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浓度氯化镧(LaCl3)溶液对乳牙人工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比较3种不同浓度氯化镧的再矿化效果。方法选取30名5~7岁乳牙列无龋儿童因滞留拔除的下颌乳中切牙30颗,制备为人工龋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将所有标本沿牙体长轴从唇舌方向正中对半切开,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3组实验组牙片分别每日3次悬吊浸泡于LaCl3溶液(La3 质量浓度分别为0.1、0.5、2.0g/L),每次浸泡0.5h,其余时间浸泡在人工唾液中。对照组牙片始终用人工唾液浸泡。共处理10d。使用显微硬度测量仪测量各组釉质的显微硬度。统计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3个对照组的釉质显微硬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实验组均较相应对照组的釉质显微硬度增加,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3组釉质显微硬度增加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氯化镧对乳牙人工釉质龋有再矿化作用。0.1g/L的镧溶液具有与0.5、2.0g/L镧溶液相同的再矿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镧对脱矿釉质矿化的影响,以基础矿化液及含10ppmla^3+或氟的矿化液分别处理脱矿后人牙釉质,再作实验开窗区剖面表及里的显微硬度测定,结果显示各试验组表层硬度明显低于内层硬度,但100μm以内各点之硬度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以各实验组相比较,表层硬度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层次相应点之间硬度值无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釉质表面约30um的高钙化区称为釉质表层,在早期龋形成时该层结构保持相对“完整”。该文将从釉质表层固有的理化性质出发,对其抗酸性,形成机制,脱矿再矿化行为及其在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显微硬度测量法研究氟化物对碳酸饮料酸蚀后的乳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拔除的滞留第二乳磨牙共16颗,制成牙釉质样本.经碳酸饮料浸泡,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共5天后,分为对照组(A组)、2%氟化钠溶液组(B组)、含1.23%氟离子凝胶组(C组)和含低氟过饱和钙磷溶液矿化液组(含氟10ppm)(D组)四组,每组16个牙块.经不同的氟化物处理釉质表面,每天1次,每次2分钟,共5天.分别在酸蚀前、酸蚀后和再矿化后用显微硬度计测定釉质表面硬度.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 饮料酸蚀后的牙釉质表面硬度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经2%氟化钠溶液和1.23%氟离子凝胶组处理后的牙釉质表面硬度值均比处理前显著上升(分别为P=0.031和P=0.017),这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矿化液处理后的牙釉质表面硬度值无显著变化(P=0.894).结论 显微硬度测定实验显示高浓度的氟制剂2%氟化钠溶液和含1.23%氟离子凝胶能够显著地促进酸蚀釉质再矿化;低氟浓度矿化液在短时间内对酸蚀釉质再矿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通过测试隔山消不同溶剂提取物处理人工龋齿后的显微硬度,并用SEM观察其表面形态,研究隔山消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人工脱矿釉质再矿化的影响。方法 用化学方法建立人工脱矿釉质龋模型,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层提取物为实验溶液,20 mg/L的氟化钠为阳性对照,去离子水为阴性对照将其分为5组,经体外pH循环后,测试其显微硬度值,SEM观察表面形态。结果 显微硬度显示隔山消3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和NaF经再矿化处理后,各组釉质硬度较再矿化前明显增高(P<0.05),去离子水组再矿化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隔山消不同溶剂提取物和NaF对脱矿牛切牙有再矿化作用。SEM显示,氟化钠组有紧密均匀的沉淀区,去离子水组表面呈疏松结构,正丁醇组有紧密的矿物沉积,并有很小的空隙,乙酸乙酯组矿物沉淀较少,并有较大空隙,水层组有规则的颗粒沉积物生成。 结论 隔山消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人工脱矿釉质均有再矿化作用,其作用从强到弱为:水层提取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成分牙膏促进脱矿釉质再矿化的作用。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牛下颌切牙制备成釉质块,形成早期人工龋。随机分为5组,各组依次为精氨酸牙膏组、氟离子浓度为0.11%牙膏组、酪磷酸蛋白牙膏组、氟化钠组(阳性对照组)、去离子水组(阴性对照组)。分别进行pH循环后,试验样本依次用显微硬度仪、偏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镜对再矿化程度进行检测。运用SPSS17.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显微硬度检测结果显示:精氨酸牙膏组、氟化钠组及酪磷酸蛋白牙膏组比0.11%含氟牙膏组的显微硬度恢复的百分比高(P〈0.05)。偏振光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酪磷酸蛋白牙膏组脱矿深度恢复的百分比高于0.11%含氟牙膏组,而较精氨酸牙膏组、氟化钠组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酪磷酸蛋白牙膏组与0.11%含氟牙膏组荧光渗透减少量较精氨酸牙膏组及氟化钠组少。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精氨酸牙膏、酪磷酸蛋白牙膏都能一定程度的促进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其中以精氨酸牙膏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溶液对脱矿釉质治疗与再矿化后的牙齿颜色与硬度的影响.方法 将20块经脱矿液脱矿的釉质块用渗透树脂治疗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生物活性玻璃溶液和去离子水进行再矿化;对2组进行二次脱矿处理.采用HSV-1000IS显微硬度计和分光光度比色仪分别检测不同处理后2组即刻的硬度和颜色.结果...  相似文献   

8.
