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小组在难免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护理部于2005年12月成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对难免压疮实施全程监控管理,完善压疮护理会诊,并进行跟踪观察和指导。结果通过压疮专科护理小组的质量监控与会诊指导,护士熟练掌握了高危皮肤的风险评估及高危皮肤的早期干预措施,3年来申报难免压疮325例,院内压疮发生率12.9%。结论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全程参与难免压疮的质量管理,可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促进护士对压疮早期预防知识的学习,重视基础护理的落实,提高危重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小组在难免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护理部于2005年l 2月成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对难免压疮实施全程监控管理,完善压疮护理会诊,并进行跟踪观察和指导.结果 通过压疮专科护理小组的质量监控与会诊指导,护士熟练掌握了高危皮肤的风险评估及高危皮肤的早期干预措施,3年来申报难免压疮325例,院内压疮发生率12.9%.结论 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全程参与难免压疮的质量管理,可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促进护士对压疮早期预防知识的学习,重视基础护理的落实,提高危重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40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7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给予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院前压疮治愈率为59.52%,且无一例院前压疮漏报及院内压疮现象发生,常规组患者的院前压疮治愈率为32.56%,院前压疮漏报率为9.52%,院内压疮发生率为2.86%,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肝胆外科患者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可有效地提高院前压疮治疗效果,减少院前压疮漏报及院内压疮现象发生,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造口伤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造口伤口小组,确定小组职责并进行专业化培训及考核,由造口治疗师及小组成员对压疮患者和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统一、全程管理。造口伤口小组成立前后,统计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治愈率,调查小组成员对压疮知识的知晓率及压疮高危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造口伤口小组成立后,压疮发生率(1.4‰)低于小组成立前(4.0‰);压疮治愈率(68.7%)、造口伤口小组成员对压疮知识掌握情况(25.6±1.5)及压疮高危患者满意度评分(4.1±0.2)均高于成立前。结论:造口伤口小组的成立,提高了压疮护理质量,减轻了压疮患者痛苦,充分体现了造口伤口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压疮监控小组在压疮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上报护理部的压疮高危患者378例,其中发生院内外压疮患者135例为研究组,通过压疮监控小组同一规范的管理,规范压疮监控制度和流程,定期对压疮患者进行追踪、指导、督促。并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上报护理部的压疮高危患者153例,其中发生院内外压疮患者88例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疗效及发生院内难免压疮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及发生院内难免压疮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压疮监控小组对压疮患者进行同一规范的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预防和治疗压疮患者的管理技能,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伤口造口小组在临床压疮的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所有压疮高危患者共3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护理治疗,观察组建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压疮知识培训,对高危患者实施24 h动态监控,对比治疗后压疮发生率,伤口造口小组成员对压疮的预防与治疗知识掌握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后压疮知识掌握度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组责任制会诊管理方法在压疮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12月65例压疮患者(实验组)实施小组责任制会诊管理,比较实施小组责任制会诊管理前后科室压疮预防护理措施执行率、执行正确率;并与2010年1—12月排班分工合作会诊99例患者(对照组)在压疮发生高危患者呈报率、院内压疮发生率、临床科室对小组责任制会诊管理工作方法的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执行小组责任制会诊后科室压疮预防护理措施执行率除皮肤护理执行率以外其他项目执行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压疮发生高危对象呈报率降低(0.03%比0.06%),院内压疮发生率降低(0.01%比0.02%),各科室对小组责任制压疮患者会诊管理的满意度提高[(91.77±4.62)分比84.01±3.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86,3.12,t=7.13;P〈0.05)。结论实施小组责任制压疮会诊管理,明确了职责,强化了压疮防治的管理意识,提高了压疮管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心血管内科住院压疮高危人群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心血管内科住院压疮高危人群90例实施护理干预:加强护士服务意识、健康教育、减轻压力、定时翻身、增进血液循环、减少理化因素的刺激、增加营养、及时跟踪.结果 压疮高危人群90例中发生4例压疮,未发生迟报性和无预报性压疮,4例压疮为难免压疮均符合预报标准.同时护理满意度98.89%(89/90).