p53 Arg72Pro SNP)与甘肃武威市人群胃癌高发风险及胃癌不同病理亚型的相关性。[方法]p73G4ADNP的基因分型采用两双相对引物多聚酶链式反应法,p53 Arg72Pro SNP基因分型采用PCR-RFLP法。[结果]共检查胃癌病例385例以及健康对照412人。胃癌组中弥漫型胃癌305例(79.22%),肠型胃癌80例(20.78%)。对照组p73AT/AT、AT/GC及GC/GC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8.15%、47.09%和24.76%;胃癌组分别为21.98%、45.04%和32.98%;以AT/AT作为指示物,胃癌组和弥漫型胃癌的GC/GC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优势比(OR)分别为1.71(95%CI,1.16~2.51)和1.87(1.24~2.81)。对照组p53基因Pro/Pro、Pro/Arg以及Arg/Ar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7.18%、50.49%及22.33%;胃癌组则分别为21.82%、45.45%和32.73%;以Pro/Pro为指示物,胃癌组和弥漫型胃癌Arg/Ar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分别为1.83(95%CI,1.24~2.70)和2.25(95%CI,1.47~3.43)。[结论]携带p73 G4A GC/GC基因型或p53 Arg/Arg基因型可能会增加胃癌,尤其是弥漫性胃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Cao YY  Ge H  Chen LQ  Chen ZF  Wen DG  Li Y  Zhang JH 《癌症》2007,26(10):1052-1057
背景与目的:p53结合蛋白1(53BP1)可通过增强p53的转录活性,而在肿瘤抑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53BP1的启动子区-885 bp处存在着T到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本实验探讨53BP1T885G基因多态性以及p53 Arg72Pro的多态性与中国河北高发区人群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引物引入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rimer-introduced restriction analysi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IRA-PCR)方法.分析624例患者(其中ESCC 349例,GCA 275例)和635例健康对照者的53BP1 T885G和p53 Arg72Pro的基因型.结果:53BP1 T885G基因型分布在总体ESCC、GEA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吸烟状况和上消化道肿瘤(uppe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UGIC)家族史分层分析显示,T885G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rg/Arg基因型相比,携带p53 Arg72Pro Pro/Pro基因型可降低总体GCA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和UGIC家族史多因素校正后的OR值为0.79(95% CI=0.64~0.98);分层分析显示Pro/Pro基因型主要降低非吸烟组GCA的发病风险,校正后的OR值为0.72(95% CI=0.54~0.97).未发现p53Arg72Pro 对ESCC发病风险的影响.53BP1 T885G和p53 Arg72Pro 联合分析显示,在携带Pro等位基因(Arg/Pro Pro/Pro基因型)者中,同时携带T885G的G/G基因型可降低GCA的发病风险.校正后的OR值为0.74(95%CI=0.57~0.95).结论:53BP1 T885G位点可能与中国河北高发区ESCC、GCA的遗传易感性无关,p53 Arg72Pro的Pro/Pro 基因型可降低高发区GCA的发病风险.同时携带Pro等位基因(Arg/Pro Pro/Pro基因型)和53BP1 T885G的G/G基因型可降低高发区GCA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和p73的遗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突变扩增阻抑系统(ARMS)分析方法,对165例以顺铂(DDP)或卡铂(CBP)为主进行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进行p53第72密码子Arg→Pro多态,和p73第2外显子G4C14-A4T14多态的检测,2~3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价。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携带p53 72Pro等位基因患者的化疗敏感性,是携带p53 72Arg/Arg基因型患者的2、46倍(95%CI,1.11~5.45,P=0.026);而携带至少1个p73突变等位基因(A4T14)的患者,其化疗敏感性是携带p73 G4C14/G4C14基因型患者的2.22倍(95%讲,1.14~4、30,P=0.019)。2个多态位点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同时携带p53和p73野生基因型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7.7%;而携带1个、2个和≥3个p53和p73变异等位基因的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4.8%、42.2%和40、7%。结论p53和p73基因遗传多态与晚期NSCLC患者对以铂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的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化疗427 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方法分析其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间复发及生存的差异。结果:全部患者基因型分布为Pro/Pro 型18.3%(78/427)、Pro/Arg型44.0%(188/427)、Arg/Arg型37.7%(161/427)。3 种基因型间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RFS )、无远处转移生存(DDFS)及总生存(OS)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 427 例患者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为303 例,其中Arg/Arg基因型患者OS明显优于Pro/Pro 基因型患者(χ2=6.330,P=0.042)。 在多因素分析中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是ER阳性患者LRFS、LRRFS 、DD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Pro/Pro 基因型的患者较Arg/Arg基因型的局部复发风险增加5.9 倍(HR= 5.9,95%CI 1.1~31.1,P=0.036),局部区域复发风险增加3.1 倍(HR= 3.1,95%CI 1.1~9.1,P=0.039),远处转移风险增加2.8 倍(HR= 2.8,95%CI 1.3~6.0,P=0.010),死亡风险增加4 倍(HR= 4.0,95%CI 1.3~12.0,P=0.013)。 