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走过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走过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期间以及随访5个月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对比无明显显著,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走过心绞痛,安全可靠,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内超声辅助雷帕霉素药物涂层双支架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进行雷帕霉素药物涂层双支架治疗的110例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行雷帕霉素药物涂层双支架治疗,试验组采用血管内超声显像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辅助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主支和分支近端和远端MLD、MLA、RVD、置入支架长度和直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主支血管和分支血管即刻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靶病变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管内超声辅助雷帕霉素药物涂层双支架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能够更有效指导支架置入,具有较低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可减少靶病变血运重建和支架内血栓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用于心脏涂层支架的可能性,建立曲尼司特涂层支架的制备方法,研究并考察影响释放动力学的因素。方法采用气体喷雾法制备曲尼斯特洗脱支架和洗脱不锈钢片,在37℃PBS中进行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考察涂层各因素对释放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曲尼司特涂层支架中曲尼司特的释放速度随控释层厚度增加而减慢,随PLGA中GA比例的增加以及含药层中曲尼司特的含量增加而加速,优化的涂层支架可持续释放达35 d左右,释放度可达90%以上。结论曲尼司特洗脱支架体外释放动力学可以通过PLGA涂层的厚度,LA/GA比例以及含药层PLGA/药物重量比等因素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4.
详述了一种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局部组织中雷帕霉素含量的实验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为进一步研究局部应用雷帕霉素抑制血管再狭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详述了一种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局部组织中雷帕霉素含量的实验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为进一步研究局部应用雷帕霉素抑制血管再狭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爱克赛尔支架EXCEL,山东吉威公司)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长病变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前降支长病变(病变长度≥20mm)患者42例置入EXCEL支架52个,病变长度20-46mm,平均(21.2±4.6)mm,术前病变狭窄程度(85.9±7.5)%:血管直径(3.0±0.75)mm。其中前降支病变〉30mm10例置入2个支架重叠,1个长支架覆盖病变32例。结果42例均手术成功,术后造影病变残余狭窄(3.8±2.5)%,支架覆盖病变完全,支架近、远端无夹层,血流TIMI 3级。随访12个月,心绞痛消失39例,术后9~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血管再狭窄发生。结论国产EXCEL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前降支长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载姜黄素的可生物降解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姜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 方法:采用W/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姜黄素PLGA微球,并对其形态、粒径分布和体外释药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制得的姜黄素PLGA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1 151 nm,平均包封率为(59.44±4.05)%,载药率为(1.98±0.14)%,71 h体外累积释药率为77%。 结论:乳化溶剂挥发法可成功制备姜黄素PLGA微球,体外释药研究表明该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按照贯序法将64例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并与采用金属裸支架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雷帕霉素沈脱支架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支架内径明显减小,长度明显增长,支架扩张最大压力明显增高,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治疗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方面较金属裸支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刘伟  宁彬  董西学 《中医药研究》2009,(10):1215-1216
目的探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行急诊PCI,共置入了46枚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其中前壁心肌梗死18例,下壁心肌梗死21例,高侧壁心肌梗死2例。结果41例急诊PCI均获成功,38例置入支架,3例仅行单纯球囊扩张,未发生与PCI相关的并发症,住院期间1例因输液反应导致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死亡,其余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随访12个月,有1例术后8个月再次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其余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急诊PCI应用中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共载藤黄酸和雷帕霉素的脂质体(liposomes co-loaded with gambogic acid and rapamycin,GR@Lip)并优化其处方,研究GR@Lip的体外抗肿瘤机制、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分布。