氯化镧对离体人牙釉质抗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助乳酸脱矿试验比较了氯化镧与氟化钠对人才釉质抗酸性能的影响,发现经2%氯化镧预处理的釉质在0.1摩不浓度的乳酸溶液中钙溶出量较2%氟化钠预处理组为高,但较空白对照组低。各组之间钙溶出量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然而,氯化镧预处理组钙溶量虽较多但其脱矿釉质的显微硬度值并无明显下降,与氟化钠预处理组相比,脱矿釉质各层次硬度值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距表釉50μm、100μm的釉质硬度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结果提示:酸性镧盐溶液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抑人才釉质于酸性溶液中脱钙,并能维持釉质的硬度相对不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氟对脱矿和再矿化牙釉质表面的影响,探讨氟防龋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牛牙釉质标本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非氟化组(B组)、低氟化组(C组)和高氟化组(D组)4组,其中低氟化组和高氟化组依次进行氟化实验、脱矿实验和pH循环再矿化实验,非氟化组只进行脱矿实验和pH循环再矿化实验,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在体视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釉质表面的形态变化,同时测量分析釉质表面显微硬度。结果氟化牙釉质的表面微观形态显著不同,其脱矿损害具有相对完整的表层;氟化组在氟化、脱矿和再矿化后与非氟化组相比,表面显微硬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化牙釉质可增强牙釉质的抗龋能力和再矿化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评价离体乳牙釉质表面的脱矿与再矿化行为。方法临床选取无龋健康的上颌乳切牙36颗,于唇面中央开3个1 mm×1 mm的窗a、b、c。开窗面a进行酸蚀、再矿化处理,b进行酸蚀处理,c不进行任何处理。将36个样本随机分为3组,组1、2、3的开窗面a在酸蚀后分别进行再矿化24h、48h及72h。然后运用CLSM技术测量开窗面a、b、c的总荧光量(TF)、平均荧光量(AF)及荧光面积(A)。对正态分布资料,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非正态分布资料,则使用非参数分析,统计学差异指标为P〈0.05。结果开窗面b、c间TF、AF、A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各组别(不同矿化时间)开窗面a、b间TF、AF及A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开窗面a、c间TF、AF及A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CLSM能有效地评价乳牙釉质的脱矿与再矿化行为。  相似文献   

11.