结论:在ER阳性的乳腺癌术后接受放化疗患者中,Pro/Pro 基因型的局部及局部区域复发风险、远处转移风险、死亡风险均高于Arg/Arg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p53Arg72Pro不同基因型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机制中的相关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10例维吾尔族宫颈癌和45例维吾尔族正常宫颈组织中p53基因第四外显子第72位密码子Arg/Pro(p53Arg72Pro)三种基因型Arg/Arg、Pro/Arg、Pro/Pro型中P21^WAF1/CIP1、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P21^WAF1/CIP1、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p53Arg72Pro三种基因型中Pro/Pro型的Bax蛋白阳性高表达率最高66.67%(10/15),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Arg/Arg型中最高58.5%(24/41),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Arg72Pro三种基因型在诱导细胞凋亡、转录激活以及调节细胞周期方面可能存在差异,p53Arg72Pro多态性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引起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p53 condon72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危险度关系--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p53密码子 72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危险度的关系 ,及其不同基因型与环境危险因素交互作用对胃癌发病的影响。方法 :在江苏省泰兴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胃癌病例 2 0 4例 ,对照 41 5例。结果 :病例中p53密码子 72的Pro Pro基因型的比例较对照中高 ,Pro Pro或Pro Arg两种基因型与Arg Arg比较OR为 1 50 (1 0 1~ 2 2 3)。p53基因还可与吸烟、饮酒、饮河水、嗜烫食等发生相乘或相加交互作用 ,影响胃癌发病。结论 :p53的Pro等位基因可能与胃癌危险度有关 ,并与其他环境危险因素交互作用 ,增加胃癌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p53基因第 72位密码子多态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蕾  林东昕 《癌症》2002,21(1):107-108
p53基因突变是人类肿瘤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之一,50% 以上的人类肿瘤有 p53基因的突变或缺失.正常情况下,细胞内 p53蛋白水平很低,当细胞发生 DNA损伤、缺氧、代谢性改变或受到某些细胞因子的刺激时,p53基因被激活,细胞内 p53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使细胞周期阻滞在 G1期,等待修复或诱导细胞凋亡,若 p53基因功能丧失,可导致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可致肿瘤的形成.p53基因具有多态性,其第 72位密码子的 CGC/CCC是一个常见的多态位点,多态基因可编码或含精氨酸(Arg) 或含脯氨酸(Pro) 的两种 p53蛋白.这两种野生型 p53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最近的研究发现,p53基因第 72位密码子 Arg/Pro多态与肿瘤的遗传易感性、癌变的演进及预后有关.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p53基因codon7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肝细胞癌(H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 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对985例肝癌病例和相匹配的992例非肿瘤对照的p53 codon72(Arg>Pro,rs1042522)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分析该SNP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p53 codon72多态性与肝癌发病风险之间无统计学关联(Arg/Pro:校正OR=1.15,95%CI:0.83~1.59;Pro/Pro:校正OR=1.16,95%CI:0.80~1.68;Arg/Pro+Pro/Pro:校正OR=1.15,95%CI:0.85~1.57)。按是否吸烟、饮酒、HBV和HCV感染分层分析,亦未发现p53 codon72多态性与肝癌发病风险有关。但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显示,该基因多态性与吸烟、饮酒和HBV感染存在交互作用,OR值分别为2.42(95%CI:1.47~3.97)、2.96(95%CI:1.82~4.80)和62.74(95%CI:34.39~114.46)。[结论]p53codon72的单独效应可能与肝癌易感性无关联,但该SNP与吸烟、饮酒和HBV感染存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食管癌及肺癌发病风险与p53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Zhang JH  Li Y  Wang R  Wen DG  Wu ML  He M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4):365-367
目的 比较中国北方人对食管癌及肺癌的易感性与p5 3基因第 72密码子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 ,以PCR方法检测 173例食管鳞状上皮癌、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 136例健康对照者的p5 3基因第 72密码子的基因型。结果 食管癌与肺癌组p5 3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食管癌和肺癌组的Pro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值分别为 0 .0 2 4及0 .0 2 7)。Pro/Arg及Arg/Arg基因型频率在两肿瘤组及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食管癌和肺癌组的Pro/Pro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值分别为 0 .0 4 1及 0 .0 2 6 )。Pro纯合子患食管癌与肺癌的风险较Arg纯合子高 2倍左右 [校正比值比分别为 2 .12 (95 %CI=1.13~ 4 .0 1)和 2 .30 (95 %CI =1.13~ 4 .93) ],且与吸烟无协同作用。结论 Pro/Pro基因型为中国北方人患食管癌及肺癌的独立易感因素 ,两种肿瘤的发病可能有共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亚洲人群 CLPTM1L rs40168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对2016年6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 rs401681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14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数6924例,对照组7920例。Meta 分析结果表明,CLPTM1L rs401681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肺癌易感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模型:OR =0.87,95% CI:0.83~0.92,P <0.01;显性基因模型:OR =0.85,95% CI:0.79~0.90,P <0.01;隐性基因模型:OR =0.84,95% CI:0.75~0.93,P =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倒漏斗图及 Begg's 回归分析不存在发表偏移。结论:CLPTM1L rs401681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有关,T 基因可降低肺癌发生。  相似文献   

13.