方法 以包封率、载药量及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实验筛选GR@Lip的最佳处方,并对其进行表征和稳定性研究;通过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考察GR@Lip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考察GR@Lip对肿瘤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免疫荧光考察GR@Lip对肿瘤细胞自噬的影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o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LC-MS)和活体成像仪研究GR@Lip的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分布。结果 GR@Lip的最佳处方为制备温度40 ℃,药脂比1∶1∶20,磷脂与胆固醇比例4∶1,超声功率195 W,超声时间5 min,水化介质为超纯水,水相pH值为7.1;该方法制备的GR@Lip藤黄酸包封率为(97.27±2.76)%,雷帕霉素包封率为(96.58±3.82)%,藤黄酸载药量为(3.29±0.44)%,雷帕霉素载药量为(4.91±0.44)%。TEM形态观察显示GR@Lip呈球形,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检测其平均粒径为(157.19±1.74)nm、ζ电位为(−22.1±1.3)mV,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藤黄酸和雷帕霉素联用能协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强自噬。此外,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分布结果显示,GR@Lip可在体内滞留更长时间且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结论 成功制备了GR@Lip,揭示其具有通过多途径协同抗肿瘤的活性,并显著改善了藤黄酸和雷帕霉素的药动学行为,为进一步体内研究和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影响抗脑胶质瘤药物盐酸多柔比星缓释植入剂体外释药的因素,为动物药效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与盐酸多柔比星混合制成缓释植入剂,采用UV测定其体外释放度。考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组成、聚乳酸-羟基乙酸相对分子质量(Mw)、载药量等因素对缓释植入剂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结果 载药量10%的植入剂释药速度明显快于5%的植入剂;随着共聚物组成中羟基乙酸比例的增加,释药速度明显加快,LA-GA为50∶50的植入剂35 d时累积释放度达90%,而75∶25的植入剂仅为60%;聚乳酸-羟基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与释药速度成反比,Mw=20 748的植入剂释药速度明显快于Mw=30 834的植入剂。结论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组成、聚乳酸-羟基乙酸相对分子质量、载药量是影响缓释植入剂体外释药的因素,其中共聚物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调节共聚物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很好地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相似文献   

12.
新型利培酮PLGA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制备新型利培酮微球,并快速评价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质。方法 采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研究PLGA浓度、乳化均质转速、油相与水相比例等对微球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通过升高释放介质温度建立体外释放加速评价方法。结果 在37 ℃ pH 7.4 PBS中,利培酮微球以零级释放模式缓释15 d,快速释放的时间与上市利培酮微球基本一致而无延滞期。采用45 ℃加速释放可提高释放速度5倍,在3 d内完成评价,加速释放评价与长期释放相关性好。结论 本实验所制备的利培酮微球,可开发为释放两周的制剂。由于无延滞期,在临床使用和提高患者顺应性上比已上市产品更具优势。加速评价方法可对产品进行快速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原位凝胶复合给药系统用于结核病局部给药,以达到局部滞留、缓慢释放的作用。方法 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微球,用海藻酸钠制成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考察微球以及复合给药系统的体外药物释放情况,初步考察复合给药系统在大鼠肺部的胶凝时间。结果 微球平均粒径为149.569 μm,包封率(n=3为(69.43±3.53%,载药量(n=3为(26.43±3.10%,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微球-原位凝胶复合给药系统有抑制药物突释的作用,且药物在30 d内释放25%,大鼠肺部胶凝实验表明,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在大鼠肺部可滞留6 h。结论 利福平PLGA微球-原位凝胶复合给药系统达到了局部滞留、缓慢释放药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头孢克洛缓释微丸,并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及人体药动学。方法 采用包衣锅滚丸法制备头孢克洛载药微丸, 以不同类型和比例的丙烯酸树脂及Surelease作为缓释包衣材料并以流化床对载药微丸进行包衣,对最终确定处方的成品进行体外释放和20例健康受试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求算体内药动学参数。结果 以Surelease包衣增重15%,其体外释放行为符合一级释放方程,制备的头孢克洛缓释微丸和上市对照相比生物等效。结论方法适于制备较大剂量的缓释微丸,工艺可行,头孢克洛缓释微丸和市售对比体内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并表征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克班宁纳米粒(PLGA-Cre-NPs),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为克班宁的体内作用时间延长、毒性降低提供参考。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PLGA-Cre-NPs。以包封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DI)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PLGA-Cre-NPs的制备工艺。利用膜透析法考察PLGA-CreNPs的体外释药规律。结果:PLGA-Cre-NPs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3∶10),丙酮-无水乙醇(8∶2),PLGA投入量90 mg。PLGA-Cre-NPs的包封率(84.69±2.54)%,粒径(155.3±14.2)nm,PDI=0.095±0.018,扫描电镜显示其呈规则球形结构。PLGA-Cre-NPs体外释放包括速释和缓释2个阶段,0~24 h符合Weibull方程,24~168 h符合Higuchi方程;半衰期18.06 h,168 h时累计释放率达78.77%。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制得的PLGA-Cre-NPs包封率较高、粒径均匀,有望制备成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6.