结论 通过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预防压疮的形成和发展,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7年开始应用压疮预警分类管理重症患者,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认识,保障了压疮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落实,和2006年相比,院内压疮发生率下降明显,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CU高危压疮患者监控管理及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将225例ICU高危压疮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将2008年1~12月的10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压疮监控管理小组制定管理流程,护理人员进行压疮知识培训后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监控管理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诊压疮干预小组护理对压疮患者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压疮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压疮患者1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急诊压疮干预小组护理,比较两组压疮愈合效果、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愈合总有效率为95.97%,高于对照组的8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平均压疮愈合时间为18.34±2.50天,短于对照组的24.13±2.8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96%,高于对照组的8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压疮干预小组护理可改善压疮患者的愈合效果,缩短愈合时间,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术中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高危压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0例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比较两组压疮风险评分、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前压疮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压疮风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疮风险评估护理可有效降低高危压疮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减少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姜会芳  徐哲 《当代护士》2014,(1):180-182
本文总结了压疮护理管理小组在预防和治疗压疮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成立压疮护理管理小组,制定管理小组职责,设计压疮会诊记录表,建立管理流程等.认为压疮护理管理小组的建立使院内压疮的治疗和预防更加规范,帮助护士掌握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压疮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医院信息化系统进行压疮护理流程分析的效果.方法 将流程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有机结合,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化的、持续改进的压疮管理监控流程,实施高危压疮预警筛查、压疮告知制度、住院患者压疮网上上报制度及三级监控系统、压疮护理会诊制度、压疮延伸护理干预.结果 信息化在压疮护理流程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院内压疮的发生率,促使压疮护理管理水平更趋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让管理者发现开展压疮延伸护理服务势在必行.结论 医院信息化系统应用于压疮护理流程分析的临床效果满意,有进一步发展完善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崔红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575-6576
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随着医学的发展,国内外对压疮的防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压疮的发病率与十几年前相比没有下降的趋势。压疮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它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大量消耗医药护理费用,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影响疾病的康复。本文对压疮的防治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压疮高危人群的压疮预防与护理。方法分析骨科2009-01-2009-12 108例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体会。采用诺顿评分法评估危险因素,实行三级报告制度,床旁交接班,使用预防压疮的用具、30°侧卧位、手垫法、加强健康教育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108例压疮高危患者无1例发生压疮。结论正确评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因护理措施不当造成的压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压疮高危人群的压疮预防与护理。方法分析骨科2009-01-2009-12 108例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体会。采用诺顿评分法评估危险因素,实行三级报告制度,床旁交接班,使用预防压疮的用具、30°侧卧位、手垫法、加强健康教育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108例压疮高危患者无1例发生压疮。结论正确评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因护理措施不当造成的压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伤口专科小组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65例压疮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60例压疮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建立伤口专科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伤口预防和治疗的护理记录完善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记录完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口专科巡查小组能够提高护理记录完善率,有利于压疮预防和治疗措施的落实,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对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压疮专业护理小组,实施压疮规范化管理.方法:成立压疮专业护理小组,制定管理制度及职责,专项理论培训,建立管理流程,积极进行压疮预防和治疗,为压疮患者提供全面护理和指导以及开展护理会诊.结果:临床护士预防压疮意识增强;压疮知识不断地更新;压疮治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建立压疮护理专业小组,落实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难免压疮及压疮申报制度,实施护理会诊的管理模式,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难免压疮发生率,提高带入压疮治愈率,强化专科护士的角色作用,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压疮管理小组在压疮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压疮管理小组在压疮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压疮管理小组,确立管理目标,实施专项理论培训,制订压疮危险评估表和压疮情况报告表,建立管理流程。结果压疮管理小组成立2年内,共收治院外带入压疮患者134例,治愈104例,好转19例,治愈及好转率为91.79%,实现了院内压疮零发生。结论压疮管理小组的建立对压疮护理管理具有积极的督促作用,能为临床护士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