Liu JN  Zhang XM  Guo YL  Sun T  Lin DX  Wen T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5):335-338
目的 探讨p53 72 Arg→Pro和鼠双微体同源基因2(MDM2) 309 T→G多态与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方法,分析1000例CRC和1300例正常对照中p53 72 Arg→Pro和MDM2 309 T→G的基因型.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携带MDM2 309 GG或TG基因型者患CRC的风险比TT基因型者显著增高,OR分别为2.06(95%CI为1.62~2.62)和1.31(95%CI为1.06~1.62).p53 72 Arg→Pro多态与CRC风险不相关.两个基因多态联合分析表明,既携带MDM2 309 GG,又携带p53 72 Pro/Pro基因型者,患CRC的OR显著高于携带MDM2 309 TT和p53 72 Pro/Pro基因型者[2.75(95%CI为1.60~4.70)比1.09(95%CI为0.63~1.88);χ2=9.83,P=0.002].结论 MDM2基因的遗传多态可能是CRC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p53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灿宇  刘继红  黄必军 《癌症》2004,23(Z1):1396-1399
背景与目的:p53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介导的p53降解.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p53基因多态性在广东妇女中的分布情况及了解不同p53基因型对宫颈癌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9月~2003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6例(病例组)及妇科良性肿瘤患者84例(对照组)的宫颈涂片,用PCR对由涂片中提取的DNA进行HPV DNA检测及p53多态性检测.结果:HPV DNA阳性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47.8%和20.2%.在病例组中,Arg/Arg、Pro/Pro和Arg/Pro基因型分别占56.5%、21.7%和21.7%;在对照组中,Arg/Arg、Pro/Pro和Arg/Pro基因型分别占71.4%、20.2%和8.3%.Arg/Arg(OR,0.520;95%CI,0.245~1.102)和Arg/Pro基因型(OR,1.095;95%CI,0.454~2.639)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Pro/Pro基因型在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OR,3.056;95%CI,1.076~8.678),但在HPV阳性妇女中,这种基因型分布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rg/Arg基因型可能不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而Pro/Pro基因型患者可能易患宫颈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云南省住院肺癌患者HPV16/18感染以及p53codon72位点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2012-12-01-2013-09-30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63例肺癌组织和24例肺良性病变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别检测肺癌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HPV16/18以及p53codon72的DNA。结果肺癌组织的HPV16/18阳性检出率为47.63%,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8.33%,χ2=11.535,P=0.001。HPV16/18感染仅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u=6.853,P=0.021;与性别(χ2=0.640,P=0.424)、年龄(χ2=0.049,P=0.825)、吸烟史(χ2=0.965,P=0.326)、肿瘤类型(u=0.593,P=0.764)、肿瘤分期(u=0.885,P=0.625)和转移情况(χ2=0.688,P=0.407)无关。p53condon72Arg/Arg、Pro/Pro和Arg/Pro在肺癌组织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8.57%、53.97%和17.46%,肺良性病变组织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9.17%、29.17%和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9,P=0.038。p53condon72Arg/Arg、Pro/Pro和Arg/Pro在HPV阳性肺癌组织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6.67%、70.00%和13.33%,在HPV阴性肺癌组织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9.39%、39.39%和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7,P=0.046。结论云南省住院肺癌患者中高危HPV16/18型呈高感染,p53Pro/Pro基因分型高表达,两者均为该地区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XRCC1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收集有关XRCC1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病例组与对照组XRCC1 Arg399Gln各种基因模型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发表偏倚采用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结果 共1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数3301例,对照组4156例。XRCC1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HCC易感性有明显关联性(G/G vs. A/A:OR=1.32,95%CI:1.13~1.54,P=0.000;A/G vs. A/A:OR=1.25,95%CI:1.10~1.41,P=0.000;A/G+G/G vs. A/A:OR=1.22,95%CI:1.09~1.36,P=0000;G/G vs. A/A+A/G:OR=1.20,95%CI:1.04~1.39,P=0.014)。