釉质再矿化的研究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对釉质再矿化前后的评估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国际尚无统一的标准。作者就评估脱矿与再矿化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范围、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牙釉质酸蚀后在离体状态下和一段时间内在口腔环境中的结构变化,探讨牙釉质脱矿与再矿化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拔除健康第一前磨牙病例10例,40个牙,使用YY0269-1995型酸蚀剂对拟拔除的第一前磨牙颊侧釉质酸蚀60 8,左侧上、下颌第一前磨牙为A组,A组再分为A1、A2组,A1组酸蚀后即刻拔除,制作扫描电镜观察标本,A2组,第一前磨牙酸蚀后即刻拔除,置37℃恒温蒸馏水中浸泡1个月后制作电镜标本观察.右侧上、下颌第一前磨牙为B组,第一前磨牙酸蚀后在口内存留1个月后拔除,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察,并比较A、B两组牙釉质形态学变化.结果:A组的牙釉质表面松软,不规则,多孔隙,表面呈蜂窝状改变;B组的牙釉质表面有大量矿物质沉积,孔隙变小,矿化物颗粒细小,沉积不均匀.结论:牙釉质脱矿后,在口腔环境中可发生再矿化,但矿化程度是有限的,提示在临床上应注意酸蚀时间及酸蚀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臭氧(O3)联合再矿化与单纯O3、单纯再矿化处理对离体乳牙脱矿牙本质显微硬度及表层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经无创伤修复治疗法去腐后包埋纵剖的40例离体乳牙样本,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40sO3处理(A组);1min再矿化液涂布(B组)及40sO3联合1min再矿化处理(C组)及对照组(D组)。用维氏显微硬度值(Vikers Microhardness Number,VHN)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评价效果。结果:本实验采取析因设计,经方差分析显示,A、B两组VH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VHN虽有升高,但其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显示:A组和C组较B组及D组(对照组)清洁度高。结论:40sO3联合1min再矿化处理可显著提高乳牙脱矿牙本质的VHN,但VHN的升高主要是因O3对牙本质有较强的脱水作用,改变了牙本质弹性模量而引起的。O3的负压状态有利于清除牙本质碎屑,暴露牙本质小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渗透树脂与多乐氟处理脱矿釉质后其牙齿表面显微硬度和粗糙度的变化,对两种材料在釉质抗酸性和再矿化能力方面的性能进行评估。方法 选择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48颗,建立釉质表面脱矿模型,按照不同材料的处理条件随机分为4组,A(不做任何处理),B(渗透树脂),C(多乐氟);D(渗透树脂+多乐氟),分别经脱矿液组(1d,3d)和再矿化液组(7d)浸泡处理后,测定牙齿表面的显微硬度和粗糙度。结果 不同材料处理脱矿模型后即刻,B、D组的显微硬度、粗糙度均明显增加(P<0.001),B、D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显微硬度、粗糙度均明显减低(P<0.001)。继续脱矿(1d,3d)后,各组的显微硬度均下降,而粗糙度却明显增加;再矿化7d后,A、C组显微硬度和粗糙度均显著增加(P<0.001),B、D组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 渗透树脂具有良好的改善牙齿表面硬度的作用,但在抗酸性和促进牙齿再矿化方面无明显优势。而氟化物则在抗酸性和促进再矿化方面有突出表现。当两者联合应用时,可以起到较好协同作用,明显增强牙齿的硬度、抗酸性和再矿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数码照相和色度分析技术观测不同酸蚀时间对离体乳牙釉质脱矿以及再矿化时间的影响,以寻找乳牙合适的脱矿及再矿化时间。方法将60颗离体上颌乳中切牙牙冠唇面开窗包埋。标本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32%的磷酸凝胶分别酸蚀开窗面15s(组1)、30s(组2)、45s(组3)和60s(组4),使开窗面脱矿,再将其置于人工唾液中分别再矿化8h、24h、48h、72h及1周。脱矿后采用2%亚甲基蓝对开窗面进行染色,数码照相,运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色度分析,记录色度参数,运用SPSS19.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酸蚀15s后染色,其色度值变化即可被计算机所识别;酸蚀15s再矿化72h、酸蚀30s再矿化48h、酸蚀45s和60s再矿化24h时的色度值与矿化前的色度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P值分别为0.01、0.037、0.047和0.011。结论运用色度学技术分析乳牙脱矿与再矿化的时间,提示乳牙釉质最合适的酸蚀时间为15s,再矿化时间为72h。  相似文献   

16.