苦参碱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考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优选苦参碱凝胶剂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苦参碱含量,流动相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6:94),检测波长210 nm。利用动态透析法测定苦参碱凝胶剂体外释放率,以1,5,10 h累计释放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卡波姆-940用量、苦参碱用量、氮酮用量及凝胶pH对处方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处方工艺为卡波姆-940、苦参碱和氮酮用量分别为1.0,2.0,0.5 g,pH调节至6.8;苦参碱凝胶剂在1,5,10 h内的体外累计释放率分别为(10.17±0.35)%,(74.90±0.70)%,(94.53±0.74)%。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苦参碱凝胶剂具有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7.
他莫昔芬微胶囊的制备及体外药物释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性能。方法通过向明胶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的单凝聚方法制备了他莫昔芬微胶囊;观测其形态、尺寸,鉴别其组分,测定他莫昔芬含量、包封率和回收率,并进行体外释放实验。结果他莫昔芬与明胶的质量比为1∶2,明胶溶液浓度为5%,体系pH值为3.6,以30%硫酸钠溶液为稀释液时能得到他莫昔芬/明胶微胶囊;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见得到的微胶囊具有很好的圆形形态,微胶囊的平均包封率为87.12%,他莫昔芬平均含量为29.04%,平均粒径尺寸为16.79μm。并对微胶囊在模拟胃液和肠液的释放特征进行模拟,体外释放曲线都符合一级动力学释放规律,完全释放时间可达12h以上。结论以他莫昔芬为囊心、明胶为囊材能够制得具有良好的圆形形态和较好缓释效果的他莫昔芬/明胶微胶囊。  相似文献   

18.
马钱子碱聚乳酸载药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和评价马钱子碱聚乳酸载药纳米粒(Bru-PLA-NPs).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Bru-PLA-NPs,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释药评价.结果:制得的Bru-PLA-NPs的平均粒径为95 nm,多分散指数为0.362,zeta电位为-15.68 mV.Bru的平均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7%,37%.体外释药试验表明,与Bru溶液相比Bru-PLA-NPs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的Bru-PLA-NPs粒径小,载药量高,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和评价马钱子碱聚乳酸载药纳米粒(Bru-PLA-NPs)。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Bru-PLA-NPs,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释药评价。结果:制得的Bru-PLA-NPs的平均粒径为95 nm,多分散指数为0.362,Zeta电位为-15.68 mV。Bru的平均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7%,37%。体外释药试验表明,与Bru溶液相比Bru-PLA-NPs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的Bru-PLA-NPs粒径小,载药量高,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何黎黎  顾健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1):4189-4193
制备载姜黄素(curumin,Cur)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和抗肿瘤活性。采用聚合法制备了MSN,并运用溶剂挥干法和浸渍离心法制备了载Cur的MSN(Cur-MSN),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优化了制备工艺。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Cur-MSN形态,测定了Cur-MSN粒径大小和电位。以0.2% SDS溶液为释放介质,研究了Cur-MSN的体外释放行为,并考察了Cur-MSN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运用优化工艺制备的Cur-MSN圆整均一,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特征,平均粒径为75.8 nm,Zeta电位为-30.1 mV;3批Cur-MSN的平均包封率为(72.55±2.01)%,载药量为(16.21±1.12)%。Cur-MSN体外释药行为明显了缓释特征,96 h释放了83.5%;Cur-MSN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为19.40 mg·L-1,与Cur的杀伤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