根据健康对照组来源不同的亚组分析中,所有地区或者控制人口来源医院的研究结果均显示,XRCC1 Arg399Gln 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有明显关联性,但控制人口非医院来源的研究结果显示XRCC1 Arg399Gln 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无明显关联性;根据地区不同分组的亚组分析中,在广西地区,除隐性遗传模型外(G/G vs. A/A+A/G:OR=1.25,95%CI:0.95~1.65,P=0.115),其余遗传模型结果显示XRCC1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HCC易感性有明显相关性(G/G vs. A/A:OR=1.47,95%CI:1.10~1.95,P=0.009;A/G vs. A/A:OR=1.35,95%CI:1.17~1.56,P=0.000;A/G+G/G vs.A/A:OR=133,95%CI:1.16~1.52,P=0.000)。结论 XRCC1 Arg399Gln 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中国人群HCC的易感性,尤其在广西地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XRCC1 Arg194Trp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CNKI、维普和CBM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XRCC1Arg194Trp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肺癌易感性的相关研究。结果:根据入组标准,共13个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本系统评价,共计5585例研究对象,其中包括2629例肺癌患者和2956例健康正常人。Meta分析结果表明:XRCC1 194Arg等位基因(ORArg=1.01,95%CI=0.90-1.14,P=0.84)、194Trp携带者(ORArg/Trp+Trp/Trp=1.04,95%CI=0.93-1.15,P=0.50)及194Arg携带者(ORArg/Arg+Arg/Trp=1.14,95%CI=0.94-1.37,P=0.18)均与亚洲人群肺癌易感性无明显统计学关联。结论:虽然194Trp等位基因及其携带者可能导致XRCC1修复DNA损伤能力的降低,但XRCC1 Arg194Trp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肺癌易感性并无明确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53基因codon 72 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P53蛋白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方法:TaqMan探针方法检测277 例乳腺癌患者血液标本的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匹配肿瘤组织中ER、PR、c-erbB-2 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SPSS16.0 软件行统计学分析,p53基因多态性与病理学特征关系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ER、PR、c-erbB-2、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计算OR值及其95% 可信区间(95% CI)。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53基因codon 72基因型为CC/CG/GG,频率分别为22.0% 、51.3% 和26.7% ,携带CC、CG、GG基因型的患者发病年龄逐渐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无关,与ER、PR、c-erbB-2 和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 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与ER、PR、c-erbB-2 蛋白表达密切相关(χ2=13.492,P=0.000;χ2=3.970,P=0.046;χ2=17.956,P=0.000)。 结论: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与P53蛋白表达及病理学特征无相关性,P53蛋白表达与ER、PR、c-erbB-2 蛋白表达关系密切。p53基因codon 72基因型与患者发病年龄的关系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野生型p53cDNA片段作探针,采用DNA分子印迹杂交(Southernblot)技术检测20例原发性肺癌和10例肺良性病变p53基因缺失与重排。肺癌组阳性率为30%;肺良性病变组均为阴性。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20例原发性肺癌,2例肺转移癌以及它们相应的非癌肺组织p53基因248位密码子点突变。结果发现,4例原发性肺癌和2例肺转移癌有p53基因248位密码子点突变,非癌肺组织均为阴性。P53基因缺失和突变与肿瘤大小、分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型无关(P>0.05),与肿瘤转移有关(P<0.05)。提示:p53基因缺失和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P53基因CD72Arg/Pro多态性与贲门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53基因CD72 Arg/Pro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贲门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RFLP法对67例贲门腺癌患者和138名正常对照组人群P53基因CD72Arg/Pro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病例组P53基因Pro等位基因频率(0.672)和Pro/Pro基因型频率(47.8%)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413和13.0%)(P<0.01);携带Pro/Pro基因型者患贲门腺癌的风险比携带Arg/Arg基因型者显著升高,OR为8.30,95%CI:3.49—19.77(P<0.01)。P53基因型分布和贲门腺癌的病理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P<0.01)。Pro/Pro基因型频率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低分化组(69.6%)>中分化组(42.3%)>高分化组(27.8%)。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ro/Pro基因型频率(63.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5.1%)(P<0.05)。结论 P53基因Pro/Pro基因型是贲门腺癌的遗传易患因素,携带Pro/Pro基因型的贲门腺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