汪俊  宋丽媛 《口腔医学》2010,30(10):590-592,595
目的 本研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来观测不同酸蚀时间、不同矿化时间对乳牙釉质再矿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28枚离体乳切牙的唇面分别开4个窗,随机分到酸蚀30 s、60 s、90 s、120 s 4个处理组中,采用32%磷酸凝胶对标本进行酸蚀处理,而后采用人工唾液进行再矿化,分别于脱矿后、再矿化处理2 h,再矿化处理24 h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记录其平均荧光量(AF),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平为0.05。结果 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结果 显示:再矿化时间、酸蚀时间对再矿化后AF有显著影响(分别F=357.74,P<0.0001;F=51.62,P<0.0001);Bonferroni法多重比较显示:酸蚀时间对再矿化效果影响中,除90 s组与120 s组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其余各组A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矿化时间对再矿化的影响中,两两比较AF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在进行乳牙抗酸能力及再矿化潜能检测时,酸蚀时间不可超过60 s,再矿化时间可以为24 h。?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黄瓜籽醇提取物对人工脱矿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方法:将牛切牙在pH=5.0的脱矿溶液中,形成人工脱矿釉质龋模型,选取脱矿后硬度在280 HV的脱矿牛切牙,随机分为5组:20 g/L氟化钠(NaF)组(阳性对照组)、去离子水组(阴性对照组)、2、10、20 g/L黄瓜籽醇提取物组,用显微硬度仪测试不同溶液处理后脱矿釉质表面的硬度值进行比较。电子探针观察表面形态并进行主要元素分析。结果:脱矿釉质表面经不同浓度黄瓜籽醇提取物和NaF再矿化处理后,各组釉质显微硬度较再矿化前明显增高(P<0.05),去离子水组再矿化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显微硬度值随黄瓜籽醇提取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去离子水组表面釉质呈典型的脱矿釉质表现,为蜂窝状疏松结构,NaF组可形成紧密球形均匀的沉淀区,黄瓜籽醇提取物组可见不规则沉积物覆盖脱矿的蜂窝状结构,且随浓度升高,沉积物由疏松转为致密。结论:NaF促进早期釉质再矿化的效果最好。黄瓜籽醇提取物对早期釉质龋有再矿化作用,作用效果随浓度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乐氟在乳牙光滑面脱矿后再矿化的效果。方法:选择3~6岁上颌乳前牙唇面脱矿患儿35例,120颗乳前牙纳入研究,每组各60颗患牙,观察组每半年涂布一次多乐氟,研究期间采用Bass刷牙法,对照组仅采用Bass刷牙法,每半年复查,观察脱矿牙面的变化。结果:6个月和1年时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个月时涂氟组再矿化成功率高于单纯刷牙组。结论:涂布多乐氟促进脱矿牙面再矿化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思瑶  陈红星  黄雨亭  潘爽 《口腔医学》2021,41(10):883-887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柚皮苷溶液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方法 通过体外脱矿方法建立人前磨牙早期釉质龋模型,利用不同浓度的柚皮苷溶液作为实验药物,氟化钠(NaF)和去离子水(DW)分别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对样本进行再矿化处理。用电子探针观察和分析釉质表面脱矿前、后的图像变化及钙磷比值。结果 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去离子水组釉质表面呈典型的脱矿表现,为蜂窝状疏松结构;NaF组可形成均匀球形沉积区;不同浓度柚皮苷溶液组可见不规则沉积物覆盖于脱矿后釉质的蜂窝状表面,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沉积物由疏松逐渐变为致密。实验组钙磷比值低于NaF组(P<0.05)。1、10、20和50 mg/mL柚皮苷溶液组的钙磷比与DW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00 mg/mL柚皮苷溶液组与1 mg/mL柚皮苷溶液组、10 mg/mL柚皮苷溶液组、和DW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浓度的柚皮苷溶液可促进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其作用效果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对早期脱矿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及对再矿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正畸治疗患者,共取120颗牙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渗透树脂组(B组)、渗透树脂联合氟化钠组(C组)及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组(D组),每组30颗。比较处理前、脱矿后、再矿化处理后及再脱矿处理后牙釉质表面粗糙度及牙釉质显微硬度、脱矿24 h、48 h和72 h后钙容量测定及所有区域内荧光量面积(A)、总荧光量(IAF)、平均荧光密度(AF)。结果 再矿化和再脱矿处理后组间比较粗糙度值为A组(4.73±0.70μm)>B组(2.87±0.05μm)>C组(1.52±0.09μm)>D组(0.25±0.03μm)](P<0.05);再矿化和再脱矿处理后组间比较牙釉质表面硬度(HV)值为A组(24.74±4.28)P<0.05);再脱矿24 h、48 h和72 h后的钙溶出总量D组P<0.05);A组、B组、C组的A和TF显著低于D组(P<0.05),各组间的A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渗透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可提高早期脱矿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且脱矿效果及抗脱矿能力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